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僧人。簡稱支讖。原月氏人。大乘佛教典籍在漢地翻譯的創始者。東漢桓帝在位末年(167)來洛陽。通曉漢語,學問廣博。在光和至中平年間,譯出佛經多種。其中《道行般若經》和《般舟三昧經》系與竺佛朔合作。晉道安《經錄》據所見寫本,認為年代可考的只有《道行般若經》10卷、《般舟三昧經》2卷(現存本為3卷)、《首楞嚴經》2卷(已佚)。另外,道安從譯文體裁上認為似屬支讖所譯者有《阿闍世王經》2卷、《寶積經》(亦名《摩尼寶經》)1卷等9 種(其中3種已佚)。還有在支敏度《合首楞嚴記》中提到的《 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3卷。其所譯經文盡量保全原意,故多用音譯。後人謂其譯文特點是辭質多胡音。支敏度則稱:凡所出經,類多深玄,貴尚實中,不存文飾。所譯《道行般若經》對後來義學影響很大;《般舟三昧經》闡述大乘觀想方法,對後世亦有影響。其弟子有月氏的支亮,再傳支謙,繼承和發揚其學風,世稱天下博知,不出「三支」。(隆 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