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無量法門,要以信為先也。
一、信心。心與理合,確切不移,滅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二、念心。雖在無數劫中,舍身受身,此現前一念,決心不忘,名曰「念心」。
三、精進心。不雜曰精,不退曰進,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四、慧心。心純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五、定心,百雜粉碎,心體湛然,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定光發明,進修無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七、護法心。進趣功純,保持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相接,名「護法心」。
八、迴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與佛光相交格,名「迴向心」。
九、戒心。安住淨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十、願心。遍游十方,化導眾生,隨其所願,悉得滿足,名曰「願心」。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術語)觀無量壽經正宗分之說相。二尊為釋迦彌陀。二教為要門與弘願。此經之正宗分以釋迦顯說要門方便之定散諸善,...【到彼岸】 p0826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六卷十三頁云:或作是說?諸得極跡,彼一切到彼岸耶?設到彼岸;彼一切,...【八大那落迦】 p0081 瑜伽四卷二頁云:何等為八?一、等活。二、黑繩。三、眾合。四、號叫。五、大號叫。六、燒熱...又作隱居、隱遁。摒除世事,隱居山野,修學佛道;亦即出家之意。於日本鎌倉時代以後,特指中年以後之出家。又遁世之...全一卷。又稱五戒相經、優婆塞五戒略論。劉宋求那跋摩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釋尊依淨飯王之請,對於殺戒、盜戒...云何宣說波羅蜜多數相次第,乃至更互抉擇?數有二種,一計算數,二決定數。計算數者,謂六波羅蜜多。決定數者,謂波...(術語)法相家所立四重出體之一。真如之實性,週遍一切萬法之事相而為所依,無一事離真如者,故為攝萬差事相使歸於...想,梵語 sajjā,指感受、觀念、概念、意識等心及心所之作用。有想,梵語 sajjin,巴利語 sain。無想,梵語 a-saj...五五百年之一。又稱禪定堅固。佛陀入滅後,以五百年為一期,分五期以區分佛法盛衰之狀態,稱為五五百年。其中,第二...【無明自性】 p1058 瑜伽六十卷十六頁云:問:何等是無明自性?答:自性總相,如前已說。自性差別,今當顯示。謂或...梵語 īrsyā。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依俱舍宗之說,此心所(小煩惱地法之一)...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原文: 殺生一事,過患至為深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生可殺乎?造重業,縱殺心,結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殺所致。是...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①,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謂反有罪愆,而著為成訓。世人不察,僧亦不...
原文: 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有情無情皆是無常,令生覺悟,舍無常故。 二為破不淨輪。有...1、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 2、大...
有位學長告訴末學:他去請問老和尚要怎麼樣念佛? 老和尚馬上反問他:你怎麼樣念佛? 他答:我有空的時候就念佛。 ...
凌晨12點剛過,老公把我叫醒。他說接到姐姐的電話,說婆婆可能不行了,讓我們趕緊去醫院。睡意朦朧的我聽到這個消息...
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云何藉緣。或有化生。或有濕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
十信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十念往生 | 下篇:十住 |
(雜語)以佛曰雁王,故佛門曰雁門。【又】(人名)淨土論註記主梁曇鸞之稱號。以師為雁門人也。唐高僧傳六曰:釋曇...
二尊二教
到彼岸
八大那落迦
遁世
優婆塞五戒相經
波羅蜜多數相次第
攝相歸性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學定堅固
無明自性
嫉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生可殺乎?

身上帶這個咒,一切災害毒害皆不能害

居士披僧衣,不但沒功德反而有罪過

為破三輪故說淨土
印光大師念佛法語10則

有空就念佛,沒空就不念

【推薦】佛法讓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