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名念佛雖易,亦須真信切願

《解》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前謂諸佛憐憫,垂念眾生,施設教化。只以機宜不同,致使如來所說亦異。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則有多門。於多門中,求其至直捷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而念佛復有多種之不同。

(一)實相念佛。觀能念之心,當下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亦了不可得,空觀也。正了不可得時、而能所宛然,歷歷明明,假觀也。正歷歷明明,而當處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時,而能所歷歷明明,中觀也。又實相無相,即空觀。實相無不相,即假觀。不相無相,無相不相,即中觀。非空假中,而即空假中,唯一實相。

(二)觀像念佛。如觀佛形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頂上肉髻相,眉間白毫相,乃至足下千輻輪相等是。

(三)觀想念佛。如十六觀經中之觀日輪懸鼓等,作諸懸想者是。

(四)持名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念無間,字字分明。如是執持名號,名持名念佛。

如是觀像、觀想、實相、持名等。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便,至容易最穩健,最妥當者,則莫若持名念佛之一法,為方便中之方便,逕路中之徑路也。若其他念佛法門,須有一定之淨室,還須種種手續,法則儀軌,方可入觀。非若持名念佛之方便,一切處,一切時,乃至行住坐臥,出入往返,迎賓送客,皆可念佛。

又觀想觀像,境界甚細,須觀境分明。而吾人心甚粗濁。心粗境細,不易入手。非若持名念佛之方便易行。

實相念佛,須明理。若見理不真,易入歧途。或招魔境。非若持名念佛,信願行切,即得往生,為最穩當。

因持名念佛,仗佛光照觸,有四十里光明,群魔潛蹤。故於一切法門中,求其最妥當者,亦莫如持名念佛。然持名雖易,亦須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而後可。故經中先明依正莊嚴,樓台殿閣,羅網行樹,以啟信。

次明鬚髮願。故經云已發願,則已生。今發願,則今生。既有信願,然後專心念佛,以期往生。故經又云,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往生。此之謂三資糧。念佛具此,決定往生。故云一切法門中,念佛為最直捷。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持名為最穩當。然持名一法,言其易,則愚夫愚婦,三歲孩童,俱能持念。言其難,則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所謂欲徹底全彰,難乎其難,八十老翁行不得者此也。雖然如是吾人持名念佛,不問其難易與否,只須放下身心,驀直念去,信願懇切,水到渠成,自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