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淨土十疑論...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佛說盂蘭盆經...佛說睒子經 西秦沙門聖堅奉 詔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比羅勒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及眾菩薩、國王、大臣、人民,...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大乘四法經...觀世音菩薩所說大拯濟陀羅尼...佛說迴向輪經...佛說諫王經 宋安陽侯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國王名不離先尼,出行國界,道過佛...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偽造印信 魔忍曰:佛不雲乎: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大迦葉。?夫涅槃妙心,即吾人本...佛說文殊尸利行經...佛說分別布施經...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伽耶山頂塔初得菩提,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俱,其...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 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王波斯匿乘羽[羽*包...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稽首歸依正等覺, 能度無邊大苦海。 恆以甘露...明覺禪師語錄卷第一 參學小師惟蓋竺編 住蘇州洞庭翠峯禪寺語 師在萬壽。開堂日白槌了。師雲。宗乘一唱三藏絕詮。祖令...梵語 ?rī。音譯作室利、師利、尸利。又稱為吉羊。關於吉祥之用語,散見於諸經典中,如吉祥果、吉祥草等。吉祥果,係...(譬喻)比迷於海,譬覺於岸。佛也者,到於悟岸者也。玄讚一曰: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又】(人名)元吳興沙門...問: 請師父開示,先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淨界法師答: 當然,心是無形無相的,沒辦法送。它意思是說,我們要...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在臨終的時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後的說法。有一名弟子問道:師父,您去世之後,會在哪裡轉世?...
凡沙門、居士,見疾病人,須時看護之。 就是說有了生病的人啊,作為我們佛弟子來講。應該經常前往看視、看護。這個在...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捨淨土,...
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間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勸孝文》稱孝為人間第一親,有許多...
經常聽說: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兩年,佛在身邊,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似乎表示,學佛越久,離佛越遠是肯定的...昨天有人問打遊戲是否造業的問題,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一切行為無不在造業,有的在造善業,當然有的是在惡業。玩游...
以下所述,是發生在我母親身上的真實故事。 因為母親退休前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所以我從小就在醫院長大。對於母親從事...問: 有人說,沒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沒有基礎,弘揚佛法首先要弘揚儒家文化。請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答: 確實儒家...
問: 《無量壽經》裡說,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難道在這個世間受一次八關齋戒,參加一...
過去,有一位國王以正法治化國家,深得人民敬仰,卻因沒有子嗣而愁憂不已;聽聞佛陀來到國內,隨即前往拜見、聆聽開...
三、觀心無常 迷卻真常,緣氣紛紜集一腔。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饒你會思量,終歸罔象。過未無蹤,現在原長往。切...
【註音版】菩薩睒子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上篇:【註音版】佛說不增不減經 | 下篇:【註音版】佛語法門經 |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龍鬼神無央數,十方諸來菩薩十萬人,...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佛說盂蘭盆經
僧伽吒經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睒子經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註音版】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
【註音版】大乘四法經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所說大拯濟陀羅尼
【註音版】佛說迴向輪經
佛說諫王經
【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揀魔辨異錄
【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註音版】佛說分別布施經
伽耶山頂經
心銘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解憂經
明覺禪師語錄
【佛教詞典】吉祥
【佛教詞典】覺岸
【推薦】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誠實而又有意義的話

看病的時候,應為病人念一偈子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培植福德的十種方法

學佛越久,離佛就會越遠嗎
明一法師:打遊戲是否造業

一名退休婦產科醫生的懺悔
弘揚佛法首先要弘揚儒家文化嗎

受一次八關齋戒,就超過極樂世界修一百年嗎

福為善眷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