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稱醫學為醫方明(梵 cikitsā-vidyā),乃五明之一。佛典中提及之醫術,亦屬此一系統,增一阿含經卷十二、金光明經卷三除病品等,皆載有三大患三良藥(三種妙藥)之說。另從法華經卷五之良醫喻亦可見印度醫術之大端。此外,有關僧尼受戒、安居等行持規定之「二十犍度」中,其第七項「藥犍度」(又稱醫藥法)即詳載比丘患病之種類、對治諸病之處方、病中飲食等種種規定。南海寄歸內法傳亦舉出「八分醫方」,歸納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

大藏經所收有關醫療治病之典籍有佛醫經、療痔病經、咒齒經、咒目經、咒小兒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治禪病秘要經等。釋尊時代之耆婆(梵 Jīvaka)即為諸經所舉之名醫代表,釋尊及其弟子皆曾接受耆婆之治療,傳說耆婆亦曾自死婦腹中救活胎兒。北本涅槃經卷八載有切開盲人眼膜用之醫學器材「金篦」,其後成為密教修法之用器。西藏大藏經丹珠爾中之醫方明部(藏 Gso-rig-pa)亦收有龍樹百治療法等數部醫書,西藏、蒙古等之學問寺中,大多設有醫學部。

相傳後漢譯經家安世高亦精通醫術,曾將印度醫學與佛教同時引入中國;在隋書經籍志中,亦收錄龍樹菩薩藥方、婆羅門諸仙藥方等。唐代醫書千金方中,亦揭櫫上述之三大患等說法,明代本草綱目亦多參照佛典中之植物名。[修行道地經卷六、四分律卷三十九、摩訶僧祇律卷十、大唐西域記卷二、佛教醫學(日本大日向大乘著)](參閱「醫方明」6628) p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