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
  佛教術語。音譯若那、闍那。指人們普遍具有的辨認事物、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或認識。也稱智慧,但佛教認為智與慧有區別。按《大乘義章》卷九的解釋:「言智慧者,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又謂正在觀察、分別抉擇事物時,稱之為慧(無間道),已經對事物作出決斷並通達明瞭時,名之為智(解脫道)。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由愚昧無知(無明)、不知諸法(一切事物)的因果關係及其真性,妄起顛倒執著而造種種惡業,因而流轉生死輪迴,受諸苦惱逼迫身心。斷除無明煩惱而得解脫即是智慧。佛教經論中有把智比作利劍、利箭、燈光的。如《維摩經·菩薩行品》有「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大智度論》卷十有「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等語。諸經論中還把智慧比作大海,廣大淵深難測,並將其分為很多類別。

  二智 即勝義智和世俗智。1、勝義智,又名如理智、根本智、無分別智、真智和實智。指聖者無漏智緣真如境,或以理智觀察勝義諦之理證得真諦所生的智。2、世俗智,又名如量智、後得智、有分別智、俗智和偏智。因在根本智後而生起的智,或以比量觀察世俗一切事物而生的智。這是佛教觀察一切事物的總方法。

  三智 即一切相智、道相智和一切智。是佛、菩薩、聲聞、緣覺觀察一切事物、證得真如、斷除煩惱的三種能力。1、一切相智。為佛智。又稱一切種智、一切智智。能了知一切法如其所有之體性,及盡其所有之形相,以及了知菩薩和聲聞一切道相。2、道相智。為菩薩智。又名道種智、道種慧和道慧。菩薩為了度眾生成佛應當了知世間一切善惡業道之行相及其種類差別,了知聲聞、緣
覺所行的一切相以及世間出世間的種種所行之相貌差別。3、一切智。是聲聞、緣覺智。聲聞、緣覺為證涅槃應證知內外一切法體空無我。內即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處,外即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處,合為十二處。《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稱:「知是十二入故,名為一切智。」

  四智 1、大圓鏡智。顯現法界之萬德,猶如大圓鏡中現一切色像,遍照法界之理事。2、平等性智。了達一切法無我平等之理,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成就諸法體性平等作用之智。3、妙觀察智。為分別善妙諸法而觀眾生之機說法斷疑之智。4、成所作智。為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為利益一切凡夫二乘種類而成種種變化之智。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張「凡夫」八識,經過「轉依」而成為四智,名為「轉識成智」。即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眼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

  五智 密教大日如來具有的五種智慧。即除上述四智外,加法界體性智。法界指整個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及其所依之體性。密教立五智配五方佛。法界體性智表為中央大日如來;大圓鏡智表為東方阿 如來;平等性智表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表為西方阿彌陀如來;成所作智表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

  十智 有大小乘之別。小乘立十智總攝一切智。《俱舍論》卷二十六稱:「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大乘也有十智,即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間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

  此外尚有二十智、四十八智、七十七智等。(任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