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科講到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當我們對於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這個時候所要注意的種種的魔境的現前。
有關魔境,其實前面一科有講到,蕅益大師在註解當中也強調一個觀念說,什麼叫魔境呢?這一點我們要很清楚,什麼叫魔境?
蕅益大師說,我們修行人要知道,魔境是安住在塵勞之內,而我們的心是安住在妙覺的心中,所以這兩個本來是什麼?了不相觸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魔王的心是處在無明妄想當中的,那我們的心是正念真如的,這是兩條路嘛。一個是通往生死的路,一個通往菩提道的道路,這兩個怎麼會感應道交呢?關鍵在於我們主人迷亂。
這個五陰的主人,我們自己迷惑不知了。關鍵還是我們自己去攀緣魔境,所以我們自己傷害自己。所以你看本經在對治魔境的時候,你看佛陀有沒有說你要幹什麼,去破壞它,沒有。說你要把這個魔境用念佛的方式、持咒的方式把它對治,通通沒有。佛陀只說覺了不迷,你覺悟就好了。你把那個快要睡醒的主人把他喚醒,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醒過來,魔境就沒有了。
因為他本來就是走在塵勞當中,我們是走在真如妙覺心中,本來就了不相觸的嘛。當然念佛,持咒也能夠有幫助,但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你自己不能迷惑不知。
我們修行人,你偶爾起起煩惱,亂不了,但是你要起很大的顛倒,我講實在話,誰也救不了你。你一個人要跳火坑,佛在你的身邊都沒有用,我們是自己傷害自己,魔王是把火坑挖出來,你自己跳的嘛。你不跳,誰有辦法呢?魔王不可能把你推進去,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看這個,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去造作惡業的,魔王是誘惑你,但是你自己要作的,關鍵點還是在我們自己主人迷亂。為什麼主人迷亂呢?就是修止觀過程中,你這個解門的觀照比較鬆懈了。
所以妙境長老在講止觀的時候,一再強調,說你修止觀的人,每一天要讀經半個小時,或者聽經半個小時。我們在修止觀之前,你基本上已經有正見。但是諸位要知道,正見是會退轉的,你要不長時間的熏習,只是在行門定課用功,時間久了以後,就有這個問題了。
貪神通想、貪宿命想、貪靜謐想,然後你這樣想的時候,旁邊又沒有同參道友提醒你,又沒有看經典這個鏡子來迴光返照,如人自照鏡,那你就這樣陷下去了,陷到最後,整個前功盡棄了。
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你一定要解行並重,解行並重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