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律疏部 > 正文
(弘化社32分本)...佛說盂蘭盆經...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比丘受戒錄 鼎湖山沙門 弘讚在犙 述 恭惟如來御世。觀眾生機。有上中下。故教設三乘。所謂菩薩。緣覺。聲聞也。乘...《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若諸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應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四分比丘尼戒本(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梵網經菩薩戒本(永樂北藏版)...翻刻教誡律儀敘 諸善律儀,佛家之柱石也;道品之樓觀,禪定之心城,皆基於此矣!南山大師,嘗著《行事鈔》若於卷,廣...沙彌律儀要略增注卷上 菩薩戒弟子云棲寺沙門 袾宏 輯 菩提心比丘鼎湖山沙門 弘讚 注 今此要略一書。乃雲棲大師。...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原夫法身虛應。浹有岸以瓢形。妙智潛通。極無邊而照像。至真明理。即事而...(僅限出家眾觀看)...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有一梵志,從羅閱祇國來,聞捨...佛說胞胎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奉 制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於時賢者難陀燕坐思惟,即起詣佛...法集要頌經卷第一 有為品第一 尊者法救集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能覺...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為世尊,功德巍巍,愍念眾生,為之傷悲。時與弟子、大士相追,止處樂音...十善業道經...如來師子吼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日月宮中勝藏殿上,與大比丘眾九萬九千億人眾俱,菩薩...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淨潔一種類,皆阿羅漢...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上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六萬比丘俱。 菩薩...十小咒...大方等無想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大雲初分大眾健度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僧...1、未來的果報。 2、後世的心身。...(術語)禪之悟道也。空之又空,第一義空也,與小乘之偏真但空相去天壤也。六祖壇經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淨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問題點就是只重數目而不重質量。 我們會很容易地把佛號創造出來,因為佛號只要經過念誦聽...
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時代。知苦識苦,欲擺脫苦難,發奮圖強,天將大任於斯人也;一個民族處於苦難之...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所謂嗔,是個總名稱,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憤怒、怨恨...
和大部分同齡人比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自己在童年聞到佛法,青年時代能夠剃髮出家,在清淨的僧團中過著以不自在為自...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問: 作為一個年輕的佛弟子,如何權衡好念佛、學業、工作的關係?請問是否應該在沒有往生前成就一番世間的事業,還是...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年冬天,他到溪邊玩耍時,看到一名漁夫抓起一隻小白龜說:「這...
最後看第二十二願 菩薩一生補處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
一、前言 我們信仰佛教,皈依三寶,皈依後怎麼去做?我們皈依三寶是為了了脫生死,皈依之後就正式進入佛門了。沒皈依...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進努力,我們就能走出煩惱的深淵。只要我們秉著佛教教導我們生...
問: 阿彌陀佛!法師慈悲!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重大疾病的募捐信息,弟子都會略表心意捐點款,然而有人卻說這是...
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著與痛苦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到生命終結那一刻,聽到的還是圍在自己...
【註音版】沙彌尼律儀要略
上篇:【註音版】式叉摩那尼戒本 | 下篇:心賦註 |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別善惡,都有五道人作善惡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比丘受戒錄
瑜伽菩薩戒本
【註音版】四分比丘尼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永樂北藏版)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沙彌律儀要略增注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校釋
佛說五無反覆經
佛說胞胎經
法集要頌經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如來師子吼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
【註音版】十小咒
大方等無想經
【佛教詞典】後有
【佛教詞典】本來無一物

念佛人不要只重數目而不重質量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一位20歲出家僧人的心路歷程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年輕人如何權衡好念佛與學業、工作的關係
回歸純真的本性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菩薩一生補處願

怎麼樣做好佛教徒
隨順世緣少煩惱

捐助會加重患者的業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