依《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出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普賢行願品...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薩眾、天龍八部,悉皆云集。 爾...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大愛道比丘尼經(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律宗新學名句卷上 一律 事鈔四分一律宗是大乘。 一人 羯磨序意唯拯拔一人。 一師 戒本同一師學如水乳合。 一心 律雲...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上(並序) 大宋餘杭沙門釋元照撰 出家之士稟戒為體聚法居身。行必據體而修。故因名隨行身必稱...【緣起第一】 夫諸佛菩薩愍念群迷。不啻如母憶子。故種種方便。教出苦輪。而眾生不了業報因緣。罔知斷惡修善。淨信日...菩薩五法懺悔經...毗尼日用切要......五母子經...善生經...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翻譯之記 出世智道,亦名為印。此經印義,或然不然,私情有指,未許官用。何者私情?今且當向發心修...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實相般若波羅蜜經...法界次第初門總序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附論。撰法界次第初門三百科。裁為七卷。流傳新學。略為三意。一...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一)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爇在金爐放。 頃刻氤氳。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佛說四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大泥...佛說大淨法門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菩薩八千,一切大...偷迦遮復彌經晉名修行道地卷第一(並序) 造立《修行道地經》者,天竺沙門,厥名眾護,出於中國聖興之域,幼學大業洪要...謂為眼識曾受曾了。名為已見。彼有眼識曾受曾了。隱覆如是想忍見樂。言我不見。如是名為見言不見。...亦名:有場大界豎三重標相 子題:三重標相、戒場外相自然界內標、自然界外大界內相標、大界外相標、戒場、戒壇 行事...
問: 六道受報輪迴就是給人們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雞、鵝、鴨、豬等,應是沒罪吧?與修行有關嗎? 大安法師答: 因...
其實除去五蓋,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最常見也最常被忽略的問題----分心散亂。這個問題雖沒有明確被列在五蓋之中,但一樣...世間低廉的東西人人都買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較容易。高貴的東西價錢高,取之得之也較不容易,人有富貴貧賤,與貧賤的...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優波尼沙陀過去的修學過程,剛開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觀察...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若持至事...
第一 國無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 不更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
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轉,但是最好在臨命終時能心沒有顛倒。所謂顛倒是四顛倒,即常、樂、我、淨...一個下雪的晚上。農村有戶人家,半夜裡有人敲門。主人好奇,這麼晚了,又是大雪夜,會是誰呢?開了門,是一個迷了路...
念佛行人最難的就是厭離和欣求,為什麼最難呢?娑婆世界盡管很污濁,很苦難,但我們無量劫以來在這兒呆久了,呆久了...美國素食者協會調查顯示:粗飯素食在美國漸成風尚,全美已有十分之一的人宣稱吃素,持久素食者已有1400萬人。前總統...本煥老和尚是如何培養訓練印順大和尚的 眾所周知,印順大和尚在出家前只是在武漢對佛教並無特別信仰的的一位普通男青...
唯識學把造業的過程,依據初、中、後來說明業力的輕重: 一、造業前: 造業前的意樂很重要,意樂即是動機。有些人造...
【註音版】弘一法師:受八關齋戒法
上篇:【註音版】授居家二眾五戒儀規 | 下篇:【註音版】受八戒法 |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整理並註音。句讀及註音僅供參考。特此說明。...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大寶積經
浴佛功德經
【註音版】淨壇儀
【註音版】大愛道比丘尼經
律宗新學名句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註音版】菩薩五法懺悔經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註音版】往生論註
【註音版】五母子經
【註音版】善生經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
【註音版】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註音版】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次第初門
大乘頂王經
延生普佛儀軌
佛說四泥犁經
佛說大淨法門經
修行道地經
【佛教詞典】見言不見
【佛教詞典】攝僧有場大界豎三重標相

不管信不信佛,善惡業力都是有報的

分心散亂的對策
沉香燒炭

色身從何而生,又從何而去

三輩九品得往生,四土徑登不退轉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能去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因為不知道,所以勇敢

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食肉是人類既殘忍又自殘的貪慾
本煥老和尚與印順大和尚的法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