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六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五(三十三天之二)

「時天帝釋告諸天曰:『以善業故生此天中,業盡則退,業果因緣而生此天。我於此天必有退沒,當自勉力以求安隱。』時諸天眾聞天帝釋說是語已,白帝釋言:『如是。天王!我等於此善業樂處,不敢復作放逸之行。』白言:『天王!以何因緣令我不退?』爾時,帝釋告諸天曰:『八方上下所生之處,無非有為,無常破壞,勿生貪著,謂可常保。不淨煩惱,後致大苦,非生樂法、非智因緣、非為正行。如是憶念,後則大苦。諸天子!汝等已曾無量世中生此天上,命盡還退,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復以善業生此天中,受自業果,受天中樂。業幻所誑,復墮地獄、餓鬼、畜生。是故,天子!不應放逸。我所說者,是恆河沙等諸佛之法,聞此法者,於生死中當得解脫。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唯有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大苦聚滅。如是天中生死迴旋,如是見已,生厭離心。煩惱盡故,常不破壞,不生不老,無死無盡,是名涅槃。諸天子!若能如是,則脫生死。此生死處,無有此法,所謂無生常住、不可破壞、無盡無滅。於生死中則無此法,於生死中,唯有退沒生滅之法。』

「時諸天子聞天帝釋說是法時,於過去世佛正法中修行來者,更不放逸,信佛法僧,一心清淨,種涅槃因。若有天人於過去世佛正法中不修心者,放逸亂心為愛所誑,受五欲樂。以愛誑故,具受無量生死苦惱。

「時天帝釋說是法時,護世四天王如是思惟:『釋迦天王共諸天眾住在何處?』作是念時,即見天王坐於天宮,天眾圍遶,威德光明,受天快樂。時四天王即詣善法堂,至帝釋所,頭面作禮,於一面坐。坐已須臾,復從座起,於帝釋前白言:『天王!閻浮提人行十善道,順於法行,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天王!願加歡喜。』時天帝釋告護世言:『我亦隨喜護世天王利益世間,令行善法,我聞歡喜。汝得善業,如是閻浮提人隨順法行。』護世天王向帝釋說:『若閻浮提人不順法行,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增長魔眾,減損正法。』帝釋聞之,告三十三天及四天王,速疾莊嚴。阿修羅王提羅、勇健、缽呵娑王、非法惱亂惡龍王等,住於海下,或來戰鬪。爾時,護世四天王等,聞帝釋教,還四天處,至樂見山,莊嚴器仗,如前所說。

「時天帝釋與護世天無量千眾而自圍遶,天衣天鬘以自莊嚴,將諸天女詣一切主山,猶如眾星圍遶滿月,遶須彌山,亦如日光處於眾星。如百千金山圍遶須彌,金銀、毘琉璃、青因陀珠、赤蓮華寶,以此寶樹莊嚴。天帝遊戲之處多有眾鳥出妙音聲。天蓮華池——伊羅婆那白龍象王遊戲之處,金色蓮華,琉璃為莖,與諸乳象共遊其中,如前所說。雖是畜生,亦受天樂。

「時天帝釋至其象所,以手摩捫而戲弄之:『我此白象王,善能與諸阿修羅鬪,令我得勝。』說是語已,復往詣於一切主山,至無憂殿與諸天子九那由他天女而共遊戲,受五欲樂。共諸天眾,伎樂音聲遊戲之處,無量莊嚴。天眾受報,乃至愛善業盡、集樂報盡,於善法堂命終還退,或墮地獄、餓鬼、畜生。若有善業,得生人中,常受快樂,聰明智慧,同生一城或同聚落,於世間中最為上首,或為親友兄弟知識常受安樂。以餘業故。

「帝釋天王閉三惡趣,觀天退沒而說偈言:

「『此地諸園林,  及諸蓮華池,
  山峯極端嚴,  廣大多珍寶。
  蓮華諸河池,  寶石而莊嚴,
  林樹種種花,  眾鳥皆和集。
  金樹如意樹,  淨如毘琉璃,
  銀寶或珊瑚,  種種雜莊嚴。
  眾蜂出妙音,  在於蓮華池,
  寶樓甚廣大,  端嚴極淨妙。
  莊嚴甚奇特,  諸天所應供,
  如是諸嚴飾,  天人輪迴轉。
  如幻亦如泡,  如乾闥婆城,
  五欲愛所誑,  天樂亦如是。
  愛傷諸世間,  流轉生死海,
  愛毒如勐火,  滅壞諸世間。
  欲樂無厭足,  求之而不息,
  無常火燒已,  不知何所趣。
  眾生皆為此,  愛毒之所誑,
  愛染覆諸天,  不覺時所遷。
  天人阿修羅、  地獄龍夜叉,
  一切無自在,  念念時所遷。
  一切三界中,  為時網所纏,
  不知無自在,  為愛之所惑。』

「如是天帝釋見天無常,有生有滅。見無常已,念第一法,以偈讚佛:

「『南無婆伽婆,  利益諸眾生,
  說愛如毒害,  為眾廣分別。
  了知一切法,  其智無罣礙,
  離於智所知,  則無第三法。
  無常及苦空,  亦無有作者,
  如來見實諦,  為諸眾生說。』

「爾時,帝釋以清淨心讚歎佛已,如印所印,還住所止,受天快樂。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二處名曰山峯。眾生何業而生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教人持戒,乃至一日一夜不殺眾生,亦不偷盜、不犯王法,不行偷盜乃至小罪亦不故犯。是人命終生於第二山峯之處,其地柔軟,須彌山峯種種雜業光明莊嚴。於此地中觀見一切須彌山根,金銀琉璃雜寶莊嚴,無量天鬘衣服莊嚴其地,妙色如融金聚,毘琉璃林莊嚴山地,與諸天女遊戲其中。復往詣於飲食之河:一名天善味河;二名大駛流河;三名流行河;四名大流河;五名曲流河;六名濬鬘河;七名千流河;八名如意河。飲此河流,離於醉亂。一切諸飲從河而流,種種眾味,種種諸色。或有乳色,或赤寶色、青寶王色、毘琉璃色,或黃金色或有雜色,妙香流出,湛然常滿。復有天食,皆有種種色香味具,味如石蜜香潔白淨,如意之味隨天所念,有種種味。種種園林香花莊嚴,種種色鳥以為嚴飾,與諸天女遊戲其中,種種伎樂歌舞戲笑,甚可愛樂。多有諸林,謂娑羅林、大娑羅林、如意樹林、常華香林、如意風林,觸身悅樂,金枝莊嚴,鈴網彌覆,百千眾鳥出妙音聲,受五欲樂,共相娛樂。無有病惱,離於飢渴,身無疲極,無所營作,如心所念,遊戲園林蓮華池中見諸妙色,五欲娛樂。住山峯天,其身光明,如意大小,神通自在,隨意所念皆悉即得,得已不壞,無能奪者。如是住峯,一切天眾受自業樂,乃至愛善業本所持戒——不殺、不盜,善業既盡,命終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住於山谷,大富饒財,端正第一,園林欝茂,寒暑調適。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第三地處。彼以聞慧見:有地處名曰山頂。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有眾生持二種戒;見諸眾生被縛幽閉,解之令脫;行於曠路,為饑所逼,不盜他人甘蔗果菜;雖有勢力,不奪他人漿水飲食。以其不殺、放眾生故,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山頂之處,受無量樂。無量河水,所謂欲流洄澓,悕欲為岸,歡喜之人憶念濤波。於此河中多有眾鳥色香愛味,諸有蛟龍無量欲著,曲戾流行,水沫為栰,嫉妬園林,無量境界以為山谷。如是愛河,諸天沒溺,無能渡者。無始輪轉,不得彼岸,流注不絕,習為甚深,行於三道,瀑流波注,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為大勢力。如是愛河,諸世間人亦不能渡。山頂諸天,愛河常流,與諸天女遊戲其中,受五欲樂。有六園林。何等為六?一名常歡喜;二名常遊戲;三名白雲聚;四名普樂林;五名如月林;六名恆河林。如是等林,嚴飾山頂,遊戲其中,受無量樂。復向飲河,所謂質多羅河、手觸之河、無厭足河、雜色水河。其河兩岸,金銀頗梨以為林樹,華果具足,甚可愛樂。以善業故,其地諸天種種河林,飲食香潔,從河而流,千萬天眾遊戲娛樂。所服天衣無有經緯,身具光明,無有骨肉,亦無津污,口意無惓,常懷歡喜,行步庠序,歌舞戲笑。乃至愛善業盡,身口意業、清涼業盡,第一樂報決定業盡,從天還退,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受安樂,巨富饒財,樂修智慧,遊戲歌舞,所生國土多處高原。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四地名善見城。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有眾生修行持戒,救於溺人,令脫水難,或將被戮,救贖令脫,或以自身投深水中,救彼溺人。若有惡人,教令偷盜,不從他教,不行偷盜,乃至行於曠野,飢渴所逼,尚不盜人糧食果食。尊敬於戒,於微細戒心生畏懼,不敢毀犯。是人命終生善見城。其城縱廣十千由旬,十千階道,閻浮檀金以為其地,十千大殿,毘琉璃寶或閻浮檀金,或有白銀因陀青寶及餘七寶間錯莊嚴,於諸街巷多有樓閣寶殿莊嚴,光明晃耀。若以日光喻彼天宮,如日中燈。其城四面,毘琉璃寶以為園林,周匝莊嚴,真珠羅網遍覆其上。復有金樹銀網彌覆,復有銀樹金網彌覆。有七寶樹為遊戲處。如意之樹,隨天所念,從此樹生因陀青寶。大青寶林,金色眾鳥出妙音聲。金林之中銀色眾鳥,青寶林中赤寶華鳥,赤寶林中雜色眾鳥。如是園林,眾鳥妙音以為莊嚴。善見大城街巷阡陌,一切皆以真金宮殿,白銀為柱,毘琉璃樹以為莊嚴。復有金殿毘琉璃柱,復有金殿金樹莊嚴。雜寶宮殿莊嚴階道,金色眾鳥出妙音聲,週遍莊嚴善見大城,不可稱說。有四大林以為嚴飾:一名雲鬘林;二名大樹林;三名光明音林;四名樂見林。一一園林縱廣二千五百由旬。一一林中有一萬河,皆以金華彌覆水上。兩岸嚴飾,甚可愛樂,金銀頗梨、青寶王樹以為莊嚴。於此林中多有眾蜂,白銀為身,毘琉璃寶以為兩翅。其音美妙,勝於笙笛絲竹之音過十六倍。毘琉璃樹黃金為果,香美柔軟味勝石蜜,其果香氣滿一由旬,鳥聞香氣百倍受樂。金樹銀果香美上味。毘琉璃樹,黃金為葉,雜寶色果。如是種種無量林樹,莊嚴圍繞善見大城,隨其憶念,種種善業皆悉成就,得種種報。如其種子,受如業報,住善見城受無量樂。此城如是,眾所樂見,故名善見。其林種種赤寶莊嚴,珊瑚車璩種種鈴網彌覆園林遊戲之處。善見諸天住在其中,其城宮殿華鬘寶幢。無量百千億寶幢幡蓋,微風吹動出於種種微妙樂音。多諸天子天女眷屬圍遶,住於須彌山頂善見城中。善業莊嚴,受勝報者三十六億,帝釋天王之所識知,有大神通,光明威德,心常歡喜。

「無量百千天子天女出天王城,詣林遊戲,乘於無量百千億殿,種種幢幡百千億種以為莊嚴。其殿種種色相莊嚴,因陀青寶以為箱輿,赤蓮華寶以為殿輪。有乘寶殿紫磨金地,毘琉璃道,車璩為繩以界道側,寶鈴莊嚴。復有天子乘眾寶殿,有乘寶宮,車璩為底,真珠羅網以覆其上,珊瑚為壁,白銀為柱。復有天子乘於金殿,真珠為壁,赤寶為底,白銀為柱,珊瑚莊嚴。一一莊嚴出千光明,百千諸殿不可稱說。天眾圍遶,無量百千種種莊嚴。天子乘之,往詣園林。毘琉璃幢或赤覆幢,或紫金幢或赤蓮寶幢,無量種色寶幢眾幡遍於虛空,歡喜遊戲,往詣四林。無量伎樂,百千億聲,種種妙音皆悉具足,聞者愛樂。如業所得,上中下報,歡喜受樂。往詣大林。一一天子與天女眾,或百或千乃至百千,歌舞戲笑。乾闥婆音伎樂具足,往詣大林受五欲樂。一一天女各與天子娛樂受樂,如意縱逸,往詣種種遊戲之處,或行空中如青雲氣,毘琉璃色。如是天眾處於虛空,以種種衣莊嚴其身,種種嚴飾,美音愛語,往詣大林。或有天眾行於金道,無量百千寶殿輪輞輾諸金地,金塵滿空,令空陰翳而無染污。

「若諸天子命欲終時,塵則著身。有諸天子曾見餘天有如是相,不久退沒,受大苦惱,生慈悲心而說頌曰:

「『諸天行此道,  或百或千還,
  為於時節火,  而燒境界薪。
  見他病死相,  而自不覺知,
  衰相既至已,  乃知自苦惱。
  放逸自濁心,  常樂於境界,
  不覺死隨逐,  常不離眾生。
  受樂遊戲人,  樂行於放逸,
  死軍將欲至,  破壞如毒害。
  非是咒藥力,  非天阿修羅,
  自業之所縛,  世所不能救。
  塵垢覆身面,  而猶不自覺,
  死信既來至,  不久必終沒。
  眾生常貪慾,  渴愛無厭足,
  死賊忽已至,  著樂不覺知。
  汝已死相現,  為死之所牽,
  須臾必退沒,  退時受苦惱。
  此山頂眾生,  園林莊嚴處,
  業縛不自在,  受於自業報。
  遊戲放逸行,  受樂無厭足,
  癡人愛增長,  退沒不自在。
  有煙必有火,  其相法如是,
  如是退沒相,  必當歸死苦。』

「如是天子見是相已,放逸心息,修本善根,呵責自心及餘天子。如是說時,有諸天子乘種種殿,寶網彌覆,懸眾寶鈴,無量莊嚴,以自校飾,見者愛樂。天鬘天衣以為莊嚴如融金聚,百千萬眾遍須彌頂。是時天子見天眾來,或乘金殿或在地行,或乘鵝殿,有與天女歌舞戲笑向遊戲林。天蓮華樹,河泉池流,華果茂盛,種種雜寶以為莊嚴,一切園林甚可愛樂。善見諸天既至園林,即皆下殿,往詣金樹。其樹鮮榮曜若日光,空行天眾從空而下,詣遊戲處。一切天眾皆悉雲集,鼓樂絃歌,遊戲受樂,無有嫉妬,歌舞戲笑,五欲自娛,莊嚴樂音,與諸天女行於飲食河岸之間,向琉璃林。其琉璃林以真金果以為莊嚴,香色具足,味如蜜酒,與諸端正妙色天女,飲摩偷果,久受天樂。如是天眾歌舞戲笑,以受快樂。餘天聞已,往帝釋所,合掌頂禮,白言:『天王!善見城中一切天眾皆詣園林遊戲之處。天王當知!』帝釋聞已,勅:『諸天眾速疾嚴飾,我欲往詣善見諸天遊戲之處。』善法堂上一切天眾聞天王勅,乘種種殿——若乘金殿毘琉璃幢;毘琉璃殿真金為幢;七寶雜幡以為莊嚴;金色鳥殿出眾妙音;或有馬殿,其行速疾;或有金鵝,毘琉璃足,赤蓮華寶以為兩翅——天子乘之,隨天帝釋向善見大城遊戲之處。復有天子乘孔雀鳥,七寶為身。是孔雀鳥於閻浮提中,勝餘一切眾鳥之色,何況天中善業莊嚴,形相色貌無以為比。乘此孔雀詣遊戲處,種種樂音歌舞戲笑,詣善見天,遊戲受樂。時天帝釋乘於千輻四輪之殿,其殿莊嚴,七寶所成。何等為七?一者青寶王;二者赤蓮華寶;三者車璩寶;四者清淨毘琉璃寶;五者珊瑚金剛;六者頗梨;七者真金。如是七寶雜色莊嚴,駕以千鵝,身七寶色,種種形相,音聲美妙勝諸天女歌頌之音,帝釋乘之。有五百幡,金銀毘琉璃以為寶幢,青黃赤白紫色雜成莊嚴其殿,帝釋乘之。無量天女歌頌妙音在前歌舞,或游虛空或行於地,隨意自在,無所障礙,受五欲樂,伎樂自娛,向善見天遊戲之處。餘天見之,執種種華,毘琉璃莖,往帝釋所。

「善見天眾見帝釋來,皆舍遊戲,往迎帝釋。帝釋告言:『汝等今應遊戲水中。』善法天眾聞帝釋勅,頂受其教,即入池水取蓮華葉,向善見天馳速而走。善見天眾亦執蓮華,走向善法天眾,遊戲喜笑。時天帝釋住在空中,觀諸天眾遊戲水鬪,久時遊戲猶不厭足。復以蓮華而共鬪戲,或以金華、毘琉璃華種種色莖共相打擲,久於此處,以蓮華相打以為戲笑。復詣果林取諸軟菓遙相打擲。果戲鬪已,復往酒林,食摩偷飲,以善業故而不醉亂。時天帝釋從殿而下,入於林中,時諸天子見帝釋來,皆大歡喜,供養帝釋。諸天子等,合掌白言:『我得善命,得善果報,得值天王利益我等,過於父母。』如是天眾既供養已,時天帝釋告諸天子:『汝等皆悉如我之子,如兄如弟。』相慰勞已,入放逸地,於園林中遊戲受樂,河流泉水蓮華池中,種種眾鳥出妙音聲以為莊嚴。以諸金華莊嚴其地。其地細妙柔軟平正。其諸樹林,金毘琉璃、頗梨諸樹莊嚴其地。河泉流水出眾飲食,皆悉具足。曼陀羅華、居賒耶舍大蓮華等,以為莊嚴。天子天女遊戲歌舞於山谷中,歡娛受樂。五樂之音、天女歌音,受五欲樂。善見城中諸天子等,善法堂中諸天子等,皆共遊戲於園林中,於人中數經無量時遊戲受樂,還向本宮其道種種遊戲之處,戲笑受樂。種種莊嚴,還於本宮。善見城中所住諸天受於天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其本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有善業,得生人中,常受安樂,多聞知見,常愛音樂歌舞戲笑,愛於節會,多饒資生,不遭疫病,離於憂惱。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五地名缽私他。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持戒人貧窮乞索財物飯食,見大貧人,分餐惠施,減妻子分而施貧窮。盲冥孤獨、困病之人善信修集,見他犯姦,為官所執從右門出,執事魁膾欲斷其命,怖畏目冥,救令得脫。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缽私他地。生此天已,以善業故,其身光明皆悉普照,猶如日光。其光色相,無量光明,青黃赤白、紫綠諸光遍照諸天,十倍增勝。如閻浮提眾星宿之中月光第一,此地天子,其身光明亦復如是。眾色具足,餘天比之,猶如螢火。諸天女等見此天子,皆走往趣。天子既生,莊嚴之具亦皆隨生,於其頂上,大青寶王以為寶冠,其光普照滿一由旬。餘大珠寶,見此珠光,皆滅不現,猶如日出,螢火失光。自然七寶以為花冠,其光普照滿百由旬,一切光明以為莊嚴,青黃赤白紫綠諸光於其身上自然而有。珠寶瓔珞七寶光明,其光普照一百由旬。身服瓔珞,七寶所成,其光能照一百由旬。以金剛綖以為帶繓,垂於胸前,所著腰帶如天虹色,腳著種種雜色履屣,其光明曜猶如電光,行不疲極。若念行空,隨其所向,以屣力故,能有所至,終不疲惓。所著衣服無有經緯,種種眾寶光明照曜,殊勝可愛。天子生已,即自思惟:『我以何業來生此中?』適生此念,自見往世於閻浮提善不善處,從彼命終來生此天。若閻浮提中修行善業,此中成熟。『我作善業故來生此。以因緣生,非無因生。』於須臾頃,諸天女眾,少壯妙色光明具足,悉來親近初生天子。諸天女等莊嚴之具所出音聲如五樂音,其香普熏滿二由旬,其華勝於一切諸華。妙色光顏,天服莊嚴,功德所生,天善業故;譬如日出,眾華開敷。天子既生,天女色敷至天子所,種種遊戲娛樂天子,抱持天子詣林遊戲,種種伎樂歌舞戲笑,瞻仰天子,共詣林中。其林名曰蓮華化生,若諸天子入林戲時,一一足下悉生蓮華以承其足,毘琉璃莖,金剛為須,真金為葉,其台柔軟,眾蜂莊嚴。隨其舉足欲下足時,蓮華即生以承其足。從此花林入摩偷林,其林金樹流出香飲,勝葡萄酒,色香味具,諸天飲之無有醉亂,天女飲之。復往詣於遮都羅林,其林三眾不可譬喻:一者鳥音;二者蜂音;三者天女歌頌之音。彼諸天子三眾林中,一一遊處、一一華池、種種鳥音聞之悅樂,不知厭足。愛火所燒,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業所繫縛,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中,妙色端正,生大種姓,功德具足,富樂自在,隨心遊戲,無病安隱,壽命長遠,生值善世或值中國,不生邊地,或為大王或為大臣,多饒財寶為大商主。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處。彼以聞慧見:第六處名曰俱吒。眾生何業而生彼處?彼聞知見:若有眾生獲執賊人,不加罰戮、不令苦惱,或他捉賊,令其得脫。以潤益心利益眾生。供養父母,奉施病藥,隨心所須,不盜父母所有資財,悅意軟語,利益少言。常以香華供養禮拜念佛功德。恭敬師長,禮拜問訊,和言軟善。見惡知識而不親近,不樂其行。不善惡人、不正行人,世間所賤,不共同行,不與同住。親近宿老,遵奉祇敬。受佛禁戒,智慧具足,真心持戒,不惱壞他。眾人所愛,善言讚歎。軟語供養奴婢僮客,不橫加怖。飲食知足,不飲餘食。不惱眾生,不喜瞋恚,不與下賤屠兒魁膾販賣貿易,賣買質直。不誑眾生,不入酒肆,不為女人之所輕易,不壞威儀進止庠序。言則奉行。不求他人好惡長短。心不懷恨,不說毀呰亦不言智。見他田植,不生嫉妬。租稅依法,不欺王者。不盜他田溉灌之水。若晝、若夜,不取他果。一切眾惡悉舍不為,或一一止,或復下止。云何下止?遍作諸業是名下止。云何中止?作已懺悔,毀呰不作,是名中止。云何上止?不作遍業,不教他人,勸他令舍,不生隨喜,舍離惡人中下之業。如是三人得三種果,謂上中下。如是行善、舍惡業人,身壞命終生俱吒天。既生天已,身無骨皮,離於污垢,受樂成就不可稱說。譬如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王四天下,所受之樂比此天樂如活地獄。其天住處縱廣三千由旬,七寶天樹、河池莊嚴於彼天中,名曰行林。其林金樹,隨天憶念,悉從樹生。隨天所至,常與天俱,如轉輪王七寶,隨王心念常與王俱。此天園林亦復如是,若天念住,林即住地。譬如飛鳥翱翔於空,住則依地,此天園林亦復如是。此俱吒天一勢力也。以善業故,復有勢力。以善業故,隨其行處,眾妙音鳥常與天俱,是俱吒天二勢力也。復有善業隨其行處,諸蓮華池、眾蜂妙音、鵝鴨鴛鴦以為莊嚴,是俱吒天三勢力也。復有善業,著天華鬘,行於空中自然而有千葉蓮華,毘琉璃莖,諸天女等,坐其華台與共遊戲,是俱吒天四勢力也。復有善業,隨天所至行於空中,天諸寶器盛滿天飲自然在手,共諸天女次第飲之,歌舞戲笑如意能行,是俱吒天五勢力也。復有業力,隨其所念一切成就。若有憶念,欲行異方,能越山峯,園林華果皆悉具足,行於空中與諸天女作天伎樂,隨意所至。善法堂天、善見城天見此天眾,昇此高殿,下觀山谷,生大歡喜,如天使者觀閻浮提。善法堂天、善見城天見此天眾共相謂言:『此俱吒天如念能行,能踰我等,處處無礙。』是俱吒天六勢力也。

「釋迦天王與其後坐百千葉蓮華台上,乘空而游,善業所化。一一華葉有五天女,天鬘莊嚴坐於華葉如融金聚,作天伎樂瞻仰帝釋,端正殊妙,與天帝釋詣俱吒天。時彼天眾見帝釋來,皆大歡喜出迎帝釋,頭面敬禮,美言讚歎,圍遶帝釋四面而住。或在山峯或遊戲處,或在山頂,或在園林或蓮華池,共帝釋住。俱吒天眾與天帝釋久時遊戲,還歸本宮,釋迦天王還善法堂。此天所受五欲之樂,上妙色聲香味觸等,乃至愛善業盡,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間,第一安樂,不遭病苦,或居大洲不畏怨敵,或為大王或為大臣,常受安樂。以餘業故。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