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這麼不同,相似的遭遇,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前些時,我在台灣的一位朋友辛苦存了好幾年錢,買了輛他想了半輩子的奔馳轎車。

拿到新車的那天,他特別開到近郊,享受一下好車的馬力。不知因為太興奮,還是對新車的性能不熟,居然撞上路邊的大樹,把車頭撞爛了。

大家聽後,都說他背,近兩百萬元的全新奔馳車,第一天就砸了。

那位朋友卻毫不傷心,反而高興地說:「幸虧是好車,結實,所以車毀,人沒傷。」

有一回在餐廳,我也見到類似的情況。一位服務生,在上菜的時候,不小心碰翻了一位客人面前的湯,灑了那客人一身。

那客人站起來,一邊忙著用餐巾擦拭,一邊笑說:「幸虧我這碗湯已經涼了,不然非燙傷不可。」

還有一回,到朋友家做客,幾個孩子追來追去,把架子上一個玻璃花瓶打翻了。

玻璃碎裂的聲音驚動了一屋子的人,只見那家女主人衝過去,檢查每個孩子,高興地對大家說「感謝上帝,沒受傷。」然後,去給弄濕的孩子換衣服,再回頭,一點一點地收拾地上的碎玻璃。

這件事引起我很大的感觸,使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當有同學打破玻璃,教室裡總會起鬨,大家異口同聲、幸災樂禍地對那打破玻璃的同學喊:「某某人,你糟了!你要挨打了!」

為什麼當時大家不是衝過去,看看同學有沒有被割傷,然後為他慶幸,再一起幫他收拾殘局呢?

會不會因為那時候窮,在大家心裡,有些東西比人還來得重要?

會不會愈是苦難的社會,人們愈愛從負面看事情?

只是,我們怎不想想,既然已經有了太多的苦難,何不苦中作樂,往好的方向去想呢?

尼采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不就是這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