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誌大士於是年往來皖山劍水之下。發而徒跣著錦袍。俗呼為志公。面方而瑩徹如鏡。手足皆鳥爪。初金陵東陽民朱氏之婦。上巳日聞兒啼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七歲依鐘山大沙門僧儉出家。專修禪觀。至是顯跡。以剪尺拂子掛杖頭。負之而行。經聚落兒童嘩逐之。或微索酒。或累日不食。嘗遇食鱠者從求之。食者分啖之。而有輕薄心。志即吐水中。皆成活魚。時時題詩。初若不可解。後皆有驗
永明七年。帝怒大士寶誌惑眾。收逮建康獄。是日國人咸見大士遊行市井。既而檢校仍在獄中。其夕語吏曰。門外有兩輿食。金缽盛飯。汝可取之。果文惠太子竟陵王送供至。建康令呂文顯以聞。帝悔謝迎至禁中。俄有旨屏除後宮為家人宴。志例與眾暫出。已而猶見行道於顯陽。殿比丘七輩徒其後。帝驚遣吏至。問吏。白志久出在省中及視之身如塗墨焉。帝益神敬之。後在華林園忽重著三頂布帽。亦不知自何而得之。未幾而帝崩。文惠太子豫章王相繼而殂。果如其讖。靈味寺沙門寶亮者。欲以衲帔遺之。未及有言。志忽來牽帔而去。王仲熊問。仕何所至。不答直解杖頭左索與之。仲熊初不曉。後果至尚書左丞焉。建武末。平旦出門。忽褰裳走過曰。門上血腥。及明帝遇害。果以犢車載尸自此門出。舍閹人徐龍駒宅。而帝頸血流被門限。初鬱林多害宗室。高士江必憂南康王問志。志覆香爐灰示之曰都盡無餘。徐陵兒時父攜之謁志。志拊曰。天上石麒麟也。陵後果顯於世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術語)金剛界曼陀羅五方中,南方之月輪,其中尊為寶生如來,司一切眾生之財寶福德,故云寶生部。...(人名)根本律云:說籠拏,此翻二百億。瞻波城有長者,豪貴。晚得繼嗣,時有報者,輒賜金錢二百億,因名其子聞二百...凡二十卷。又稱善惡業報論。唐代顯慶四年(659)道世著。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對本書之譔者,自古有二說:一說道...乃華嚴宗對佛教教義之分類批判。通常與五教合稱五教十宗;五教系自教上分類,十宗則自理上分類。依華嚴五教章卷一、...(雜語)貪愛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長惡法如水。楞嚴經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術語)謂天台宗之圓頓戒也。是為大乘戒,故曰大乘,無作者,戒體也,新譯謂之無表。凡受戒時,受者身內發生戒之實...目,喻為智慧;足,喻為行業。系修行佛道之二要件。又作智目行足、智行。亦即智解和修行兼備之意。目足具備方可到達...理具,即本性,先天具有之如實本性,又作本具、理造、性具、性德;此本有之性,隨因緣顯現而造諸現象,則稱事造,又...(雜事)毗奈耶雜事曰:佛言不可作吟詠聲,誦諸經法,及讀經,請敬白事皆不可作。然有二事作吟詠聲:一謂嘆大師之德...出自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指十六種惡戒。即:(一)為利養而飼養羔羊,肥而轉賣。(二)為利養買羊而屠殺之。(三)為利養...梵名 Mahāvairocana。為密教供奉之本尊與最上根本佛。音譯作摩訶毗盧遮那。又作毗盧遮那佛、最高顯廣眼藏、遍照王...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
人生的每一種境界,都是修行,修什麼呢。修謙卑。記得以前想要建設一個觀音殿,那時太年輕氣盛,總覺得自己很行。而...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於神通變...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話,這句話你就會有答案。當你還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你信仰還沒有獲得。信仰本身就包含著生命...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回玉佛寺打禪七,真是因緣殊勝,各方信心男女居士們這樣踴躍地來參加,種下這一...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南...問: 情執太重怎麼辦? 明證法師答: 執著就把人害死了,因為大家有情,所以叫眾生。因為眾生都有情,有情就輪迴,...問: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還不能伏住煩惱習氣,該如何是好?是應當求佛加持令自己病情好起來,還是什麼都不...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信願念佛,而信願念佛實在是一件易行難信的事,不探經教,無以登堂入室。如果信願不深,也就...
寶誌大士《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人物傳】
上篇: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佛祖歷代通載》 | 下篇:沙門曇超《佛祖歷代通載》 |
(術語)離因緣造作之法也,有三無為六無為等。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即涅槃也。涅槃為無為法中...
南方寶生部
守籠那
諸經要集
十宗
貪水
大乘無作大戒
目足
理具事造
吟詠
十六惡律儀
大日如來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推薦】謙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課

但甘其味,勿擇其形

人生怎樣活才有意義

一進佛寺心生歡喜,皆是過去生有甚深善根
【推薦】佛法初識
情執太重怎麼辦
得了不治之症該存什麼樣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