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機請用瀏覽器訪問:http://m.fodizi.tw
文庫首頁
隨機推薦
佛教故事
法師大德
佛教經文
佛教知識
佛教詞典
全部文章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阿彌陀佛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
>
正文
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2011/06/22
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覺得老天爺給的不夠多、不夠好,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上篇:
療心的藥方
下篇:
宣化上人:至誠念大悲咒滅淫慾火除邪心
網站郵箱
手機客戶端
TG
Line
Whats
Gmail
二維碼
臉書
習慣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A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B吃。剛開始B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於是,直到有一天,...
因為有貪心,所以才會上當受騙
來到極樂寺,都是有緣人,佛說緣起甚深甚深!為什麼說甚深?因為緣起無自性,沒有實在性。我們最大的困擾、苦惱其實...
守金不捨墮蛇身
久遠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很喜愛黃金的人。每天天色微亮,他就勤奮地到各處去工作賺錢,不敢稍有歇息,所有辛苦賺來...
如何才能活得坦蕩
假如說,一個人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沒有約束自己的心念、言語和行為,做了虧心事,造成了不好的後果,那麼這...
一罐糖
有一個農夫,生了八個兒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對這個唯一的女兒疼愛有加,把她嫁給城裡布行的年輕人。有一天,...
像供奉佛法一樣地供奉仇人
(寂天菩薩著 達瓦次仁譯)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事時,你採取幸災樂禍的態度有什麼價值呢?你詛咒人家並不能使...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年代,過年了,小妹妹終於有一件新衣服了,高興得不得了。小...
聖嚴法師: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說,各種痛苦煩惱的根源是貪慾,如果把...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淨潔一種類,皆阿羅漢...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
眾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區別
張居士學歷很高事業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國的佛教界很有名氣。他常常在寺院給出家師、在家弟子講經說法。 張居士不戒...
真理法寶勝於金銀財寶
達摩祖師本名叫菩提多羅,南印度人,出身婆羅門貴族,是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後來遇到般若多羅,為祖師所器重,而度...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緣
久遠前,佛陀居住於舍衛國中的給孤獨園,當時附近有一國家名為毘舍離國。此國中有五百名盲人,他們居住在一起,靠著...
戰「痘」女孩的學佛之路
我最初與佛法結緣是因為我的同學。有一次我跟著她一起去拜見師父,就跟著皈依了。不過當時我對佛法的認識就是一張白...
一分鐘智慧(三個故事)
1.大海 有一天,小華氣嘟嘟地從學校跑回來。爸爸看他一臉不高興,便問他:「你怎麼了?」「怎麼了?小明說話氣我呀!...
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歸宿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畫,民風淳樸,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佛教已漸消亡,到現在已沒...
大悲咒與小悲咒
師正在誦讀一本書的時候,走進一個孩子。 師父,您在讀什麼書呀?孩子說。 在讀大悲咒。法師微笑著說,繼續誦他的咒...
【佛教詞典】教
(術語)āgama,梵語阿含。譯曰教。聖人之言,被於下者。在心雲法,法發於言雲教。玄義一上曰:教者,聖人被下之言...
【佛教詞典】寶月童子問法經
全一卷。又稱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月童子問法經。北宋施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內容敘述頻婆娑羅王之子寶月請問...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捨對錯,不能自我反省。 龍樹菩薩說,就像一個人到了黑暗的房間,那裡有很多珍寶...
何為比丘的份內事
《佛祖統記》云:毗沙門天王太子哪吒,復告師曰:時當像末,不修禪誦,但起伽藍,恐非比丘之正業。(卷二八) 哪吒太...
睡眠之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轉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煩惱;世間諸法盡皆無常,若能淨心,...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但都迴向給了自己生意興隆,果然錢財越來越多。但錢財多了,...
相信六道輪迴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觀念呢
六道輪迴確實是我們業力凡夫的真實的生命現象,但我們在這個分段生死的過程當中,往往看不到這樣的廣闊時空的輪迴現...
今世的生死只是一段短短的旅程
生死問題是人類的一個永恆的命題,人類從產生以來就一直追問:人生從何來?人死往何去?如何看待生死?如何才能超脫...
善人楊自懲的故事
鄞人楊自懲,初為縣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時縣宰嚴肅,偶撻一囚,血流滿前,而怒猶未息,楊跪而寬解之。宰曰:怎...
昌臻法師《佛七的目的意義和一心不亂》
我們的念佛七今天開始了。我想在這裡談兩個問題: 一、 念佛七的目的及意義 打念佛七,這個打字,就是舉行的意思,我...
家訓,一盞千年不滅的心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觀念、態度等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而許多家...
略說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作利...
學會忘記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誣陷的朋友,吃飯時,朋友接了個電話,我聽出來是有人要告訴朋友誣陷他的人是誰,朋友說...
聖嚴法師《觀自在菩薩》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
更多最新文章
大藏經
佛教詞典
「媽媽」到底值多少錢
漫談佛教的齋飯
【道證法師】做好人而命運坎坷,你還要不要做?
《雜阿含經》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淨土法門有何殊勝之處
業力
學佛修行
改造命運
藥師法門
對治慾望
普皆迴向
普門品
信願
無我
禪修法門
懺悔法門
地藏菩薩
孩子教育
六道輪迴
金剛經
唯識學
助念
佛教智慧
獲得財富
觀音菩薩
太虛大師
夢參法師
界詮法師
善導大師
道證法師
蕅益大師
智者大師
印光大師
玄奘大師
淨界法師
妙蓮老和尚
宏海法師
廣欽老和尚
六祖慧能
聖嚴法師
大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