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佈施」,意思是和別人結緣,不論是自己的財產、時間、智慧、技能,甚至是自己溫暖的心,都可以用來與人廣結善緣。

佈施和一般所謂的樂善好施不同,樂善好施大多隻是佈施醫藥、食物、金錢等日常用品,像是到災區去救濟災民,就是以生活所需的物資來佈施,佈施完了之後,就沒有後續的輔導。可是「四攝法」中所說的佈施,除了提供對方所需的物資、生活必需品外,還要在精神層面上,幫助他們淨化觀念,讓心靈得到成長。這就好比有句話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讓別人有飯吃當然很好,但如果能進一步教會他種稻耕田的方法,能夠自行生產糧食,不但能自給自足,還可能有多餘的食物分送給其他需要的人,這不是更好嗎?

先師東初老人所創辦的中華佛教文化館,四十多年來一直辦理慈善工作不斷。我們每一次做佈施,不只提供物資,也會分享一些佛法的觀念給他們,安慰、鼓勵他們說:「你們今天能來領取這些物資是很好的,千萬不要以為接受救濟是很丟臉的事。有人要幫助你們,而你們來接受幫助,這是彼此互為因緣,這樣的互動非常好。你們能以這種心來接受幫助,將來一定會想要回饋的,所以彼此間並沒有任何虧欠。」經過這樣觀念的提升後,漸漸地,很多人的生活觀就有了改變。當他們在生活情況獲得改善後,多半也會一起來參與我們的慈善工作。

因此,運用佛法來佈施,可以開拓涵蓋面、提升精神面,把一個人從困難中救脫出來之後,還要引發他的同情心,讓他覺得其他受困者也應該得救;除了自己離開苦難,還要幫助別人也離開苦難。這樣做不但讓受佈施的人放下心中種種的障礙、煩惱,還能號召他們一起來參與服務工作,共同修行菩薩道,這才是「四攝法」所說的真正的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