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辨護法空有之爭】清辨梵名 Bhavaviveka、音譯婆毗吠伽,南天竺人,與護法為同一時代人,他曾到中天竺向眾護學習龍樹的空宗理論,著有《大乘掌珍論》二卷(唐玄奘譯),《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唐波羅頗密多羅譯),是當時有名的大乘空宗論師。護法是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著作豐富,弟子眾多(見護法條)。清辨造《掌珍論》後,引起空、有法義之諍。這在當時是一場十分激烈的法義論戰。兩家言論如下:護法造《唯識三十頌釋》,(窺基譯《成唯識論》,即以護法之釋論為主要依據。)主張諸法皆由因緣而生,而將一切諸法分為三性,即:一者遍計所執性,為妄情所現之法,故說為空;二者依他起性,諸法皆因緣而生,故說為有(假有);三者圓成實性,即一切法的本體悉皆真實,故說為有。《成唯識論》卷八稱:『此三性中幾假幾實?遍計所執妄安立故可說為假,無體相故非假非實。依他起性,有實有假,聚集相續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心、心所、色從緣生故說為實有,若無實法假法亦無,假依實因而施設故。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依他緣而施設故。』清辨造《大乘掌珍論》,主張一切皆空,不僅因緣和合的有為法空,永恆真理的無為法亦空。《掌珍論》卷上有偈曰:『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意思是說,因緣和合的有為法,都是虛幻不實的,故說為空;而無為法沒有實性,有如『空華』,所以也是空。《成唯識識》卷三,對清辨『一切皆空』的理論提出反駁,論曰:『有執大乘遣相空理為究竟者,依此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彼特違害前所引經,智斷證修染淨因果皆執非實,成大邪見。外道譭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舍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上一段論文的意思是:有些執大乘空宗『一切皆空』為究竟理論者,根據這種錯誤的比量,否定阿賴耶識及一切法的存在,這就違背了唯識宗所依六經十一論的理論,認為智斷、證修、染淨、因果等全屬虛妄。如果說『一切皆空』的理論能夠成立,那世出世間的一切染淨因果就不存在了。同時,那些精勤修行、希望成佛證果的人,豈不像是徵用石女的兒子去打仗、完全落空嗎?總之,以護法為代表人物的大乘有宗以為:作為客觀事物的『外境』是空的,而作為主觀的能認識的『心識』是實有的。而以清辨為代表人物的大乘空宗認為:不僅外境是空,心識也是空的。《成唯識論》卷二曰:『清辨計言,若論世諦,心境俱有;若依勝義,心境俱空。』由此看來,護法是以萬法緣起立法相門,主張因緣所生法為有;清辨是以萬法實相立觀心門,主張畢竟皆空。 關於當時的空有之爭,後世看法不一。法藏的《楞伽玄義》中解釋說,清辨破有,護法破空,雖似相破,實是相成,因為相破的結果,益發彰顯『真空妙有』的佛教至理,此說不無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