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應追求的五種境界

我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社會,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經常思考一些有關老年的問題,思有所得,認為老年人應當追求五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叫安靜。人們常用「安度晚年」一詞祝福老人,老人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安度晚年」。這個安字的含義應有兩層,一是平安,平安無事,生活之舟在逐漸接近岸邊的時候,別再遇到大的風浪;二是安靜,指的是心安,雖不必心靜如水,更不能心如止水,但也不可再如少年之氣盛。人到老年,回顧一生,必然覺得有些願望未能實現,有些事情未能做成,或者吃過虧,受過騙,倒過霉,遭過委屈,遇過不平,留過遺憾。心中難免積蓄著怨、悲、怒、恨等各種複雜的情緒。它有時會呈現為「蓄之既久,其發必速」的狀態,遇到不快時,突然火冒三丈,脾氣大發。會做出用拳頭打蒼蠅的不智之事,或用無明之火延燒無辜的錯誤之舉。尤其曾經或依然有地位、權勢、名望的人,更是招惹不得,激怒不得。須知老人畢竟不是青年,已經過了為工作「怒髮衝冠」、為紅顏「衝冠一怒」的時段,何況有的人的心臟、血壓已經經不起過分激動。所以,應一面自我克制,一面把萬事看淡,以寬容制怒氣,保持相對安靜的心境,有益於自身和周圍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種境界叫康樂。人的生活質量以身體健康為第一。健康是一種快樂,雖然平時意識不到;但僅有健康不見得就能擁有快樂,還有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心態,也可以叫做心理的健康。心康就不會與快樂絕緣。人到老年,身體的部件運轉了好幾十年,必然有相當程度的磨損,產生進行性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維護和治療也都是需要的。我覺得應當注意以下三點:一是保持樂觀精神,做到「三笑」「三然」:每日笑對人生,笑對親友,笑對餘下的歲月;凡事處之泰然,聽其自然,順其自然。二要對自己的體質有自信,不要疑神疑鬼,像法國喜劇作家莫裡哀所寫的「心病者」那樣,老懷疑得了這病那病,亂求醫,胡吃藥。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大吞各種補品。能不吃的藥盡量不吃,能不做的手術盡量不做。要警惕把小病治成大病。三是要有精神寄託。

第三種境界叫絢麗。每個人的一生,能力有大有小,貢獻有多有少,除了惡魔式的人物,都絕非一無是處。回顧起來,總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感到欣慰的事情,獲得成功的時候,總是為人民、為社會、為子孫付出了辛勞,做出了奉獻。人無完人,到了老年,要少想或不想那些久已過去的不愉快的事情,不必自己算自己的老賬,彌補無計,愧疚無用,放下為好。是非功過由別人去評說,由歷史去鑒定。要多想自己的好,多看自己的光彩,光芒有明有暗,也曾是人間一顆星。太陽落山之前,其晚霞之絢麗不亞於朝霞。把自己的心境營造成晚霞吧,享受自己的絢麗。

第四種境界叫深刻。老人經歷得多,經驗自然豐富,腦海里沉積了大量的知識和認識、概念和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間的考驗,有的對了,有的錯了,有的沒有用了。如果把它們都固定起來,不肯更新,不願改變,就不能與時代同步,成了故步自封的「老朽」,甚至落後為愚昧頑固的「遺老」。相反,人應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思想成熟,應當到了擺脫人云亦云、隨大流、唯書、唯上的時候。要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打破自己的某些思維定式,勇於懷疑和推翻舊有的東西,要善於對經歷過的一切進行反思,使思想變得深刻,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自己活得明白,獲得新的活力與動力,一方面能夠給青年一代貢獻些有益的東西。古今中外,特別是一些偉人、學者,正是到了晚年才正確起來,深刻起來,給人類提供了可貴的精神財富。「薑是老的辣」,人應當是老的有思想深度。

第五種境界叫奉獻。即通常所說的發揮餘熱。有些老年人,身體很不錯,精力還充沛,熱度並不減。特別是有的腦力勞動者,完全可以不受退休年齡的限制,繼續著自己的事業。即使不會再有新的建樹,也可以在經驗不帶走、教訓不丟掉、秘方不失傳、真相不湮沒等方面做出無可替代的奉獻。還有的立下遺囑、寫下遺願,捐獻遺體、遺物、遺產,都是令人尊敬的。總之,人老以後,不要倚老賣老,無所事事,應當盡可能在奉獻二字上繼續做些文章。安度晚年不等於晚年虛度。

人生自古誰能不老,五種境界需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