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生淨土不得怕死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 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進一步要開導不要怕死。

一般眾生都是貪生怕死的,死亡臨近的每時每刻都怕得要死,恐懼。這時候要建立淨土的信心,這信心、願力裡面就包含著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在曠大劫以來,我們觀照生命的流轉現象,這一期得人身,感召的世界是一個穢土: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減劫的時代,一切都充滿著痛苦——火宅,牢獄。那現在我生命即將臨終的那一刻,是要離開這一個苦難的娑婆世界,由於我念佛,能夠知道阿彌陀佛接引我到極樂世界的那個無盡莊嚴的淨土去。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很稱心如意的事情,是長久以來所盼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牢獄裡面的囚犯,他要獲得自由,如果說釋放的時間到了,他一定很高興,出牢獄過自由的生活。如果說讓你出牢獄,你還舍不得:「哦,我不出去。」給你自由,「我怕自由,我在牢獄裡面活得很好,我已經習慣了牢獄的生活。」在牢獄裡面,你上個廁所,小便,都有人監督。監督慣了,他也都很自在,發現沒有人監督,小便都小便不出來。那這就叫異化,「我還是要人監督為好」。

所以,對於死亡要生歡喜心,這個歡喜心裡面包含著感恩的心:離開這個苦難的世間,到一個快樂的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恩賜啊!這是大火聚,那是清涼池啊!這種生命的轉換,從一個苦難的人法界轉到一個極為莊嚴的佛法界,我們佔了多大的便宜,還能去怕死嗎?怕死,你還是想留在這個世間受苦受難。所以,千萬不可以怕死。不是由於你怕死,你就能不死的。就上戰場打仗都有一個規律,越怕死,越會死;越不怕死,還越能生存下來。所以日本武士道就訓練不怕死,每一次把生命做賭注,做好死的準備,往往他就能存在下來。

一個淨業行人有沒有信願,其中有一個條件勘驗,如果你還怕死,說明信願是有問題的。具足信願的人對死亡來的時候 —— 感恩心、歡喜心,是這個心態。

怕死也不得不死,怕死的心也就障礙了往生,往生就無分了。為什麼呢?怕死的心,說明你沒有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沒有。沒有這個願,就跟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願就對不上,就感應不上,就相違悖。一相違悖,阿彌陀佛雖然是大慈悲,阿彌陀佛十劫以來「如母憶子」,但是你不願去,「若子逃逝,雖憶何為」?這個兒子就要逃逝,就要違悖這個母親的憶念——母親在憶他,他不憶母親。不依佛的教誨——這教誨就是讓他懇切求往生——的眾生,也無可奈何,感應不上。佛不度無緣之人。信願念佛為有緣,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受、注照這個念佛行人,這就有緣。如果你不念佛,就沒有緣,雖然佛光還在那裡,但你跟這個佛光、願力感應不上。

實際上往生極樂世界是文成印壞,活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