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四(之上)

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第七地者。六門同上。

一釋名者。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地。

二所治者。依地論文。細相習障。若依攝論。麁相行無明。此文在六地。又有兩無明。一微細相行起無明。即迷俗也。二一向無相思惟方便。即迷真也。及二業障有一報障因緣生死。

三所顯者。種種法無別義。

四所成者。成方便波羅蜜。

五所得果者。達種種法無別功德。得一切相滅。恆住無相果。

六釋文者。經文有三。初偈讚生後。二明地體。三偈頌結前。初有十四偈。初十三大眾三業供養。次一解脫請。初文有二。初十二正讚請。次一結供養攝行入上位。初文分二。初三偈諸天總修三業供養。身口意三請也。次九偈是別。別中有三。初一當處天王供養。次有一半明餘天王欲聞法益。次六偈半明天女等承力嘆佛三業勝用。二偈半身也。次一口。次三意也。二辨地體中。大判為五。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治前地樂空心。二彼障對治差別。治此地有相心。三雙行差別行成相也。四前上地勝差別校量也。五彼果差別純熟也。樂無作中經有三。初總生起。二正釋。三結利益。第二文有二十句。攝為十對。一一對中。皆初明其境界無量。後句明佛無量德業。亦可初句為空中方便智。後句為有中殊勝行也。又論文雲。有四障如五地說者。取彼不惱生事安樂生事。憐愍故出漸令入法。對四化行說四障也。又書論等四障如論耳。餘文如論。就彼障對治修行勝文。經中有二。一明菩薩觀解方便。此方便中論有六問。初問所益生。二問所依世界。三問何慧者。其法界法中兩句難可別問。故就能知智慧以問。四以何心者。問根心也。五以何行者。問起行心也。至下解中合舉。辨之有通二義故耳。六問所乘也。二菩薩如是下正明修行也。有五句。初所標。二辨意。三明分齊。四出體。五成對治義也。雙行文中有四。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三能作大義。此文有四。初立。二責。三略答。四廣辨。四菩提分差別。此中經文脫四家一句。餘文如論。彼前上勝文有二。一勝前六地。二何以故下明勝上勝上三地。前中先略辨相成解脫月問。二金剛藏答。答中初先通對諸地彰此為勝。二何以故下別對諸地顯此為勝。此別答有二。初問次答。答中分二。一總次別。二釋勝上中有二。一明此地勝過於後。二解脫月下因前所論乘明諸地染淨之相。初中分二。初責次答。答內分三。初法次喻後合。餘文可知。二乘明染淨中有二。初問次答。答中有二。一通辨。二約七地別明分齊。初通中有三。謂法喻合。三文可知。二別辨文有三。立責答也就彼果勝文中。初一業勝文有三。初總次別三結。此經結文中脫一句。別文有四如論。二三昧勝中。初總次別三總結之。經脫總句。餘如論也。三過地勝中。分文有三。一行修善巧故過。二作業廣大故過。三行修勝入故過。初中分二。初牒前起後。二別解義。第二過中。初正辨過義。二解脫月下顯過分齊。此有二。初問次答。答有三。法喻合也。餘文可知。得勝行文有二。初明三昧勝。次發起勝。初文有二。初問次答。答文有法喻合三文。發起勝中。初結前生後。次正明發起勝行。又此論文中總為八句。初一自利行。現身世間是殊勝行。深心涅槃是方便智。下利他中。初三順凡。次一轉小。次二隨魔。後一轉凡。眷屬圍遶是殊勝行。心常遠離是方便智。諸句例然。願取有者。為首之化必由願也。家不斷者。示有愛染之事也。遠離使者。離使性也。入行者。能轉二乘上入佛知。資生行者。示有飲食睡眠等也。退行者。示老病等也。言轉行者。轉諸凡大煩惱心也。見貪轉者。轉其見惑也。障礙轉者。無明不了名障礙。今轉滅也。五明智治之耳。貪轉者。轉貪結也。菩薩現受勝五欲處而不著。令諸天等舍自所欲故也。地果文中。三果如上。調柔果中文還有四。一調柔行相。二教智淨。三別地德。四結地相。調柔行中還初法說次喻後合。法中初多見諸佛。次能練行。後所練淨。餘文可知。三重頌有二。初明說意。次正偈頌。偈有四十二。分文有七。初九頌無作行。次三彼障對治。次六頌雙行。次十一頌前上地勝。次八雙行果。次四頌調柔等。次一結嘆也。第八地者。此下名出出世善法。因此料簡上下諸地一乘三乘人天起信生解漸次同異法門。初地中十願。是一乘三乘共行法。信等十法。是三乘別行法及人天所依。二地戒行。是三乘小乘人天所依。三地禪定。是三乘小乘人天所習。四地道品等。是三乘小乘所得。五地四諦。是一乘三乘小乘共行法。六地緣生。是一乘三乘小乘共行法。第七地方便雙行等。是大乘所行法。八地九地十地。是一乘大乘所習法。此等若望見聞修證通說。即等無別。若約相別論。則有此殊分。又諸地調柔果是行門發趣果是解門。攝報果是報門。願智果是德用門。亦是一乘三乘共行法。以此准之。十地善巧圓通廣攝故得藏名。故崔光雲。十地經者。蓋是神覺之玄苑。靈慧之妙宅。億善之基輿。萬度之綱統理包群藏之秘。義冠眾典之奧。積漸心行。窮忍學之源。崇廣住德。極道慧之府故也。今此地中六門同上。初釋名者。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地。二所治者。依地論文。於無相有行障。依攝論文。於無相作功用心。無明又有二無明。一於無相作功用。二於相行自在有二業障及一報障有有生死。三所顯者。由不增減義。四所成者。成願波羅蜜。五所得果者。若通達不增減功德。得共諸佛平等威德智慧業果及得法身果。六釋文者。大判有三。初偈頌生起二明地體。三以偈結。初有十五偈。初十四諸天菩薩讚請供養。次一解脫請。初十四內初二天王諸天菩薩慶法雨花供佛大眾。次十二天女歌嘆佛德。此文有三。初一樂供養。次十偈頌讚佛德。次一供已入理觀察。第二十偈中有二。初一天女讚佛。次九佛力令菩薩等供具出聲讚佛功德及三世間自在。初三偈器世間。次一偈眾生世間。次四偈智正覺。次一偈結嘆無盡。智正覺文中。初一嘆佛口業。次二身業。次一意業。地體有七。一總明方便作集地分。為遠方便有二。初總告次釋可知。二得淨忍行分。近方便。此二俱為趣地前方便。三得勝行分。初入地行。四淨佛國土分。五得自在分。此二安住地分。六大勝。七釋名分。此二地中滿足。餘文可知。第二淨忍分有十五句有三。初有十句明無生忍。次後四句明其忍淨。後一總結。依經不足脫自性無生句及遍一切法相句也。餘文如論。勝行分中有二。初勝行。次發起行。初有二。初總後別。別中先法後以喻。法中七句相從為三。初三明此地中境分殊絕。次二正行廣大。經中脫修行深一句。次二離障寂滅。喻中從後向前次第喻之。發起勝行內。於中有二。一明此本願故住諸佛勸發若不與下明勸利益。初明本願力住。又諸佛下由住勸發。此文有二。一總明諸佛法水中與起智門。二善哉下別明與相依勸能成。第二別中。先嘆所得無生忍門。後彰未得勸之修習。此文有七。攝以為二前有六勸舉多未作轉其住心。後一明其少作能成增其去心。復前六中分為三對。自利利他。前初對之中。前一明其自德未成。後一顯其所化未出。此中經脫一句。第二對中。前一明其化願未滿。後一彰其自德未勝。第三對中。初一明其化業未廣。後一彰其自己所得法門未窮。此中經脫一句。餘文如論。二明勸利益文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三。一明諸佛與起智門。二於一念下明由勸故起行速疾。三所以者下問答解釋。餘文如論。國土分中有三。一器世間自在行。二眾生世間。三智正覺。初文有二。初總標舉。二知世界生下別顯之。此文有二。初知法分齊有二。初知次結。初文有五。初知世界生者明隨心欲。二知以何業下明隨何欲。三經脫隨時欲。四是菩薩下明隨闊狹欲。五是菩薩入如是下隨心幾許欲。二善分別下明自在儀式。此文有四。法喻合結也。餘文如論。釋眾生世間中有四。一總明自在。二若於沙門下別明自在。三辨現意。四所有不可說下總結自在。亦可二別辨中及意內。初化同物身。二以聲聞下化同物心。智正覺文。初明第一義智。所以明此者。為成世智法相由所以也。二是菩薩善知下是世諦智。此中隨所化攝有十身。通已有十一身有三。初舉數。二辨相作。三出體釋義可知。問何故明器世間乃辨三世間者何也。答為三法相參難識欲別故須明也。此中多漏諸句。比論取之。大勝中有三。初明智大。二業大。三彼二住功德大。餘文如論。釋名中有二。一地釋名。二智者釋名。餘文可知。智者大分有二。初正明不動。二以不轉相故下總以結之。前中合有二十五句。初十五一向不動。二是菩薩入下十句一體不動。地果文中三果如前。調柔有四。一調柔行。二教智淨。三別地行。四結地相。前中初法次喻後合。初明多見佛起行緣。次起能練行。後所練淨。教智中亦初法次喻後合。餘文如論。三偈頌中文分有二。初說偈意。二正偈頌。此文有四十四偈。初三頌方便集。次三頌淨忍。次十五頌得勝行。次十二頌淨土。次一頌自在。次二頌大勝。次二頌釋名。次五頌調柔等。次一舉略顯廣以結前義。勝行中。初五頌勝行體。次六頌七勸不頌第五第六勸。次四頌舉勸彰行勝。利益淨土中。初四頌器世間。次五眾生世間。次三智正覺也。第九地中六門同上。一釋名者。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二所治者。若依地論。不能善利益眾生障。依攝論。於眾生利益事不由功用。又有二無明。一無量正說法無量名句味難答。巧言自在陀羅尼障。自利二依四無礙解決疑生解障。利他。有二業障並一報障有有生死。三所顯者。由定自在依止。由土自在依止。由智自在依止。義應知法界。四所成者。成力波羅蜜。五所得果者。若通達土及智自在依止得應身果。通果同前地。六釋文者。大判有三。一偈頌生後。二明地體。三以偈結前。初有十九偈初二明說前地利益也。次有十七辨四眾讚請。初一菩薩供養。次一梵王設供讚歎。次有十四天女讚請。後一解脫請。天女中三。初一半偈總嘆佛德。次十一半嘆菩薩等具白他德。就此第二文有二。初三半總嘆自因殊勝。次有八偈別嘆利他果用。次第三攝亂從寂。就別八偈內。初一身業。次六口業。次一意業。就口業中有二。初總嘆說自在。二約根辨相。次一約身喻顯。此文有四。聲聞緣覺漸頓等分四。亦可一乘三乘分四也。第二地體中有四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初文有三。初牒前起後。二正辨釋。三結入地相。餘文如論。第二智成就中。初牒前起後總辨。二有漏下偏廣善法。第三入行文中有三。初總十一門。二別辨。三總結之。餘文如論。初總門中。論主雲。依共者。心稠林是眾法共止故也。名共依者依此而知耳。次復共者根欲性深心等。四類同故名共也。經文使難內何處文脫第四句。生難中經脫第二句。習氣難經脫第九句。餘相可知。就說成中有二段。經初總明說成。二是菩薩化眾生下別。別辨中義三。經文有四義。三者一智成就。二口業成就。三法師成就。經文四者。依論分文。又第二法師深妙義一段。經文亦入智。亦入口業。思之可智。口業文有四初立宗。二是菩薩下明辭堅固。三列名。四曆法別釋。餘文如論應知耳。法師成就有四事示現。一持成就有四。一立宗。二釋。三結。四以廣顯略。二是菩薩於一佛所下說成就。此有十句可知。三是菩薩三千下問答成就。有四句可知。四於是中生不受持成就。此有一句也。問此受持與前持何別。答前持是臨說時。後持是初受時耳。二地果文中。二果如上。調柔分四同前。一調柔行。二教智淨。三別地德。四結說相。前中初法次喻後合。初中見佛即起行緣。二能練行。三所練淨。餘文可知。三重頌者。初明說意。二正偈頌。頌中四十二半。初四頌法師方便。次四智成就。次十二入行文。次十四半頌說成就。次七三果。次一結嘆說成就內。初一智成就。次四口業成就。次九半法師成就。此內初二持成就。次一說成就。次一問答。次五半受持成就也。第十地者。六門同上。一釋名者。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地。二所治者。依地論。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依攝論同地論。又有二障。一六神通慧。二入微細秘密。佛法有二業障及一報障有有生死。此在初及住心中。復有二障。一於一切應知境微細著。二於一切應知境微細礙有二業障及一報障無有生死。此在地終心。三所顯者。由業自在依止陀羅尼門三摩提門自在依止應知法界。四所成者。成智波羅蜜。五所得果者。通達業依止得化身果。通果同前。六釋文者。大判有三。初偈頌生起。二明地體。三以偈結。初二十五偈內有五。初二首陀會天興供讚歎。為此地行滿故色究竟嘆也。次一菩薩嘆及供養。次二諸天天王共嘆及供養。次十八天女嘆及供養。後二解脫請天女有五。初二總舉樂音供養。次五嘆報佛。次六嘆化佛。次三嘆法身體。次二勸行。初一勸入體觀。次一結益歸本。二體文中大分有八。一方便作滿足地分。二得三昧分。三得受位分。四入大盡分。五地釋名分。六神通力無上有上分。七地影像分。八地利益分。初文有三。初總次別三結。三昧分有三。初牒前起後。二正義。三結所成。受位中有六。初座有三。謂主眷屬及結。身有二。眷屬有三。相有六。座初文中。十德內經脫第八功德一句。及脫第三結文。出處中頂光文有八段可知。六受位文有三。初釋覺。第二辨相。第三結。結文有三可知。第二文有三。謂法喻合也。法中有三。一九地菩薩供養有二可知。二同位加威有二可知。三佛正受職。此文有三。謂釋光。第二等餘佛。三結。初文有三。第一放光。二歸處有二句。三辨益。初光有八業可知。光入頂有三。一約事入事頂。二約行入行頂。三約實當果現入行心也。可准之如論應知。大盡分中如論應知。又此大盡已後。一乘頓教三乘小乘等成佛果分齊。可准義消息之。於中諸經句亦有增減。以論准之。釋名分中。大分有三。一能受佛雲雨說法名法雲地。二佛子乃至自從願力起慈悲下。能注法雨滅諸眾生煩惱塵焰名法雲地。此文初釋次結可知。三復次佛子乃至菩薩住法雲地從兜率下。能同果德。大注法雨生物善根與雲相似名法雲地。初文有二。一總明念力能持佛法。二能於一念至十方無量佛所下。別明受法。別中有三。一於佛所聽受多法。二譬如大海下。於多佛所聽受正法。此有喻合結三文。三解脫月言乃至於一念中能堪受幾所下問答明前二種分齊。前中初法次喻後合。第三問答二種分齊中。文相有二。初問次答。答中有四。初立義。二假說問答。舉略顯廣。第三顯其實義。四結可知。神通力無上有上分中有六。一依內。二者依外。三者自相。四作住持。五令歡喜。六名大勝。就此六中。初之一門義貫前四。此處文無。次有一段貫通下四。所以爾者。論主善知文含多義。欲交絡顯法故作此科也。餘之四門文義俱有。餘文如論。第四住持中。外內分二。此二內各有二可知耳。第五令喜文有六。初問。此有二。謂念請分二也。次舉定事答。三明定業用有二可知。四攝業依本。五結讚有二可知。六問答顯定分齊。此文有二。初因後果。各有問答。初因內。初問次結有二可知。初有名用。二問答果。答內有四可知。大勝分如上地。調柔等三果釋可知。廣如論辨。地影像中。如論應知。上來依一乘圓通佛法約教分齊記。今更約三乘顯其兩位如經。一名等覺位。二名妙覺位。等覺者。於第十地金剛無礙道中入法界心。謂勇伏定法光三昧。依此定中修行十法。一學佛不思議變通二集菩薩眷屬。三重修先所行法門。四順一切佛國問訊一切佛。五與無明父母別。六入重玄門。七現同如佛現一切形相。八二種法身具足。九無有二習。十蹬中道第一義諦山頂。此位在第三禪說。若約外相當補處菩薩。亦示成微細八相。經百勘萬劫變化如佛。菩薩見佛。佛知是菩薩。由得金剛三昧故變現自在。唯生滅為異。廣如瓔珞經。妙覺位者。經指第四禪說。義相多同故不料簡。問此經何故不說等覺妙覺二位者。答若約三乘別行義門。由約分位取相為正故。等覺妙覺相形分成兩相。若據此經。圓通自在不以相形定法為正故。攝在因果二義之中。地利益中文分有五。一正顯地益。二如此世界四天已下彰地廣益。三以佛力十方菩薩下明諸菩薩雲集作證顯成可信。四金剛藏說如來喜下明其所說。上順聖心如來隨喜下愜下四頌第四功德也。餘文可知。

十明品第二十三

四門同上。

一辨名者。十者數。明者用。從二義得名。

月此下五品。為明地德勝用分齊故次來也。此即第二明來意。

三宗者。此通釋五品次第及宗體。所以先明者前既得體。次明依體起用自在故次明也。明用不自起。何以成為證。理法故。次辨十忍即理用也。大果因行非十數測量故。次明阿僧祇以數行法也。既廣德已成。非小時而得遷動故。次明壽量品。既德無方隨緣依現故。次明菩薩住處耳。初十明者德用相也。即答上十自在一問。亦可地中答也。此通答上問耳。次十忍者即答上卜定一問。十願在初地答。次十頂及隨喜心等十句。僧祇後三品總答之。亦可通前二品答也。問此下五品屬前十地。何以不剛藏說。答若德體難明。須託人寄事以說。下五相寄別義顯也。所以明忍普賢說。為表勝德大用廣高也。

四釋文者。初十明文有四。初總開數。次第二寄問。三辨德用。四安住已下總明結嘆。第三文分六通以為十明。問明與通何別。體一義異無壅。日通識根由日明也。十中第一他心通。第二第四天眼。即現未等分之。第三宿命通。第五第七天耳。亦可第七意法塵攝也。第六第八神足即身通。第九第十普是漏盡智。所以知為此二並達性故知也。第七聲與第八色可見不見分也。又第十是滅盡定。又辨六通三明是三乘教。十明十通是一乘教。不可相攝。深淺分齊不同故。初他心內有三。初問。次辨相。三是名下結名。餘九皆爾耳。第二文有二。初明知此界。二如是等下攝通餘方。初明中分群機大眾同欣五佛在下總以結之。此依論辨。依經有三。初總嘆。第二說是品時下約事顯地勝。第三以佛神力下菩薩為證。初文有三。初總嘆。第二有二問答顯勝義。第三結勝義。第二事文中有五。初動地。二顯所由。三雨花等。四大音讚地德。五等通餘方。第三菩薩證成文有六。初菩薩來此。二嘆地德。三顯同為證。第四舉多說為證。第五推證所由。第六等同也。依論初文有二。初法益。二事益法文有三。初反顯。二順辨。三結。順文有四。謂問答責釋可知。經文略而不具。第三重頌中。初明頌意及現頌相生起後文。二正彰偈頌。此前有二。初觀法。二顯意。此文有二。初為利生。二示不思議下為欲顯理。初文有三。初嘆人德。次示菩薩下與自利益。三隨眾生下與利他智斷用。二顯理文有三。一總顯示。二示相。三辨說意。二正頌中有九十偈。初六十九正頌法雲等地。次為得佛智下二十一偈頌影像分。餘略不頌。初中文有二十九頌方便集地。亦可前二十六通頌前九地。次三頌滿足地分文也。次二頌三昧分。次十頌受位分。次七頌大盡分。次六頌釋名分。次十三偈總頌無上有上等文。次二金剛藏總結。亦可此等文通頌十地准思。科釋可知。方便集地內。初二頌集起功德知慧行相修行佛道等文。次二十七頌同相及別相文。此文初別後同也。別中初六三句頌初地相。次一偈一句頌二地。次一頌三地。次二頌四地。次二頌五地。次二頌六地。次二頌七地。次三頌八地。次三頌九地。次第一妙下三頌同相。三道亦好。影像中。初十九頌影分。後二結地德無盡。初中十一頌第二勝功德。次四頌第三功德二。初直知心知法差別有二可知。二聲聞心下約凡聖報類辨智用殊能。此文有二。初隨行方便次天心下辨隨類方便智。二天眼中。初釋次結。初文有二。初明隨報別不同知。次菩薩以無障礙明下知造業成儀境界。三宿命有二。初釋次結。初文有二。初知自他下位境有二。初總次別。次別又憶過去下知佛上位境也。四未來智明有二。初釋次結。初文有二。初知善惡下位人法有二。初總次別。二知未來無量下知佛上位行法。五天耳有三。初立次釋三結。第二文中有二。初辨天耳聞持德。此有四句。二十方遠近下明天耳用事。此中有三。初總。次於東方下別。三如東方下類九方也。第二東方別辨中分三。初佛。次辨法體。三善解無量下對人說法。第二法體中出理行二教所說等辨理教。二所制下行教也。法略有十句。一教體相。二起信相。三示義宗相。四解釋相。五制學相。六受學相。七舉事勸進相。八聞軌。九思軌。十修軌耳。次第三對人中有三。初理法機。次所得功德下行法機。三廣說下教機。此文意難得。思之可解。此並嘆天耳明德也。六身通內有三。初立名義。次釋。三結。第二文有三。初身業體。二若聞十方下辨業體用有二可知。三悉自了知下結業分齊耳。又此通約威力。第八約現色也。七分別言音知明有二。初釋次結。初有二。初知聲。二菩薩隨其等下辨知所以。初文有□。初辨知眾生報音聲。初總。次別。三結知。次善分別知下知二諦教法及根器也。八出色身莊嚴智明有二。初釋次結。初文有三。初達色性。二菩薩入深法界住持下辨緣集成色即明用也。三佛子菩薩入無色法界下辨通成用相所以耳。第二現色文有三。初明自行色體勝。二大慈色下明利他故現淨色。三出生如來下辨因果色相大用成就。普賢色總別有一百一十句。此色有體用。凡愚二十五色即空故也。九真實智明中有二。初釋次結。初文有二。初約所知理顯智明體。二菩薩知如是下辨智巧用。即明其相。前文有二。初約無相境。二知一切法別異下約無生境也。二用文於中有二。初牒前所知二不著下辨智巧用也。用中有三。初明用自在無著。二不舍一切下釋順寂成用相三觀察諸法下明用自在。十一切法三昧正受智明中有二。初釋次結。初文內有三。初辨住寂名體有二可知。二亦不舍下即寂常用。三菩薩於一切法滅盡正受文下辨分齊。第二結文有三。初結。次嘆定行德用深廣。三仰推知者。大段第四。結文有一。初結。次明德量可知也。

十忍品二十四

四門同上。

十者數。忍者境與神會情諦可也。

餘二意前已辨。

四釋文。此文有三。初總列名。二釋。三偈重頌。初文有六。初總告。二嘆成忍因果勝相。因果即為二也。三問。四列名。五是名下結。六引諸佛同說證成。第二釋文有二。初辨次結。此十忍前二加行攝。次無生忍正體攝。後七後知攝。約位即順音聲三地已還順忍即四五六地。無生忍即七地已上。後七忍九地已上。若通時即齊等也。此忍前三心境得名。後七從喻受稱。別釋初忍有三。初舉次釋三結也。二順忍三句同前。三無生有三亦同前。就第二釋中有三。初立次問三答也。後七忍相生次第如論。此義云何。疑者雲。若法無云何現經如幻也。疑雲幻法不生取識。世法不爾。云何同也。故經如焰亦生渴心。疑雲其焰不得受用。世法不爾。云何同。答如夢。疑雲夢則覺者不聞彼聲。世法聖凡共得。此云何同。答如響雖共而非實也。疑雲響即前得無益。世法不爾。此何也。答如電光無有作者而觸照有用。疑雲電若有用即是實法。答如化益生豈是實也。疑雲若一切是無誰能作化。答如空成諸色。豈是有也。四幻文有三。初問次答三結。答文有二。初辨所觀法。此文有三。初總舉。二菩薩等下辨觀相。三譬如幻化下廣辨幻相。此有譬合二文。第二菩薩觀察下辨忍行。此文有二。初加行忍。二出生下後得忍也。五如焰忍有三。初問次答三結。答文有法喻合及辨觀相。四文可知。六夢忍文同焰忍可知。七響忍有三。初問次答三結。答文有二喻。各有法喻合三文。前是自利後是利他也。八電忍有三。初問次答三結。第二文有四。初法。次不行菩薩下喻。三是名下結。四若菩薩下辨益勝用。第二喻有二喻。初向理體。第二向事用。各有法喻合三文可知。九化忍有二。初問次答。答有五。初一法說。次喻。三如是菩薩處於下合。四是為下結。五佛子菩薩成就此忍下明用利益耳。初法文有二。初明行體所知。二佛子是為下結所知起用自在。合中有三。初總合。二不著世間下辨相。亦可約法譬顯行儀耳。譬如化下法喻雙結勝用益也。十虛空忍中有二。初問次答。答文有五。初十句明忍體。一一句皆有法喻。二佛子如是菩薩下七句結成忍行。三譬如虛空下復以喻況行體。以合喻成前忍德也。四是名下結。五若菩薩成就無來身下辨忍行用利益。初十句中。一總九別可知。第三廣喻況忍行文有二。初十一句明行成。二何以故下釋成忍行也。此答文有二。此意難解思之。何者疑雲。若法如空者此有二疑。一空體是無。物法亦可如是。二如世事空別。物依現法。亦如是別有異空也。答相可知。第三重頌文有一百二十九偈。初十頌音聲忍。次十頌順忍。次十頌無生忍。次十頌幻忍。次十頌焰忍。次十五頌夢忍。次十七頌響忍。次七言二十行頌電忍。次十頌化忍。次十頌虛空。次七總頌結嘆文。彰忍利益也。

阿僧祇品第二十五

四門同上。

僧祇者十數之始名也。此品從三義得名。

二來意。

三宗上已辨。

四釋文者。所以心王問佛自說者。上來由是大果之因。非果人莫能辨其際故佛自說。法依心成故心王起問也。又為因果互顯耳。亦可數法是知事通果故佛自說耳。故文雲如來等正覺佛智之義也。此品有二。初問後答。問意菩薩行德盡其數極。未知菩薩數法云何。亦可問雲聖境既寬菩薩盡了。未知以何數法得窮其份量。以示下人也。答中總舉一百二十數以答。大數有十一阿僧祇。二下名無量。此云不可量。三無分齊。四無週遍。五下名無數。此云不可數。六云不可稱。七名不可量。此脫不可字。八名不可思議。如下在第七。九名不可說。十名不可說不可說。此問。文有三可知。就佛答中有四。初嘆心王問。二勸聽。三忍可。四佛告下正答所問。就此文有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即能數數法。偈頌即數所數也。此即交絡顯數義德用耳。長行中有百二十番數法門。初一百成僧祇。二僧祇下次第成十數以答前問。又一百二十數分齊者。從初拘黎句為因。次不變已下別有一百句為滿數。次有二十句者從受等十句為因。從僧祇等十句為滿數句也第二偈中。唯取上第九數法以校量德行不頌上文。此中有二百四十五偈。此中諸偈總長約有二種意。一總二別。總者。或事或理或行或境或因或果或文或義等。乃至顯發釋等文相自彰也。此可思之。二別者有二。一約境有三。一智正覺。二眾生世間。三國土世間。二約心謂正助也。此文有三。初十四行明能數。於中有十重積數法即為十文。二對事辨所數。此對事所數中有二。初用第九數量法。二攝取不可言說轉已下轉取第十數因用以量法。所以爾者。但欲明增數之法非只如此。三後一行總結。問所以不用第十數者。第十數屬佛故。文中雖明佛果法。欲取能迴善根因位法也。所以爾者。為果相通因二處顯故。此可思之。此即數於無數耳。

壽命品第二十六

四門同上。

辨名者。壽者命根。亦可命壽無二。依大乘即陰相續。依小乘別有不相應性。

二來意。三宗。上已辨。

四辨文者。此下二品。心王自說者。為命處不定隨心成故也。亦可唯因位有種種義自在也。即壽於無壽也。此中何故舉果土。此為舉處。取能修行人故。下云。普賢充滿其中也。此文有三。初總告。二舉所依土。三普賢下辨能修入因行也。第二文中。初略十土。二廣校量耳。

菩薩住處品第二十七

四門同上。

一釋名者。人義及所依三義得名可知。

二來意。三宗。上已辨。

四釋文者。約相同下位故辨處也。此即住於無住耳。又雖同人而無生為生無住為住。此文有二。初不住有故。明十方清淨八住處。二辨不盡有為故。寄四海十五染處也。

佛不思議法品第二十八

此下答第二會中三十二問。後十三果德問耳。然問答辨義者。為明圓宗秘教。顯於時聽修相方便彰在心目致使。說法被益者無隱宗趣。發心崇遠者不翳習求。是故經言。於正說中置隨語義。於正義中置隨義語。隨語之義義非別體之義。隨義之語語非別詮之語。此是語者之正則不可執。名詮以定法體。是以此經正宗中。因果相從。問答連照。不隱失一意。此即大聖巧也。方便修成因果中。上來答因行訖。次下三品答果。初不思議即法身德。次相海即報身德。次小相即化身德。此依三乘。若依一乘時。初品是體。次品是相。第三品是用也。

四門同上。

一辨名者。佛不思議法者。此由果故標佛為初果。非下地測量也。法者因人所軌也。亦可自體也。就三義得名。

二何故品來。由因行滿已。次行成得果耳。

三宗。此品三身內以法身為宗。若體相用以分。即果德自體為宗。亦可初體次相後用。約三身通此三耳。

四釋文者。所以青蓮花說者。果不自彰。寔由因花顯也。青蓮花勝也。所以告蓮花藏者。非因淨藏無由攝受勝果也。此文有二。初序。二爾時青蓮華承佛下明正說。序文有三。初會眾疑念。此文有二。初總生念。二出所疑法。二爾時世尊下加威與力。三爾時青蓮華即入下明入定審法。亦可不入定所以者。由是果法已自深微。更入定顯。退信解故。為以法深故但審法界。下二品從此耳。因此料簡上下文中。法界者是何觀境。答依此經文及地論有二義。一若依地論判。即是第一義諦理觀境。此約三乘判。二若依經上下文。即通理事二觀境。其法大通非局。仍位在無為耳。初問中略念十法為是果法。非思量境故。皆不思也。此十句義有五。初一辨依果。次二問因行。次一問正報果德。次三問佛法身音聲智慧三業德相。下三句問神力自在。第三審法中十句內。初五自利。下五利他也。二爾時青蓮華下正說。此品遠答上十句。法身德。次相海答不動一句。報身德。小相答上佛六根佛智二句。化身果。此告青蓮花藏者。深奧之勝器也。答文中分二。初十句總亦則是別。從此句下別。別中略舉三百二十種功德法門以示也。有五。初五十句答上剎土一問。二十種出生住持下五十句答上淨願及種性二問。三有十種佛事下六十句答上佛出世一問。四一切諸佛有無礙住下九十句答佛三業相三問。五十種最勝力下七十句答上神力作用三問。初五十句中。初十辨行德所依妙住。次十實性隨緣以成十種行德。次十以稱法起行成十方便智。次十巧用隨緣自他德備不失時。次十不思境明境界巧用應機無失故超果獨絕。初十句中。初二辨自分相應行德。次七利他攝化行。次一自他契實平等無二。第二十句中有三。初七明法身功德六根作用。次二明依正二法神通自在。次一明佛因圓等諸佛所證也。第三十句可知。第四十句有二。初二自利。後八利他。第五十句可知第二五十句中。初三十答上淨願。後離惡下二十句答種性。初十從正智出。後得住持願智之用。此有二。初三自利。後七利他。第二十以外用依內成即內德法也。於中初三三業德備。次七三業攝化功德。第三十由前內德成實用外彰。獨勝莫加故也。於中初二自利行。次二利他方便。次一自利德滿。次六利他德備第四十德彰故淨也。初六自行無染。次四利他處無著。第五十淨決定故究竟也。初六因行滿淨。次四三身果滿淨。四中初一化。一法二報。

第三六十句。初十明化德。後五十報身德皆此法身德也。佛事者能興大用。化身攝益相也。初五利他方便。次五利他正益。後五十中。初十一無盡智用如海。初一明所依法身。次十能依德用。初四自利行。後六利他行體。第三十常法。初四自覺行滿。次六覺他行備。第四十無量說佛法可知。第五十常作佛事。初四明於淨土三業施化攝益。次三現色等住持。次二現寶等莊嚴。次一入定益諸菩薩。亦可但默非定也。第六十堅固。初五自分德圓。次二勝進行迴向。次三修成化益。第四文九十句有三。初三十答上法身一問。次三十答上音聲等口業。下有三十答佛智意業。初十無礙住。初三自行無礙。次七利他無礙。第二十最勝莊嚴。初三三業體嚴。次六三業用。次一利他德行滿。第三十自在正法可知。言非不先覺諸佛正法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者。此有二意。一簡文中義。此中佛者非同小乘佛。為是共教因大佛也。二者將普賢義簡異生信別門。其佛假使前後現成並同先覺。並同在究竟離其學地及以不覺。為普賢法攝三世自在故也。此意思之。第四十一不思議成正覺。初四因圓。次三利他行成。次四三身具德滿成佛也。十巧妙方便。初四自行。後六利他。十佛事可知。十法王。初七自利德。次二利他行。次二自他。二果相攝無別耳。十住法。初四利他德。次六起悲等用無盡。十悉無有餘。初三知法界等無餘。次二知染器世間。次六知出世因法等也。第五文有七十句。初十答上神力一問。次五十答上無礙住。次十答上解脫。初十勝力。初列次釋。初四自行成。次六他行備。第十中四住義。佛所住即最勝我是佛住。次無礙即真空定即聖住。次無礙心即天住。次大悲即梵住也。十定可知。十法。初五得世間善滿。次五出世行成。十清淨法。初六入因行。後四入佛。三身境界。十一切智住離障相應不動也。初二知器性。次一總。三輪化下七別別中。初三神通輪。次一正教輪。次三記心輪化。十不可思議三昧。初二利他方便。次三自利方便。次一利他純熟。次一自利行熟。次三寂用解脫自在究竟。十無礙解脫。初五於一塵中現諸佛轉法輪教化。次五於現在攝三世佛。於一門中現也。又大乘同性經中佛有十種地。善丈夫佛地有十。一切菩薩及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行。何者為十。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名清淨身份威嚴不思議明德地。三名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四名精妙金光功德神通福德地。五名輪威藏明德地。六名虛空內清淨無垢焰光開相地。七名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名最淨善覺智藏能淨無垢無邊無礙智通地。九名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善丈夫此是如來十地名號。諸佛智慧不可具說。善丈夫佛初地者。一切微細習氣除故。復一切法得自在故。第二地者轉法輪故。說深法故。第三地者說諸聲聞法式故。又復顯說三乘故。第四地者說八萬四千法門故。又復降伏四種魔故第五地者如法降伏諸外道故。又復降伏敖慢及眾數故。第六地者教示無量眾生六通中故。又復顯現六種大神通故。謂現無邊清淨佛剎功德莊嚴。顯無邊菩薩大眾圍遶顯現無邊廣大佛剎顯現無邊佛剎自體顯現無邊諸佛剎中從兜率天下託胎乃至法滅。示現無邊種種神通。第七地者為諸菩薩如實說七菩提分。無所有故。復無所著故。第八地者受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四種記故。第九地者為諸菩薩善方便故。第十地者為諸菩薩說一切諸法無所有故。復告令知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大涅槃故。此應三乘耳。

如來相海品第二十九

四門同上。

一釋名者。佛相無窮故如海也。今寄同人說三十二耳。勝諸天故說八十好也。亦可應神耳。此約三乘解。今此文是一乘相。故如海也。所以普賢說寄德無邊故也。問上不思議法品別告一人。今何故不也。答上法是體顯勝故別告耳。

二來意者。前體後相故來也。

三宗者。依三乘用三十二等諸大相為宗。亦可增廣不同三十二相也。即如文辨相德為體耳。

四釋文者此文有二。初誡聽許說。二廣辨。此文有二。初略辨九十三種大人相。次下總明十蓮華藏世界大人相也。前文初七頂上相。次名圓滿下二十二嚴頂相。次三眉間相。眼鼻各一相。舌有四相。齗齶一相。大牙有四相。齒有一相。肩有五相胸有一。脇有一。腹有七。下分有二。手有十二。馬藏有三。髀有二。[跳-兆+專]有二。毛端有一。足有十三。一一相文有四初列名。二出體。三光。四光照被益。於緣分齊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四(之上)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四(之下)

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

四門同上。次第等上已說。

小相者相形別德也。所以佛自說者。化身之用唯佛方窮故。亦可化身隨物劣令生信。有實德故。佛自說也。此文有二。初總舉形好被益。次如來足下有千輻下廣辨隨功攝益。初文有四。一列名二明用相。三辨眷屬。四舉往因辨用益。影成如來小相德用難盡。此有四文思之。二廣中有六。初辨形好攝益。二汝等應當下教往報恩及識因果。三諸天子聞是音聲下興供養行。四是故諸天子下教發心悔過。五說是法時下辨獲益轉更迴向。六爾時諸天子下得益故傳通不絕也初文有二。初辨相輪光照攝益。此有二可知。二生天上已下勸成勝行。勸中有二。初正舉下況勸。二諸天子盧舍那下舉勝利以示。初文有三。初正勸。二天子讚美。三重示。重示有二。初總舉德勸。二如我下引喻以示。有六喻中各二文可知。第一法性無我喻。二無有來者喻。三無方住處喻。四離作成善喻。五法無方面喻。六法無諸過喻。第二教往中有四。初舉益以教勸。二天子其有下舉損示勸。三汝昔下舉恩以示。四諸天子下示法以勸也。第三興供養文有六。一興供具。二往。三不見。四天重示。五重生敬念。六爾時天妙音下重敬也。於其內外各有五百煩惱者。十使十惡自相乘即成一百。於內五塵迷生五百。於外五塵迷生五百也。二萬一千等者可解也第四教發心中有三。初教發心及悔過。天子得益略有三句。二時諸天子下重問有二句。三爾時天聲下答。答文有四。初示悔儀有五句。二譬如明淨下喻況有三句。三譬如幻師下釋伏疑。四若如是下結教誨義。第五獲益文有二。初明得益有二句。二猶未能見下結答分齊。六爾時天子下展轉修行教軌不絕有四。初以香華等修供養行。二爾時彼香雲下自行熟已。復教攝餘人有四句。三摩訶薩安住如是下行益成故復轉益。四左手持下舉喻以況成觀境界也。文中有四。初舉喻廣大。彰法難信有三句。二佛告寶手菩薩如是下法合成其德用深廣。三佛告寶手菩薩譬如千億下廣增喻況。四佛告寶手菩薩譬如定光下舉喻分齊結法深廣。此文難。須思之。且釋迦佛為菩薩時。有一相益於一生益一眾生。其一眾生展轉利益一切眾生。並一生至離垢三昧。如是一切眾生複利一切眾生。如是盡窮後際。下至遍傍。化作如意珠亦利益盡窮後際。菩薩一相既如是用。當知佛相德用不可說。佛一小相德既如是。佛大相海准之可識。文意如此。餘相可知。

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

四門同上。

一釋名者。行周法界雲普。體順調善稱賢。菩薩是人。行者明因。行體從二義得名。

二來意者。何故來。有二。一疑者雲向前因果以何為體。依何以成。為決此疑也此即第二自體因果。此品是因性起是果。此因果與上修成云何取別。若約緣分齊取。即屬上。離性泯始終。即屬此。問上地中廣明離性。此云何也。答前欲攝別行為趣體方便故也。此中所明正是順理之行性也。而無二體。義不相是耳。以緣盡緣。以性即並性也。問性起絕言離相。云何有因果。有二意。一為經內因中辨性起果中明性起故二也。二性由不住故起。起時離相順法故有因果也。問起時離與緣修何別。答緣修離緣則不成。性起無緣即不損故別也。其普賢行亦如性起分順修生也。何故下文雲多法所成出現於世也。答此望解知。非約性體也。故下數雲若如是知也。問若不知云何辨起。答餘觀異見故。緣修即不爾也。第二又解。攝前別行成其普德。以發性起故來也。若作此解由屬修生。性起已下文入本有也。問普賢行何位成。答實即不依位。就彼解位已去成。為上經文在解已上說故。餘准思攝。

三宗者二門分別。約人約法。人體德用修生離始。廣大異前耳。二法是普賢行法。亦有體相用。具有理教行果等也。但義異耳。問此二品無定及加集眾。云何有體相。答此二品體表在玄。為彰法體極深廣故。加集眾等如地品初釋也。法寄人顯。故此人說也。

四釋文者。此文有四。初序。次正說。三結會證成。四偈誦。序文有三。初舉略顯廣辨說分齊。二何以故下嘖。三答。答文意前對緣故局少也。此體通緣非緣故寬也。亦可前緣修舉體從相故局。此起依相入體故寬也。有此品攝本有修生修生本有。又前對一品二品機。此即普也。此總約五義。一位。二根。三事。四病。五行等也。文有四。初總辨上說少意。二愚癡眾生下別辨隨說意。三為如是下結。四佛子若菩薩下略出迷惑過失。此廣文意者前教既大。云何局無一機。答為煩惱功力其大。小成大損。上雖非小所治不輕故。若望普賢法界不名為廣也。此約嗔惑功能辨失。若約一切惑體時。唯是皮肉心三惑也。此中有六。一總辨失。二嘖。三略答。四廣釋。五結。六重廣。顯廣有三可知。百障約位有六。初十信。二不樂佛法下十住障三離菩薩行下十行障。四誹謗佛法下障十迴向。五不樂菩薩住下初地已上障。六不順三世佛即佛障。此在十地終也。理並通耳。二正說中有三可知。

第二文有六十句。初五十因行。次十因中果。前中初十十信。二十十解已上。三十初地已上。次二十九地十地也。理即通耳。初十中前七自利法中修信。次三利他中修信也。第二十初六自行。次三利他行淨。次第十因位淨。第三十智次第配十地也。第四十巧隨順可知。第五十直心前七九地相。於中初二知根。次二知藥。次二知順正證方便。次一除障。後三十地相可知。第六十巧便初四法身果。次四報身果。次二化身果。次是故下結勸修行。有三可知。三證成可知有四。初動地雨華此有二可知。二等通餘方。三十方同證。四復總結也。第四頌中有二。初長行舉說意以生起。第二正偈誦。偈文有一百二十二行。初二總頌因行所說分齊。次廣嘆普賢行德。非誦前文。又亦一行一句即是一德不須更科也。此可思之。文雲與諸如來等者。因果俱無相。因緣作及無作二發果力等故也。過去即未來二世等者。因此集果義。但三世一相故。十信即諸位也。如是一切但世相入者。即一一世法入現世。不證位成比也。此約三乘別行成。又亦九世自在攝受皆證也。此約普賢自在故爾。因果等法並然。准之。若臨時變化相入等不在此限。宜可思之。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

四門同上。

一辨名。寶王者攝德自在為王。可貴名寶也。如來者如實道來成正覺。性者體。起者現在心地耳。此即會其起相入實也。

二來意者。前普賢明能起之緣。次辨所起也。

三辨宗體者分別有二。約人約法。人但本有異前。法者如文耳。問性起分齊云何。答此有二義。一始終相對。二闊狹相對明分齊。初始發心至佛性起。終至大菩提大涅槃流通舍利也。闊狹頓悟及三乘始終。出世至聲聞緣覺。世間下至地獄等諸位也仍起在大解大行大見聞心中。文義俱在下辨。至當指釋。問若聲聞等有性起者。何故文雲於二處不生根。答言不生者不生菩提心性起芽。不言無果葉。若無者微塵中不應有經卷。准喻可知。若細分別地獄無果葉有體。聲聞有體及果葉也。

四釋文者。所以性起問普賢說者。顯器善勝法曠周也。此文有三。初序。二爾時普賢菩薩答下正說。三爾時十方下結說證成。序文有五。初眉間放光發起有二可知。二爾時一切大眾下疑念生起。三爾時如來性起下明對佛欲請。四時如來口中下口中出光。以示說者亦通加耳。五爾時如來性起問下正問發起。初放光中有八業。一請業。二因業三敬業。四覺業。五止業。六降伏業。七示現業。八卷舒業。有一流星身也。第三欲請中有三。初長行示現請儀。二偈陳己意。三結偈有五。初六偈嘆佛德。三善學下陳己所謂。三大眾皆淨下嘆根勝妙。四嘆所說法。五正覺下成所欲意。第四光示文有三。初辨光同前。二明所歸。三爾時普下明益相也。第二正說文有三。初示名總答。即本分也。二爾時如來性起問下重請。即請分耳。三爾時普賢菩薩告下即說分也。初本中有三。初舉先事。二結說。三辨益。二請中初長行。次偈請。長行中有四。初總請。二嘆眾器熟。三仁者下嘆說者堪能。四善哉下結請。嘆器熟中有三。初舉眾集。二嘆德。三結。集德中初自利德。二大悲下利他德。三說者堪能德中有二。初自利。二於諸佛法下利他德。二偈文有二。初長行生起。二正偈頌偈文有三。初二總嘆說聽者德以請。二有十三半正別請。三十方下四嘆眾會希有請。別請中有二。初十半問果。次三問因。果中初七半陳事。次三嘆德耳。三說分有三。初總嘆。二所以下嘖。三非少因緣下廣答。答中有二。初由多因成。故不思議總嘆。二以十種無量下辨相有二。初酬因問。二佛子云何知見如來身下答上果問。此初即答上因問。此文有二。初總明十門。二別解。初分有四可知。二別解文有二意。一釋上十門。二上十門中一門即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二。初辨因體。二佛子菩薩又復應知下辨性起德用。此或在知人或法也。初辨體中有十幡。初有二。初釋次結。釋有二。初喻後合。餘皆同此。初明眾緣共起喻。二大機堪受喻。三緣成離作喻。四勝智善達喻五大用現前喻六機感隨現喻。七有二喻。初名勝緣先濟喻。二隨欲所成喻。此釋疑耳。八成自大事喻。九體用相依喻。十成益非虛喻。此十中前二第四依緣辨緣。餘七約自體辨緣。第二重頌中有二。初長行生後。次偈頌。偈中分九。初二總嘆性起無上。次八別嘆校量性功德。次十舉法以況也。次二結成體用自在。次二示教知者。次二勸聽辨說分齊。次二舉事許說。次三十五正說。次二教勸也。正說中初五結頌初喻。二四頌第二。次四頌第三。次三頌第四。次三頌第五。次三頌第六。次二頌第七中第二喻。次四頌第七中第一喻。次二頌第八。次二頌第九。次三頌第十耳第二辨身。此次第答上果問有二。初寄起發。二此菩薩知見無量下答。答中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四。一總答。二嘖。三略答。四譬如下廣釋。略中二可知。廣內有二。初辨法體。二菩薩具足成就下辨德用。此用或屬知人。或攝在法也。餘十文相同前。一密身普攝喻。二在緣離無住喻。三辨事利生喻。四中有二。一勝緣先濟喻。二機感隨現喻。五潛用資成喻。合中有三。一正合前喻。二引光證成。三辨光利益。六隨根殊現喻。七一身多感喻。八無思成事喻。九大寶攝德喻。十攝治從願喻。

第二偈頌。初生起。次正頌偈有四十二。初四頌第一喻。次四頌第二。次四頌第三。次五頌第四。次四頌第五。次四頌第六。次四頌第七。次五頌第八。次四頌第九。次四頌第十。問上來所辨。多與初同義云何也。答由能德顯即屬初因。今此舉能取所依止也。三音聲有二。初寄問。二答。答文有二。初總。次別。別中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二。初辨法體。二菩薩知見音聲十種無量下明德用。亦二通謂能所也。法體有十。初文有五。初法。次如呼響下喻。三知見下合。四譬如世界下重喻示。五如來妙音亦爾下合。前喻無性故順理。後喻無性故具德。第三合內初嘆知見勝。次對法成解以合上喻耳。此名聲無本性喻。二聲無自質喻。三有用益生喻。四隨根開解喻。五隨機感見喻。六依緣異現喻。七用無所依喻。亦可大用遍資喻。八審根受藥喻。九大音具德喻。十隨益非虛喻。第二偈頌有二。初生起。次頌頌有四十偈。四行頌一喻可知。四菩提性起心有二。初寄問。二答。答內初法次喻。問心意識非即佛者何也。此通二故。故文雲智無量故心亦無量凡即可知。喻中分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中分二。初辨十心法。二菩薩如是下結知利益。此初喻名智無所依喻。此何故約智辨。答有二意。一為一心體通染淨故不約之。二今論性起智即是心約淨辨故也。故文雲智無依止也。一智無所依喻。二性無增減喻。三興用益生喻。四智寶攝德喻。五智用殄非喻。六智堪含受喻。問詳其文相似言獨佛是性起何也。答須知大意。但菩薩從他受教。即是其果佛及菩薩能授他教。所有行德即屬其芽也。此思准之。七堅固隨益喻。問樹生芽時諸樹生芽。所況義云何。答此不異。何者但在一心中本有新生異耳。若爾與前眾生不了而有性起。異義相違。答此各別門。所以知。為前義中聲聞凡夫不知本性亦是性起。今此不知即非性起。得知別是異門。此約性起芽說。故異前耳。又問二處相違。因何不成矛盾。答一切善根有邪有正。但順菩提者無問人天善根等。並是性起。不順菩提者即非性起。此約果處分麁細。是以不違耳。八智用遍資喻。九巧不盡有喻。亦可巧便留惑喻。十性通平等喻。此文有三。初法次喻後合。餘文可知。第二偈中有二。初長行生後。次頌偈有三十七有二。初一總示識佛心。餘結十喻。初三結第一。次三頌第二。次四頌第三。次四頌第四。次三頌第五。次三頌第六。次五頌第七。次三頌第八。次四頌第九。次四頌第十。五境界有二。初寄問。二答。答文有二。初長行次偈頌。初文有二。初辨境體。二饒益眾生下辨利益用。初文有三。初法次喻後合。初法說有四。初總舉佛境。二非境界下辨佛境分齊。三佛子一切眾生無量下辨境深廣。四佛子菩薩知心下約法定體以明深義。二喻有三。初佛境分齊喻。第二境起因緣喻。第三境界深廣喻也。境界有二。一所緣境。二分齊境。此通二也。第二偈文有二。初生起。次正頌。偈有十分四。初二頌前法說。次三頌初喻。次一頌第二喻次四頌第三喻也。六佛行有二。初寄問。二答。答中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三。初法說。次譬如法界下譬況。三佛子菩薩如是等下結德業用。喻中有五。各有譬合。初一至絕三際喻。二業性無礙喻。三用窮法界喻。四起業濟生喻。五無功成事喻。第二頌中有二。初生起。次偈頌。偈有十分五。二偈頌一喻可知。七菩提文有二。初寄問。二答。答文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三。初法。次喻。後佛子菩薩以如是下結其業用。初法說有二。初辨體。二知處等下辨用。亦可初自利次利他。二就喻中有二。各有喻合。初名現機定器喻。二至寂離性喻。初合喻文有四。一正合上喻。二佛子一切佛下辨菩提離言。三佛子成菩提時下辨離言相。四佛子如來身中下釋離言用事。三辨相文有三。初釋相。二佛子隨如來下類以成法。三如來具足下結成。四用事中有三。一辨用事。二皆悉一性下釋所以耳。三如是下結。第二合喻有二。初辨法。二復次佛子於一毛道下辨依法成解。初文有二。初辨法體。二佛子如來成正覺已下成身業用。此文有二。初辨次結。初法體文有二。初辨次結。初文有二。初正合上喻。二佛子設有下有二。初問答假設類成。二成解文有二。初建萬像通體。二復次佛子下解自他無咎有。三結可知。二頌文有二。初長行生後。次偈頌。偈有十二分六。初二結法說。次二頌初喻。次二頌第二喻。次二頌假設類文。次二頌成身用。次二總嘆德用也。八轉法輪有二。初寄問。二答。答文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二。初釋次結。釋文有三。初總辨體。二譬如下譬況廣辨。三佛子若如是下結定損益。初總辨中有六。初辨體。二辨分齊。三明所離。四譬況。五釋成。六類釋。廣辨中有二。初約體辨。二復次佛子下約用辨成。初有二譬各有譬合。初大音無盡喻。二大響遍周喻。第二合文有三。初立。二嘖。三答可知。二約用辨成有五可知。二頌文有二。初生後。次頌偈有十分五。初一頌總辨文。次一頌第一喻。次二半頌第二喻。次三半頌約用辨成文。次二總嘆也。九涅槃有二。初寄問。二答。答文有二。初長行次偈。長行有二。初辨法體。二復次菩薩如是知涅槃下結知業用。初文有二。初法總辨。次喻廣釋。初文有四。初總約法勸知。二出涅槃體有三可知。三佛子如來下明不說本涅槃體但辨性起。文有五可知。四佛子但如來下明說事相涅槃。文有三可知。二廣辨中有二。初約喻以辨。二如來示現涅槃時下顯事用隨緣分齊相也。文有二。釋結可知。前喻有三。各有譬合結三文。初現局體通喻。二化窮盡滅喻。三赴用隨機喻。第二偈文有二。初生後。次偈頌。偈有十二分五。初二頌第一喻。次二頌第二喻。次二頌第三喻。次四頌用隨緣文。次二總嘆耳。十見聞得益文有二。初寄問。二答。答文有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有二。初辨現未見聞流通益。二爾時諸菩薩下問經得名。辨經文義持利儀式。初文有二。初釋。次佛子是為下結。前文有三。初總法說。次譬況廣說。三於如來下辨見聞功行廣大難說。此有三。初立。次責。三答。初法說中有四。初總辨成益不虛。有二句可知。二辨有中殊勝行。三成空中方便智。四明窮其果位具足勝德。譬況廣文有二。初辨現在體益。二若有得經下未來住持用也。此有二可知。初現在益文有三喻。初二喻譬所得福慧堅固行德。後一喻性德勝用。前二喻者。初喻行窮堅實難壞喻。二名小智能焚大惑喻。此等各有譬合也。三者性起善巧資成喻。二問經名義及儀式等中有二。初問次答。答文有五。初示經名並經義用。二如是經典下明所為分齊。三是故菩薩下舉益勸持。四佛子菩薩雖無量億下顯經要勝。此文有二。初辨損。次明益可知。五佛子菩薩聞此經已下明教修益方儀。二所為分齊中。初法次喻後合。頌中有二。初生起。次頌偈有八分四。初二總。次二頌第一喻。次二頌第二喻。次二頌第三喻。第三爾時十方下結說證成有二。初長行。次偈頌。亦可此偈是廣說中第二重頌耳。初文有五。初動地並雨華有二。初辨次結通。二佛現身。亦二可知。三成行益。亦有二可知。四明得力所以。五菩薩雲集為證。亦二可知。二偈頌有二。初長行明說意。二正頌。頌文有七分三。初二總辨法深難以喻顯。次三嘆聞法利益。次二舉益勸持有三可知也。

離世間品第三十三

解行法相動靜無礙此會成也。四門同上。

一釋名者。離者行體淨義也。世間者所離之法。世者時。聞者中。但在時中者名世間也。

二來意者有二。一辨教興會來由。此下第三依緣修行成德分。所以來者。上既得法。次須依法就緣使修成行德故也。故下二品文中皆有勸辭。故知二品來者。前聖性現前。欲得不與凡共分齊故次來也。

三宗者分別有二。一約人。人有正助。二人各有體相用。問此人與下知識人何異。答此是能宣教人。下知識是教所詮法人也准取之。二約法。法謂行法。即一乘道品也。三乘及小乘名數雖同三十七而意異也。廣如諸經。一乘之行學亦有始。若依定學明始分齊者。若約迴心人即用非至定及初禪定等為學始。若據直進人。即用光得意言定為初學始。若約一乘不共教。據行即寂靜勝三昧為初學始。若約行解即華嚴定為初學始。若約行位即十行位定為初學始。若約人知識軌則用師子奮迅定為初學始。若約解信等即用淨藏定等為初學始。若約正解用性起法門為初學始。若約解位即十解位定為初學始。此等約歸向本實為言。頓悟人意言無分別定為初也。餘可准知耳。

四釋文者此下有二分。初品明託法進修分。二入法界下明依人入證分。問何故對法不明入證。下約人方始入證。答法是所依。善巧由智。若不依善達機儀勝人。雖自有法未可得證也。故經云知識全梵行也。問上來法及此成行並無聲聞。下法界知識即通辨聲聞何也。答上法是頓。此行亦頓。為此無聲聞。下法界中有二意。一為人有勝巧。引小成大。為明人德故說小也。二顯法界發心始通二迴故。此二品何故分二處說。答祇桓重閣攝化之始。普光堂起行之初故也。故上來明菩薩起行發於普光。下明文殊教化起於重閣也。所以知。此重會別本雲乃能重啟斯義問故知也。此文有七。初序。次入定。三起。四請。五爾時普賢告下正說。六品末證成。七偈頌。初文有四。初時。二佛。三處。四同聞眾。處中有二。初辨處。二依處成佛德。何故於此嘆德。以因果淳熟功歸化主故也。又行相可責故。德文有三。初總辨。二自分行。三能與一切下利他行。四同聞有二。初總列數嘆德此初文有四。初舉俱。二略嘆德有二。初練始異終。二練新異舊。三具足成就下別嘆德。四具足如是下結。三別嘆德中有二。初自分德。二於一念中下他分德。自分中初自利。二善攝眾生下利他。第二列名嘆德中有二。初列名。此略列。所以此文菩薩名同普者。為行體順理成無異相故也。次嘆德中有四初總。二隨諸世下攝法為首行。三悉能受持下護持正法行。四隨諸下示成大事行。二入定中有三。初入定。二列名。三明定力。所以此名華嚴定。表行嚴果故。三明起定同前可知。四請問中所以獨普慧為法先問。彰今但以慧導行也。復顯機廣大故。但慧發於體。故普慧略問二百句。巧行隨緣故。普賢廣答二千句也。此中已下有十意。故行教興。一由為與勝人同行故。二佛護念故。三成就不可思議諸善根故。四具足菩薩根故。五生佛家故。六得善知識力故。七一切諸佛神力持故。八盧舍那佛本願力故。九善根熟故。十堪受普賢菩薩行故也。此文正在善知識義通此品耳。此可思准之。問中有三。初總告。二正問。三善哉下總結請也。所以普賢答表行廣故。此文有六。即六位也。初二十句十信位。次何等發普賢心下二十句十住位。三何等為持下三十句十行位。四何等寶住下二十九句十迴向位。五何等身業下五十句十地位。六何等觀察下五十一句問果位差別。故別本雲。願解說菩薩行。從始至終令無疑也。就爾時普賢告下第五說分廣答上六位也。初十信位中有三。初九十句自分行滿。二十種入下八十句勝分行。三十不可壞智下三十句利他行。初九十中。初五十自利行。二正希望下二十利他行。三十戒下二十當位因成果滿。初依果者汎有四種。一國土等依果。二習氣依前果生。三習因習果。四因體相依因果。此中不說前二也。亦可說同第一。此可思准。此文有二。初八自分。後二勝進可知。此等文中十十皆有四。一舉數。二列名釋。三結。四舉利勸學唯除佛地及共法行。更無異果等法學故。因果既立能解非勝。智不成故明十奇特想。此中初八自分。次二他分也。既有大解須起大行。次明十行。修行之來必須依善友。故明十知識。初一安固菩提心。次三依道心成自利行。次四依心成利他行。次一依心成普賢行。次一依大行入法界。若不策勤無由進道。次明十精進。欲明精進合理明十悕望。前八自分。後二勝進。離偏名正耳。依正悕有力故辨十種成就眾生。初一佈施攝。次二愛語。次二同事。次五利行。由利生故惡無不離。善無不積。故明十戒。既前德成。故明十授記。二有八十。勝分行有三。初二十自行。次四十入利他行。次二十入利他因果中。既自行成次入勝境也。行勝故入十如來境也。初一示成菩提。次八三業利物。次一入涅槃。八中初四口。次二身。次二意。用既入勝用須識器性。故明十入眾生心行。既識根次明所安處。故明十入世界。既得依處須識時脩短。故辨十入劫。雖時自在。說示不明理亦難可。故辨十說三世。既識時次明時中法。故次辨三世間。文言入世間者。一知三法現時中故。二入語法通義力故。又有施設通情曰道故。三入語義體性故。四入語義隨方施設故。五入知識語義想故。六入語言因故。七知語言分齊故。八入言義互轉無盡故。九知時中離染。言義亦如是故。十知時中性淨故。言義亦如是。既達時中法得法解益故。第八十舍離憂惱。心無厭悔。初四自利。次五利他行。次一自他俱行。第三利他內。初成作事無悔其心堅固。次明十利他智不可壞。初二利他。次八自利。既有智故能持法。次十陀羅尼。前九持因法。次一持果法。以持成就分解果法故。次第三辨說十佛化被於他。初三報佛。次三化。次四法佛。此但一相解耳。若依此經即並通攝也。第二普賢心下答十解位問有三。初五十句明解方便。二十清淨下七十句解位正修對治行。三十說法下八十句利他行。初中大心為本故發普賢心。初三護眾生心。次三趣果智心。次四厭離有為心。既大心成。次成大行。第二十普賢行。初九自分行法。次一勝進行法。大行既備次辨悲濟物。第三十大悲。悲心既具次依悲明發心之具。第四十發菩提心因緣。既大心成已次須依善友令增。第五近善知識。前八起因行。次二起果行。解位第二有七十句為三。初二十明方便修。二隨順覺下三十明解成就。三十明所知法門差別。以近善友故能遠諸惑。第一十清淨。既離障故。高昇彼岸。第二十波羅蜜。既行體成。於所知中隨順覺達。第三十隨順覺知。既隨知已。成知精立。第四十決定知。既決定多有堪能。第五十力。既智力堪能。第六辨十平等。既得理觀須起智用。第七辨十方便佛法句。就第三利他八十句復為三。初四十正對緣說法。顯辨才德備。次十無著下三十辨無著智成。次十句辨化德備足。初既解已。須起言說。第一辨十說法。既說法已。次須受持故。第二十受持方法。前七持因行。次三持果法。既受持已諷誦。須第三十才由才無滯。德相殊出。第四辨十勝法。前八方便修勝。次二自在用勝。正以德起勝能。於境緣無執。第五辨十無著。以無著故成平等證。第六辨十平等心。前八自分行中平等。次二勝分行中平等。心既得平等。依證起後得智。第七辨十出生智。從後智起用。第八辨十變化。第三十持下三百句答上十行問有三。初六十句勝入佛境障盡清淨。二十不思議下九十句辨對治道成行德清淨。三十園林下一百五十句當位修成滿足也。初中有三。初十辨行體。次二十入佛境界。下三十句行成除障。初持有四。一因持果。如種性持。二果持因。如地持加持等。三住持力益。四心境相持如論。此中通也。既種性持成。於法悕望不厭。第二辨十正悕望。正以悕法智成。心徹無礙。第三辨十深入佛法。初四約器世間明佛法。次二眾生世間。次三智正覺。次一總法界為佛法。既入佛法。緣無不實。皆是起行所依。第四辨十依止。既有所憑。於緣無懼故。第五辨十無畏心。正以於緣無懼。自知得決定故。第六辨十無疑心。初三自行。次四利他。次三自他俱成。第二子段九十句。治行成中有三。初三十方便對治行。次十正受三昧下三十行體等無礙。次神通下三十行成作用。正以無疑於深法中智能解達。故辨十不思議。又亦可無疑入深法。故不思議也。既得深智解巧隨生。故第二辨十巧方便能說微密語。既得密語復巧知所入。故第三辨十巧方便分別智。初二約器世間明智。次六眾生世間。次二智正覺。即常寂靜故。第四辨十正受三昧。從定起通慧。無所不達故。第五辨十一切處。正以處無不在。體遍無礙故。第六辨十法門。起用自在故。第七辨十神通。正以神通自在緣無不達故。第八辨十明。以明智起無明縛盡故。第九十解脫。園林下第三行德具足。一百五十句有三。初四十明報相具足。二十不動心下四十辨實解為行本。三十無垢下七十句大用成滿。初行用所依。智游境界。故辨十園林。前七方便行。次三果德。既外游已。復須內安故。第二辨十宮殿。以勝妙能出生道利。為物忻樂故。第三辨十樂。樂心成已。德發法身故。第四辨十莊嚴。前八方便行嚴。次二淳熟行嚴。第二四十句中德嚴身已。行德堅固故。第一明不動心。以行體堅。於勝理中心能窮達故。第二辨十不舍深心。既深至難壞善能得理故。第三明智慧觀察。既達無遺。於法善能揀別故。第四辨十分別法。第三七十中有二。初三十明離障淨。次四十行德成就。初辨十無垢智故。智行揩定。故第二辨十智印。問文雲知如來法是文字智印者約何義說。答菩薩及佛各知法無邊。若用二聖相對時菩薩即不及佛。佛即過菩薩。所以者。為法性體上二門具足法爾故。此約一乘解也。既行不壞照用無礙。故第三辨十智光明。智光無礙旨無不契。故第四辨十不可稱量住。以行體難勝勇勐無間故。第五明十發無懈怠心。以策成大心決定正向故。第六辨十須彌山王心正直心。以正心於內決定不動於世間中。利他果成。故第七辨十深入大海智慧成三菩提。前八自行。後二利他也。第四十寶住下二百九十句答上十迴向有三。初一百一十明十迴向行體成就離障。二十自在下一百二十辨行相自在無礙。三十游神通下七十辨行用究竟。初有二。初四十句行成高棲彼岸。二十信下七十對治道成。離障清淨。初行稱理成。無住名寶住。既行與理合德位堅固。故第二辨十發金剛心。大乘顯彰果位圓備。故第三辨十發大事。初三自利。次三利他。次四菩提果滿。正以佛事滿足眾行圓備故。第四辨十究竟大事。但前明發行。後辨究竟。有此異也。前八自分行成。次二他分行熟耳。第二七十句中。初三十明迴向行體。次四十能生出世間行。初十不壞信初三三寶所不壞信。次二同行人所。次一眾生所。次四於法成不壞。以信成就生在佛家故。第二辨十授記。既道種成就向果必然。故第三辨十善根。初四迴向菩提。次四等諸菩薩迴向眾生。次二迴向菩提。迴向位成智用自在。故第四辨十智慧。初四自分行自在。次六他分行自在耳。以智用照明曠周法界故。第五辨十無量廣心。前七自分因行。次三勝分行。智用普周體包無外。德窮海奧。故第六辨十藏。前七自分行。後三勝分行。既積德備滿。剛[麩-夫+廣]斯盡。故第七辨十調順。初四勝分境中調。次六自分行中順。第二十自在下一百二十句辨行相自在。於中初十總辨自在。二有一百一十句別辨自在。初中初五自分行。後五勝進行。此自在六位通有。但約生信勝劣為異耳。下一百一十中初別立十章門。二依章釋。門初中有五。初二就依正以辨自在。次二約人法。次二約境智。第四約智用。第五對力用以顯。二別辨釋中。初釋次結。初一眾生。二剎。三法。四身。五願。六境界。七智。八通。九神力。此唯約色耳。十力自在第三七十句中。初二十行周殊勝下無畏不共等五十明行德究竟。初十遊戲神通明善巧轉變無礙。以智用游化即體殊妙故。第二辨十勝行。其德殊勝智力有餘。故第三辨十力。前七因行。後三果滿。智力功強外無所懼。故第四辨十無畏。智斷具足二乘不同。故第五辨十不共法。不共異小能與淨土為因。故第六辨十業。由德行堅固。第七辨十身。第五十身業下五百句答上十地因位所問相有四。初一百二十句辨正修行體。寄在初地。二十方便下九十句辨造修離障。二地已上。三十離生下九十句辨修淳熟德。四地已上。四十足下二百句辨報相具足。八地已上。初文有三。初二十句辨身業。次四十句辨口業。下六十句辨意業。初身二十句中。初十體。次十別用相。第二口業中。初十辨體。次十辨口業因行。初四自利。次六利他。口業善故得諸神加護。次十守護由護成內德。能外化故。第四辨十大事。第三意業六十句中。初十意業體。下五十辨意業作用。初體中初三利他。次七自利行。既得體已須順理造修。故第二辨十發心。發心行成終於法界。故第三辨十滿心。由正智能生後得信等根。故第四辨十根。既行體立解心當理。故第五辨十直心。既理觀開明契窮實際。第六辨十深心。前九自行。次一利他。第二九十句中初三十句明自行。二十入眾生下三二十利他後十趣下三十辨自他行成。初因行巧修。故明十方便。以善巧方便而能忻求諸行。故第二辨十樂修。由樂修故障累斯亡。道味漸現故第三辨十解脫。由解脫故深知物性。故第四辨十入性由深入性道味漸細故第五辨十習氣。道味漸增成其大用。故第六辨十熾然。即熾盛修也。不動勝進無所不至。皆合聖趣。故第七辨十趣。既依正趣德行外彰。故第八十事具足佛法。既得佛法須識退過。故第九辨十退失佛法。初四利他行不成。次六自利行不成。第三九十句中有三。初三十句明因行體。次十名號下二十句辨行用差別。三十無量道下四十句因德成就。初十離生者方便生死障盡也。以順無生行成堅固故。第二辨十決定法。初五自分。後五勝分行。以自體堅固故。第三辨十出生佛法。以行成故德彰於時。故第四辨十號。以圓德顯彰壅滯斯盡自體虛通故。第五辨十道。此即約增數以明道體。前道自體辨道境無量。故第六辨十無量道。即明分齊。正以所觀道境界無量故。能觀道法亦無量更無別法。亦可道之數也。道法既成次明能成之因。即第七也。第八十修道者一圓數故也。即辨策修方便。第九十莊嚴道者由別策修顯德故也。又言無量道具者起道因緣。又攝在己能資於道。故名具也。無量修道者攝法在己堪能進達。故名修道。無量莊嚴道者眾行互相莊嚴故也。此等始末真如所流緣起共成。故一處舉。次第明之。此等若從所見則道法之道。若攝在己即道行之道故也。十足下第四二百句中有四。初二十辨八地已上根行淳熟外方便用。二十腹下六十句辨報體差別。三十眼下六十句辨報相差別。四十行已下六十句辨報用差別。八地已上同佛身業等故也。初十足者運報根本。進發之初。造用方便授受自他故。第二辨十手。第二報體六十中。初十腹者總能容攝故。復能蘊積。故第二辨十藏。行用緣起斯從本實而立。故第三辨十心。以德業成就互相嚴飾營發法身故。第四辨十莊嚴。行德自嚴防殄諸過。故第五辨十器仗。降諸魔等也。眾行集起德成最勝。故第六辨十頭。次十眼下六十句辨報相差別。初行德淨勝照了緣起。故名十眼也。初五即五眼。後五作用得名。大論雲無常肉眼畏風大故不見他方。此常肉眼自在見他方色也。二天眼見二世法。三慧眼見信等根。四法眼見一切法真實相。五佛眼見十力。此等諸經亦不定。次五可知。既有照用。復能攝諸聲教。故第二辨十耳。十德備故行受戒香。故第三辨十鼻。眾德聚成能宣示軌。故第四辨十舌。行堅自在形無不現。故第五辨十身。既色相外彰。明心內發。故第六辨十意。前九因行。次一果行。第四報用六十句中。以法身成立德用殊能威儀具足故明四威儀行也。造修方便須進發不住。故第一辨十行法。方便進修則有自分成立。故第二辨十住行。既立安固不動。故第三辨十座。初四自行德。次六利他德進行平等眾相永夷。故第四辨十臥。眾行既備必有相應之境。故第五辨十住。前能住此明所住法。有所依法其行無不。故第六辨十行法。前行始修。故約聞等此約終成故念等為行也。又名行也。次第六觀察下五百一十句答上第六問因圓果滿行德圓備義有二。初三百二十句辨因行究竟障盡清淨。二十住兜率天下有一百九十句辨果德究竟。此中等覺及妙覺合明也。初文有三。初一百四十明因行成就。二十義下八十句辨方便修順勝進義。三十魔下一百句辨因行成障盡清淨。初一百四十句有三。初四十辨行方便。二六十句六度自利行體。次十慈下四十句辨四等利他行體。初十觀察者凡辨行相必須善達通塞故也。初四自分行。次六他分行法。一往不盡。故第二辨十週遍觀察。所觀周悉行無不建。威宿勇健。故第三辨十奮迅。勇健無畏能決定說。故第四辨十師子吼。既能宣說。若自無德無由利物故。次辨十施下六度自行體次第如攝論。一施。二戒。三忍。四精進有三。初四是勤勇。第五是加行。下五不下難壞無足精進。五定。六慧。次十慈下四十句利他行體初十慈與樂意先故。初二平等普攝。次三令離障。後五令行成。次第二十悲。第三十喜。第四十舍。次十義下。第二八十句辨方便勝進有二。初四十自分行成。次四十句勝進修成。初十以義成行也。前七自分。次三勝進。如來義者順如而來也。第二十法以法成行也。第三十功德具者辨行因緣。後明成智慧因緣故。第四十辨智慧具。次四十句者初十明足解心游履諸法門。既有進趣方便。必於三乘等法無厭。故第二辨十求法行。得法在己善解明達。故第三辨十明瞭。善法行成趣無上道。故第四辨十迴向法。第三辨因行障盡。文有二。初五十句辨見佛行成入佛境也。二十慢下五十句入佛境界為佛加護。初五十中有三。初二十明道障現前。次十對治除障。次二十障盡見佛。初十魔者於道有障故。次第二十魔業。前是體。今此是力用有十一句。前七自行不成。次三利他不立。次一果德不滿。然道障交競。不除而自滅。故第三辨十舍離魔業。前七自分行成。後三勝進行立。體礙既盡。行入佛境。故第四辨十見佛。前信始但解。今行成故見也。既得體相應大用無方。故第五辨十佛業。後五十句佛加被中有三。初二十句對治勝分障方便行成。次三十後障復起攝行在障。三有二十句果德加入佛境界。初慢業者軌道相迷於勝分。故在初也。識障不起敬理重法。故第二辨十智業。若不識道相即隨有為。不免羈縛故。第三辨魔所攝持。以正達道相即正覺開明故。第四辨十佛所攝持。以契如實即法被於己故。第五辨十法攝持。次第二佛住兜率天等一百九十句辨果德滿足中有四。初四十辨因行勝進與般若法門相應。二十生下五十句明勝行自嚴建立自在。三十出家下六十句勝治行成障盡清淨。四十覺如來力下四十句明果德滿足佛事究竟。初住兜率十事業者。自他俱利。後邊行滿耳。自他行滿已。將欲處緣攝化。若不舍無有生死。大果無由得達。故第二辨臨命終十示現事。示現已。次十事下降神母胎。就中初五句利他後五句攝因果相應。所現難測旨趣精深。故第四辨十微細趣。無生為生。故第五辨十生。自下五十句第二從母出生現世也。就初十種生中初六自分。次四勝進。德相外彰。故第二辨十莊嚴。眾德備集道超世表。其行曠周功無不建。故第三辨十遊行七步。其道始立清淨無染。故第四辨十現童子。身若不在染何能顯其清高。故第五辨十現中宮。處世不著。緣所非礙。故第六辨十出家。此下六十句明對治行相。以性離相違緣不礙。洮練身心熾然不懈。故第二辨十苦行。舍離二邊隨順中道。故第三辨十往詣道場。隨順中道攝果相應。故第四辨十坐道場。攝果在己超昇獨絕。故第五辨十奇特。善覺三昧等是後如來力中。令將此欲超群惑顯智用圓明力。故第六辨十降魔。有為生滅不斷而自息。大智真用不拂而自明。故第四段辨十如來力。下四十句明之。此即解脫道中頓得十力也。此善覺三昧即奇特中九也。真相內。顯次正軌彰時故。第二明十轉法輪。以教被機無緣不益故。第三辨十白法入眾生心。同化既畢。息影歸真。故第四辨十涅槃。即初十文耳。亦可涅槃是常。依緣現沒。故次明也。即後十句耳。佛子是為大妙法門下第六結證述成有二。初總。次別。別文有三。初結勸修行。二佛子此經出生下辨經名嘆經德用。有三可知也。經名有四義。一行。二解。三所離。四利他。如文應知耳。三說此出生下明雨華等證成。初文有三初結法嘆德。二佛子若眾生下辨修行益。有三可知。三佛子是故下明勸修。三說此出一切下證成有三。初牒經名。二動地。三十方佛同嘆。有三可知。同名佛對示普賢者明大行不虛也。第七重頌中有二初長行生後。次偈頌頌。文有二百三十一偈有二。初二總舉誡聽。第二下廣辨廣文有三。初一百四十九半總頌普賢二千答意。二常依如來智下四十三正頌二千答。三菩薩修諸行下三十八半頌結嘆文。初有三。初有十四嘆德深廣非言可盡。二持眾生下六十七菩薩德深。故廣舉事況。三一身無邊際下六十六偈半正嘆因果行相德用自在。二事況中有三。初五十六半舉三十餘事喻因行差別二菩薩等如來下六偈況訖。總明行相。三菩薩悉成就下四半結德勸聽。一身無邊際下第三六十半為二。初三十六偈半嘆因行攝益。二菩薩一念中下三十嘆果德攝益自在。前嘆因行有二。初十一半嘆自分因行入佛境界。二示現種種下二十五辨因行利用。就二十五偈中。初十八明他行自在。如是眾生下七明應機授法。菩薩一念下果攝益三十文有三。初十四自他果德攝化。二觀色如聚沫下十一辨菩薩道善達真性。三廣入下五結成功行利益。其旨深奧寧可悉宣。聊以一塵之說以況玄趣耳。次半常依如來下第二有四十三。頌上二千答有六。初四頌上十信位。次四頌上十住。次六頌上十行。次六頌上十迴向。次清淨身業下十頌上十地因位。次觀察下十三頌上因圓果滿佛事究竟。次菩薩修諸行下第三有三十八半。頌上結文有二。初三十二半結因果德自在。下六偈舉以勸修。初文中初六半略結嘆行用自在。下二十六廣辨行用自在。二十六中初十六嘆因行自在。二淨身等虛空下十嘆果行自在。因行中初二嘆意業。次四半嘆口業。下十嘆身業。果行中初二正嘆果德三業成就。次八喻果自在。第二勸修中初二總舉因果行德。次喻況難盡。下二勸修同會莫二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