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維摩詰所說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及無量大菩薩眾俱,彌勒菩薩摩訶...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譯經 支那沙門蕅益釋智旭 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一切者。通指...自覺聖智。第一義心。非名相之所詮。奚思議之能入。依染淨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無性。因迷中體...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普門品(日誦式版本)...(龍藏本)...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並序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 僧伽羅剎者,須賴國人也。佛去世後七百年生此國,出家學道,游...佛說滿願子經 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摩鳩羅無種山中,與大比丘俱,比丘五百。爾時,賢者邠耨,晡時從宴坐起往...佛說五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昔有五王,國界相近,共相往來,不相攻伐,唯作善友。 其最大者,字普安王,習菩薩行...供燈儀軌...佛說幻士仁賢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城靈鳥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菩薩五千俱,皆神...慈悲法華寶懺...佛說月燈三昧經 宋沙門釋先公譯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六種三界。何等為六?一者、諸行三界不可思議,二者、有為三...太子和休經...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遠法師撰 義有五聚(一者教聚 二者義聚 三者染聚 四者淨聚 五...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梵語 dvija。婆羅門教認為在四大種姓中,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三大種姓有權拜神和禮誦吠陀經,故特別賦與第二次生...(術語)又作蘇沒嚩多Suvrata,譯曰善住戒者。持戒者之美稱。大日經疏五曰: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謂之蘇嚩囉多,是弟...
先看阿難尊者他執著中間的相貌。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
到底這部《阿彌陀經》講的利,利在什麼地方啊?我們有時候真的是無動於衷哪!如果是有大的利益,跟我們密切相關,那...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講第一章,蓮宗之教起所因,就是淨土法門教法的緣起。這個問題...
問: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界法師答: 這個臨終的正念,臨命終與平時最大的差別,就是它比較複雜...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是非常正知見的一個理,也是一個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們二元世界的凡夫給理解偏了。 比...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因為你現在的身心是要創造未來,所以你怎麼去經營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講調伏的問題。那麼五陰的...一、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
摘來一滴雲端露,龍華三會獻佛前...
普門入於大慈,幫助眾生得利樂;觀世音入於大悲,尋聲救苦。 古德解說慈悲一雙,說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時候,會經常...
有一天,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譬如有四條極為兇猛的大毒蛇放在木盒裡,如果有一個人從遠方來,欲求...
觀汝書言學生話,不禁令人好笑。今說一喻,譬如太醫院御醫,凡醫書,病源,脈訣,讀得熟如明鏡映現,及至臨症,則茫...
出家,就是看破紅塵,辭親割愛,擺脫世俗之家,捨棄世間榮華富貴、名利地位,甘於清淨的生活,代佛傳燈,修行辦道。...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斷食肉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上篇:【註音版】八關齋經 | 下篇:【註音版】大般涅槃經佛說極愛一子地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經義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玄義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註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羅尼念誦法(龍藏本)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註音版】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僧伽羅剎所集經
佛說滿願子經
佛說五王經
【註音版】供燈儀軌
佛說幻士仁賢經
慈悲法華寶懺
佛說月燈三昧經
【註音版】太子和休經
大乘義章
【註音版】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佛教詞典】再生族
【佛教詞典】蘇嚩羅多

前六識的明瞭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淨土法門的真實大利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一心三觀和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唯心之理和現前之事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
修行人為什麼要少語止語

【佛學漫畫】虛雲禪師

持誦《普門品》的不可思議感應

佛以譬喻示比丘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當哲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