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

我曾經分三次和大家講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今天是第四次,我仍然提出六點意見,供各位參考:

一.從威儀中訓練自然

講到威儀,大家不妨先反省一下,對於佛門中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我們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臥,身心的語默動靜是否與威儀相應?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學習威儀,走路的時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態,毫不隨便;坐著的時候,眼觀鼻,鼻觀心,像入禪定一般,這是訓導處平常要求各位的威儀。

現在,我進一步要告訴各位,威儀並不只是作出一個樣子,也絕不是要你裝模作樣;重要的是要你能夠自然的流露,不必做作,毫不勉強。譬如講話的時候,自然低聲輕語,不會口沫橫飛,旁若無人;笑的時候,牙齒自然不露出來,而內心也自然感到歡喜。能夠養成這種習慣,即使獨居處,沒有外人,也一樣可以具足威儀;那麼在眾人面前也不必再做作。

我看目前的佛教青年,有的人發心要學習威儀,可是又裝得不像;有的人根本就不曾發心學習,還是帶著一般人的習氣,和社會上的青年男女沒有兩樣。現在,我要告訴各位,威儀對於一個學佛的人很重要,為何重要呢?我提出下列三點說明:

(一)威儀代表教養

一個人有沒有威儀,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教養的人,風度翩翩,舉止動作,絲毫不矯揉造作,流露出一片純真而平靜的心靈,從行為實際上表現出來的是真善美的行止風範,但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他外在的言語舉動,粗魯奔放,心中煩悶,不能自動自發的向上進取。諸位都是佛教學院調教出來的學生,大家應該把平日的各種學養修持,表現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

(二)威儀可以說教

俗云:‘身教重於言教’。凡是聲形容貌能夠使人肅然起敬,威德儀態能使人傚法者都叫身教。過去本山舉行大專佛學夏令營時,我曾向學員說:‘我希望你們在佛光山上能從花草砂石內,認識三千大千世界;希望你們從佛像僧容中,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希望你們從座椅拜墊上,體會自己的無限生命;從僧團袈裟的一角中,緊緊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由此可知,莊嚴的威儀,自然能不言而說教。幾年來,來山的信徒、遊客們,日益增多,山上的大眾,不可能一一去對他們說法,因此,大家即以莊嚴的儀表,慈祥的面孔,向信徒、遊客們做無言的說教,居然也有人看到出家人長衫曳地,飄飄欲仙,被其莊嚴的氣氛感動不已,因而進入佛門。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現身說法’呢!

(三)威儀可以獲得尊敬

一些學佛的人,可以名不要,利不要,但卻仍然要別人的尊敬。你想讓別人尊敬嗎?那就趕快充實自己的學問和道德,尤其重要的是要具足威儀。佛教中有一項規矩:出家後五年學戒,然後才允許聽教參禪。一個出家人,要先學習律儀,淨化自己的身心,養成高尚的氣質,然後才可以去研究教理或參究話頭。

時下有些僧青年,均犯著重大的毛病,就是基本的威儀沒有學習,可是卻躐等去聽教參禪。因此,學到最後,往往有如空中樓閣,總是浮而不實。現在,大家來到學院求學,除了學問的追求之外,還必須特別重視威儀的訓練,凡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間,都要隨時注意是否合乎威儀,因為具足了威儀,再有學問、道德,自然能獲得別人的尊敬,自然能維護僧寶的莊嚴。

二.從淡泊中體驗樂趣

追求快樂是人類共同的願望,有的人追求物質的快樂,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樂,有的人則在物質之外,從淡泊中獲得快樂。我們學道的人,在人欲氾濫橫流的世界中,應如何去選擇或追求快樂呢?無疑的,當然要在淡泊的生活中去體會樂趣。物質的快樂,絕對不能長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談到淡泊,淡泊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舉出下列三點,說明之:

(一)淡泊可以啟發良知

翻開報紙,常可看到一些殺人搶劫的事情,為什麼那些人會昧著良知去做這種損人利己的事呢?觀其緣由,大都是對於物質不能滿足的緣故。不甘於淡泊的人,為物慾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沒有良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上,大家不妨自己反省一下,我們自己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少?我可以產生損人利己的心思嗎?一個人,如果對粗茶淡飯能覺得滿足,則物質條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夠優遊自適,當然不會產生有害社會的念頭來。內心的念頭能夠純正,則‘人欲淨盡,天理流行’,良知也自會顯露出來。

(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貴

歷史上的許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良田千頃,華屋萬間,而是在於他們的甘於淡泊,他們不貪安逸,不務奢華,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斷地昇華、滋長。眾所周知,淨土宗慧遠大師,朝中王宮大臣請去供養禮拜,他拒絕。一個人粗衣菲食,在小關房茅棚中修行,而且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輝照耀於萬世。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雖然沒有華衣來莊嚴,沒有美食來飽暖,但是由於他甘於淡泊,無所需求,人格自然就會高貴。

因此,我常希望同學們,對物質的追求不要太重視,如對現實的物質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大家要從淡泊苦行中去陶冶自己,磨煉自己,這樣,不但能啟發我們的良知,更能使我們的人格高貴。

(三)淡泊可以帶來快樂

有的人認為有錢就能夠快樂,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煩惱;有的人認為錦衣玉食能夠使人快樂,其實,這是任何人都不敢貿然認可的事;另外有些人認為名位權利可以使人快樂,事實上,名位權利所招致的煩惱,常常是令人難以忍受的。

一個人追求繁華容易,返朴歸真困難。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貴的慾望淡一分,那麼你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舉個例子說:如果在一杯水裡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東西,這杯水立刻就會變質。就是一杯茶,放個兩、三天,也會產生怪味。可是,如果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沒有任何雜味參予其中,則這杯水永遠是一杯清水。好像人的思想,慾望愈多,則愈容易變質;如果能甘於淡泊,如那清淨無味的水,則煩惱的怪味就不會產生,所以說,淡泊中的快樂,是最可靠、最長久的。

很多人歡喜用濃厚的感情相處,你來我往,隆情高誼,結果總是不能持久。因此,我們不僅在物質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來之間也同樣要淡泊。一個人唯有心地純潔,甘於淡泊,無貪無求,不為名不為利,則自然就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經常貪圖生活上的富裕,過分計較人我間的得失,相信他定難獲得永恆究竟的安樂。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可見物質的過分享受,是歷史上大哲人們所極力反對的。一個人若過度熱衷於物質的享受,則將為物慾所牽引,本具的性靈也會被物慾所蒙蔽。

諸位到山上來學佛,生活上必須要恬淡,才能使心靈清淨明徹,也才不為客塵煩惱所染。唯有如此,才能體會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三.從寧靜中安頓身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沒有‘錢’,甚至也不一定是‘有病’,那麼是什麼呢?是身心無所安置。有的人說,上了講檯,手沒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的最大悲哀,是他們沒有一個皈依的所在。的確,身心無處安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現在讓我告訴各位,身心應該安放在那裡?

大家都知道,誦經禮佛可以安頓我們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義理大海,以及大眾的事務上都可以安放我們的身心,除此以外,我再告訴各位,‘寧靜’也可以安放我們的身心。古人說:‘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淡泊的道理,前文已敘述過,而‘寧靜’,也自有一種意境,從寧靜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更寬廣的世界。

所謂‘寧靜’,並不是要外在的一切現象停止不動,譬如說飛機不飛,車子不跑,人不要講話;主要的是要你內心自然沒有聲音,而不是要抹煞外在的一切聲音。同學們每天晚上要‘禁語’,這個禁語不但要做到嘴上不講話,手接觸東西沒有聲音,腳下走路沒有聲音,甚至於要做到心裡沒有聲音,即使在熱鬧場所中,心靈仍然澄澈靈明,絲毫不為外境所動。這個時候,就是心靈的寧靜,就是心靈的莊嚴;道德就可以完成,人格就可以昇華。下面我要告訴各位,在寧靜中如何能安放我們的身心?

(一)寧靜中有寬廣

內心的寧靜,可以使你的心靈世界擴大起來。一個人把心靜下來時,平常所想不到的問題,往往就可以想到,記不起來的事情也可以記起來。以前,常州天寧寺有一間禪堂,坐禪時,門都關起來。有一個賣豆腐的人,對禪堂裡面的情形非常好奇,很想進去經驗經驗,可是,在佛教叢林裡面,任何其他無關的人士,是不准進入禪堂的。後來,香燈師幫了一次忙,給這位賣豆腐的一個機會,讓他參一次禪,坐一支香。當禪堂止靜的時候,別人都用功在參禪,而賣豆腐的也靜靜地坐著不敢講話,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有人欠他的豆腐錢至今未還。寧靜可以擴大一個人的精神領域,這便是一個小例子。

當然,參禪或內心的寧靜,並不是要人想起舊日的事情。但是,由這個例子,也可以使人知道寧靜中的世界,的確很寬、很大。一個人不要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轉,在煩惱喧嘩的外在世界中不能解脫,好像鑽牛角尖一樣,越鑽越小,應該把心胸擴大,從寧靜中去體會三千大千世界的寬廣。

(二)寧靜中有富有

俗語有云:‘沉默是金’。這意思是說明寧靜裡面含著富有。一個人如果熙熙攘攘地忙碌過一生,以為擁有功名權勢,擁有家財萬貫,出門汽車,入門洋房,甚至於擁有嬌妻美妾,子孫滿堂,這樣就算富有的話,其實,距離人生富有的定義還差得很遠呢!人生真正的富有是含藏在寧靜中。

當你一個人靜靜地獨處時,你可以仰望蔚藍的長空,飄動的白雲,宇宙是那麼廣闊。或者你可以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傑與你對語,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一切盡在我心裡,可以任意暢遊在太虛之中,你能說不富有嗎?生為一個人,重要的不是要擁有外在的財富,而是要擁有心靈的智慧,及寧靜的生活。

一個人在一天的生活當中,如果缺乏十分鐘至三十分鐘的寧靜,那麼這個人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貧乏。學院為什麼要規定每週放假一天?這是為了讓大家有一點自己的生活,體會一些寧靜的樂趣。一個人在一年當中,至少要有一個月的寧靜生活,因為沒有寧靜生活的人生,會迷失方向,會忘記自己,到時候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牽著鼻子走。唯有在寧靜中,才能面對問題,才能與自己交談,也才能達到‘身心安泰’的境界。

(三)寧靜可以代表平安

一個人每天生活在浮躁動盪之中,處處都埋伏著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夠把自己安住在寧靜之中,就會感到平安了。印度聖雄甘地,雖然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牢獄裡,但是,由於他內心的寧靜、淡泊,所以處處感到安穩、平衡。

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地獄,也會覺得像天堂一般,有了寧靜的人生,到處都可獲得平安。

有時候,或許你會覺得坐在這裡也不好,坐在那裡也不是;或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是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內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一個人內心如果能夠寧靜,即是所謂的‘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寧靜能使你心安,心安則使你的嗔恨心隱伏不起,內心平靜,則待人處事永遠祥和,爭執的弊端永遠不起,所以,我說寧靜代表平安。

四.從信仰中發掘能源

前幾年世界的經濟危機,曾帶給世人一陣不安與騷動,為什麼呢?因為能源缺乏,汽油漲價了,汽車不能常出去跑,電燈不能隨便開用,冷氣必須盡量節省,鋼筋水泥,一切物質都供應不上。物質文明這麼發達的二十世紀,居然會產生能源缺乏的危機,可見科學與物質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們心裡的能源,則沒有缺乏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裡都有無限的寶藏,人人都可以自由去開採,那麼要如何才能開採自己內心的能源呢?我認為,應該用‘信仰’來開採。

佛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個有信仰的人,內心充實,他看這個世界,到處一切祥和;可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一樣了,他沒有心靈的皈依處,他感到這個世界很貧乏,甚至會覺得人很空虛。有信仰的人生是美滿的,可是,信仰與能源又有什麼關係呢?以下用三點說明:

(一)信仰可以發掘智海的能源

最近報紙上曾刊載一則消息說:探測隊在高雄外海,已經發掘到海底有油氣,據說高雄外海的海底可能有油礦。此外,在宜蘭附近的地下能源也正準備開發。由此可見,世人對於海底的能源與寶藏極為重視。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有一個如大海的智慧寶藏,深邃廣闊。據報上消息,高雄外海海底的寶藏,價值約新台幣二百億元。這個數目雖然很多,但是這還是一個可說的數字。

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智慧能源,如被發掘出來,豈只是二百億元新台幣的價值?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就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了,由此可知,智慧的擁有不是物質上的財寶所能比擬,而這個智慧的大海,則必須用‘信仰’來發掘的,所以說‘信仰’可以發掘智海的能源。

(二)信仰可以發掘慧山的能源

智如海,慧如山,能源在那裡?在深邃的海底;能源在那裡?在高聳的山上。有人說,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為什麼稱台灣為‘寶島’呢?一般人只以為台灣‘四季如春,物產富饒’;其實,台灣的可貴處並不只此,台灣的山脈連綿,那裡有無限的寶藏;台灣的山林蒼翠,那是台灣的生命線。如果將台灣山脈裡所蘊藏的資源,全部開採出來,不要說現在的一千六百多萬人口,即使再多,一樣可以生活豐富,精神愉快。

蔣院長主張要‘上山下海’。為什麼?因為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我們除了要入海去發掘能源之外,還要登山去開採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艱難、危險,但是卻能從那兒得到很多益處。翻開歷史,多少的高僧大德,為什麼要到山裡去潛修?為什麼不到交通方便、物質豐富的都市去?因為山裡面所擁有的比都市的物質更‘豐富’。

喜歡登山的張培耕先生曾說過:‘登過山的人,與久住城市的人,有些看法往往不一樣,登過山的人,他有廣大的天地,心胸開闊,對人間的是非往往能坦然視之。’

往聖先賢高僧大德,入山隱居修行,往往一住就是幾十年,我希望同學們到佛光山來求學,也要立下志願,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門,等到有朝一日學有所成時,再深入社會去弘法度眾。唯有如此,才能覓得豐富的寶藏,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在山上開採智慧的能源。

(三)信仰可以開採佛性的能源

信仰有什麼用呢?信仰可以淨化我們的身心,可以增進我們的道德,可以昇華我們的人格,可以做我們生活的指標,除此以外,信仰還可以發掘我們佛性的能源。‘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麼?是成佛的‘能’。這個‘能’比原子能更可貴,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可以解決人生的問題;但是相反的,它也可以用來殘殺鬥爭,破壞人類,可見世間上的東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那麼,佛性要如何去發掘呢?俗語有云:‘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開採別人不能代替你,唯有靠自己用心去開採發掘。要使佛性顯發出來,則讀書求佛法要認真,誦經禮佛要虔誠,如同開山一樣,要一鏟一鏟的挖,一鋤一鋤的掘,經過一番血汗辛勞,自然成功的果實就能展現在眼前。

各位來到這裡,每個人必須立志做發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師,只是這種工程比一般的修橋鋪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好自為之。

五.從合群中廣結人緣

諸位離鄉背景,割愛辭親,從不同的角落、不同的環境,聚集到這裡來,大家一齊過團體的生活,在這個團體裡面,如果沒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體會團體的樂趣。有時候,我看到一些人,他雖然處在團體裡面,可是他卻很孤獨,不論什麼事情,他都不關心;不論什麼好事,他都不中意。這種冷漠的人,在團體裡面,可說是殘忍的根苗。現在的教育,有所謂‘德、智、體、群’四育,其中的一項‘群育’,在現代社會中是極為重要的。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在團體裡不能沒有合群的習慣與德行。下面我舉出三點加以分析:

(一)人不能離群索居

《維摩經》上說:‘佛法在眾生身上求’。因為沒有眾生就沒有佛道,尤其對於與我們思想、意志、立場不一樣的人,也要容忍他,並且要有殊途同歸,併肩合作的氣度。對於與我們立場、意見不一樣的人,應該感謝他。佛法說這是我們最好的逆增上緣。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個人都和我們一樣。世界既然是千萬眾生共同的世界,我們又何必要離群索居,單獨生存呢?

有個故事說:有一天,世界戰爭了。先是這個陣營打倒那個陣營;其次是這個國家打倒那個國家,打到最後,世界上只剩下二個人。由於二個人的立場不同,因此還要再打,再打的結果,其中一人死亡了,現在只剩一個人。當這個人高喊‘我勝利了!’的呼聲之後,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沒有水可喝;肚子餓了,可是沒有人做面包,這時他才想到世界上應該多留一些人,畢竟自己一個人不能獨立生存,才覺醒到需要有別人,需要有團體的存在。所以說一個人離開了團體,是不能單獨生活的。

十年前,我剛創辦壽山佛學院的時候,聽說台北有太虛佛學院,由很多人經營合辦,而且辦得很好。我得知了消息以後,內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歡喜,除了高興佛教教育日漸興隆之外,也高興有一個競爭的對手,可以互相觀摩,為了不輸別人,我就必須更求進步。所以,我覺得有人比我們好不是障礙,而是可以促成我們進步的增上緣。

現在,基督教又辦醫院,又辦學校,又是監獄佈教、電視宣傳。對於這些,我不但不討厭,反而從心裡感謝他們。近十年來,佛教界像一頭睡獅慢慢地醒過來了,逐漸地也開始從事電台廣播、冬令救濟、創辦醫院、籌設學院、宣傳佈教等社會事業,你們說,這是誰促成的呢?這是基督教的功勞,如果沒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士還在老僧入定,還沒有人想到去從事社會工作呢!

(二)人要靠因緣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眾多的因緣關係。在佛教裡面,常有這些現象發生:這個宗派放不下那個宗派,男眾看不起女眾,出家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實這都錯了,佛教人士是彼此需要的,剛才曾說,基督教對我們都有幫助了,何況是佛教內部的人士呢?

十幾年前,演培法師曾對我說過一句話:‘某人在那裡建廟、起精舍。’

我說:‘這事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他說:‘我們從此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弘法,我們又多一個地方可以掛單吃飯,多了一個寺院就又增加一個使佛法振興的助緣啊!’

的確,佛教要靠眾多的因緣才能發展,彼此都是息息相關,大家應該互相提攜,彼此合作。

(三)人要靠眾緣成就

世界上很多成功立業的人,他所以能夠成功,並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力量所成,實際上,他的部屬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屬把他塑造起來的。譬如打勝仗而成名的將軍,他的偉大,不知是多少部屬的血汗造成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佛教界有很多人崇拜印光大師,這是因為有很多在家信徒,因為敬仰印光大師而擁護他成為一個楷模;太虛大師所以成為現代佛教的偶像,是因為現代佛教青年了解大師的抱負,而把他做為傚法的對像。

《成佛之道》書中有一句話說:‘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讚僧。’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廣結人緣,所謂‘未學佛道,先結人緣’,因為廣結善緣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很多有學問有勢力的人,做起事來,卻處處不順利?其原因何在?那是因為人緣不夠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須眾緣和合,因為獨木難撐大廈,所以廣結人緣是非常重要的。

六.從悲願中奮勉學習

諸位到佛光山來做什麼?當然是為了學佛法。為什麼要學佛法?學了佛法可以賺錢嗎?學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嗎?學了佛法就有飯吃嗎?真是‘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嗎?學佛法是為了逃避現實嗎?只求做一個自了漢嗎?不是的,當然都不是的。我們學佛法是為了淨化自己而來,是為了發大悲願廣度眾生而來,為了復興佛教而來。知道了學佛的目的,以下再讓我逐項分析:

(一)為淨化自己而來學佛

一個人想要學習,如果不從慈悲中去學習,或者不從發願中去學習,那麼學習就沒有力量。大家是為了求道而來,不是為床座而來,更不是為自己的安逸而來。佛法無量義,以淨為本。佛法再多,如果自己不能淨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與之相應。所謂淨化,不僅思想要淨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淨,唯有身心淨化,才能契合佛法。

(二)為廣度眾生而來學佛

大家到這兒來學佛法,不是為求名求利而來的,也不是為逃避社會責任而來;大家共同的目標,是為廣度眾生而來的。一切的佛法,皆是為對治眾生的貪瞋癡等病,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是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大家所以學佛,是為了廣度眾生,因此,大家學佛的態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學家,只在文字、理論上分析,空口言談而已;或者像一般的歷史家,只在歷史事項上或典籍史料上考據求證,脫離了佛法的本義,因為佛法重視眾生的實際生活,佛法不是談玄說妙,佛法是要解決眾生的痛苦;所以說,我們學佛,必須發大悲心,以廣度眾生為前提。

(三)為復興佛教而來學佛

《成佛之道》上說:‘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諸位遠離世俗到山上來學佛,除了為淨化自己的身心,為廣度眾生之外,還要有為復興佛教的悲願,譬如說為了宣揚教法,可以忍苦耐勞;為了維護教團,可以自我犧牲;為了服務眾生,可以獻其所有;為了信仰佛陀,可以舍身舍命;為了復興佛教,人人都需發堅固願,立恆常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佛弟子也應該有‘佛教興亡,佛子有責’的雄心與悲願,只要聖教興,個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這種悲願,則衰微的中國佛教,將有重振昔日光輝的一日。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我分四次,每次各以六點做了詳盡的說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們,大家能夠即時覺醒,因為時代的重任已經落在大家的肩膀上,為了廣度眾生,為了續佛慧命,大家應該先從充實自身,改變氣質做起,發慈悲心,立堅固願,相信未來的佛教,能如麗日中天,光燦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