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曇八犍度論序

釋道安撰

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祐有以見道果之至賾。擬性形容。執乎真像。謂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齊。觀如司南察乎一相。謂之法。故曰大法也。中阿含世尊責優陀耶曰。汝詰阿毘曇乎。夫然。佛以身子五法為大阿毘曇也(戒定慧名無漏也)。佛般涅槃後迦旃延(義第一)。以十部經浩博難究。撰其大法為一部八犍度四十四品也。其為經也。富莫上焉。邃莫加焉。要道無行而不由。可不謂之富乎。至德無妙而不出。可不謂之邃乎。富邃洽備故。故能微顯闡幽也。其說智也周。其說根也密。其說禪也悉。其說道也具。周則二八用各適時。密則二十迭為賓主。悉則味淨遍游其門。具則利鈍各別其所以。故為高座者所諮嗟。三藏者所鼓舞也。其身毒來諸沙門。莫不祖述此經。憲章鞞婆沙。詠歌有餘味者也。然乃在大荒之外。蔥嶺之表。雖欲從之。未由見也。以建元十九年罽賓沙門僧伽禘婆誦此經甚利。來詣長安。比丘釋法和請令出之。佛念譯傳。慧力僧茂筆受。和理其指歸。自四月二十日出至十月二十三日乃訖。其日撿校譯人頗雜義辭。龍蛇同淵。金鍮共肆者。救救如也。和撫然恨之。餘亦深謂不可。遂令更出。夙夜匪懈。四十六日而得盡定損可損者四卷焉。至於事須懸解起盡之處皆為細其下。梵本十五千七十二首盧(四十八萬二千五百四言)。秦語十九萬五千二百五十言。其人忘因緣一品雲。言數可與十門等也。周覽斯經有碩人所尚者三焉。以高座者尚其博。以盡漏者尚其要。以研機者尚其密。密者龍象翹鼻鳴不造耳。非人中之至恬。其孰能與於此也。要者八忍九斷。鉅細畢載。非人中之至練。其孰能致於此也。博者眾微眾妙。六八曲備。非人中之至懿。其孰能綜於此也。其將來諸學者游槃於其中。何求而不得乎。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一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八犍度頌曰。

 雜結使智行  四大根定見

阿毘曇雜犍度第一

 世間第一法  智人愛恭敬
 無慚色無義  最後說思品

世間第一法跋渠第一

云何世間第一法。何故言世間第一法。世間第一法何等系。當言欲界系耶。色界系耶。無色界系耶。世間第一法。當言有覺有觀耶。無覺有觀耶。無覺無觀耶。世間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耶。喜根護根相應耶。世間第一法。當言一心耶。當言眾多心耶。世間第一法。當言退耶不退耶。云何頂。云何頂墮。云何暖。此二十身見幾我見我所見有幾見。若無常有常見。於此五見是何等見何等諦斷。此見若有常無常見。若苦樂見。若樂苦見。若不淨淨見。若淨不淨見。若無我有我見。若無因有因見。若有因無因見。若有無見。若無有見。於此五見是何等見何等諦斷。此見此章義願具演說。云何世間第一法。答曰。諸心心法次第越次取證。此謂世間第一法。次有說者。於諸五根次第越次取證。此謂世間第一法。如我義。諸心心法次第越次取證。是謂世間第一法。以何等故言世間第一法。答曰。如此心心法。諸餘世間心心法為上為最。無能及者。故名世間第一法。復次此心心法。舍凡夫事得聖法。舍邪事得正法。於正法中越次取證。以是故言世間第一法。世間第一法何等系。當言欲界色界無色界系耶。答曰。世間第一法當言色界系。非欲界非無色界。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欲界系。答曰。不以欲界道得斷蓋纏。亦不能除欲界結。乃以色界道得斷蓋纏。亦能除欲界結。若以欲界道得斷蓋纏。亦能除欲界結。如是世間第一法當言欲界系。但不以欲界道得斷蓋纏。亦不能除欲界結。乃以色界道得斷蓋纏。亦能除欲界結。以是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欲界系。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系。答曰。於等法中越次取證。先從欲界於苦思苦。後色無色界同也。若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色無色界同也。設於等法中越次取證。先無色界於苦思苦。後欲色界同也。若聖道起先辦無色界事。後欲色界同也。如是世間第一法當言無色界系。但等法中越次取證。先從欲界於苦思苦。後色無色界同也。若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色無色界同也。以是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系。復次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不以無色想分別欲界。如緣苦法忍亦緣世間第一法。世間第一法當言有覺有觀耶。無覺有觀耶。無覺無觀耶。答曰。世間第一法。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云何有覺有觀。答曰。依有覺有觀三昧。得世間第一法。是謂有覺有觀。云何無覺有觀。答曰。依無覺有觀三昧。得世間第一法。是謂無覺有觀。云何無覺無觀。答曰。依無覺無觀三昧。得世間第一法。是謂無覺無觀。世間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耶。喜根護根相應耶。答曰。世間第一法。或樂根相應。或喜根相應。或護根相應。云何樂根相應。答曰。依第三禪得世間第一法。是謂樂根相應。云何喜根相應。答曰。依第一第二禪。得世間第一法。是謂喜根相應。云何護根相應。答曰。依未來禪依禪中間依第四禪。得世間第一法。是謂護根相應。世間第一法。當言一心為眾多心耶。答曰。世間第一法。當言一心非眾多心。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一心非眾多心。答曰。若世間第一法中間。不起餘世間法唯有無漏。若當起者若小若等若妙。設使小者不越次取證。以何等故。不以退道於等法中越次取證。若當等者亦不越次取證。以何等故本不以此道越次取證。若當妙者。彼本心心所念法。此非世間第一法。若後心心所念法。此是世間第一法也。世間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答曰。世間第一法不退也。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不退乎。答曰。世間第一法。諦順諦滿諦辦。無空缺處無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譬如士夫渡水度山谷阪若險難處。正身不迴身未到頃意正必到。世間第一法亦復如是。諦順諦滿諦辦。無空缺處無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譬如五大駃水。一為恆迦。二為擔扶那。三為薩牢。四為伊羅跋提。五為摩醯。盡趣大海無能斷流無能障者。盡趣大海海滿海辦世間第一法亦復如是。諦順諦滿諦辦。無空缺處無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復次世間第一法苦法忍中間。彼無有一法疾於心者。當於爾時無能制者不得思惟。以是故世間第一法當言不退。云何頂法。云何頂法退。答曰。譬如漏一刻頃歡喜向佛法僧。如世尊言。與十六婆羅門說諸摩那。如漏一刻頃歡喜向佛法僧。是謂頂法。云何頂法退。答曰。以得頂法若命終已退不復現在。如有一人與善知識相得。從其聞法思惟內挍計。信有佛道好法順僧。色無常痛想行識無常。信思惟苦習盡道。彼或於餘時不得善知識不聞法。不思惟內挍計。於世俗信退。是謂頂法退。云何暖法。答曰。於正法中起慈歡喜。如世尊說。馬師比丘滿宿比丘。此二癡人於我法中無有毫釐暖法此二十身。見幾見是我見我所見有幾見。答曰。五是我見十五是我所見。云何五我見。答曰。色我見痛想行識我見。是謂五我見。云何十五我所見。答曰。色我有見我中色色中我。痛想行識我有見。我中識識中我。是謂十五我所見也。若無常有常見。是邊見苦諦所斷。有常無常見。是耶邪見盡諦所斷。苦有樂見以惡法為最此名見盜苦諦所斷樂有苦見。是耶邪見盡諦所斷。不淨有淨見。以惡法為最。此是見盜苦諦所斷。淨有不淨見。是耶邪見。或盡諦斷或道諦斷。若盡觀不淨此耶邪見盡諦所斷。若道觀不淨此耶邪見道諦所斷。無我有我見。是身耶邪見苦諦所斷。有因無因見。是耶邪見習諦所斷。無因有因見無作因作此戒盜苦諦所斷。若有而言無見。是耶邪見或苦諦斷。或習諦斷。或盡諦斷。或道諦斷。若言無苦是耶邪見苦諦所斷。若言無習盡道此耶邪見習盡道斷。若無而言有見。此非見此耶邪智。

阿毘曇初世間第一法跋渠竟(梵本五百二十八首盧)。

阿毘曇雜犍度智跋渠第二

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乎。頗有一識識一切法乎。頗有二心展轉相因乎。頗有二心展轉相緣乎。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乎。若人不可得亦無前心而就後心。以何等故憶本所作。以何等故憶識強記。以何等故憶而不憶。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得。祭餘處不得。當言一眼見色二眼見色耶。耳聲鼻香亦復如是。諸過去者一切無現耶。若無現者一切過去乎。諸過去者一切盡耶。若盡者一切過去乎。諸過去者一切沒耶。若沒者一切過去乎。若苦生疑是苦非苦耶。當言一心為眾多心乎。若習盡道生疑是道非道。當言一心為眾多心乎。頗有一心有疑無疑乎。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有佛世尊告諸弟子。汝等癡人。此義云何。以何等故佛世尊告諸弟子汝等癡人乎。有六因。相應因共有因自然因一切遍因報因所作因。云何相應因。云何共有因。云何自然因。云何一切遍因。云何報因。云何所作因。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所使耶。設使心所使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當斷耶。設使心當斷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斷耶。滅因識云何滅因識滅因識幾使所使。此章義願具演說。

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乎。答曰。無也。若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何所不知乎。答曰。不知自然。不知共有法。不知相應法也。頗有一識識諸法乎。答曰。無也。若此識生一切諸法無我。此何所不達乎。答曰。不識自然。不識共有法。不識相應法。頗有二心展轉相因乎。答曰。無也。此非一人若前未來俱生二心。非未來心與前心因。頗有二心展轉相緣乎。答曰有。若一思惟無當來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思惟有當來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念無當來道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念有當來道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二有知他人心展轉心作緣。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答曰。無有第二次第緣。眾生一一心轉。如人不可得空也。前心不住。後心云何憶本所作。答曰。眾生法中得如此智憶本所作。譬如刻印作字有所印處知字。則現亦知他所作已所作亦自知。彼亦不從來問。我亦不從往問汝作何字。彼亦不答我作是字。如印所作字自知作字。自所作亦知他所作亦知。如是眾生法隨所作則知所作法亦知。譬如有兩兩人知他人意各各相因。心彼一不從二。問汝云何相因彼亦不作是。答我作如是因緣亦知他人意法。得如是意各各相因。如是眾生法得如是知隨前法則知。復次一切心所念法定有因緣。及修意所作有力意常不忘失。以何等故憶而復憶。答曰。眾生之法心自然迴彼。次第智生。修意力強專意不忘。以何等故憶而不憶。答曰。眾生之法意不自迴彼。不次第智生。意漸漸微亦常多忘。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處也。答曰。此道自爾生入處法受身份爾是故得到。譬如鳥鴛鴦雁鶴孔雀鸚鵡千秋共命鳥。能飛虛空然鳥不神於人。不大於人。神力不能勝人。德不能大人。法自應爾生彼受身而飛行。譬如一泥犁一畜生道一餓鬼界。皆識宿命亦知他意。亦能雷電興雲風雨。作此種種。然不能勝人。神不能大人。力不能勝人。然其法自爾生入受身所作便果。復次有人長夜行婬。如是貪如是念如是欲如是思惟。彼便娶婦生兒。為兒娶婦為孫娶婦。亦作是言。我當有兒。兒當有兒。我死後若墮餓鬼。復當念我與我揣食。彼長夜作如是欲。作如是念。作如是貪。作如是思惟。所念便果。當言一眼見色耶。二眼見色耶。答曰。二眼見色。以何等故二眼見色。答曰。如合一眼而視色不淨便起不淨識。如開兩眼而視色便起淨識。如合一眼而視色起淨識。如開兩眼而視色起不淨識。不得作是說兩眼見色。但合一眼而視色起不淨識。開兩眼視色起淨識。是故兩眼見色。如合壞滅沒亦如是。耳聲鼻香亦復如是。諸過去者一切不現耶。答曰。或過去非不現。云何過去非不現。答曰。如優陀耶言。一切結過去於園離園去。於欲不染欲如鍊真金。是謂過去非不現。云何不現非過去。答曰。如有一人乘神足不現。或以咒術或以藥草。此謂不現非過去。云何過去亦不現。答曰。諸行起始起生始生成始成。得盡去無現變易過去。過去世攝過去世。是為過去亦不現。云何不過去亦不現。答曰。除上爾所事諸過去者一切盡乎。答曰。或過去非盡。云何過去非盡。答曰。如優陀耶言。一切結過去於園離園去。於欲不染欲如鍊真金是謂過去不盡。云何盡不過去。答曰。如世尊言。是謂聖弟子盡地獄畜生餓鬼惡趣道。是謂已盡不過去也。云何過去亦盡乎。答曰。諸行起始起生始生成始成。得盡去無現變易過去。過去世攝過去世。是謂過去亦盡。云何非過去非盡。答曰。除上爾所事。復次我今當說結。結或過去非盡或盡非過去。或過去亦盡。或不過去亦不盡。云何過去不盡。答曰。諸過去結不盡。有餘不滅不吐。是謂過去不盡。云何盡不過去乎。答曰。諸未來結已盡無餘已滅已吐。是謂盡不過去。云何過去亦盡。答曰。過去結已盡無餘已滅已吐。是謂過去已盡。云何不過去亦不盡。答曰。未來結不盡有餘不滅不吐。及現在諸結。是謂不過去亦不盡。諸過去者盡沒乎。答曰。或過去不沒。云何過去不沒。答曰。如優陀耶言。一切結過去於園離園去。於欲不染欲如鍊真金。是謂過去不沒。云何沒非過去。答曰。我今當說狹小事如小舍。言舍沒街巷器。小眼見色言眼沒。是謂沒非過去。云何過去亦沒。答曰。諸行起始起生始生成始成。得盡去無現變易過去。過去世攝過去世。是為過去亦沒。云何非過去亦非沒。答曰。除上爾所事。復次我今當說結。結或過去非沒。或沒非過去。或過去亦沒。或不過去亦不沒。云何過去非沒。答曰。諸過去結未盡有餘不滅不吐。是謂過去非沒。云何沒不過去。答曰。諸未來結以盡無餘已滅已吐。是謂沒不過去。云何過去亦沒。答曰。諸過去結已盡無餘已滅已吐。是謂過去亦沒。云何不過去亦不沒。答曰。諸未來結不盡有餘不滅不吐。及現在結。是謂不過去亦不沒。若苦生疑是苦非苦。當言一意為眾多意耶。答曰。是苦一意無苦二意若習盡道生疑是道非道。當言一意為眾多意耶。答曰。是道一意無道二意。頗有一意是疑不疑。答曰。無也。於苦有疑於苦無疑。非為苦疑非為苦無疑。於習盡道疑於道無疑非為道疑非為道無疑。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名身云何。答曰。名者分別語有增數相施設說轉名。是為名身。云何句身。答曰。如是句身得義滿記彼此業。世尊亦說。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此一句。諸善奉行此二句。自淨其意此三句。是諸佛教此四句。如是句義滿記彼此業。是謂句身。云何味身。答曰。字身說味身。世尊亦說。頌是偈相。字是味相。名是依偈造者。偈體如是字說味身。是謂味身。如佛世尊告諸弟子稱言癡人。此義云何。以何等故佛世尊稱言癡人。答曰。佛世尊法中。不順戒行犯眾過事。無果實行故稱癡人。復次佛世尊不順教誡教使順法故稱癡人。是佛世尊常訓誨語。如今和上阿闍梨教訓弟子。稱言癡人所作非法造不善事。佛世尊亦復如是告諸弟子稱曰癡人。有六因。相應因共有因自然因一切遍因報因所作因。云何名相應因。答曰。痛痛相應法相應因中因。痛相應法痛相應因中因。想思更樂憶欲解脫念三昧。慧慧相應法相應因中因。慧相應法慧相應因中因。是謂相應因。云何共有因。答曰。心心所念法共有因中因。心所念法心共有因中因。復次心心所迴身行口行共有因中因。復次心心所迴心不相應行共有因中因。心所迴心不相應行心共有因中因。復次共生四大展轉共有因中因。是謂共有因(因中因展轉相生義也)。云何自然因。答曰。本生善根後生善根。與善根相應法。自界自然因中因。過去善根未來現在善根。與善根相應法。自界自然因中因。過去現在善根未來善根。與善根相應法。自界自然因中因。無記根亦復如是(四痛一愛二五邪見三憍慢四無明也)。本生不善根後生不善根。與不善根相應法。自然因中因。過去不善根。未來現在不善根。與不善根相應法。自然因中因。過去現在不善根。未來不善根。與不善根相應法。自然因中因。是謂自然因。云何一切遍因。答曰。本生苦諦斷一切遍使。後生習盡道思惟斷使。與使相應法。自界一切遍因中因。過去苦諦斷一切遍使。未來現在習盡道思惟斷使。與使相應法。自界一切遍因中因。過去現在苦諦所斷一切遍使。未來習盡道思惟斷使。與使相應法。自界一切遍因中因。習諦所斷亦復如是。是謂一切遍因。云何報因。答曰。諸心心所念法受報色。心心法心不相應行。彼心心法此報報因中因。復次諸身口行受報色。心心法心不相應行。是彼身口行此報報因中因。復次諸心不相應行受報色。心心法心不相應行。彼心不相應行此報報因中因。是謂報因。彼云何所作因。答曰。眼緣色生眼識。彼眼識眼所作因中因若色彼共有法彼相應。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細滑身識。意法意識。彼共有法彼相應。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如是諸法所作因除其自然。耳鼻舌身意緣法生意識。彼意識意所作因中因。若彼法共有法彼相應。眼色眼識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細滑身識。彼共有法彼相應。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如是諸法所作因中因。除其自然。是謂所作因。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所使耶。答曰。或所使或不所使。云何所使。答曰。諸使未盡此所使。云何不所使。答曰。諸使盡此不所使。設使心所使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答曰。或是彼非餘。或是彼是餘。云何是彼非餘。答曰。苦智生習智不生。若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是彼非餘。云何是彼是餘。答曰。人染污心一切被縛系。是謂是彼是餘。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當滅耶。答曰。或滅或不滅。云何滅。答曰。諸使於彼緣滅是謂滅。云何不滅。答曰。諸使於彼緣未盡是謂不滅。相應諸使此使何所滅。答曰。諸使緣滅也。如是汝語使緣滅耶。答曰。如是若作是語諸使盡諦道諦所斷無漏緣此使何所滅。此滅彼滅此事不然。如向者語。諸使盡諦道諦所斷有漏緣。此盡彼當言盡。設諸使心所斷此斷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答曰。或是彼非餘。或是彼是餘。云何是彼非餘。答曰。若心無染思惟所斷。是謂是彼非餘。云何是彼是餘。答曰。若心有染是謂是彼是餘。盡緣識云何。答曰。苦智生習智未生。若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彼識幾使所使。答曰。十九一心耶不也。欲愛未盡苦智生習智未生。若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此識幾使所使。答曰。欲界習諦所斷七。欲愛盡色愛未盡苦智生習智未生。若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彼識有幾使所使。答曰。色界習諦所斷六。色愛盡無色愛未盡。若苦智生習智未生。若無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彼識幾使所使。答曰。無色界習諦所斷六。

智品第二竟(梵本二百三十首盧長二十字)。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