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聞法,都在心中起了滅惡生善的力量

一個人會產生憍慢,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

有一種人是愚癡,就是說他這個人可能是一路修福報的,他也就不重視智慧,他也就不知道對生命觀照的重要,這種人當然對於聽聞佛法也就沒有興趣了,他也不覺得這件事對他有什麼重要,就憍慢,以自己的福報來憍慢,這種人我們就不提了。

第二種人、他知道佛法的珍貴,但是他有一個地方有問題,就是他沒有把佛法用來迴光返照,他累積佛法的知識以後,只是用佛法來為人演說,沒有把佛法的道理來自我迴光返照,他就容易得少為足,就是有這個問題,他覺得「這些他都學過了」。

我們一個人能夠把佛法迴光返照,你有一種特殊的心情,就是你對佛法沒有疲厭的心情,你每一次的聽聞,佛法都進入到你的心中,對你產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滅惡生善力量,一次二次佛法的聽聞,二次的滅惡生善,就像我們在療病,擦一次藥就有一次的效果。

所以當我們不把佛法迴光返照來調伏自己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些你都學過了」,就以自己所得的因緣來憍慢。有一個上師他講一個重要的話說:如果我們明天要死亡,我們今天還是要學習。你看這個上師講這個話出來!也就是說佛法的道理雖然是數數的聽聞,但是每一次的聽聞,在我們的心中都發揮了一種滅惡生善的力量,何樂而不為!所以憍慢是不對的,應該要數數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