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願——(第23願)一時普供諸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國中菩薩,仰承佛的威神力加持,供養他方無量諸佛,在一食之頃的短時間內,能同時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土。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見有如來座下弟子,欲供養他方無量諸佛,此沒彼出,先南後北,不能以一念、一時遍至十方大作供養,是故發願:願我佛國中諸菩薩,於一念之頃,遍至十方,供養無量諸佛,無一遺漏。阿彌陀佛加持國中菩薩廣修供養,積累福德。於諸福德田中,諸佛是最肥沃的福田,供養諸佛,功德至深。一切諸佛菩薩因地,都要勤修供養諸佛這個科目,亦為普賢十大願王之一。《金剛經》云:釋迦文佛在燃燈佛前,曾遇到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由此福德,得燃燈佛為其授記。

菩薩以清淨心供養諸佛宜起六種淨心。一者福田無上心,思惟諸佛如來是無上福田;二者恩德無上心,思惟諸佛恩德浩大,一定要作供養;三者於一切眾生無上心,思惟佛是一切眾生中最高的,無與倫比;四者如優曇缽華難遇心,思惟佛很難遇到,曇華一現;五者於世間出世間法一切具足依義心,思惟佛具足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能夠作依止;六者於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心,思惟諸佛悉具大慈悲心,視眾生如一子,以此清淨心,持種種供養具,尊敬供養諸佛,功德等同虛空。

這一願的主旨是「一時普供」。普供即為普遍供養,無論是對淨土的諸佛,還是對穢土的諸佛,悉以尊敬平等心供養,不得有優劣高下分別心。平等供養即為法供養,是為真法供養諸佛。其次供養的心要廣大。誠如《普賢行願品》所云,「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面對這樣無量的微塵數的諸佛發供養心。由於所供諸佛之境廣大,一般菩薩沒有同時遍至的能力,所以亟須仰承阿彌陀佛威神願力加持,方可成辦如是特殊供養。

彼國菩薩到他方世界供養諸佛有三種方式。

一者,承佛神力,皆於晨朝,分身散影,同時前往他方佛國大興供養。

二者,國中天人聖眾,欲供無邊諸佛,神力或有不濟,阿彌陀佛稱性發「諸佛舒臂受供願」(見《壽經》宋譯本第二十願),願云:「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我居寶剎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瓔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承事供養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於爾時,以宿願力,令彼他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令彼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者,令諸供養具自至他方諸佛前。國中聖眾,因他方諸佛舒臂受供,滿其心願,然國中菩薩又思惟,如他方諸佛展臂至此受供,劬勞諸佛,令我無益。作是念時,阿彌陀佛又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一一供養。(《壽經》宋譯本第二十一願)可見阿彌陀佛,為成就國中菩薩一時普供他方無量諸佛,增益其福德善根,所發願目,細緻周詳。供養諸佛成為國中菩薩每天的修行,供養無遠弗屆的無量諸佛。阿彌陀佛又威力加持,令諸菩薩,即以食前(日未中)還歸極樂本土,飯食經行。

國中菩薩供養他方諸佛,為佛獻華意在得到佛殊勝相好,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故,供養亦不遺漏。以菩薩因地之華,莊嚴佛果。並以此供養功德迴向,成就妙覺華台,放光照觸,警覺人天離開五欲幻樂,修行佛道。供養鬘意在得到寶冠;供養音樂意在得到佛的法音;供養寶蓋意在覆蔭眾生;供養衣服意在得到佛衣,忍辱柔和……極樂菩薩以此供養福德增上菩提心,願早證佛果利益安樂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