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者

序文   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者,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是以華藏如盲,螢光增結,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癒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豈不慈門廣大,普度無遺?——《彌陀疏鈔》

這是教起所因第六重法義——淨土法門無一遺漏地攝受上根利智與下根鈍機諸行人,悉皆往生極樂蓮邦,度脫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苦海。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慈門廣大,悉皆度脫。彌陀願海,特顯平等普攝九界眾生,逕登極樂,疾速成佛之勝妙。

淨土普攝群機,是與通途法門不共之特質。釋尊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悉是佛觀根逗教,應病施藥之方便。茲因行人根機有優劣,智慧有深淺,福德有輕重,善根有厚薄,故佛順應眾生的種種差別性,而施設種種法門,亦相應地有漸頓偏圓的區分。總而言之,根機與法門要相應。根機利、天分高的人,自然修習相應的高妙之法。而中下根機者,對高妙之法就摸不到門道,望洋興嘆。而側重事相的淺顯法門,上根利智又不屑一顧。故須機法相應,方合行宜。

然機法亦有諸不相應的情形,概言之,略有三類。一者道大機小。如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無上正覺,於三七日為界外法身大士稱性宣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演暢佛自證境界。而此世間上德聲聞,如舍利弗、大目犍連者,對佛所演界外大法,如盲如聾,乃至十信位積行菩薩,亦不能契入法界妙道。以此表明法門高妙,根機小的行人絕分。

二者機深教淺。行人宿世根機深厚,多劫以來,曾發菩提心,修習大乘菩薩行。若用聲聞小法引導教化,或以聲聞戒律,僅從事相定罪,不僅不能解開行人迷暗,反而增益其心性的疑懼。《維摩詰經》二比丘誤犯淫殺二戒,優波離依聲聞律結罪之公案,可作殷鑒。

三者機法錯位。即行人的性格與職業習性,若與其所修之法相符,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否則,機法錯位,修行便上不了軌道。如舍利弗二弟子,一個曾作冶金師,宜修數息觀,一個曾是守墓人,宜修不淨觀,便屬機法相應。若錯修法門,效果適得其反。證知通途自力法門,亟須觀機逗教,法門各別,淺深大小,漸頓偏圓,勢不兼宜。法不應機,等於閑言語。

惟此念佛法門,乃一代時教中勝異方便,以一法普攝群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悠悠凡夫,乃至阿鼻地獄眾生,上下九法界眾生,悉皆普攝於阿彌陀佛平等大願海中,疾速了脫生死,圓成大乘佛道。誠可謂一味阿伽陀藥,總治九法界眾生一切身心煩惱病苦;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一巨大熔爐,可以陶鑄萬物,各成器物。喻顯若聖若凡,諸種不同根機的眾生,只要持念六字洪名,悉皆可得仰蒙彌陀願力,九品往生彼土,得阿鞞跋致不退轉位,一生疾速圓滿佛果。

證知念佛往生淨土一法,彰顯佛地果覺,廣大慈門,平等普度九界眾生,無一遺漏。悉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大暢十方諸佛度生成佛之本懷。淨土法門,是法界藏,十方諸佛,盡劫宣揚,乃阿彌陀佛肇立念佛妙法無作妙用所致。吾人當頂戴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