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八識不能造業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

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前面講到,種子是一切法的生因,但是種子是由阿賴耶識所保存的,所以我們了解一切法的生因,除了了解種子,也應該了解阿賴耶識,因為這個種子是阿賴耶識來攝持。

身為阿賴耶識,它就是一種「所熏」。在我們生命的相互作用當中,第六意識是能熏,第八識是所熏。那麼為什麼第八識它永遠只是在接受信息,它不能釋放信息呢?它只能夠接受,第八識不能造業。這當中有四個理由:

第一個,它是堅住性。就是說,要成為一個所熏、要能夠接受信息,它的體性要穩定。天親菩薩說,風的體性不穩定,它吹來吹去,所以你把香味放在風裡面一下子就喪失掉了。但是油的體性非常穩定,這個胡麻油你滴上香以後,這個香會在麻油裡面保存很久。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到現在,你不管遇到了三惡道痛苦的刺激,遇到諸天安樂果報的刺激,它永遠不起歡喜,也不起瞋心,它永遠保持一個穩定的無記狀態。它體性穩定。

第二個,它是無記的,它是非善、非惡的。就是說,它之所以能夠接受第六意識造業的熏習,它本身是非善、非惡的。所以在唯識學上說,佛的阿賴耶識是不受熏的,佛的阿賴耶識是無漏的善。你不能夠說,誒,釋迦牟尼佛今天比昨天還好。不能這樣講。因為他已經不能變化了,他那個無垢識是不能生滅的,不能有生滅相。他是與不生不滅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相應的。凡夫的阿賴耶識是無記,所以我們說「人之初,性本無記」。從唯識的角度是認為,人的本性是非善、非惡的,但是它可以受熏。

第三是可熏性。它能夠「可熏」,它必須是一個生滅的有為法,比如說涅槃它就不受熏了。它是不生不滅,怎麼受熏?它也不增加也不減少。阿賴耶識它必須是有為法,不像外道所說的,一切法的生因是自性、是梵,是無為法。

第四,與能熏要相應和合,它跟能熏的第六意識要同時、同處地作用,要跟能熏和合才能構成熏習。這意思就是說,別人的第六意識不能熏習你的第八識。你說,誒,我為什麼造惡?因為他也造惡。不能這樣講。他造惡跟你是沒關係的,他造惡,他熏習他的阿賴耶識,他的造惡是不能熏習你的。也就是說,這個熏習必須是所熏要跟能熏和合。

「所熏非異此」,所熏的阿賴耶識,必須要具足這四種條件,才能夠構成熏習的相貌,才能夠去接受前六轉識的熏習而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