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第五

宋四明東湖沙門 志磐 謹撰

明古杭雲棲後學 袾宏 重訂

(法師入道場上香。施主上香設拜)。

(表白振鈴獻香。述偈)。

 建大寶爐開法供  香風濃郁藹栴檀
 群生無一不心聞  於此悟明中道義

我佛如來有然香真言。謹當宣誦。

唵什伐栗多末你 阿缽羅句吒 蘇破囉尼毗迦知 虎[合*牛]

(誦咒三遍畢。動鐃鈸。)。

(法師想香雲海充塞道場。六道群生。熏聞開悟)。

(表白灑淨。振鈴述偈)。

 湛湛靈泉盈寶器  了知流出自心源
 只於當處悟真機  遍灑法筵無不淨

我佛如來有灑淨真言。謹當宣誦。

唵伐什囉 賒咩(羊鳴音)耶 吽癹(音潑)悉哩摩呬(音戲)薩訶

(誦咒三遍畢。動鐃鈸)。

(表白持水散灑座席。悉令週遍)。

(法師想水至處。几席之上。光明嚴潔)。

(表白宣意旨白言)。

六趣何多。一時俱會。繇憑佛力。得預道場。當悉徇於真規。庶咸歆於淨供。成茲法施。藉彼信心。敢布勤渠。用彰發起。

(讀意旨畢。動鈸。表白振鈴白言)。

 歸命十方三寶眾  願垂神力為冥資
 我今具食誦真言  遍彼六凡咸受供

(表白遍食白言)。

夫一切諸法。體是三德。依正色心。何所不具。是以大周剎海。小極一塵。過現未來。剎那一念。此三德體。則無乎不遍者也。三德者何也。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各具常樂我淨是為德。法身不獨法身。必具般若解脫。般若解脫互具亦爾。圓人一心。具此三德。非縱非橫。故喻之以圓伊。遍一切處。故目之以秘藏。大矣哉。其法性之總相者乎。洪惟我釋迦牟尼如來。宣說施食法門。俾於一心持誦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勝妙力陀羅尼。加持一食。出生無量。週遍法界。普興供養。蓋此陀羅尼者。即是三德秘藏。此秘藏者。具一切法。故能於此流出無窮。而未嘗有竭也。夫威德自在者。解脫德也。光明者。般若德也。勝妙者。法身德也。力者。三德之力用也。陀羅尼者。總持之稱也。總持三德。要在一心。一心三德。法爾而具。然則一心即陀羅尼。陀羅尼即是法食。莫不皆以三德共為之體。亦莫不以三德共為之用。我今繇能了知三德秘藏具一切法。一切諸法同三德體。故能舉體起用。作我現前所奉分段之食。於一一食。出生一切天須陀甘露味。及歡喜丸。醍醐酥酪。一切美味。莫不畢具。於此一一味中。亦復出生妙香寶華。天衣瓔珞。眾寶輦輿。一切服用。鐘磬金鐃。笙簫角貝。鼓樂絃歌。一切妙音。流泉浴池。華果園林。光明台殿。一切住處。復於一一美味。一一服用。一一妙音。一一住處。彼彼出生。如上六塵。一切妙供。無不週遍。如帝網珠。千光交映。一珠趣多珠。多珠趣一珠。一多相攝。彼彼互照。然則一器之食。至微至約。而所以能有如是不思議用者。以此一念即三德之全體故也。我今奉為施主。持此三德所熏六塵妙供。普施法界無量群生。一時充足。無所乏少。雖彼眾生各得受用。而我本無所與。眾生本無所取。所施之物亦本無有。我及眾生亦無有相。是為以空為觀者雖復無與無取。無物無我無眾生。而其施者受者。及中間物。莫不宛然歷歷可見。是為以假為觀者。於一心中。了知施者受者。及所施物。非有非無。三輪俱絕。是為以中為觀者。三觀圓照。一念中得。無後無前。何思何慮。作如是觀而行施者。是為不住相施。是諸眾生受此施時。一一自然皆得禪悅法喜。以故居天道則轉增勝福。在人倫則頓悟真歸。修羅調伏瞋心。餓鬼咸獲飽滿。畜類自得智慧。地獄永脫拘囚。即於此時。咸悔業因。進求出世。當知適為汝輩歸依三寶。奉行懺悔。發菩提心。立四弘誓。示之以三聚淨戒。顯之以三德妙體。明白洞達。更無餘蘊。而又於此時加之以法食之益。是法是食。俱得為利。則如天台之言曰。譬如熏藥。藥隨火勢。入人身中。患除方復。法隨食入。亦復如是。或近或遠。終破無明。是皆上藉茲日法施之力以致若是。

我今奉宣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勝妙力陀羅尼。加持法食。充遍法界。成大功能。如前所說。仰憑法眾。同音持誦。

曩謨薩[口*縳]怛他(一)(引) 孽跢(去聲)嚩路(引)枳(音吉)帝(二) 唵(三) 三(去聲)跋羅三(去聲)跋羅吽(四)(引)

(大眾同音誦咒。據焰口經。施鬼眾食。令誦七遍。施婆羅門仙眾。令誦二七遍。供養三寶。令誦三七遍。今人施六道食者。多誦至七十遍。功用彌勝。咒畢。動鈸)。

(法師想一一食中。出生甘露上味一切餚膳。如前遍食文中。六塵互遍。彌滿法界。依正諸法。皆成妙供。一時普施法界六道。各得受用。無不週遍)。

(表白振鈴施甘露水。白言)。

惟茲湛水。出彼高源。被以密言。成斯甘露。是為不死之神藥。能滅至渴之焦心。可使清涼。普令饒益。於此修營之食。加乎灌沃之功。既變化之有方。則出生之無盡。莫不屬饜諸趣。暢悅群情。咸豁悟於己靈。即頓增於法喜。

我佛如來有施甘露真言。謹當宣誦。

南無素嚕皤耶 怛多揭多耶 怛你他 唵素嚕素嚕 缽囉素嚕 缽囉素嚕 莎訶

(大眾同音誦咒畢。動鐃鈸)。

(表白持水遍灑四座供食。及中間斛食)。

(法師想此法水。繇咒力故。即成上妙天甘露味。散灑供食。豈惟淨潔香美。非世所有。亦復出生種種餚膳。無有限量。於諸餚膳。復能出生微妙五塵。重重無盡。週遍法界。六道群生。各得受用)。

(表白振鈴稱四如來名。白言)。

佛言。若有四眾常誦此真言。及四如來名號。加持飲食。施諸餓鬼者。受此食已。悉得飽滿。其行施者。便能具足無量福德。則同供養百千俱胝如來功德無別。又言此真言法。豈唯施鬼。亦復施仙。及以三寶。引而伸之。則知亦當施餘五趣。則法界之義方顯。我今專為稱唱四如來名。以彰勝用。

 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  南無離怖畏如來

(大眾同音誦佛號各三遍)。

(法師想四如來各興慈念。攝濟群生。能令現身現德圓滿。色相具足。恣意受食。離諸怖畏)。

(表白振鈴依位獻供。白言)。

萬法之性無住。故能卷歸一空。六塵之體恆周。故得舒出諸有。是為全理而造。莫匪繇心所生。則知此食。具遍十方。允在茲時。普熏群品。然既遇大王之珍膳。當載聆吾佛之靈章。豈唯享則多儀。蓋是飽必須教。均沾上味。咸悟圓常。庶因齋事之緣。同成法施之會。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四空四禪。六欲諸天。日月星天。天曹列聖。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眾和香華獻。動鐃鈸。下去例此。表白振鈴宣偈。並述讚文)。

 世仰四空無色定  四禪十八梵天倫
 惟茲欲界六天王  五欲自娛無與比
 日月五星齊七政  北辰北斗眾天星
 角亢列宿盡週天  八萬四千災變者
 十二宮辰並六甲  天曹賞罰眾天宮
 十方天道萬仙真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窮無色頂。仰極境之至高。懷有漏心。與長年而俱謝。矧四禪乃屬於邪定。而六欲不離於凡情。雖從夙修十善而來。寧免見感五衰之相。至若耀千光於二道。垂萬象於一天。獨憐冠上之華萎。豈覺空中之箭墜。威權自在。為上界宮府之真仙。賞罰必行。實下地人倫之司命。念福力久而復失。信死魔決矣難逃。以權引實者。固究竟於本原。隨業受生者。蓋一期之妄報。雲隱峨峨之玉殿。風揚燁燁之銖衣。執妙華以遨遊。味甘露而厭飫。意常自逸。樂且無央。八萬劫終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受形塵世。尚知聞法得道之時。趺足幽區。何有離苦脫罪之處。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眷戀於高穹。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五嶽四瀆。地載游空。福德諸神。系祀靈祠。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今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五嶽聖君同佐命  扶桑水府萬仙真
 江河淮濟眾龍神  四大海王諸眷屬
 華果園林並百谷  旱蝗災病眾神司
 五方分野土神君  風雨雷霆熒惑類
 天下城隍諸廟食  立功施法錫廟封
 十方福德眾威神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尊形山嶽。巨鎮稱尊。奉職雷霆。至靈可仰。谷果園林之所主。水火風雨之攸司。居海澤之龍君。守方隅之土府。城隍列廟。裡域叢祠。定國安民。著元勳於史冊。御災捍患。結盛德於人心。擅王侯徽美之稱。顯天地神明之用。洞陰陽而有序。信賞罰以必行。既助化於昌時。宜垂名於常祀。謂善權。則暫同諸事。言實報。則正墮邪思。故知血食以傷生。未若齋心而潔己。其或多貪徒屬。廣辟殿堂。妄作殃祥。自昭威勇。真常素昧。竟莫識於依歸。惡習彌增。將速趨於淪墜。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眷戀於塵寰。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帝王后妃。文武官僚。孔聖儒宗。仙人隱士。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述偈讚文)。

 四聖輪王併列國  帝王正後及元妃
 三公卿士眾名賢  凡曰百僚文與武
 至聖大儒尊孔道  四科十哲顯儒宗
 婆羅門眾即仙人  此土老莊仙聖者
 巢父許由諸逸士  夫人命婦及封君
 十方諸國眾君臣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聖王間出。御金銀銅鐵之輪。明主迭興。握社稷山河之柄。開基立極。繼體守文。舉六合以為家。統黎元而作子。然而君無良則喪位。臣不密則失身。若此至難。可不自畏。維持世道。景仰儒宗。正心誠意以發其幾。制禮作樂以崇其化。公卿百辟。具經國之賢材。將校六軍。蘊安邊之英略。逸民隱士。仙人羽流。挺出塵絕俗之標。得定命延生之術。維后妃夫人之眾。及嬪妄烈女之倫。內則之行後庭。中饋之助私室。或出或處。報暫見於兩端。若智若愚。竟同歸於一死。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承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聞妙法。頓悟真空。勿留滯於塵寰。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農民工商。醫卜雜流。貴賤男女。十類人倫。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今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十類人倫隨十習  頑愚明達各分朋
 服田力穡百工人  坐賈行商醫卜者
 事上奉公諸吏卒  至於奴婢及倡優
 惟忠惟孝固無慚  不義不仁宜見罰
 貧富繇天皆分定  窮通有命豈人為
 十方人道眾無央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自天降種。故併列於三才。得人為身。繇宿持於五戒。豈惟有學道之分。要知具成佛之緣。至於忠孝克修。奸貪莫化。皆性習之相遠。致善惡之不同。士農工商之稱四民。頑愚明達之分十類。惟醫藥卜筮之輩。及技術倡優之待。男女各得其朋。尊卑不失其序。名教內地。莫匪衣冠之家。遠近外邦。固多朴直之行。壽夭窮通。其報若是。鰥寡孤獨。此苦何言。只知蹈生死之輪。寧能入聖賢之域。元明外照。竟背失其本心。雜業交傾。將飄零於異趣。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眷戀於殘軀。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四類受生。五趣所攝。山間海底阿修羅眾。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惟此化生天所攝  執持世界與天爭
 居鄰日月是胎生  護法乘通同鬼趣
 旦在虛空歸水宿  信知此類比旁生
 四生五趣攝還周  北住須彌深入海
 眾相山中為一種  號稱最劣少威神
 阿修羅道眾無央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宿修十善。但成下品之因。區別四生。遂感陋心之果。專行利己。多為勝他。福雖強而報本非天。形極巨而手能障日。處眾相山中。其威或劣。住大鹹水底。所入最深。寶網雕欄。映行樹參差之影。奇華名苑。出眾禽和雅之音。居宮燒。則來苦具於三時。御飲食。則變青泥於一口。是為惡趣所攝。蓋因邪見之堅。其有聞悅意女言。而遽爾興瞋。共帝釋天戰。而終焉致敗。逃身入藕竅。想多慚色。取月為耳璫。只成慢辭。但念不臧。豈明無諍。長懷暴戾。將鬼畜之為儔。都無慈心。何人天之有望。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眷戀於殘軀。得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焰口鬼王。三品九類諸餓鬼眾。橫死孤魂。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諸餓鬼中名焰口  以權引實故稱王
 財分三品豈無因  業報千差於此見
 食血食香非一類  依山依水即為名
 閻浮地下閉幽區  或處鐵圍償宿罪
 別有夜叉羅剎鬼  至於橫死眾傷亡
 十方餓鬼及孤魂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習慳貪之業。既非吉人。感丑陋之形。乃名餓鬼。是以咽垂大癭。腹聳高山。足比枯柴。面同惡獸。火炬長然於口。針毛每刺其身。豈惟痛苦難言。抑亦饑虛莫告。閻浮提地下之正住。斫迦羅山間之別居。凡丘陵草木空荒之鄉。及城邑街衢憒鬧之處。固多此類。得脫何時。不善用心。墓下鞭尸而奚益。尚知活命。人中求食以為謀。至於被焚被溺之喪生。自刎自經之害體。凡茲短折。悉是傷亡。孤魂渺渺以無依。長夜漫漫而未旦。唱言水水。此鬼城內那得有之。寱語刀刀。我王庫中無如是者。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留滯於幽區。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閻摩羅王。地府十王。王妹神女。諸司官吏。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信矣十王居地下  閻摩羅號最稱尊
 惟茲神妹亦分權  善惡二童諸女吏
 十八大臣曾立誓  同為治獄報初心
 洪伽噤等固威雄  惡毒鬼儔咸佐理
 業鏡火珠常鑒照  諸司典執本公平
 十方地府眾神司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善心初發。上天之寶殿先成。惡念才萌。下地之火城已具。故知現起之業行。可卜未來之報緣。惟閻摩羅之至神。住捺落迦之冥界。列華池於四處。懸鈴網於七重。眾鳥和鳴。香風芬郁。苦俱樂而間受。兄與妹以雙王。因本無良。從極瞋而立邪誓。果還自熟。撲熱鐵而灌融銅。矧十八之大臣。及百萬之精卒。繇當時有奉助治罪之願。致此日得各任典司之稱。所謂掌廳案之判官。與彼執文籍之童子。推鞫對驗。固無枉濫。燒然凍冽。曷不辛酸。非諸神可專其權。實眾生自感之力。久纏妄習。徒令曠劫拘囚。欲反真修。不出一心照了。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幸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留滯於幽都。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八熱八寒諸大地獄。諸獨孤獄。受苦囚徒。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八熱正居南贍部  四門十六號游增
 須知邊住鐵圍山  此是八寒諸獄處
 劍樹刀山殃自受  鐵丸銅汁苦難逃
 維茲惡逆大阿鼻  無數劫來無解脫
 別有泰山孤獨獄  城隍祠廟管新亡
 十方地獄眾囚徒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非毀三寶。曾無歸敬之誠。違逆二親。罔念生成之本。其或六根圓造。至於一業單行。過之微者責亦微。罪之大者罰斯大。是心所作。自我之招。如夜書火滅而字存。若曉鑒形臨而影見。極熱極寒之異熟。惡因惡果之相成。斫迦羅兩山間。日月神天不照。閻浮提八獄下。鐵銅石火交陳。風吹劍樹。則舉體刺傷。湯湧灰河。則全身糜爛。既受斫於斤斧。復被嚙於豺狼。捺落迦謂之惡人。閻摩羅訶為獄種。至若曠野獨孤之處。蓋從別業輕薄而言。繇不明自性之真空。故莫免此時之妄報。遙遙長劫。何知得脫之期。渺渺沉魂。誰反在迷之念。今則特開勝會。普度囚徒。願因佛日之光。得赴檀家之供。親聞妙法。頓悟圓乘。勿再入於陰區。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鐵圍山間。遍五趣中。鱗甲羽毛十類旁生。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師子象王昭福德  龜龍麟鳳應休祥
 烏鳶燕雀是飛禽  牛馬犬羊為走獸
 鼉鱉魚蝦名水族  蚊虻蠅蟻最微生
 蚖蛇蜂蠆毒心強  鱗甲羽毛隨業受
 正住鐵圍並海渚  邊居五趣悉週遭
 十方十類眾旁生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稟愚癡之性。正見全乖。受陋劣之形。旁生是號。水陸空之居異。魚鳥獸之群分。胎卵濕化之四生。休咎服循之十類。鳳鳴而昭祥瑞。鵬集則表凶衰。吞鉤之餌。見其多貪。赴火之明。憐其罔覺。具先知之智。豈復免於刳腸。有負重之功。亦終歸於解體。以大制小。則遞相食啖。隨業論對。則更互酬償。慨此輩之交傾。當何時而得止。至若張羅布網以夭其命。發機設阱以傷其生。方血污於刀砧。竟身糜於鼎鑊。長懷極苦。牢結深怨。以茲自己之脂膏。飫彼不仁之口腹。如斯酷罰。非為橫報之相加。驗以前因。實是惡修之所致。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得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豁悟性空。勿眷戀於殘軀。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七七日內。七返受生。諸趣往來。中陰趣眾。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言偈讚文)。

 補特伽羅為數取  生經七日太匆匆
 如斯七七日才終  決定受生隨業轉
 七趣往來無暫止  四洲經歷莫遑居
 略為十七種名言  此類只憑天眼見
 別有泥犁分罪福  隨心感得巧風吹
 惟茲中陰眾無央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從緣隱顯。若鏡像之有無。隨業升沈。如井輪之高下。惟天上五衰之至。及人間四相之遷。三塗之出沒紛紜。諸趣之往來雜沓。善惡極重者。即能感報。果因稍輕者。且復俟時。以未得於受身。故暫歸於中陰。何死生之數取。繇罪福之轉移。倏忽而終。壽量定於七日。變化而有。質狀比於小兒。念念不臧。形形相續。識雖聰利。性只昏蒙。不離萬法之中。強名六道之外。在天眼固應得見。非佛心莫能遍知。若此無歸。誠為可憫。周流妄境。以隨情正爾牽連。回入修門。至得道方為止息。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倫。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承法施。頓悟圓乘。勿眷戀於殘軀。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宣咒獻供)。

我佛如來有獻供養真言。謹當宣誦。

唵誐誐曩 三婆嚩 縛日囉 斛

(誦咒三遍畢。動鐃鈸)。

(法師想下堂十位聖凡。承茲法力。咸得受供)。

(表白白言)。

 願因秘密  不思議熏  悉使微餚  轉成法供
 施諸六道  十位群靈  一時普資  無不週遍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 府城隍列廟 縣鄉坊系祀靈祠諸侯王眾。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今夕今時。受茲供養(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當府城隍靈佑廟  巍巍府主顯威神
 祥刑自古祀皋陶  [袖-禾+?]德於茲封列廟
 粵有明王諸往哲  郡樓旗纛大將軍
 惟斯賢聖邑中尊  赫爾海神居廟食
 寺觀官衙諸土主  至於諸巷五通神
 匝城屬縣眾靈祠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虹梁壓水。據上下之要津。雉堞齊雲。壯東南之會府。峨峨官宇。比比民居。必有真靈。共為庇蔭。是以城隍列廟。裡邑叢祠。咸顯諸神。克亨厥祀。豐碑特立。既昭示於袖封。邃殿宏開。用奉嚴於真像。莫不立功施法。助國安人。將俯答於祈禳。必大彰於威烈。凡兵戈厄難之際。及水旱疾疫之時。一有所求。罔不為應。但歆血食。曾未免於傷生。都無慈心。竟何思於責報。今則特開勝會。普濟群倫。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親聞妙法。頓悟圓乘。勿眷戀於塵寰。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近邑當境諸廟侯王。住居六神。家庭香火。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近邑侯王諸廟食  至於當境眾神明
 住居中溜大明王  門戶諸神並主灶
 守井守庭俱奉職  床公床母廁夫人
 方隅太歲土司神  服事家庭香火眾
 莊庫所居並店肆  田山蔬圃及墳塋
 維茲福德眾神靈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闡至靈而護物。大庇鄉閭。昭明信以事神。聿修廟祀。念聚廬而托處。知中溜之稱尊。守禁忌於方隅。謹出入於門戶。灶專飲食之用。井備水泉之需。臥床保以常安。奏廁賴其密佑。親承佛囑。莫妄擾於人居。無作神羞。冀默扶於世福。至若家庭之立像位。冢墓之有地祇。田山界畔之相分。倉庫積儲之甚盛。凡茲處所。悉有典司。如其清正。則但受香燈。或復奸貪。則恣求血肉。此之惡習。難以盡言。是權施。則行在利他。若實報。則業招自我。夙稟聰明之智。未免邪思。不知常住之心。焉求覺慧。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大沾法施。豁悟性空。勿留滯於塵寰。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本家上世祖禰亡靈。師友親眷諸位神儀。並諸眷屬。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表白振鈴宣偈讚文)。

 天地既分人道立  最初得姓是為先
 洪惟始祖及高曾  逮我二親咸薦福
 若或見存資福壽  如其已逝必超升
 至於伯叔與諸姑  兄友弟恭無不度
 師友外親諸母氏  等今披濟不遐遺
 世間男女盡吾親  於此一時俱奉供

伏以自宗祧之陰騭。故能垂裕於後昆。繇梵福以冥熏。是曰追榮於上世。然則奉先思孝。莫如崇德報功。故夫近從高曾。逮及父母。已遷神於昭代。或侍養於餘年。懷正見。則再返人中。造重愆。則竟淪下地。縱耽天樂。尚何免於五衰。別證仙身。亦還來於諸趣。事戰爭而興大忿。逐飛走以作旁行。靈風肅肅。知其為神。飢火炎炎。謂之曰鬼。出沒四生之境。罔念超際。迴旋六道之輪。何當止息。其有勤修至行。深會圓乘。想密契於無生。必高登於上品。盡大地莫非親眷。等成㧞濟之緣。歷曠劫所有怨仇。悉動解除之念。今則特開勝會。普度迷流。願因佛日之光。來赴檀家之供。欣聞妙法。豁悟真空。勿留滯於塵寰。即升騰於樂土。(眾和)歸命頂禮常住三寶。

(施主作禮。表白唱言)。

一心奉供(受薦某人神儀)。

惟願不迷本性。承佛威光。是夕今時。受茲供養。

(施主作禮表白宣咒獻供)。

我佛如來有獻供養真言。謹當宣誦。

唵誐誐曩 三婆嚩 嚩日囉 斛

(誦咒三遍畢。動鐃鈸)。

(法師想隨筵神眾。及亡靈等。承茲法力。咸得受供)。

(表白白言)。

 願因秘密  不思議熏  悉使微餚  轉成妙供
 施諸神眾  及以亡靈  一時普資  無不週遍

(表白振鈴獻六種供養。白言)。

慧燈散夜月之輝。定水湛秋空之色。華嚴萬行。果滿一乘。入此室者。唯聞諸佛功德之香。作是觀者。但見禪悅法喜之食。莫不即事即理。唯色唯心。悉會正宗。全成妙供。我佛如來有普供養真言。謹當宣誦。

唵阿[可*欠]囉 阿[可*欠]囉 薩縛苾地耶 馱囉布爾底 莎縛訶

(誦咒三遍畢。動鈸)。

(法師想法界六道一切群生。及隨筵神眾諸亡靈等。承茲法力。咸得受此六種妙供。悉皆周足)。

(表白振鈴修法供養。白言)。

備行齋法。悉入教門。要識事為。全歸理趣。是以發心措意。屈膝低頭。燒香散華。然燈奉食。莫不資成於圓觀。咸令助顯於正因。以如儀雖有多端。若隨智無非三諦。然則欲知斯道。豈外此宗。達萬法性相皆空。即一念思惟如實。更須誦聖人所說之典。俾克符自己得解之靈。悟修行處。於是為真。示供養中。以茲為勝。

我佛如來有法供養真言。謹當宣誦。

唵薩婆怛他揭多 悟呬(音戲)耶 摩訶缽哩缽底布闍瞑伽 三慕達羅 窣癹羅拏 三末曳(平)[合*牛]

(誦咒三遍畢。動鈸)。

(法師當知前來所奉一一供事。並是財施。今誦大乘。乃是法施。財以養命。惟資福業。法以開性。是為智度。二施並運。方名溥濟之道。況前財施。皆有慧觀方便以體道之。則知一一供事無非法施財外無法。法外無財。二施平等。皆即三諦。作此想時。六道群生咸蒙法喜。各得解脫)。

(表白舉經或咒。大眾旋繞誦畢。宣偈迴向。不必繁辭)。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眾動鐃鈸。請法師陞座說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