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1655)明代僧。吳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鐘。字蕅益,號八不道人。由於晚居靈峰(浙江杭縣)建寺、創社、著書,故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少好儒學,誓滅釋老,偶閱祩宏之自知錄、竹窗隨筆,遂取己所著闢佛論焚之。服父喪期間,聞地藏菩薩之本願,始萌出家之志。二十二歲專致念佛。翌年發四十八願,自稱「大朗優婆塞」。二十四歲就憨山大師之門人雪嶺剃度。

師嘗學華嚴、天台、唯識,欲統一禪、教、律,綜合佛教諸家體系,惟於實踐上側重念佛。併兼治儒家、景教。主張融合佛、道、儒三教。著作極多,其中閱藏知津,係解說大藏經之經、律、論、雜等四部。並融會諸教學,註釋大乘起信論、大乘止觀論。彌陀經要解一書,乃調和禪與念佛之作。門人成時別編其遺文為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十卷。與憨山、紫柏、蓮池併稱明代四大高僧。[淨土聖賢錄卷六、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一](參閱「智旭」5019) p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