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滅

「諸法無常」,無常的意義就是生滅法。變化無常,不是常義,這個緣不是常有的;因果相續,沒有間斷的。諸法無常,但是因果是相續的,這個相續是不是「常」呢?也不是常。因緣和合了,聚在一起,就產生了一切有為法,這是暫時性的存在,因為一切法都處於「生、住、異、滅」當中。

就拿人來說,我們生的時候是「生」了,「住」就是成長到死亡,這個階段都叫住。但是在這個住的當中會發生變化,從十歲到二十歲、二十歲到三十歲都不同,住的時候就產生「異」——異就是不同,不同的變化,一年跟一年不同,就叫異。

異之後,就是「滅」,滅就沒有了,死亡了。四相上永遠是遷流的,都是處於「生、住、異、滅」當中,它不能夠常住不變——太陽有出還有落,月有缺又有圓,我們經常說斗轉星移、四季凋謝,草木青了又黃、黃了又青,百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四季代謝都如是,人也如是。

因此,當我們看到滄海變桑田、歷史的演變,宇宙萬物從來就是紛紜變化不定的,你如果再觀察一下,對每一個變化的過程,哪怕是極短暫的,裡頭也含著「生、住、異、滅」四相,念念生滅。念念生滅而念念不間斷,念念都有「生、住、異、滅」,你左一個念消失了,右一個念又生起了,這就叫做念念不斷的。

大家讀過《仁王護國般若經》,經中說:「四法即生、即住、即異、即滅,一切法。」四法就指這一切法,生的時候就是在住的時候,住的時候就是在異的時候,異的時候就在滅的時候,四相永遠如是遷流。

那就是說明,「有」的時候就是「空」,我們佛門經常說空是「緣起性空」,不是我們所說的空,我們所說的那個空是斷滅的。《仁王護國般若經》說四法是「即生、即住、即異、即滅」,每一法都如是,生的時候是住的時候,也是滅的時候,一切法就是即有、即空。

大家都讀過《心經》吧?「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字是對著前面說的,那個境界還沒有達到究竟,所以跟著又說了:剎那、剎那都如是!說生住異滅法都是這樣。為什麼這樣說呢?九十剎那為一念,我們心裡一動念,就有九十剎那。

唯有佛才能了解。像我們就不能看到,我們認為這一念就一念了,但是這一念中還有九十剎那生滅,生了滅了,滅了生了,就在這一念間有九十剎那。乃至色的一切法也如是,一切的色相都在變化當中,不停地變化。

所以在禪宗的《楞伽經》上說:「有為法速滅速如電。」那個滅的,就像電那麼快。《無量義經》說:「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滅。」你念念的沒有一念是住的,念念不住,所以是生滅無常。《俱舍論》上說:「謂有為法,滅不待因。」有為法在滅的時候,並不等待因才滅,緣滅了,法就滅了。

千經萬論都說無常。這麼多部經論,不論是哪一部經都說無常。這是有為法所共同具足的一個本性。有為法的本性是什麼?無常!

因此我們修無常觀的時候,就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你想要讓你這個身體萬萬歲,恐怕是永遠達不到,因為它念念都是生滅的。這有另一種理解——這個生滅不是斷滅的,緣起的生、緣起的滅,不是斷滅的生、不是斷滅的滅,我們不要理解成斷滅了,斷滅就是斷滅空了。

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相續的,始終如是,它不變滅故。我們人的壽命才活到百年,我們斷滅了就沒有了,但百年之後,它又相續了。這是什麼相續?因果相續的關係。前面的因滅了,後面的果生了,因恆生果——因常時生果,果沒有間斷,前念之因就為後念之果,這就是「等無間緣」,中間是不間斷的。由這個因果相續的緣故,很多事物往往在一個時間內、甚至久遠時間,相似相續。我們看見樹、看見山、看見水,也是念念生滅,它是相續的生滅。

我們看見一座山,好像是一百年還是如是,並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肉眼看的,這種「見」是有問題的。所以這種好像是穩定的狀況,其實還是念念生滅的,像我們看金剛石、黃金,經過億萬年還沒有朽壞,可是,它還是念念遷流地生滅,永遠不斷的。

《瑜伽師地論》第十卷,總結「緣起」的意義是這樣說的:「依托諸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意思就是說,依托眾緣生起的諸法,很快就消滅了,但是續緣又和合而生了,速滅速謝,速緣速生,故名「緣起」。「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很快滅了,很快又生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