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謂佛應眾生之機類,於諸處為相異之說法也。特就戒律之說相而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梵語曰阿紇裡Ahrīkatā,言作惡自心無恥也。唯識論六曰: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依邪行處引隨煩惱有三種】 p0774 瑜伽六十二卷三頁云:當知第三補特伽羅、依邪行處引隨煩惱、略有三種。謂隨...(術語)判善惡之性經論諸師之說種種不一,菩薩瓔珞經以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經下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有取法】 p0542 雜集論一卷四頁云:問:何故界處,說有取法?答:應如蘊說。當知界處,與取合故;名有取法。...為「客善」之對稱。一般世俗之人倫道德規範(指忠孝、十善等),稱為舊善。反之,佛教所說宗教之善行(三歸、五戒等...(術語)本來之面目也。...九種大禪之一。此禪法以觀心之實性為主。即觀一切諸法無不由心生起,心攝於一切,如「如意珠」之變現種種珍寶。或唯...(名數)此中與我國相傳之十二支相違者,唯虎與獅子而已。然止觀等引大集經將師子改虎(十二支配十二獸,見漢王充之...屬佛之物。與法物、僧物同為三寶物之一。三寶物嚴禁互相混同使用。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載列四種佛物:(一...謂宇宙萬有,一一悉具三千之諸法。...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者,如貪慾瞋恚愚癡等之惑是;業障者,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者,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
有一個愚癡的人,每天都悶悶不樂!鄰居看他這麼不快樂,就問他說:你每天都鬱鬱寡歡、不說話,有什麼心事嗎?他說:...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輔佐阿彌陀佛普渡十方眾生離苦得樂,為何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不能往生...四念處是一種很複雜、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與五停心:即數息、不淨、慈心、界方便、因緣等五門有密切的關係。現在...
諸位要知道一個事情,當你看到某一個人,你起快樂的感受,你跟他之間有善業的因緣,一定是善業的因緣。跟他沒有關係...康熙大帝在繼位執政60週年之際,特舉行千叟宴以示慶賀。在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太皇太后,感謝孝莊...
人當在出生的時候,就已決定了死亡的命運。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 以佛法來說,若不出離生...關於這淨業三福,智者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這三種善業,都必須由願力來作引導,叫做有願之思。 所謂思是...
什麼叫淨土?這個話好說,但是淨土可不是簡單的。這是法界的一大緣起,這是來自阿彌陀佛無量劫的深切大願和無央數劫...
隨機散說
【佛學大辭典】
上篇:隨機 | 下篇:隨機曼荼羅 |
(術語)簡別於別時法之念佛,不擇行住坐臥四威儀。晝夜不斷之念佛,稱為尋常念佛。...
無慚
依邪行處引隨煩惱有三種
善惡
有取法
舊善
面目
自性禪
十二獸
佛物
理具三千
三障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迷信咒語的人

【推薦】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為何念他的名號不能往生
聖嚴法師《四念處》

感受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
競爭對手是前進的推動力

【推薦】人死後有三種力量決定他的去向
以願力來引導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