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四佛土、四種佛土、四種淨土、四種國土。(一)為天台宗智顗所立之四種佛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一)凡聖同居土,又稱染淨同居土、染淨國。指人、天兩道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聖者同居之國土。其中,又可分種:(1)凡居,其內亦有惡眾生所居之「四惡趣」與善眾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別。(2)聖居,亦有實聖與權聖之分別。實聖即聲聞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別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處。權聖則有方便有餘土中之三乘人、實報無障礙土及常寂光土之法身菩薩、妙覺如來等,應有緣眾生之須而權化生於此土。此外,此凡聖同居土又有淨、穢二種,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穢土,西方極樂則是同居之淨土。(二)方便有餘土,又稱方便土、有餘土。指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所居之土。此等之人,係修方便道,斷除見、思惑者,故稱方便;但尚餘障覆中道實相之無明根本惑,故稱有餘。(三)實報無障礙土,又稱實報土、果報國。為斷除一分無明之菩薩所生之處。系酬報真實之道的無礙自在國土,故稱實報無障礙土;純屬菩薩之居,無有凡夫二乘,乃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之菩薩所居之果報土。(四)常寂光土,又稱理性土。為全然斷除根本無明之佛之依處,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滅(解脫)、光明(般若)之佛土。

上記四土之說,主要系就所居之人而作區別,然其中亦有佛為教化眾生而權化於其間之情形,故又可稱為「佛土」。又此四土之說,乃根據淨影寺慧遠之說而來。慧遠於大乘義章卷十九主張淨土有事淨、相淨、真淨三種,真淨之中又分出離妄之真、純淨之真兩種。若與上記智顗之四土相比照,則「事淨」相當於智顗之凡聖同居土,「相淨」相當於方便有餘土,真淨中之「離妄」相當於實報無障礙土,真淨中之「純淨」相當於常寂光土。智顗立此說後,三論宗嘉祥大師吉藏亦常引用其說,然於名稱略有變更,即方便有餘土改為「大小同住土」,實報無障礙土改為「獨菩薩所住土」,常寂光土改為「諸佛獨居土」。[法華玄義卷六下、維摩經文疏卷一、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上](參閱「佛土」2609)

(二)法常、智儼、道宣及玄惲等所立之四土,即諸佛所居之土有四種:(一)化淨土,為佛所變現七寶、五塵之化土體,以佛之神力,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等,猶如西方極樂淨土,隨諸眾生心所樂見而為示現;乃化身所居之土。(二)事淨土,以上妙七寶,即五塵色聲香味觸為其土相。於此土中,佛週遍光明七寶處,備諸珍寶,具足妙莊嚴,假使世界大火洞燃,如來在中,若依經行、若住坐臥,其處自然八功德水出現於地;乃他受用身所居之土。(三)實報淨土,此土以二空為門,三慧為出入路,奢摩他、毗舍那為乘,根本無分別智為用;乃自受用身所居之土。(四)法性淨土,此土以真如為體,以蓮華王為淨土所依;乃法身所居之土。

華嚴孔目章卷一「十種淨土章」(大四五·五四一上):「依小乘義,無別淨土;依三乘義,有別淨土。略準有四:一化淨土,謂化現諸方所有淨土。二事淨土,謂諸方淨土,眾寶所成。三實報淨土,謂諸理行等所成;謂三空為門,諸度等為出入路。四法性淨土,所謂真如;謂以依無住本,立一切法。」[法苑珠林卷十五、維摩經義疏庵羅記卷七(凝然)]

(三)唯識宗立佛所居之土亦有四種:(一)法性土,又稱自性身依法性土。法性土,即理土;自性身,即法身,以真如自性為身。謂此身土,體無差別,俱非色相所攝,譬如虛空,遍一切處。(二)自受用土,又稱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實報土,謂佛以相應淨識所修成就,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三)他受用土,又稱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實報土,佛以大慈悲力,隨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他受用身依之而住。(四)變化土,又稱變化身依變化土。佛以大慈悲力,隨諸有緣眾生所宜,化為佛土,或大或小,或淨或穢,佛變化身依之而住。[成唯識論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

(四)日本真宗立佛之四土為法身土、報身土、應身土、化身土。(參閱「四身四土」1700) p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