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名 Vimāna-vatthu。巴利小部經(Khuddaka-nikāya)之一。略稱毗麻那(巴 Vimāna)。系收集說諸天勝報及生天因行之短頌經典,凡分七品八十五天宮。在敘述各天宮之初,皆有目揵連(巴 Moggallāna)等對住在該天宮之天子或天女,讚其依、正二報之殊勝,並問其得到該種果報之因行。其次,天子或天女敘述過去世在地上所行生天之因。經中所述諸天宮,以三十三天居多,少有述及化樂天、梵天界及四大王天。各品之終均附有攝頌。據大王統史(巴 Mahāvajsa, XIV)、善見律毗婆沙卷二載,阿育王子摩哂陀在錫蘭開教之初,為宮中大夫人阿[少/兔]羅及五百夫人說餓鬼本生經與天宮事,由此可知本經最晚之成立年代。本經有原文出版 P.T.S. 1886、英譯本 SBBIZ, Minor Anthologies IV, Jean Kennedy, 1942,及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二十四卷)。[B.C. Law: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p135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由大涅槃心一理之根本所開出之五種支末事戒。即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念清淨...【見道所斷煩惱部】 p0644 品類足論七卷八頁云:見道所斷煩惱部云何?謂有煩惱部,隨信隨法行道現觀邊忍所斷。...(雜語)與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同。本來為眾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書名)外題道宣律師感通錄。內題宣律師感天侍傳。因之一名感通傳,又云感通錄,又曰律相感通傳。一卷。記道宣師,...【般吒】 應言般茶迦,此雲黃門。...又作阿彌陀五尊曼荼羅。指阿彌陀佛及侍立左右之觀音、勢至、地藏、龍樹等四菩薩,或指以阿彌陀佛為中尊而安置上記四...除一切熱惱,梵名 Sarvadāhapra?amita。又作折諸熱惱菩薩。略稱除熱惱菩薩。為密教現圖曼荼羅除蓋障院東之第八位。...(菩薩)略稱觀音。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按觀世音像,世俗多...【分別自性緣起】 p0385 攝論一卷八頁云: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起。以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性...謂靈妙之識知,明白不闇。澄觀、宗密各為華嚴宗之四祖、五祖,然亦皆屬荷澤禪之系統。其中澄觀於所著華嚴心要法門中...Fajie 佛教術語。法泛指宇宙萬有一切事物,包括世出世間法,通常釋為軌持,即一切不同的萬事萬物都能保持各自的...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這是子貢很得意地講自己學問修養的心得。...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我們現在修習一個善法,有一種安樂的境界,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把所有的快...
約翰羅彬斯在他所寫的「新世紀飲食」一書及錄像帶裡,一一戳破了肉蛋奶的神話,他顛覆了美國人奉為圭臬的營養觀,果...問: 佛教的存在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濟群法師答: 剛才談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區別時還有一點沒有談:佛教是...
過去,佛陀帶領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及五百位諸大菩薩,來到毘舍離城的奈氏樹園,弘揚佛法,度化眾生。隔天清晨,...據《大寶積經》一五卷的記載:大約有五百位菩薩,從用功修行中,已得到宿命智,運用這宿命智,觀察自己的過去,發現...
天宮事
【佛光大辭典】
上篇:天宮寺 | 下篇:天宮寶藏 |
密教胎藏界曼陀羅之中台八叶中,正方四葉為如來之四智,隅角四葉為如來之四行,此八葉開立人、法二種,而成十六法。...
五支戒
見道所斷煩惱部
上求本來
感通傳
般吒
阿彌陀五佛
除一切熱惱菩薩
觀世音
分別自性緣起
靈知不昧
法界(dharmadhatu)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

處處想到眾生,結果自己最受用

徹底打破蛋、奶、肉的美麗神話
佛教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