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最怕你迴光返照

蕅益大師指導我們從這念迷惑的妄想轉成真心:試思平日,起惑造業,畢竟是誰。今書經懺悔,又畢竟是誰。先提出一個疑情:我們過去顛倒的時候,起惑造業,那個是誰呢,造業者是誰?你現在覺悟了,書經懺悔,開始讀誦大乘經典、開始懺悔,那個懺悔的人又是誰呢?

我們凡夫的心情是認為造業的就是「我」,「我」在造業,懺悔也是「我」。就是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性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是一樣的。講一個譬喻,我今天住在一個房子裡面,這個房子破舊了,我不要了,我換一個新的房子,但是那個人是一樣的,房子變化了,果報體改變了,但是那個「我」是不能改變的。其實這就是一個迷的境界,執著有一個「我」。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他利用禪宗的方式,利用疑情的方式,先把那個問題找出來,就是說起惑造業是誰而現在書經懺悔又是誰?說有一個「我」。好,觀察這個「我」是不是存在。

此造業懺悔之念,在內在外在中間邪,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邪,過去現在未來邪?

這個常一主宰的「我」在空間上是在內在外在中間?既然你說有一個「我」,你這個「我」應該有一個依止處,這個「我」是依止在什麼處所,在你的身體裡面、身體外面或者身體中間?或者是這個「我」是什麼顏色的呢?你說有一個存在的「我」,這個「我」是青黃赤白呢,或者是長短方圓呢,它是什麼樣的形狀?那麼這個時間,它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我」它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還是未來的?那麼這是提出一個疑情。

當然,這個「我」它最怕最怕就是你迴光返照。我們平常要是這念心老是在外境裡面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活動、攀緣,我們一直覺得這個「我」是存在的,但是你一迴光返照--果覓之了不可得,則罪福無主,名真懺悔。阿難所以頓獲法身,性比丘尼所以成阿羅漢也。蕅益大師他這個思想是從《楞嚴經》,但是也跟禪宗的修行方法非常類似。禪宗的這種疑情幾乎思想是根據《楞嚴經》出來的。

…然大乘緣種,不可思議。勉強力行,功無虛棄。出世善根漸勝,世間漏種漸消,如明破暗,亦決不誣也。

這段是蕅益大師對我們的一段鼓勵,說首楞嚴大定法門甚深甚深,我們思惟這個「覓心了不可得」是嚴重地違背我們的心情,但是沒關係,我們這種熏習的力量不可思議。剛開始不要馬上要求自己有很大的進步,這怎麼辦呢?

告訴我們一個下手處--「勉強力行」,就是剛開始你相信佛陀的話,勉強自己:不能觀要它觀。那麼你勉強自己去思惟「我空法空」,這件事情功無虛棄,慢慢地你這個出世的般若善根慢慢地殊勝,這種無明妄想有漏種子的勢力慢慢地減少。講出一個譬喻:光明終究是能破除黑暗的,「如明破暗,亦決不誣也」,這個功德是絕對不虛妄的。這個是說明修行的一個下手處是勉強力行,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