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名僧。又稱太賢。生卒年及籍貫均不詳,其確實活躍時間在新羅景德王時代(742~764)。主要著述有:成唯識論學記、瑜伽纂要、唯識抉擇、菩薩戒本宗要、梵網經古跡記等。師於唯識、華嚴、戒律三學均有極深之造詣。於唯識學宗圓測、慈恩、道證,於華嚴學宗元曉、法藏,於戒律學宗義寂、勝莊。師始治華嚴,後攻唯識,皆能通達無礙。新羅佛教界深受元曉之影響,而元曉之後進學者,則又承大賢之學;中國學者,亦多稱之。所著「梵網經古跡記」,影響及於日本平安時代之唯識學者善珠(724~797)。善珠所著「梵網經略疏」,其體系即依據大賢之「梵網經古跡記」而成。景德王天寶十二年(753)發生大旱,大賢奉詔入宮講「金光明經」祈雨,涸井忽湧泉,高達二十二公尺,因名該井為「金光井」。曾受國王召請,後隱棲深山以終。大賢信仰彌勒菩薩,常繞彌勒菩薩圓塔經行,據聞當大賢繞塔時,彌勒菩薩之臉常隨著大賢而轉。[朝鮮佛教の寺と歷史] p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