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一切諸佛成佛之種子

發菩提心是佛教常用術語,全稱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菩提心是上求無上菩提之心,是一切諸佛成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就能夠速成無上菩提。

菩提心是一切正願之始,菩提的根本,大悲心的所依之處。修學菩薩道的人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佛子的最初之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

發願往生淨土的人,首先必須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中說,三輩往生之人,都應當發無上菩提心。

菩提心常因種種因緣而發,據《菩薩地持經》卷一載,發菩提心有四種緣,即:

一、見聞諸佛菩薩之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二、雖未見神變,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

三、雖不聞法,但自見法滅之相,故護持正法。

四、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擾,而難得發心。

《發菩提心經論》則記載有發菩提心的四種因緣。即:一、思惟諸佛,二、觀身之過患,三、慈愍眾生,四、求最勝之果。

《大乘義章》指出發菩提心有三種之別:

一、相發心,見生死與涅槃之相,遂厭生死,發心求涅槃。

二、息相發心,知生死之本性寂滅,與涅槃無異;離差別相,始起平等之心。

三、真發心,知菩提之本性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歸於自己之本心。《大乘起信論》則說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於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種發心。

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九云:「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大智度論》曰:「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觀經玄義分》曰:「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菩提心的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證」等四弘誓願。其中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成。簡而言之,菩提心就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因而各種經論都讚歎其德以勸勉發菩提心之人。

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省庵大師十分重視學佛者發菩提心的問題。為了勸誡更多的學佛者發菩提心,他專門譔寫了《勸發菩提心文》闡述發菩提心的重要。

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開篇即云:「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大師認為一個學佛者首先要發心;修行的要務,首先要立下大願。如果不發心、立願,則修行難以用上功夫。如果修行過程中不發菩提心,雖然辛苦,但最終難以有成就。為了令學佛者明瞭發菩提心的方法,大師在該文中還闡述了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

大師云:「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

大師認為,若佛子能夠以上十個方面來修學,不僅能夠進德修身,還能生起菩提心,從而圓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