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urusa。意即「人」,指個人之精神本體。又作神我諦、我知者。或單稱「神」、「我」。印度數論學派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二十五。即執「我」為「常住獨存,受用諸法之實我一。蓋數論於自性等立二十五諦,而以其中最初之自性諦(梵 prakrti)為本性,中間二十三諦為變異,第二十五神我諦則非本性亦非變異,其體乃實有常住、清淨獨存,常為其餘之二十四諦所圍繞。為根本質料因之根本原質(即自性)若與神我結合,則由根本原質展開現象世界。而於根本原質興神我結合時,神我會受物質之繫縛;然在解脫之時,神我則脫離根本原質,單獨存在,而成為本來純粹而清淨者。

依數論派之學說,神我之存在,可由五種情形證明之:(一)為他積聚(梵 sajghātaparārthatvāt)故,凡世間可見之一切聚集皆非為自身而存在,例如床席,其性質之存在非為自身,乃供他人受用而積聚為物者。(二)異於三德(梵 trigunādiviparyayāt)故,三德係指喜、憂、闇三者。神我以外之二十四諦不離三德,乃為盲目者;神我則能知見其自性,異於三德,而為常住之我。(三)依(梵 adhisthānāt,又稱支配)故,若依神我,則此身有作用;若不依之,則此身亦無作用。神我能支配物質性之身體,其餘二十四諦則必須依於神我始成意義,故神我乃為實存者。(四)有食者(梵 bhoktrbhavāt)故,其餘二十四諦猶如食物,神我則如食者;有食物則必有食者以感受吟味其滋味。(五)為獨存而努力(梵 kaivalyārtham pravrtteh)故,如無神我,則吾人種種努力(例如為求解脫之努力)終歸無效,因果報應亦失其意義,故知神我必然實存於吾人之內。佛教反對上述之說,謂神我乃「離蘊」之我,而以「諸法無我」之主張評破妄執神我之諸論說。[金七十論卷上、百論卷上破神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p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