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大方廣大集經卷五十四、大品般若經卷五等所說之能破眾生執著「有」之四種空,即:(一)法法相空,又作法相空,謂破五蘊等法之有相。通一切世諦之有為、無為法,稱為法相,此法相為無法之法,乃非實體,如初春原野之陽焰,見似有水而實無水。(二)無法無法相空,又作無法相空,謂破法之無相空理。無法之體狀稱為無法相,此無法相為破有而立,非別有自性;有相既空,無相之相亦無,故稱無法無法相空。(三)自法自法相空,又作自法空,乃前二空之法性自體寂然,非由智慧勉強作觀而空。此中有二:(1)世間性,如地之堅性、水之濕性等。(2)聖人性,如法性、實際法等。此二法皆自性本空,故稱自法自法相空。(四)他法他法相空,又作他法空,眾生先已聽聞法性、實際法,而於其外執著更有餘法,此稱他法。今為破其執著而觀真如之外更無他法、無他法之相。又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等十八空,與四空有相攝配當之關係。[大智度論卷四十六、大乘義章卷二「四空義」](參閱「十八空」353)

(二)指維摩經卷下法供養品所說之空、無相、無作、無起等四者。依大乘義章卷四之十一空義條之說明:空,即法無定相;無相,即法無因緣之相;無作,謂法既無相亦不作果;無起,謂法無所起。又無量壽經卷上,再加「無願」而立五種空,或論空、無相、無願之三三昧。

(三)又作四無色。指無色界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空處。[菩薩本業瓔珞經卷上](參閱「四無色定」1772) p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