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四種念佛方法(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唯持名念佛一法最為簡易方便而普及大眾。從本位上看,曹雪芹以世出世法並彰的法理引領著讀者步入持名念佛一門,認知《紅樓夢》主題佛教說的人們早已擺出了充分有力的左券。於此再進一步,我們通過歸納解析後得出結論,《紅樓夢》不只演繹了夢幻本旨,更於大道方向指示讀者,看那些行走在徑中徑上的各色人們。

統計全書,有名字的念佛人二十四人,無名字的念佛人眾多,共計五十五人念佛。有的口頭念,有的心上念,幾乎都是帶著各自不同的情緒、情感或目的念,由此我們可能會產生疑問:怎麼沒有一個人求生西方呢?念佛成佛是正因正果,是不是沒有一個人願意成佛呀?當然不是。用甄士隱的名義方式解釋足夠了。曹公絕不會將《石頭記》單獨寫成佛教、道教或儒教講義,甚至三教融合,初看起來好像沒有傾向哪家。其實金剛種子一旦播下,終究是要生菩提芽、開智慧花、結無上果的。

歸結這些念佛人有幾個特點:1.有個人,也有群體。2.遍佈不同階層。3.關鍵時念者多,平時念者少。據此,我們是否可以斷定曹雪芹選擇了念佛法門呢?看看各色人等,為官的無常,溫柔的癡迷,富貴的衰敗,施法的得罪,服丹的殞命,打坐的著魔,逃出火宅的甄士隱悟道了,勘破紅塵的賈寶玉出家了。如果賈寶玉身上有作者的影子,或許起初自認參禪比念佛高妙,待進了佛門後方知念佛成佛的道理,自覺念起佛來當是必然的選擇。

下面就讓我們來聆聽紅樓裡傳來的聲聲佛號吧。

1.劉姥姥

(1)《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第一次到賈府,她先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答應幫助她與鳳姐通信見面)「阿彌陀佛,這全仗嫂子方便了。」

(2)第六回,(初見賈璉正房時)「滿屋裡的東西都是耀眼爭光,使人頭暈目眩;劉姥姥此時只有點頭咂嘴念佛而已。」

(3)第三十九回,(算計螃蟹價錢時)「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4)第三十九回,(哄寶玉編故事時)「阿彌陀佛!原來如此。不是哥兒說,我們都當他成精。」

(5)第四十回,(進綴錦閣時)「大小花燈之類,雖不大認得,只見五彩炫耀,各有奇妙。念了幾聲佛,便下來了。」

(6)第四十回,(賈母問大觀園好不好時)劉姥姥念佛說道:「我們鄉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來買畫兒貼……」

(7)第四十回,(聽說並看見軟煙羅時)劉姥姥也覷著眼看,口裡不住的念佛,說道:「我們想做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豈不可惜?」

(8)第四十一回,(鴛鴦、鳳姐要用十個大套杯灌她,賈母、薛姨媽、王夫人止住時)「阿彌陀佛,我還是小杯吃罷,把這大杯收著,我帶了家去,慢慢的吃罷。」

(9)第四十二回,(向鳳姐告辭時)「我這一回去,沒別的報答,惟有請些高香,天天給你們念佛,保佑你們長命百歲的,就算我的心了。」

(10)第四十二回,(平兒叫姥姥瞧所送的半炕東西時)「平兒說一樣,劉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經念了幾千佛了。」

(11)第四十二回,(鴛鴦指點,賈母與她送給姥姥的東西時)「劉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幾千佛。」

(12)第一百一十三回,(聽鳳姐說趙姨娘死了時)劉姥姥詫異道:「阿彌陀佛,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就死了?」

(13)第一百一十三回,(病重的鳳姐叫巧姐請安時)劉姥姥忙拉著道:「阿彌陀佛,不要折殺我了!」

(14)第一百一十三回(當鳳姐問近來日子過的怎樣時)劉姥姥千恩萬謝……指著青兒說:「阿彌陀佛,前日他老子進城,聽見姑奶奶這裡動了家,我就幾乎嚇殺了;虧得又有人說,不是這裡,我才放心。」

(15)第一百一十三回,(當平兒擔心姥姥說話不妥,招鳳姐哭,拉出姥姥並說明時)劉姥姥道:「阿彌陀佛,姑娘,這是多心,我也知道。」

(16)第一百一十三回,(當鳳姐愈加不好時)「劉姥姥也急忙走到炕前,嘴裡念佛,搗了些鬼,果然鳳姐好些。」

解析:劉姥姥念佛,有感謝、感嘆、讚美、感恩、慚愧、祈願等不同的心思。其中第(10)(11)兩處還似乎誇張地寫道「念了幾千佛」。大大出乎意料的惠施,不能不讓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千恩萬謝,以最崇敬的心聲溢於言表。實則表明念佛多多益善之意,日課十萬佛號僧俗都有據有驗,念幾千佛號自是平常之事。又第(16)處寫鳳姐病危無人解救時,唯劉姥姥念佛祈佑。不言鳳姐結局如何悲慘,亦不論迴光返照之謎,這是暗表淨宗的另一大特色,即臨終助念。對於一般處在彌留之際的眾生而言,單靠自己保持正念分明求生西方,需要平時已有很好的信願修持。此時若有人助念,則如力士提攜欲往即至。

一句佛號,十六處出自同一人物,差不多貫穿作品始終,一個鄉下不識字的貧苦老嫗,近乎時時處處,佛不離嘴,亦是善根不淺。因為有兩種人念佛難:富貴人念佛難,在忙著享受,賈母即是;貧窮人念佛難,在忙於衣食。劉老老雖窮卻能念佛,當然難能可貴!作者著意強化這樣一個最普通的念佛人形象,應該是那個時代貧苦階層人民的一個典型。或許這種念佛的目的如表面看上去主要是為祈求和保佑,而非正念求生西方,卻至少反映了持名念佛在鄉村的普遍性。而讀者在閱讀的同時,無意間已在心識田裡種下了菩提種子。這是不是曹公無意中之有意呢?

2.黛玉

(1)第十九回,(當寶釵嘲笑寶玉,該用典故偏忘記急地出汗時)黛玉笑道:「阿彌陀佛!到底是我的好姐姐,你一般也遇見對子了。可知一還一報,不爽不錯的。」

(2)第二十五回,(當寶玉大叫頭痛,黛玉正在羞赧之時)「該,阿彌陀佛!」

(3)第二十五回,(癩和尚、跛道士持誦出那塊寶玉的靈性,鳳姐、寶玉漸漸醒來)「眾姊妹都在外間聽消息。黛玉先念了一聲佛。」

(4)第二十八回,(因寶玉一句「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惹得黛玉生了氣,寶玉來看而不理,寶玉未及解釋就被叫出後)黛玉向外頭說道:「阿彌陀佛!趕你回來,我死了也罷了!」

(5)第五十七回,(先是被薛姨媽和寶釵玩笑說,不如把你林妹妹定與給他。後薛姨媽又笑說,紫鵑早尋小女婿,紫鵑也羞紅了臉)黛玉笑道:「阿彌陀佛!該,該,該!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

解析:愛恨念佛。一株仙草下凡歷劫,今生以淚償還,澆灌愛護恩情。幻軀為世所累不得脫離苦海,幻心被情所迷難能勘破紅塵。本是生怕寶玉悟了道做和尚去,特作我輩高妙禪語打消其「妄念」,似乎世智辯聰又好像因果不昧。雖是口中有佛,能說心中無佛嗎?愛時念佛,無限感激三寶,兄妹親情與愛情莫辨。惱時念佛,拚死徹底,誰說不信因果?何況皆是「第一念」!那麼,黛玉信佛嗎?她除了為完成賈母分派任務抄寫過《金剛經》,再無佛事,倒是喜讀《莊子》。也許情急中隨俗仿語偶爾為之也是有的。

3.湘雲

(1)第二十回,(湘雲回敬黛玉嘲笑時)「這一輩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著明兒得一個咬舌兒林姐夫,時時刻刻你可聽‘愛’呀‘厄’的去!阿彌陀佛,那時才現在我眼裡呢!」

(2)第三十一回,(當翠縷明白為啥叫太陽和月亮時)湘雲笑道:「阿彌陀佛!剛剛明白了。」

(3)第六十三回,(湘雲看到掣出的簽既雲「香夢沉酣」,掣此簽者,不便飲酒,只令上下兩家各飲一杯時)湘雲拍手笑道:「阿彌陀佛,真真好簽!」

解析:如意念佛。「愛」為緣覺乘十二因緣之一,因「愛」才有後面的「取」、「有」、「生」、「老死」等苦厄,執著的愛恰是眾生輪迴的一個重要心結,這愛不正是惡嗎?所以佛家不說愛而講慈悲。湘雲心裡祝願寶黛成雙,並相信這是老天的安排。「香夢」當是黛玉命運之讖語,夢中沉醉,覺時香消。透明的湘雲信佛念佛,讀者分明感受得到,毋庸置疑。

4.趙姨娘

第二十五回,(當馬道婆要零碎綢緞,並說已在藥王面前上了供時)趙姨娘嘆氣道:「阿彌陀佛!我手裡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解析:昧心念佛。趙姨娘愚鈍鄙陋,以慳貪惡意,施邪見外道,被馬道婆騙了錢財,理所當然。臨終落得被陰司拷打,不得好死的下場。此人念佛,唯知求利,不明佛法,邪心為因,焉得善果?可恨、可戒、可憐、可悲者也。

5.王夫人

(1)第二十八回,(聽寶玉說,要墳裡的珍珠寶石配藥)「阿彌陀佛!不當家花拉的,就是墳裡有,人家死了幾百年,這會子翻尸倒骨的,作了藥也不靈啊。」

(2)第三十四回,(當襲人說寶玉得老爺教訓時)王夫人一聞此言,便合掌念聲「阿彌陀佛」,由不得趕著襲人叫了聲:「我的兒!虧了你也明白這話,和我的心一樣。」

(3)第七十四回,(聽晴雯謊說不大到寶玉房裡去,並不曾留心寶玉的事時)王夫人信以為實了,忙說:「阿彌陀佛!你不近寶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勞你費心。」

解析:實心念佛。王夫人吃齋誦經不是違心偽善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能吃齋不是一般富人貴人容易做到的,她是真心祈求佛菩薩護佑賈門。那麼,將賈府內政事務交給鳳姐總理,王夫人有沒有打算專心事佛之意呢?本人沒有言表,曹公亦未作說明,但賈府上下也就只有王夫人有自己的佛堂且最勤於佛事。至於金釧、晴雯的死不必完全歸罪於她而極端聲討問罪。為了不讓自家兒女壞名辱節而不顧下人結果,王夫人感情用事、特權行事是非常自私和有罪的。但不管什麼朝代,羞死氣死還是自家負根本責任。

6.賈母

(1)第三十九回,(馬棚子失火,看見火光時)賈母唬得口內念佛。

(2)第八十一回,(賈母、王夫人聽說寶玉的乾媽馬道婆作惡敗露,將治死罪,問明寶玉、鳳姐當年病狀時)賈母道:「這麼看起來,竟是他了。他姐兒兩個病中的光景合才說的一樣。這老東西竟是這樣壞心,寶玉枉認了他做乾媽!倒是這個和尚道人,阿彌陀佛!才是救寶玉性命的,只是沒有報答他。」

(3)第九十五回,(聽王夫人說,元妃有病進宮請安)賈母念佛道:「怎麼又病了?前番嚇的我了不得,後來又打聽錯了。這回情願再錯了也罷。」

(4)第一百零六回,(世職被革,子孫在監,鳳姐垂危時)賈母上香拜佛,磕了好些頭,念了一回佛,含淚祝告天地道:「皇天菩薩在上,我賈門史氏,虔誠禱告,求菩薩慈悲……我今叩求皇天保佑:在監的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總有閤家罪孽,情願一人承當,只求饒恕兒孫。若皇天見憐我虔誠,早早賜我一死,寬免兒孫之罪。」

解析:善心念佛。賈母臨終遺言,自己「福也享了」,沒有什麼遺憾的,只是牽掛寶玉,希望他爭氣才好;勸鳳姐修修福,懂得「心實吃虧」,相信修善得福。當家難接二連三之際,年邁的賈母聲淚俱下,不吝一死以承罪,祈求皇天保佑兒孫,願意用自己的福德庇蔭兒孫,情何以堪!

賈母對道、巫、神、佛都可接受,似乎不大分別究竟與否。跟劉姥姥念佛相比,一個代表富貴人念佛,一個代表貧苦人念佛。聯繫第一百一十回標題「史太君壽終歸地府」,為何不用「歸西」?有言為證:「吃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幹。」無鶴可駕!慈航不登。唉!可惜了,賈母念佛不是為了往生西方。

佛說四事因緣不可久保(《出曜經》):一者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其實,曹公扼腕的何止賈母一人,今日之「賈母」又豈在少數?

7.寶玉

(1)第五十七回,(寶玉去看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覺。聽紫鵑說,好些了)寶玉笑道:「阿彌陀佛!寧可好了罷。」紫鵑笑道:「你也念起佛來,真是新聞!」寶玉笑道:「所謂‘病篤亂投醫’了。」

(2)第一百一十八回,(紫鵑被允許服侍惜春出家時)又給寶玉、寶釵磕頭,寶玉念聲:「阿彌陀佛!難得,難得!不料你倒先好了。」

解析:真假念佛。前者學舌,學個別人念佛樣子,彷彿有口無心;後者真心,讚歎妹妹早在自己之前走上光明大道。寶玉、惜春由迷而悟,終究回到本來面目上來。男主角的戲也要收場了,這才是真正的「好」和「了」,盛大的樂曲再現開篇之主旋律,寶玉內心正吟唱著《好了歌》!

8.鳳姐

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受氣得病,服了胡君榮的虎狼之劑打下一男胎。賈璉又氣又急,鳳姐比賈璉更急十倍,只說,咱們命中無子,好容易有了一個,遇見這樣沒本事的大夫來。於是天地前燒香禮拜,自己通誠禱告說)「我情願有病,只求尤氏妹子身體大愈,再得懷胎,生一男子,我願吃常齋念佛。」

解析:假意念佛。鳳姐雖然相信「撞客」一說,但在鐵檻寺對淨虛老尼說自己「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所以也就敢於幹出毒害人命之事,還要在賈璉面前裝作賢妻信誓旦旦,結果年紀輕輕就遭到各種現報:嬰病不孕,著魔驚嚇,冤魂纏繞。盡管臨終有所醒悟,為時已晚不能悔過,無可救治,享盡榮華富貴似乎還覺滿意,福盡夭壽已是無可奈何了。

9.晴雯

第七十七回,(寶玉私下看望被攆病重的晴雯時)晴雯向寶玉索茶喝:「阿彌陀佛!你來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個人也叫不著。」

解析:感激念佛。寶玉待晴雯是「千金難買一笑」,關心備至的,最敬重最喜歡的丫頭,晴雯自然是喜歡寶玉的,二人感情已超出了一般主僕關係,此時唯有寶玉來看望她,竟像沒有遺憾一般,再不怨別人只恨自己命苦而已。一句佛號,是萬分感激,是難了的情。只可惜,一碗茶水救不了晴雯的命,恰恰是警醒了賈寶玉的一場 「夢幻」!

10.襲人

第九十五回,(有人送假寶玉來)把個襲人樂的合掌念佛。

解析:感動念佛。不知襲人在佛菩薩面前祈求了多少遍,煎熬了多少難眠日夜,承受了怎樣的驚懼以至絕望,此刻終於有了天大的好消息,其感動何止溢於言表。一個貼身大丫頭,受了主子的重托,遺失命根子之咎難辭,即使主子不加重責,自家又有何面目見人?因而,最高興的人就是襲人。

11.裡外眾人

第一百一十五回,(長大和尚闖進內帷救活寶玉)裡外眾人都喜歡的念佛。

解析:歡喜念佛。無論男女老幼尊卑貴賤,全體歡喜念佛,這正是持名念佛弘化的理想效果。驚喜時刻,全書中沒有提及名字的賈府人,特別是包括以前從不相信三寶的男人,因感佛法之威靈而生出一念喜愛之心自發念佛。這一場面描寫,與其說是烘託人物情緒,製造高潮效果,不如講是作者普度蒼生夙願的實現。

編者註:

除上文具體詳述的十一例之外,原著中涉及念佛的還有周瑞家的、馬道婆、趙嬤嬤、鴛鴦、尤三姐等人,茲不繁引。

《淨土》雜誌2015年第5期   文/汪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