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學經。若知佛所為何事,則不耽著文言,若知我當為何事,則不貪逐名利。不逐名利,則杜外謗,不著文言,則善悟理。悟理則本立而道生,杜謗則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不然,學問愈多,去道愈遠,學人愈盛,法門愈衰。師蟲之記,良足畏也。 (《示攝三》)

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今文章學問不從立品格始,品格不從開見地始,是之楚而北其轅也。嗚呼,習俗移人,賢知不免,狃一時耳目,忘曠劫因緣。非以理奪情,以性違習,安能洞開見地,使文章事業,一以貫之也哉。(《示王簡在》)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一瞋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二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三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三法有一,牽入惡道,忘失信心。 (《示西瞻》)

克除習氣,莫若三業行慈。三業行慈,則無十過。十過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然後以實相印之,法法皆歸佛道。古有行之,常不輕菩薩是也。初隨喜品,便淨六根,何俟誦說,方名深觀。果能以慈修業,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學問愈多,我慢愈熾,習氣愈長,去道愈遠。惟益多聞,增長我見,可懼也。 (《示清聞》) 

發心應學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欲學智慧,莫若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深解義趣,隨文入觀,不墮嚼木之譏,不招數寶之誚。又數近明師良友,討究抉擇,不可師心自是。欲學慈悲方便,須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定當作佛,見僧俗造惡者,勿生輕慢,須憐憫愛念,種種善巧而迴護接引之。

倘恃己修,見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讀誦大乘,慢無聞者,自解義,慢愚魯者,自觀心,慢口說者,人我山高,勝負情重,畢生勤苦,止成修羅法界,去菩薩道遠矣。 (《示沐苑》)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