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

佛教傳入東土以後,能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生生不息,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師高豎法幢,傳燈不倦。

禪門有一句話,想必大家可能都聽過,叫「馬祖建道場,」叢林道場「百丈立清規。」他們是師徒二人,說的是師父馬祖道一禪師和百丈懷海禪師,這兩位都是中國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高僧。

因為當時佛教初傳中國的時候,大家要知道遇到一個很大的障礙是什麼呢?僧團在印度的制度、樣態、生活方式,和咱們東土的文化水土不服。

你比如說在印度,出家人他是不耕而食的,就是不去種地,並且是不可以種地的,不織而衣的。就是你不要去刨弄日常生活產業,你有什麼閑暇的時間來修道思維法呢?

但是到了中國以後,就受到很多人的質疑,甚至是抨擊,在這樣經過幾代僧侶不斷的調整,融合併進,那麼慢慢的出家人才從居無定所的游化方式,轉成了我們寺院叢林的共住規約。特別是到了馬祖道一禪師的時代,也就是當時中國唐代的中葉,經過馬祖的大力提倡和推行,中國佛教叢林的發展,開始具足了規模。

可能大家都聽過,叢林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叢林就是樹長在一起,他是一個比喻,比喻所有的出家人、僧眾聚合在一起,共同的生活和修行。大家生活修行各有各的脾氣,各有各的性格,怎麼辦呢?那麼就像樹木聚集一起了,相互直直的往上走,直心是道場,聽常住安排,不能有自己的自私意見。

這樣的話,就相當於草木只往上長,雜草就沒機會生長的意思。他用這個來作為比喻,表示有法度、有規矩。這麼多人居住在一起修行辦道,必然得有方圓、有規矩。

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百丈懷海禪師,他就是規矩法度的製定者。我們現在動不動就叫百丈清規,他對於寺院僧團的組織形式、執事職責,乃至佛事儀軌等等,都有很詳細的、系統的,並且是極其合理的規定。

佛門裡面有一句話叫「寧在叢林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在大叢林裡面,這種大的共住規約中,你完全就沒有自我的發揮餘地。那麼對於一個修道人,佛教講到破我執來講,是一種最好的生活環境。

不曉得諸位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有趣的事,說在叢林裡邊告訴你生薑是樹上長的,你就認為是樹上長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指鹿為馬,你確實是馬,明知道是鹿,不要想它,斷自己的妄想,相續心,這就是禪宗的風格。

所以說到現在,我們佛教叢林還是遵循著佛戒、戒律,這是佛製定的,還有百丈禪師製定的這套叢林制度,他是佛教確實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懷海禪師是福州長樂的人,很小就出家,童真。當時正是時值馬祖道一禪師在江西弘法,他就因緣所促使他去參學,成為他的入室弟子。當時在馬祖門下他開悟了以後,開悟了以後,他就知道禪法的旨趣了,在師父的培養下就成了一代的禪門的宗師。後來常住在百丈山,也就是今天江西奉新住持弘化,所以才把他叫做百丈禪師。

百丈禪師不僅僅立法,而且自己對於法還是非常認真和負責的去行持者。他有一個著名的行為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今天沒有隨大家一起去出坡勞作,那麼今天他不吃飯。他覺得功德沒有,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

所以他在晚年的時候啊大家設想一下,一個老和尚很有精氣神,然後領眾在這樣的一個清淨僧團裡面,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擔柴,下田種地,然後念念還不忘佛教的智慧、觀照,所以這樣過著一種自耕自食的農禪生活。

後來他的弟子們不忍心他幹這麼粗重的活了,因為他不聽勸,就把他幹活的農具給藏起來,他就絕食抗議,說不幹活怎麼能吃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這樣的一位禪門巨匠、叢林楷模,他給我們後人指引了一條什麼修行路徑呢?

他有一個法語,幾乎現在都掛在天下叢林的課堂裡邊,叫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頭兩條就是「叢林以無事為興盛」,第二句「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大家要知道這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一個禪宗的大師,他來勸導大家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可見他明確的,而且寫在這樣重要的叢林要則的勸誡中,他內心非常明白學修淨土法門的功德、殊勝、簡易,但是快速成就,(要點)在哪裡他一目瞭然。

所以他在製定叢林的儀軌中的時候,現在我們廟裡幾乎都是這樣,比如說有師父生病了,那麼大家一起為他迴向,就會給病僧祈禱。

如果他世間住世的因緣還在,那麼就希望他快快的好起來。如果他大限已經到了,希望他什麼?直接往生極樂世界就好了。無非身為衲子本分。在死就往生,在生呢,住持道場,弘揚佛法。

所以說這樣的大禪師已經為我們在抉擇法門左右為難的時候,給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希望、方向,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