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我簡單說明一下:

第一種,離開三界是從無常離開的。你離開三界的理由是三界我受夠了,給我太大的壓力,太痛苦了,從無常而契入空性。

第二種,離開三界是從因緣。因為三界就是假的東西,它沒有真實性,所以我沒有必要去攀緣三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是跟因緣借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我就把三界給放下了,因緣性空而離開三界。

第三種,是從心性。因為本來就沒有三界,何期自性,本來清淨,既然本來就沒有三界,我幹嘛要攀緣呢?就離開三界了。

三種觀法,這三種思考模式會影響到你後面的路怎麼走。當然,諸位注意!不是絕對的,它也可以兼修,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安住,就是你經常的主修很重要,注意你的根本法門。

在天台的思想,它的權實二法也不是那麼絕對。比方說,你的根本法門,你之所以放棄三界,是因為認定心性裡面本來就沒有三界,那是自己多事,一念攀緣,自己找麻煩找來的,所以一念的迴光返照,當體放下,從心性的觀察而離開三界,你的主修是這個。

但是你針對某種粗重的煩惱,從對治義你也引用《阿含經》的思想來加以對治,這個是可以的。但是你很清楚,修這個法時,只修其法而不產生執著,不產生法執,這是可以的。你在沒有執著的角度拿藏教的法當一時的對治,這個不會影響到你的種性。

但是,如果你是一昧執取從苦諦這樣一路修上來,那你的種性就變成這樣了,你一定會先到偏空涅槃去,待一段很長時間。

在法華思想是:你是坐什麼車子離開三界的,你用什麼思考模式讓你離開娑婆世界,這會影響到你後面的路是很快成佛,還是你必須要產生一些延遲,產生一些障礙,然後再成佛,這很關鍵!

有位禪師,他讀《法華經》上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句話是擺明了講空性,三界本來是空的,寂滅相。他就向他的上師提出一個疑問: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那為什麼我有眼耳鼻舌身意呢?我有生命存在,我可以吃飯,還有山河大地的活動,這是怎麼來的呢?

他師父說:去去去,我不與汝道,我不跟你講。禪宗是不跟你講話,讓你自己去體悟。它認為我跟你講了以後,塞住你的悟門,你就不想去思考了,禪宗認為不能告訴你答案。我們顯教的東西,答案講太多了,禪宗它不告訴你答案,你就要自己去找。

那麼這個人,他從冬天開始打坐,到了春天,打坐時突然間一念之間相應了,他就跟師父說:我懂了!他也講一個偈頌,他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開,黃鶯鳴柳上。

這個人不簡單!他從寂滅相悟到了妙有。他說諸法雖然寂滅相,但是春天到了的因緣,溫暖的因緣讓百花開了,讓黃鶯開始活動了。這個人有大乘善根,他在空性裡面悟到不空。所以種性就很重要了。

你看淨土宗,我們講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為什麼後面還要加一句話回入娑婆度有情?諸位!這句話非常重要!諸位!請你注意你現在開始所發的願,一定影響到你未來的因緣。

願如果發錯了,要馬上改,因為時間久了,它在你心中會產生一個痕跡。你現在覺得無所謂,反正不就是離開娑婆世界嗎?諸位!那是千差萬別啊!離開娑婆世界以後,你後面的成佛之道怎麼走呢?所以,為什麼因地要圓滿就在這裡。

就是說,因為你不斷地用錯誤的思想、願力讓你離開了三界,但是你這種錯誤的思想,卻烙下一個錯誤的痕跡。諸位!法執比煩惱障還難對治,因為它沒有對錯,它是影響到你的胸量格局。

它不像煩惱障很粗重,每一個人都可以知道它的躁動性,它的過失相,法執它沒什麼過失,但是你發錯以後,胸量狹小個性卑劣,怎麼講你都聽不進去,那慘了!你成就功德莊嚴就很難了。

也就是說,成佛,我們現在必須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遠離過失;第二個成就功德。但是你這個過失是怎麼遠離的很關鍵。你用一種很極度的、斷滅的角度去遠離過失,你後面成就功德就很難了。

所以,你最好剛開始起步成佛的時候,就走對道路,一次到位。不要說我走錯了,然後再來回小向大,你這不是折騰嗎?而且你再走回來,那是一條非常辛苦的道路。

所以研究《法華經》的人就是說,既然是同樣的精神體力,同樣的拜佛,同樣的念佛,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願發好?你也沒什麼損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