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寬恕的心才能年輕

有學問的人不跟人對立,不輕慢別人,不瞧不起人。而他這份態度取決於什麼?取決於他對人生的體悟,因為他了解人之初,性本善,當他有這樣的認知,他會尊敬一切人。當然人家做錯事,他不會說他做對了,那他就顛倒了。他的內心會覺得這個人是遇不到聖賢教誨,遇不到好的緣,所以他墮落了;假如有好的緣,他應該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讀書人重要的,是去變成人家可以聞聖賢教誨的緣分,我要演好,我不應該瞧不起他,跟他衝突。他以這樣平等的心對待他,哪有可能會起衝突!

所以起衝突是結果,要從原因上找出來。儒家很強調一句話,「行有不得」,要反省自己,原因在哪?因,你說脾氣不好,誰害的?遇到讓你生氣的人、事,是緣,因在哪?因在我們內心有瞋,脾氣很大,有這個因在,遇這個緣才會發脾氣。一個人假如沒瞋恨心了,身旁再多的惡人,他也不生氣,他也不會被影響。所以我們不要把責任推到外面去,推到外面去,那叫不理智,沒智慧。

而假如說一個人,從今以後,我的人生不可能再生氣、發脾氣了,你的日子很好過!你會覺得一個人最有成就感的,是你戰勝自己;戰勝別人一百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一個人能克服自己的習性、壞習慣,你的信心才能真正建立,這是根源問題。經典上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在思想,我們有沒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跟態度;你有了人生正確的價值觀、態度,你的日子一定好過,你一定會青春永駐。

我們宋朝有個高僧叫布袋和尚,跟秦檜、岳飛同一個朝代,同一個時代。他有段話很值得大家思考看看,他說「涕唾在臉上」,今天有個人對他吐口水,黏到他的臉上。諸位同學,你會怎麼做?你看功夫!「涕唾在臉上,隨他自幹了」,就讓它蒸發掉吧!再看下一句,「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你看妙不妙?

對!他吐過來,跟你挑釁,然後你說「你想怎麼樣」?就打起來了。他吐過來,你沒有反應,笑一笑,他下一步就上不來,所謂「伸手不打笑面人」。你這個緣就接不上,就不會造成惡果,「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因為擦還要提起手臂來,也很累,「他也無煩惱」。

而且說實在的,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喜悅在哪?在你提升了自己的智慧跟能耐。假如我們今天沒有修養,擦掉以後,開始打起來,你會不會快樂?不會快樂,你會氣好幾天。以後你看到他就有氣,不用看到他就有氣。是不是?你說一個人生氣,哪是看到人生氣,腦海里有好多的人浮起來就生氣,不用等看到他們。所以憂能使人老,人有寬恕的心才能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