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要解便蒙鈔序

切以。諸佛心要者。乃淨土妙門不可思議之境也。亦復法藏秘髓菩薩之司南。誠然眾生迷背本有故鄉安樂處所。是也。故我 釋迦大悲慈尊。傍觀不忍。運用四心。肝腸吐露。將此親證無上正覺之法。直指當人。似摩尼賜與窮子。類伽陀施於重病。橫截生死。急救群迷。亙古以來。獲益殊深。往生極樂者甚眾。譬如大千塵點。難矧化往之數。雖然海藏浩瀚。汪洋無際四十九秋。別無特示。可見彌陀一經。是九界暗中之燈炬。彼岸之大津梁也。自以法流東震。蓮宗始創於晉時遠公。以至宏揚注述。淨土諸祖。歷世如風。班班列列。勝舉不盡也。明末靈峰老翁。忽現濁世。尤為火宅。湧一青蓮。迷途道中。露大慧聚。日充九霄。息生盲眇目之見。無暗不破。刪揀繁文。以著要解。看孔著楔。無機不收。豈非良能巧匠也哉。今題名便蒙鈔者。何耶。然系 資福淨業場亮公講師。繇深痛末進智微慧淺。劣聞寡解。難徹藕益老人之心要。惟恐愚蒙沉墜。空諸異見。執理廢事。特以善巧方便無作妙智。錦上布花。引導迷濛。開顯平坦。覺路鈔錄。以彰奧義。性修兼詮。善哉善已融通。金口誠言。契合祖之教。意罷座之暇。隨筆成帙矣。以友人啟弁言於(餘)。己量無能。空腹自愧。口訥舌鈍。豈肯班門弄斧。事不獲已。勉強抖膽。撫懷轉思。不可以人而棄法也。寅請毛穎楮先生。盜聽吐語。以助之詞也。仰冀高哲流通此鈔。庶不昧 亮座主一片血心。潑於大地。且願人個迅至。謝凡殼之玄宮。親到安慧命之神宅。穩當托化於蓮邦者也。謹此為序云爾。

時於道光三十年孟夏廿一日紅螺山二有丈室淨業蓮村氏沐手敬識

便蒙鈔自序

夫彌陀要解一書。大有功效於淨土法門中也。言言見諦。語語真誠。顯理則徹性徹相。雙眼圓明。談事則吐心吐膽。肝腸盡裂。破緣影之虛妄。暢四土之唯心。掃權小之偏計。明三身之一體。即實事乃究竟實理。文殊普賢莫越其閫。照性惡則全體性善。鸚鵡八哥亦臻其域。所以不可思議之妙。盡向十惡處點示。希有甚難之宗。全在五濁中發揮。故曰一聲阿彌陀佛。乃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噫。若非真正佛眼。何以見此。何能說此。既有如是妙經。必要有如是妙解。誠為苦海中大津梁也。(餘)稟性愚憃。雖講此解十有餘座。累神累思。隨講隨忘。故於己亥歲。結夏武昌寶通寺。共二三蓮友。敷揚此解。隨解隨錄。次後漸集成帙。非敢謂宏法利生。實為愚憃自便。故曰便蒙鈔也。讀是書者。莫作註解會也幸甚。

慕蓮學人序於紅螺祖堂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卷上

紅螺比丘 達默 造鈔

資福沙門 達林 參訂

△講釋此解。大章分三。初序義。二解經。三跋語。初中分四。初標題。二譯人。三疏主。四正序。標題又二。初經題。二疏題。經題又三。初明通別。二明立題。三正釋題。初又五。初約一化。二約一門。三約一經。四約一題。五約一字。

△今初。

【鈔】一切諸經。皆具通別二名。教行理三。各論通別。今佛說阿彌陀五字。名異眾典。故教別。同名為經。故教通。依教起行。為行不同。故行別。同歸寂光。故行通。理雖無名。因門名理。理隨於門。四教十六門入理。故理別。門隨於理。一門所入之理。即一切門理。一切門所入之理。即一門理。故理通。此約一化。

△次約一門者。謂淨土一門也。淨土三經並行於世。故教別。同稱彌陀之經。故教通。稱名觀想為行不同。故行別。同稱淨業。故行通。唯心四土。故理別。四土唯心。故理通。此約一門。

△三約一經者。從如是我聞。至作禮而去。序正流通三分不同。故教別。初中後總為一善。故教通。信願行三不同。故行別。同歸淨土。故行通。極樂橫具四土。故理別。四土同一極樂。故理通。此約一經。

△四約一題者。通別二名。故教別。總為一題。故教通。能說所說。故行別。同為一佛。故行通。釋迦彌陀。故理別。同一法身。故理通。此約一題。

△五約一字者。華言梵語。故教別。同翻為覺。故教通。自覺覺他。故行別。覺滿。故行通。即而常六。故理別。六而常即。故理通。初明通別竟。

△二明立題者。一切諸經。別名無量。不出人法喻三。此三。有單。復。具足。七種立題之別。單三者。謂單人。單法。單喻。單人者。如此經能說所說皆是人。佛是究竟人也。其中無法無喻。故曰單人。單法者。如般若經。涅槃經等。無人亦無喻。故曰單法。單喻者。如梵網經。瓔珞經等。無人亦無法。故曰單喻。復三者。如妙法蓮華經。乃法喻為名。如來師子吼經。乃人喻為名。文殊問般若經等。乃人法為名。具足一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等。乃人法喻具足為名也。明立題竟。

△三正釋題又二。初釋別名。二釋通名。初又二。初分釋。二合釋。初又三。初釋佛字。二釋說字。三釋阿彌陀。初又三。初明通別二號。二明單復三身。三明六即性修。初又二。初明通號。二明別號。言通別二號者。諸佛皆具通別二名。通則十種通號。別則釋迦彌陀。通顯究竟果德。別顯應機示現。今先明通號又三。初明十號。二明華梵。三總略釋。

△今初言十號者。如來。為仿同先跡號。應供。為堪為福田號。正遍知。為遍知法界號。明行足。為果顯因德號。善逝。為妙往菩提號。世間解。為達偽通真號。無上士。為攝化從道號。調御丈夫天人師。為應機授法號。佛為覺悟歸真號。世尊。為三界獨尊號。明十號竟。

△二明華梵者。梵語多陀阿伽陀。亦云怛闥阿竭。此翻如來。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此約法身釋。轉法輪論雲。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以報身釋。成實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此約應身釋。

○梵語阿羅訶。此雲應供。應受十界供養故。亦翻殺賊。亦翻無生。觀經疏雲。天竺三名相近。阿羅訶。翻應供。阿羅漢。翻無生。阿盧漢。翻殺賊。

○梵雲三藐三佛陀。此雲正遍知覺。言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遍。出生死夢故言覺。

○梵雲鞞侈遮羅那三般那。此雲明行足。大論雲。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三乘雖得三明。而不滿足。佛悉滿足。是為異也。具足三明六通。故曰明行足。

○梵雲修伽陀。此雲好去。或名修伽度。此雲善逝。地持經云。第一上升。永不復還。故云善逝。

○梵雲路伽憊。此雲世間知。謂知二種世間。一眾生世間。二非眾生世間。及如實相。地持經云世間解。

○梵雲阿耨多羅。此雲無上。大論雲。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法中佛無上。地持經云。無上士。涅槃雲。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

○梵雲富樓沙曇藐婆羅提。此雲可化丈夫。調御師。大論雲。佛以大慈大智。以善柔軟語。苦切之語。雜語。令不失道。故云調御師。

○梵雲舍多提婆魔[少/兔]舍喃。此雲天人教師。大論雲。佛示導是應作。是不應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隨教行。又云。度餘道眾生少。度人天眾生多。故云天人師。

○梵雲佛陀。此雲覺者。謂自覺。覺他。覺滿。悟性真常。了惑虛妄。名自覺。運無緣慈。度有情界。名覺他。窮源極底。行滿果圓。名覺滿。

○梵雲路迦那他。此雲世間尊。具上九號。為物欽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間。所共尊故。明華梵竟。

△三總略釋者。翻譯名義集雲。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德。名世間尊。明通號竟。

△二明別號者。名稱雖別。義亦互通。如釋迦翻能仁。豈有一佛非能仁也。阿彌陀雲無量壽。豈有不佛非長壽也。但以逗機設化。隨世建立。今正明能說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梵雲釋迦牟尼。此雲能仁寂默。能仁者。姓也。寂默者。字也。能仁是姓者。佛有五姓。一雲瞿曇。二雲甘蔗。三雲日種。四雲舍夷。五雲釋迦。一瞿曇者。或云憍曇彌。此雲純淑。十二游經云。過去阿僧祇時。大茅草王舍位出家。師婆羅門。遂授其姓。名小瞿曇。二姓甘蔗者。本行經云。大茅草王。得成王仙。壽命極長。老不能行。時諸弟子出求飲食。以籠盛仙。懸樹枝上。獵師遙見。謂鳥便射。滴血於地。生二甘蔗。日炙開剖。一出童男。一出童女。佔相師立男名善生。即灌其頂。名甘蔗王。女名善賢。為第一妃。三姓日種者。本行經云。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種。四姓釋迦者。甘蔗王聽次妃之譖。擯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歸人。父王悔憶。遣使往召。四子辭過不還。父王嘆曰。我子釋迦。以此命族。五姓舍夷者。林名也。本行經云。以住舍夷大樹之林。故名舍夷。此以其處而立姓。故曰舍夷。寂默是字者。本行經云。又諸釋種。立性憍慢多言。及見太子。悉皆默然。王雲。宜字牟尼也。以上通別二號竟。

△二明單復三身者。佛佛皆具三身。謂法報化也。法身即本覺性體。報身乃始覺智圓。化身則慈悲應現。法身名毗盧遮那。此雲遍一切處。報身名盧舍那。此雲淨滿。化身名釋迦牟尼。此雲能仁寂默。又三身皆具單復二義。法身單。唯指本來清淨理體。報身單。唯指無上功德智慧。化身單。唯指應現如水中月。法身復者。一者自性清淨法身。即眾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也。二者離垢妙極法身。即諸佛所證究竟法界理也。報身復者。一者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實果。二他受用報身。即地上菩薩。隨其心量。所見剎塵相好。一一相好皆無分齊者也。化身復者。一者應現身。示成八相。二變化身。無而倏有。又化身。亦名應身。應物示現。如月印水故也。示現八相者。復有三種。一者勝應。即前他受用身。二者帶劣勝應身。通教三乘所見者。接入別圓故勝。猶依事識故劣。三者劣應身。即藏教所見丈六老比丘身。唯依事識。不達相海無邊之致。故名劣。變化身又有二種。謂佛界化身。及隨類化身。單復三身竟。

△三明六即性修者。六。顯因果之事相。即。顯佛性之理體。全性起修。故言六。全修在性。故言即。何名為六即。一者理即。二者名字即。三者觀行即。四者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普潤大師。有六即佛頌曰。

【鈔】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此頌理即佛也。動靜理全是者。謂一動一靜。約理全是佛性也。行藏事盡非者。行藏。即動靜也。由不達萬法唯心。故所作事動靜。約事全不合理也。冥冥隨物去者。謂佛性之體。隨六塵而流轉也。杳杳不知歸者。無有覺照之功。故不知歸也)。

【鈔】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此頌名字即佛也。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者。悟得佛性之理也。佛性本不生滅也。今知當體是者。現在當體苦即法身。惑即般若。業即解脫也。翻恨自蹉跎者。翻恨理即位中。行藏事盡非也)。

【鈔】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此頌觀行即佛也。念念照常理者。明觀照之功也。常理。即不生不滅法身理也。心心息幻塵者。幻塵。即五住地惑也。謂正當照常理時。五住便息而不起也。遍觀諸法性者。謂二邊法性也。無假亦無真者。全體中道。故曰非假非真也)。

【鈔】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此頌相似即佛也。四住。謂見思二惑。見為一住。思為三住。先落。謂法執後斷。我執先斷也。六塵未空者。法執未忘也。由法執故。故曰眼中有翳。空裡見花紅也)。

【鈔】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豁爾心開悟者。以中道觀智。豁破無明一品也。湛然一切通者。六塵空也。窮源未盡者。還有四十一品無明未盡。故曰尚見月朦朧也)。

【鈔】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從來。指前五位也。真是妄者。三德之真。全成三障之妄也。如水成冰也。今日者。指今究竟位也。妄皆真者。三障之妄。全成三德之真也。但複本時性者。復還其本時之佛性也。更無一法新者。非從冰外更得水也)。

【鈔】此六即義。四教皆判。而有權實不同。前三教是權。唯圓教是實。藏教但六而不即。二諦不相即故。通教雖二諦相即。而不能即佛。不達中道故。別教雖談中道。而不能六即佛。但中不即二邊故。唯圓教六即佛義全。故但約圓教。判六即佛義也。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濕性之體一也。釋佛字竟。

△二釋說字分二。初明不可說。二明可說。問。法華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云何而說也。答。若執不可說。又墮絕言之見。若達說即無說。不妨無說而說也。

△今初明不可說者。若結四教。則有四不可說。謂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者。因緣所生法也。不可說者。因緣即空。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故不可說。乃藏教義也。云何生不生不可說。生不生者。乃諸法不生般若生。此般若非自生。非他生。非共。非無因。故曰生不生。言語道斷。故不可說。乃通教義也。不生生不可說者。不生者。法性也。生者。無明也。二乘證不生。猶受法性生。故曰不生生。若法性。若無明。皆言語道斷。故不可說。乃別教義也。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說。以修道得故。謂智斷二德皆不生。乃究竟極果所證。尚非十地所知。豈可言說。乃圓教義。此略明不可說。

△二明可說者。涅槃雲。雖皆不可說。而十因緣法為生作因。亦可得說。十因緣者。從無明支。乃至有支。立諸法也。立有三義。謂立眾生。立機緣。立聲教。此三互相建立。若無眾生。則無機緣。無機緣。則無聲教。無聲教。亦無眾生也。立眾生者。過去二因。現在五果。更互為因緣。而立五陰假名眾生。立機緣者。過去或修析行。或修體行。或修漸行。或修頓行為業。無明潤之。致今五支之果。於此陰果。更起本習。或起析行愛取有。或起體愛取有。或起漸愛取有。或起頓愛取有。愛取有起故。得為機緣也。立聲教者。析愛取有起。故感三藏教。是為生生不可說。十因緣法為生生作因。亦可得說。說藏教生生之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也。體愛取有起。感於通教。是為生不生不可說。十因緣法為生不生作因。亦可得說。說通教八法也。漸愛取有起。故感別教。是為不生生不可說。十因緣法為不生生作因。亦可得說。說不生生別教八法也。頓愛取有起。感於圓教。是為不生不生不可說。十因緣法為不生不生作因。亦可得說。說不生不生圓教八法也。此四可說。各具四門。四四十六門。又各具四悉檀因緣。共六十四悉檀。又有信法二行。共一百二十八悉檀。則分分無量也。此彌陀經。乃圓教有門。第一義悉檀。具下三悉檀。眾生機緣所感聲教也。釋說字竟。

△三釋阿彌陀者。梵語阿彌陀。按無量壽經。含十三義。謂無量壽。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光炎王。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名雖十三。不出光壽。故此經但云光壽也。光。乃心性橫遍十方之義。十方原無邊際。故云無量也。壽。乃心性豎窮三際之義。三際又無始終。故云無量。又橫中有豎。豎中有橫。橫豎交徹。不可思議。故云無量彌陀徹證心性橫豎之源。故曰無量光壽也。三身光壽。如疏中釋。分釋竟。

△二合釋二。初合能說。二合所說。初又二。初明所揀。二會通三身。

△今初。言佛說者。有所揀。謂經有四人說。謂弟子。諸仙。諸天。化人也。若四人說。如來印之。亦得稱經。今經始終皆出金口。故曰佛說也。明所揀竟。

△二會通三身。問。佛具三身。今言佛說。乃何身說那。梵網合註答曰。三身既非一異。自不容其偏執何身說法。但為對治有異。故使諸經所說不同。或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此則恐人執相迷理。故唯示法性本覺以為真佛也。或云法佛者。自覺聖境。無言無說。說法現儀。皆化佛耳。此則恐人以法身墮在情量。故唯示化佛示三輪也。實則說法度生。非法身。亦不離法身。非報化。亦不離報化。若得四悉檀意。謂法身說法亦可。如雲報化非說法者。謂唯報化說法亦可。如雲法身無言說。謂三身合乃說法亦可。如雲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謂三身各說法亦可。法報佛為地上菩薩說法。勝應佛為地前。及聲聞緣覺說法。劣應佛為一切凡夫說法。謂三身總無言說亦可。如四十九年不說一字。若不解四悉檀因緣。隨執一句。皆名謗佛也。初合能說竟。

△二合所說者。問。三身皆稱阿彌陀。乃的說何身。答。寂光法身。說圓教阿彌陀。實報報佛。說別教阿彌陀。方便勝應佛。說通教阿彌陀。同居劣應。說藏教阿彌陀。又法佛能俱說四教阿彌陀。報佛能說三教阿彌陀。謂藏通別。勝應能說二教。謂藏通。劣應能說一教。唯三藏。又同居樹下。須俱說四教。根性雜故。帶劣勝應。唯說三教。藏教機不能見故。方便勝應。止說別圓二教。令見法身故。界內絕分故。實報他受用。唯說圓教。令諸菩薩盡無明源故。合釋竟。初釋別名竟。

△二釋通名者。梵雲修多羅。或云修單蘭。或云修妒路。皆彼方楚夏。此方翻譯不同耳。或言無翻。或言有翻。天台釋此為三。初明無翻。二明有翻。三和融有無。

△今初。言無翻者。彼方語多含。此方語單淺。不可以單翻復。應留本音。既不可翻。而含五義。一法本。亦云出生。二微發。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祗作五義。不可翻。今於一中各作三。三五十五義。一教法本。二行法本。三義法本。今廣釋之。言法本者。一切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四緣則有言說。世界悉檀說為教本。為人對治則為行本。第一義悉檀。則為義本。所言教本者。金口所說一言為本。派出無量言教。故以佛言為本。經是行本者。示人無諍法。如教修行。故經是行本。經是義本者。尋一句詮一義。或一句詮無量義。故經是義本。束此三種為法門者。教本即聞慧。行本即思慧。義本即修慧見真。法本之義尚已多含。故不可翻也。

○二微發者。佛以四悉檀說。言辭巧妙。悅可眾心。初聞世界悉檀。微有解生。此約教論微發。初聞為人對治。生善破惡。即行微發。初聞第一義。入理。即義微發。束此三為法門者。小乘即三解脫。大乘即三德秘藏。

○三湧泉者。佛以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若聞世界悉檀。說一句解無量句。為教湧泉。若聞為人對治。起無量行恆沙法門。為行湧泉。若聞第一義。理若虛空。遍一切處。為義湧泉。束此三為法門者。教。即法無礙。行。即辭無礙。義即義無礙。樂說通三處。

○四繩墨者。佛以四悉檀說法。初聞世界。裁愛見之邪教。為教繩墨。若聞為人對治。遠離非道。入於正道。為行繩墨。若聞第一義裁愛見之此岸得至彼岸。為義繩墨。束此三為法門者。教。即正語。行。即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義。即正見。正思惟。

○五結鬘者。結教行理。如結華鬘。令不零落。世界悉檀結佛言教。為人對治結行。第一義結義。束此為法門者。結教。口無失。結行身無失。結義。意無失。舊云經含五義。今則含十五義。豈可單漢翻梵。

○又此方經訓常訓法。常者。不變義。天魔外道不能改壞。名教常。真正無雜。無能逾過。名行常。湛然不動。決無異趣。名理常。法者。可軌義。教可軌。行可軌。理可軌。今直言訓。已含六義。況梵語重複。而可單翻也。

△二明有翻者。亦為五。一翻為經。經以由為義。今亦作三釋。謂教由。行由。理由。一切經律論。皆由聖人心口。名為教由。一切契理行。相似行等。皆由聖人心口。故以行為由。一切世間義。出世間義。方便義。究竟義。皆由聖人心口。故以義為由。教由世界悉檀。行由為人對治。義由第一義悉檀。

○二翻為契。謂契緣。契事。契理。世界說契緣。為人對治契事。第一義說契理。

○三翻法本。如前釋。

○四翻為線。線貫持教行理。令不零落。又線能縫義。謂縫教縫行縫理。縫教使章句不亂。堪可說法。縫行則依經則行正。違經則行邪。縫理則理所不印。墮六十二邪理。理所印者。會一究竟道。

○五翻善語教。亦是善行教。亦是善理教。世界說善語教。為人對治善行教。第一義善理教。是名修多羅有五翻也。

△三和融有無者。若言無翻。名含五義。於一一義。更含三義。彌見其美。若作有翻。於一一翻。亦具三義。轉益旨深。任彼有無。何所乖諍。如此會通。於二家無失。有理存焉。今且據一名以為正翻。亦不使二家有怨。何者。從古及今。釋梵為華。皆題為經。若餘翻是正。何不改作線契。以此方周孔稱為五經。故以經字翻修多羅也。此略錄法華玄義經字之釋。以便初學。釋通名竟。初釋經題竟。

△二釋疏題者。即要解二字也。要者。緊要也。疏中要處雖多。略不出三。一者心要。二者境要。三者法門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心。文雲。本非肉團。亦非緣影等。立則立即境之真心。即一念即佛之心性。玄義中辯體一科。教相雲。一切諸佛之心要。後文雲。獨詮無上心要。跋語云。其斯為無上心要已乎。境要中。有破有立。破則破緣影之妄土。即末世積迷之習。將緣影之妄想。喚作唯心淨土。立則立即心之實境。即一句即心之佛號。及四種唯心之身土。後文雲。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看書者要具眼。法門要。有事有理。事則淨土橫超。三根普攝。如天普蓋。似地均擎。勝過一切豎出法門。理則心境圓妙。自具十乘觀法。明心要能生正信。明境要能啟切願。明法門要能立實行。此三法舉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圓融。不可思議。故後文雲。能念之心不可思議。即佛故。心要也。所念之佛不可思議。即心故。境要也。念一聲一聲不可思議。百千萬億聲。聲聲皆不可思議。心佛不二故。法門要也。要雖言三。不思議一。秘藏靈文。故曰要解也。疏題竟。序義中第一標題一科已竟。

△二譯人。

【解】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鈔】三藏者。一修多羅藏。此雲經藏。二毗柰耶藏。或云毗尼。此雲滅。又云善治。又云律。三阿毗曇藏。又云阿毗達摩。此雲無比法。又翻論。法師者。以三藏法而為師故。又深通三藏。教化人天故。法華有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經卷。師具五德。故曰法師也。鳩摩羅什。具足應雲鳩摩羅耆婆什。此雲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按本傳。師進關時。正姚秦弘始四年。東晉安帝隆安元年也。師祖居印度。世為王臣。父棄位舍家。遊學至龜茲國。王聞其賢名。以女妻之。而生什。師居胎日。母增慧辯。七歲出家。隨母至寺。見佛缽甚喜。遂舉至頂。俄念我身卑小。而缽甚大。我何能舉。遂力不勝。而倒於地。豁悟萬法唯心。日誦千偈。至年九歲。辯挫邪鋒。咸皆愧伏。十二歲。遇羅漢奇之。謂母曰。當守護之。若年三十五歲。當大興佛法。度人無量。又習五明四圍等書。後學大乘。數破外道。遠近諸國。咸謂神異。母生什後亦出家。聰拔眾尼。已證三果。什既受具。母謂之曰。方等深經。應闡於秦都。但於汝身不利何。什曰。菩薩之行。利物忘軀。大化必行。爐鑊無恨。符堅建元九年。太史奏曰。有德星現於西國。當有智人入輔。堅曰。朕聞西域有羅什。襄陽有道安。非此人耶。後遣將軍呂光。率兵七萬。西伐龜茲。與什同歸。什在路。數言應變。光盡用之。光聞姚萇殺堅。自據西涼。至姚興接位。呂光亦死。呂隆復立。姚興滅涼。方入秦都。秦主厚加禮。延入西明閣。敕僧[(豐*力)/石]等八百沙門。諮受什旨。於草堂寺參定眾經。後道宣律師。嘗問天人陸玄暢曰。什師一代所譯經論。至今若新。受持轉勝。何耶。答曰。其人所譯。以悟達為先。得佛遺寄之意。又從毗婆尸佛以來為譯經師。又云。什位階三賢。文殊指授。令其刪定耳。譯者。翻梵成華也。周禮掌四方語官。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騰蘭初至漢時。北官兼善西語。故經雖西來。而稱為譯。後代准此。故仍稱譯也。譯人竟。

△三疏主。

【解】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鈔】西有者。大師之別號也。謂西方依正二報。的確是有。非徒論其偏理。撥其實事。更有多義。當看徹祖西有解。恐繁不錄。沙門者。梵語或云桑門。正音室摩那拏。此雲功勞。謂修道有功故。西域不論佛法外道。凡是出家者。皆稱沙門。乃出家之都稱也。唐言以義訓雲勤行。謂勤行涅槃道故。瑞應經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又有四種沙門。一謂勝道沙門。即佛菩薩等。二謂說道沙門。即說正法者。三謂活道沙門。即修善品者。四謂污道沙門。即諸邪行者。蕅益者。乃大師淨業之號。蕅。謂蓮具六即之位。蕅喻理即。名字即二位。荷喻觀行相似二位。華喻分證位。蓮喻究竟位。師示居名字位中。故曰蕅也。益者。四悉檀之益。解在後文。意謂現在五濁淤泥。但得名字四益。若珍池華敷。則得蓮台之四益。故且稱蕅益也。智旭者。智譬東昇之日。乃大師之名也。按大師本傳。俗姓鐘。名際明。又名聲。字振之。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吳。母金氏。以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夢大士送子而生。七歲茹素。十二歲就外傳。聞聖學。即千古自任。誓滅釋老。開腪酒。作論數十篇辟異端。十七歲閱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乃不謗佛。取所著論焚之。二十歲詮論語。大悟孔顏心法。冬喪父。聞地藏本願。發出世心。二十二歲專志念佛。焚窗稿二千餘篇。二十三歲聽楞嚴經。二十四歲一月中三夢憨山。師往曹溪。不能遠從。乃從雪嶺師出家。命名智旭。雪師。憨翁門人也。二十五歲住徑山。悟道。二十六歲受菩薩戒。二十八歲母病篤。四刲肱不救。痛切肺肝。葬事畢。焚棄筆硯。矢往深山。遂掩關於松陵。關中大病。乃以參禪工夫。求生淨土。三十歲出關。始述毗尼(事義)集要等。三十二歲究心台宗。三十七歲述盂蘭新疏。三十九歲述梵網合註。四十一歲述大佛頂文句。師所述諸書。如破空論。三經解。唯識心要。相宗八要直解。彌陀要解。法華會義。楞伽義疏。起信裂綱疏等。共四十八樣。約有三百餘卷。五十七歲圓寂靈峰。越三年門人開龕茶毗。見趺坐巍然。發長覆耳。面貌如生。茶毗後。牙齒俱不壞。因不敢從粉骴遺囑。奉骨塔於大殿之右。三疏主竟。

△四正序分二。初序法門。二序註疏。初又二。初總序多門。二別顯淨宗。

△今初。

【序】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鈔】原夫者。發語之辭也。諸佛者。法報應化也。化身乃同居土諸佛。應身乃方便土諸佛。報身乃實報土諸佛。法身乃寂光土諸佛。又一身各具四土。一土各具四身。身土圓融。不可思議也。憫念者。諸佛三緣慈也。謂生緣法緣。無緣也。生緣慈。緣假名。法緣慈。緣實法。無緣慈緣法性。化身以生緣慈憫念六凡眾生。應身以法緣慈憫念九界。法報以無緣慈憫念十界眾生也。群迷者。六凡迷於真諦。三乘迷於中道。迷真故妄造幻有。故有分段生死。迷中故妄執幻空。故有變易生死。以此二死之苦。故感三慈而憫念也。隨機者。四悉檀之機也。悉檀者。悉者普也。華言也。檀謂檀那。梵語。此雲施也。華梵合稱。故曰悉檀。而有四種。謂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機。謂根機。如來觀機逗教。為未種善根令種善故。隨樂欲而說。為世界悉檀。乃歡喜機也。已種善根令增長故。隨便宜而說。乃為人悉檀。乃生善機。已增長者令成熟。隨對治而說。為對治悉檀。乃破惡機。已成熟者令解脫故。隨理而說。為第一義悉檀。乃入理機也。亦名四益。又名四隨。因此四機。故感三身施設教化也。歸元無二者。歸於一極也。方便。乃四悉之方便。多門。謂四教十六門也。初總序多門竟。

△二別顯淨宗二。初淨土橫超勝。二又顯持名勝。

△今初。

【序】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即心是佛)。至圓頓(即佛是心)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鈔】此從多門中。以直捷圓頓。顯出淨宗。淨土橫超竟。

△二又顯持名勝二。初正顯。二引證。

△今初。

【序】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不簡機務)至穩當(不假方便)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鈔】此又從十六妙觀中。以簡易穩當。選重第十六專持名號也。故後文專顯下品往生力用也。正顯竟。

△二引證。

【序】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鈔】攝事理者。一句洪名。四種淨土也。六字為事。一心為理。即一而六。即六而一。不出一念。故曰攝。三土為事。寂光為理。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出一念。故曰攝。統宗教者。一念心性。乃法界大綱宗。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故曰統宗。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故曰統教序法門竟。

△二序註疏又二。初序古疏。二序今解。

△今初。

【序】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鈔】文有二段。初序古來雲棲下。序近代也。雲棲者。杭州之山名。蓮池大師道場也。師名袾宏。字佛慧。杭之仁和人。俗姓沈。三十一歲出家。參拈花遍融。笑岩寶祖。有省。大明隆慶五年。乞食雲棲。見山水秀雅而居焉。著彌陀疏鈔等書。示寂於萬曆四十年。住壽八十一歲。和尚者。梵語又云和闍。正雲鄔波遮迦。傳至于闐國。翻為和尚。什師翻為力生。謂以師之力。生我智慧故。稱雲棲為和尚者。受戒於雲棲也。疏鈔者。疏通經義。鈔復解疏也。廣大精微者。讚其義理寬廣。文辭精細也。幽溪者。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傳燈大師道場也。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著圓中鈔。無生論等。宏揚念佛法門。每一登座。天樂鳴空。大眾俱聞。圓中鈔者。以圓中之理。鈔釋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彌陀略解也。高深洪博者。讚其圓理高深。中道廣博也。日月中天。喻顯二書廣大高深之義。有目皆睹者。謂顯二書但能益於宿學。不能利於初機。故非此經要解。此經乃三根普攝之經故也。初序古疏竟。

△二序今解二。初正序因緣。二明不同之致。

△今初。

【序】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二明不同之致。

【序】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鈔】此中二段。初正明。二喻顯。於喻顯中。先明喻。蘇東坡游廬山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中有事有理。約事者。謂身在山中。不能盡見廬山全境。故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約理者。東坡乃悟道之人。即事以顯理也。側看成峰。橫看成嶺。遠近高低各不同者。謂側看橫看。遠近高低。皆是心性所成。不識廬山真面目者。不識心性本來面目也。只緣身在此山中者。身在此心性中故也。楞嚴經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心中所現物也。此中側看成峰。橫看成嶺者。喻各家註疏。各闡佛心。一總不盡。本是無盡藏故也。縱皆不盡。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者。謂縱然不盡佛心。而亦不失佛意也。佛意者何。謂各各念到一心不亂。親悟心性真面目。親生淨土。親見極樂真境而後已也。二序今解竟。結大科初序義竟。

△二解經又二。初五重玄義。二正解經文。初又五。初釋名。二辯體。三明宗。四明力用。五明教相。先明第一釋名。於中又二。初總標立題。二別釋通別。

△今初。

【解】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鈔】此總標七種立題中。單人為名也。問能說所說皆是佛也。何故名人。答。佛是究竟人也。

△二別釋通別二。初釋別名。二釋通名。初又三。初釋佛字。二釋說字。三釋阿彌陀。

△今初。

【解】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自覺)覺後覺(覺他)。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覺滿)者也。

【鈔】教主者。四教之主也。即釋迦佛三身也。大悲願力者。三緣慈悲。喜。舍也。五濁惡世者。四種薉土也。三覺者。四教三覺也。謂藏教以析空觀而自覺。轉生滅諦緣度為覺他。緣盡入滅為覺滿。通教以體空觀而自覺。轉生滅無生二教法輪為覺他。緣盡入滅為覺滿。別教則以次第三觀而自覺。轉三教法輪為覺他。斷十二品無明盡為覺滿。圓教則以一心三觀而自覺。轉四教法輪為覺他。斷四十二品無明盡為覺滿也。無法不知者。究竟一切種智。無法不見者。究竟佛眼也。釋佛字竟。

△二釋說字。

【解】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鈔】成佛機熟者。非三乘權教之機也。乃圓教佛界之機也。究竟脫者。一念相應一念佛也。釋說字竟。

△三釋阿彌陀又二。初明導師。二明梵華。

△今初。

【解】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鈔】彼土導師者。彼四種淨土引導之師也。永階不退者。謂圓證三種不退也。不退。釋在後文。明導師竟。

△二明華梵。

【解】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鈔】梵語者。梵天之語。天竺之語與梵天同。故云梵語。劫初時。光音天人。下降於天竺。故語同梵天。光壽。即三身光壽。釋在後文。三身即四土。四土即四教。故功德智慧。皆通四教也。功德智慧。謂四教六度也。前五度為功德。般若為智慧。神通。謂四教六通。道。謂四教道品。力。謂四教十力。依。謂四種淨土。正。謂四土主伴。莊嚴。謂福慧二嚴。說法。謂依正皆能說法。化度。謂能化所化。能度所度。無量者。不可思議也。不可思故。不可以心量。不可議故。不可以言量。非但上三土不可思議。即同居土隨拈一法。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曰四土圓融也。釋別名竟。

△二釋通名。

【解】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鈔】此釋通名經字。兼辯通別也。台藏所明。即天台教解釋經字。即指前文釋經字也。大科釋名竟。

△二辯體。妙宗雲。釋名者。釋能詮假名。辯體。謂顯名下所詮實體。欲令學有所歸。此乃天台辯體妙意也。於中又二。初標名。二正辯。

△今初。

【解】第二辯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鈔】觀經疏雲。體是主質。釋論雲。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大乘經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妙宗釋曰。諸法當處不生不滅。非有非空。無能無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此等相。名為實相。無相之相也。既稱實相。亦名實體。實力。實作。乃至實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實。即是實生。實佛。實依。實正。一色一香。無非實相。應知實相。全體照明。稱為真心。亦名本覺。覺體遍故。諸法皆實。若指其要。不離現前分別之念。念即本覺。覺即經體。故下文觀心辯體也。又大乘經者。揀小乘經也。小乘三印。無常。無我。此之二印。印於生死。寂滅一印。印於涅槃。小乘涅槃生死異。故各印之。大乘生死即涅槃。故只須一實相印也。印者。信也。又符印也。所詮符此。大小二乘皆可信也。初標名竟。

△二正辯。統論諸法。皆即實相。法華經云。諸法如是相性等。華嚴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等。今雲現前一念者。乃觀心釋。此釋有三意。一者文句雲。謂若約佛法釋。則疑太高。若約眾生法釋。又疑太廣。故約現前心法。最為切近。二者乃正釋一句萬德洪名。即空假中。乃諸佛所證三德秘藏。諸佛之心要。故後文雲。一聲阿彌陀佛。乃本師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三者又利參禪者。易得悟入。諸法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鬧。萬法自如。則實相體顯矣。於中又三。初明性量無相。二明性體圓成。三明性具遍作。此三科。唯是一念心性之性字。分體相用也。

△今初。

【解】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學者須如此深研痛拶不可徒落在語言作道理領過)。

【鈔】現前一念心性者。正指一句佛號之體。無生論雲。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也。並及日用浩浩之平常心。即妙宗謂分別之念也。此乃三科之總題目。三科乃別顯三諦也。心。乃不變隨緣之用。喻如水上之波。性。是隨緣不變之體。喻如波之濕性也。即下文寂照二義。後文光壽二義。體用不二。故曰恆寂恆照也。不在三處。非三世者。即妙宗謂心法當處不生不滅也。當處。即當體也。心法當體不可得。故不在內外中間。喻如全波即濕。濕外覓波不可得。故不在濕外濕內濕中間。心法當體不生不滅。故非三世。喻如海上之波。似有過去未來。全波即水。原無三世可得也。又不在三處。故曰橫遍。原非三世。故能豎窮。豎窮故曰寂。橫遍故曰照。照故曰光。寂故曰壽。古德雲。十世古今不離當念。無邊剎海不隔毫端。故曰無量光壽也。

【解】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

【鈔】此即妙宗謂無能所相也。能即六根。所即六塵。喻如能起即水。所起即波。波水唯一濕性。故非能所也。大佛頂經云。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風。非六根。非六塵。非六識。非四諦。非十二因緣。非六度。非四德等也。

【解】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鈔】此即妙宗謂非有無相也。喻如水上之波。非有非無。全波是水故非有。全水成波故非無也。有無既非。四句俱無。四句無故。百非俱離。故曰清淨實相也。覓之了不可得。承上文三處三世。覓之叵得也。不可言無者。雖然無相。而有體用也。具造百界千如者。具。謂理具。謂一念心中。本具百界千如也。喻如水中具足波浪之理也。造。謂事造。謂心性隨緣。造出百界千如之事也。喻如水遇風動。而起波浪之事也。百界。謂十法界。各具十法界。則有百界也。千如。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則有一千如是。復有假名一千。正報一千。依報一千。共有三千。復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則有兩重三千。故古德雲。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有者。謂百界千法雖別。唯一真如。各無自體可得。喻如波浪雖別。唯一濕性。各無自性可得。故曰不可言有也。

【解】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

【鈔】此妙宗謂心法當處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也。喻如波水當體無言說。無名字。無心緣也。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者。謂總離上文在內在外在中間等。一切攀緣思慮分別語言文字相也。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者。謂上來一切緣慮分別等。性本自離。非有性而離。本自不可得故。故曰離此無性。若是有性。則又不能離也。喻如水上之波。亦以濕為自性。非離此濕性。別有波性可得也。此是離凡夫遍計性。遍計本虛故。非但離此。亦離二乘偏真。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亦離菩薩但中。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以此二種緣慮等。乃界外法執。為聖人遍計。總前凡夫。為五住無明。此五住無明。性本自離。本來不可得故。亦如水上之波。亦以濕為自性。離濕性。別無波性可得也。若是有性。則又不能離。不能離故。眾生不能成佛也。法華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起信論雲。是故諸法。從本已來。性離語言。一切文字。不能顯說。離心攀緣。無有諸相。究竟平等。唯是一心。說名真如。言真如者。此亦無相。但是言一切言說中極。以言遣言而已。此上四段。總以真諦破凡情聖解。以顯性量。下一段。乃結成實相。

【解】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鈔】此乃結成圓中實相也。要之者。以要而言也。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者。謂上來談無相者。乃約真諦破凡情聖解相。非破壞俗諦一切法也。不壞俗諦。故非偏真。離情解。故非偏俗。非偏。故是圓義。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者。隨真故無相。非偏無也。隨俗故無不相。非偏有也。不偏二邊。故是中道。既是圓中。亦是圓真。亦是圓俗也。不得已強名實相者。實相無名。亦無不名。強安名喚作實相也。初明性量無相竟。

△二明性體圓成。言性體者。統攝量具也。言圓成者。乃顯眾生之本有。諸佛之圓證。圓滿成實之體也。此中有三段。初總標。二別顯。三總結。

【解】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

【鈔】此總標中道性體。雙遮二邊。雙照二諦也。遮照同時。故曰而復。寂照不二。故曰恆寂恆照也。寂者隨緣不變之體。即上文性字。照者。不變隨緣之用。即上文心字。唯是一心。故曰雙遮。具足體用。故雙照也。故大佛頂經云。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也。此總標。下八句乃別顯。於八句中。前四。但論性德。中二句。性修合論。後二句。唯論修德。言性德者。乃通於六即。修德。有逆修順修。此唯論順修。逆修攝在性德中。順修有因有果。此唯論果。此境乃佛界為緣起故。

【解】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鈔】此二句。明眾生現前一念心性。乃如來身土也。常寂光者。本具三德秘藏。常乃法身德。寂乃解脫德。光乃般若德。此諸佛所證理體。故為土。土有不動義。故合照而寂也。此句。重寂字。清淨法身者。乃自性清淨法身。身有隨緣義。故合寂而照也。此句重照字。

【解】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

【鈔】此二句。明心性又是如來法報二身也。上句指寂字。故合法身。取法身無相義故。下句指照字。故合報身。取報身有相義故。問。前二句以法身合照字。此二句何以法身合寂。答。法身有隨緣無相二義。前以身土論。讓土合寂。不變為體故。今以法報論。讓法身合寂。乃報身之體故。此四句。但論性德。下二句。性修合論。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

【鈔】性德者。心性本具之德體也。即指前四句。雖分身土法報。乃理具也。未遇修治之功。未成事用。如金在礦中。未成受用。故若寂若照。總名法身。修德者。乃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惑盡智圓。性德全顯。如金出礦。若寂若照。總名報身。下二句。唯論修德也。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

【鈔】受用身。乃自受用報身。即四智心品。又名法門身。妙宗雲。八萬四千陀羅尼為發。第一義為髻。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辯為口。四十不共法為齒。二智為手。如來藏為腹。三三昧為腰。定慧為足。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故合寂也。應化身。乃他受用身。垂形十界。應化一切。故合照也。復次若達前四句。則知眾生皆具如來身土智慧德相。若達次二句。雖有理具。要借修顯。修顯還是性顯。若達後二句。則知修德功不唐捐。又此雖明佛界。九亦同彰。此乃別顯。下乃總結一心也。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

【鈔】上來雖分寂照身土。性修真應。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心。故曰不二。此明性體圓成竟。

△三明性具遍作。於中有二。初承前啟後。二正顯。

△今初。

【解】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鈔】此承前文無二之理。啟後文無不二之事。謂此心性。非但無有二相。亦無不二之相也。

△二正顯。

【解】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釋迦)所說(彌陀)。能度(佛)所度(生)。能信(心)所信(法)。能願(欣厭)所願(極樂)。能持(三業)所持(名號)。能生(三資糧)所生(四淨土)。能讚(釋迦諸佛)所讚(彌陀依正)。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鈔】言性具者。謂一切諸法。皆性所本具。性若不具。事何所造。喻如木中具足諸器。而能遍作諸器。若木中不具。則不能作。木能作諸器。則器器皆木。實相作諸法。則法法皆實相也。故大佛頂經云。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風等也。是故舉體作依作正者。乃舉性體性量全體而作。非是少分。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者。謂隨拈一法。乃至一微塵。一芥子。一香。一華。皆是豎窮橫遍全體所印之靈文。既皆豎窮橫遍。故曰事事無礙。一微既然。則一句洪名。即是豎窮橫遍全體而作。故後文雲。一聲阿彌陀佛。乃本師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既是如來所證。故是大乘經體。實相正印也。故起信論雲。大乘者。謂體相用三大。乃諸佛所乘也。明性具遍作竟。五重玄義第二辯體究。

△三明宗。天台師有簡宗體一科。今錄之以便學者。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既是二。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喻如樑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樑柱所取。不應以樑柱是屋空。屋空是樑柱。宗體若一。其過如是。宗體異者。則二物孤調。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宗非體。則邪倒無印。體非宗。則體狹不周。離法性外別有諸法。宗體若異。其過如是。今言不異而異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體也。今錄此文。以顯宗體之義。然而用不用皆可。於中分三。初統論宗義。二正明經宗。三結歸因果。

△今初。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辯宗。

【鈔】此統論辯宗之意。宗如門之樞。弩之機。門之開合則由樞。箭之發動由機。故云會實相體之樞機也。四教皆論要徑。皆論樞機。皆論綱領。綱。喻四教之綱。領。喻三忍之衣。藏教以析空觀為修行要徑。會偏真體之樞機。乃藏教三乘萬行之綱領。若提此綱則藏教八法眾目皆張。若挈此領。則藏教生法二忍衣襟袖自至。通教以體空觀為修行要徑。會即真體之樞機。乃通教三乘萬行綱領。若提此綱。則通教八法眾目皆張。若挈此領。則通教生法二忍衣襟袖自至。別教以次第三觀。會但中實相體。獨菩薩萬行。別教八法。次第三忍衣襟袖自至。圓教以一心三觀。會圓中實相體。唯如來萬行。亦名如來密因。圓教八法。無生法忍為衣。前三是權。後一是實。為實施權。故有四教之別。開權顯實。唯有一實。故云會實相體之樞機也。統論宗義竟。

△二正明經宗分二。初略標三資。二廣釋三資。

△今初。

【解】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鈔】文分二段。初則正標三資。缺一不可。經中下。乃取證也。統論三資。四教皆通。但所信所願所行則別。藏教以偏真為信願行。通教以即真為信願行。別教但中為信願行。圓教以圓中為信願行。餘非不信。但不逗其機也。此經獨以信願持名為宗之因。淨土為宗之果。舉因以攝果。故以信願持名為宗要。餘非不信。但不合時宜。又是豎出。圓教雖橫。但接上根。獨此經合時。合機。又是橫超。又是三根普攝。四教並詮。又是宗要中之宗要也。

△二廣釋三資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解】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二別釋三。初釋六信。二釋二門。三釋妙行。初又六。初信自至六信理。

△今初。

【解】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學者須從者裡死盡偷心不可草草)。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迴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心性為自)。

【鈔】此六信中。有能有所。此信自者。正明一念能信之信心所。故曰信自。乃以心性為自。乃即他之自。即境之心。非緣影之妄想也。下五信。乃所信也。此信心所。亦全法界體。故曰豎窮橫遍。唯識論雲。此信心所。自性澄清。性淨為性。以離過絕非。故曰澄清。豎無橫絕。故曰性淨也。肉團者。腹內肉團心。此乃五臟之心臟。乃四大合成假心。第八識之相分。亦浮塵意根也。緣影者。緣。謂攀緣。指能緣見分。影。謂所緣。指相分。八識皆有所緣。此正指第六意識所緣之相分。乃自識所變法塵之影像。故曰緣影。圓覺經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即前文在內在外等。楞嚴七處征心。盡破此緣影妄想。眾生不達能緣所緣義故。無始以來。總指所為能。故曰認賊為子。認影迷頭也。大佛頂經云。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當看文句。阿難雖曰能推。其實早落所推。以是所了知性故。又五塵落謝之影易知。唯靜守空影最難破析。經云。縱滅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文)心性如鏡。能緣見分如鏡光。所緣相分如鏡影。而有像之影易明。無相之影最難曉。如鏡內有像之影易知。有像外還虛空之影。不可不知。此是眾生根本無明。不可草草也。豎無初後橫絕邊涯者。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也。法華經云。觀彼久遠。猶若今日。謂過去塵點劫前事。皆在現前一念之中。未來弟子成佛事。亦在現前一念之中。豈非豎窮。又如迷人所謂非東非南非西非北方向。元只一念迷塵所變。而悟人所謂正東正南正西正北方向。豈非一念悟情所變。可見一念橫遍十方。終日隨緣終日不變者。謂終日隨我法二執之緣。起惑。造業。受報。故有二種生死。而不被二種生死所變。喻如冰水隨冷暖之緣。而濕性不改。虛空隨明闇之緣。而空性不變也。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正謂一念迷悟之情。所變東南西北方相。謂迷情現同居。悟情現方便。實報。寂光也。大佛頂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又云。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昏迷倒惑者。昏謂無明。即我法二執。迷謂真中二迷。倒謂凡聖八倒。惑謂五住地惑。因我執故。迷於真諦。則有凡夫四倒。起見思二惑。因法執故。迷於中諦。則有聖人四倒。起塵沙。無明。由此故有二種生死也。苟一念迴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者。若約四教觀行迴心。則生四種穢土。今念佛迴心。則橫超西方淨土。謂若執持名號。至事一心不亂。則一念我執心回。決定得生無我心中。本具方便同居二種極樂。若至理一心不亂。則一念法執心回。決定得生無法心中。本具寂光實報二種極樂。如此判者。於理決定。於事無疑。是曰信自。初信自竟。

△二信他。

【解】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以教為他)。

△三信因。

【解】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以念佛為因)。

△四信果。

【解】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以已生者為果)。

△五信事。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以境為事)。

【鈔】現前一念不可盡者。豎窮橫遍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者。若依一念我執心。則現同居世界。若依善心。則現善世界。謂三善道。若依噁心。則現惡世界。謂三惡道。此總喻迷人所見方相。亦豎窮橫遍。故不可盡也。若依一念法執心。則現方便世界。實報世界。法執有輕重。無明有厚薄。故方便分九人。實報有四十二人。所見不同。此總喻悟人所見方相。亦豎窮橫遍。故不可盡。若依無執之心。則現寂光世界。亦無豎可窮無橫可遍。是名真豎窮橫遍也。故前文雲。豎無初後。橫絕邊涯。喻如非迷非悟人。原無豎橫可辯別也。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者。謂上來所說四土。唯依心所現。心實有故。國土亦實有。故極樂實有四土。在十萬億土外也。最極清淨莊嚴者。四土圓融故。莊生。即莊子。姓莊。名周。寓言者。即南華經。寓者。寄也。托也。即托彼說此之語。雖有是名。原無其事。如雲。有人名混沌。生而無七竅。人憐而鑿之。七竅有而混沌死矣。如此。則雖有是名。實無其人。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有。故不同彼寓言也。信事竟。

△六信理分二。初明心性無外。二明事事無礙。

△今初。

【解】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

【鈔】此心性無外。亦是境性無外。心境無二性故。介爾者。生無生論雲。念佛之心。至微至劣。故稱介爾。以吾下。明不出心外所以也。以此一念雖然微劣。乃法界全體。本自豎窮橫遍。實無有外。故曰不出也。初明心性無外竟。

△二明事事無礙。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以法界為理)。

【鈔】文分二段。初正明譬如下喻顯。正明具四法界。一念。即理法界。影。即事法界。全事即理等。即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等。乃事事無礙法界也。亦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依。謂依報。即四土莊嚴。正。乃正報。即四土主伴。主。即彌陀三身。伴。乃人民等也。影者。從喻得名。謂此一念心性有四分。依正主伴乃相分。如鏡中之影。一念乃見分。如鏡光。心乃自證分。如鏡面。性乃證自證分。如鏡銅。四分唯是一心。故曰全事即理等也。全事即理者。全相分之事。即內三分之理。喻如全鏡影。即鏡銅也。全妄即真者。全見相二分之妄。即內二分之真。見相二分。乃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喻如鏡光鏡影。即鏡面故。全修即性者。全三分之修德。即證自證分之性德。喻如鏡影。鏡光鏡面。即鏡銅故。全他即自者。謂非唯我之相分。乃我心現。即佛菩薩等相分。亦我心現。謂共相識現也。共相識者。依報乃共中共。正報乃不共中共。故曰我心遍故也。我心遍故等者。謂我心王心所遍四土。佛心王心所亦遍四土。一切眾生心王心所亦遍四土。此約全境即心。故曰我心遍故等也。若約全心即境。則又曰我境遍故。佛境亦遍。一切眾生境性亦遍。喻如餓鬼所見之火。即人見之水。亦即天人所見琉璃。故曰事事無礙也。譬如一室千燈者。喻顯事事無礙也。一室。喻依報相分。千燈。喻正報相分。即佛身我身眾生身等。光。喻不變隨緣之心。室中虛空。喻隨緣不變之性。光光互遍。喻佛相分上。有我心所變相分。我相分上。又有眾生心所變相分。眾生相分上。又有佛心所變相分。佛相分。乃寂光土。眾生相分。且指實報土。及方便土。我相分。且指同居土。四土同在一處。故曰重重交攝。不相妨礙。又四土同在一處。故曰同居。四土皆為眾生建立。則又同一方便。四土皆是實行所感。則又同為實報。四土唯是一心。則又唯一寂光。故後文雲。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如此信者。方為信理。初釋六信竟。

△二釋二門分二。初正明二門。二明取舍事理。

△今初。

【解】(此下明願)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薉。而自心薉。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此即理之事)。

【鈔】此正明願之欣厭二門也。此二門有橫有豎。夫願者。四種宏誓也。四宏而依四諦而發。依苦諦。則曰眾生無邊誓願度。依集諦。則曰煩惱無盡誓願斷。依道諦。則曰法門無量誓願學。依滅諦。則曰佛道無上誓願成。前二誓。乃厭離門。後二誓。乃欣求門。四諦通四教。故四宏亦通四教。此則豎論。今淨土橫論也。謂一厭離一切厭離。則娑婆四土圓舍。一欣求一切欣求。則極樂四土圓取。圓舍則五住地惑。不斷而斷。圓取則四教佛果。不成而成。故後文雲。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等也。如此信已者。依信啟願也。既信國土皆依心現。則知娑婆四種薉土。乃依自己本無之薉心所感。謂見思薉。塵沙薉。無明薉。然而既是本無之薉。理當厭離。非出分外。又知極樂四種淨土。乃依自己本有之淨心所感。謂增上善業。感同居淨。即空觀智。感方便淨。妙假觀智。感實報淨。即中觀智。感寂光淨。然而既是本有之淨。理當欣求。亦非出分外也。初正明二門竟。

△二明取舍事理分二。初正明二破執。

△今初。

【解】厭薉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此即事之理)。故妙宗雲。取舍若極。與不取舍。亦非異轍。

【鈔】文分二節。初正明。妙宗下引證。夫取舍者。乃以道諦止觀之功。取其滅諦。舍其苦集二諦也。四教皆論取舍。而前三是權。置而不論。今約圓教。須論六即。故云舍至究竟。取至究竟等也。然究竟二字。亦有二義。若論六即。須至妙覺。修德畢功。性德圓顯。取舍情空。故曰方無。此乃豎論。若淨土門橫論者。但得往生淨土。便名究竟。以娑婆之薉已究竟舍。淨土之淨便究竟取。以圓淨寂光。圓登妙覺故。故後文明願中雲。以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也。此猶事論。若再理論者。豈止往生。然正當念佛時。一念相應。一念究竟。念念相應。念念究竟也。妙宗引證者。妙宗鈔問雲。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舍。今立垢淨。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故答雲。取舍若極。與不取舍。亦非異轍。此執別以難圓也。若約圓教。則一取一舍。無非妙理也。徹者。車路也。正明竟。

△二破執。

【解】設不從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信)全事即理。則取(願)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鈔】世有一類修行人。雖亦念佛。而不發願求生。多是執偏理者也。卻不知尚理。已是取理。不願求生。已是舍事。取舍宛然。何謂不取舍也。若達事事無礙。信手拈出。無非是事。全體是理。故曰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事事無礙法界。故次信事事無礙法界。而明取舍之願也。二釋二門竟。

△三釋妙行分二。初正明行妙。二校量行妙。

△今初。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信則便信擬議則不堪)。

【鈔】名以召德者。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召者。以名相呼也。德不可思議者。謂阿彌陀佛功德。原不可心思。不可言議也。實德既不可思議。故佛之假名亦不可思議。假名不可思議。方知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心性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成佛種子。若能執持一心不亂。定登不退之位也。初正明行妙竟。

△二校量行妙分二。初示諸行劣。二獨顯持名妙。

△今初。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鈔】觀像。即般舟三昧經。觀想。即十六觀經。禮拜供養五悔。即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謂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六念者。一者念佛。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三世佛母。三者念僧。人天福田。四者念天。長壽安樂。五者念戒。清淨身心。六者念施。普濟貧窮。十六觀經云。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具此功德。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然此諸行。全在迴向。發願求生。但得求生。即是念佛也。此諸法門。收機不廣。下手不易。故劣於持名。然執持名號者。亦不可缺此諸行也。初示諸行劣竟。

△二獨顯持名妙。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行經)。了義中無上了義(教經)。圓頓中最極圓頓(理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古人圓極語)。

【鈔】執持名號。有三種妙。收機廣。下手易。乃事妙。第一方便等三句。乃理妙。又能圓收諸行。乃至三觀十乘。七科道品。無量法門。乃為圓妙。具此三妙。獨為勝妙也。第一方便者。以念念即佛故。不落三乘諸行。無上了義者。以念念即佛故。了義。謂顯了第一義諦。佛。即無上第一義諦。最極圓頓者。以念念即佛故。不落漸次。清珠者。水清珠也。此珠有清水之功。故喻佛號有成佛之功也。三釋妙行竟。第二正明經宗竟。

△三結歸因果。

【解】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鈔】法華玄義。以一乘因果為宗。故此結歸因果也。大科第三明宗竟。

△四明力用分三。初總標力用。二別明力用。三較判力用。

△今初。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鈔】力用者。此經功德也。力者。言功。用者。言德。此經以往生為功。不退為德。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乃此經大力用也。總標力用竟。

△二別明力用分二。初往生四相二不退四義初又二。初總標二別顯。

△今初。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鈔】四土者。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無障礙土。四常寂光土。此四土淨穢橫豎二義。釋在後文。今略釋名義。一凡聖同居者。若約此土。則有三界。九地。二十五有。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其同居者有二種聖。一實。二權。實。謂已證三乘果。未入涅槃者。權謂上三土示現來者。以此二聖。與凡雜居。故曰凡聖同居也。若約淨土則不然。凡夫純是念佛得生者。則非有漏業。但有人天。無四惡趣。無四空天。外道天。及魔王天。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見思未盡。且名凡夫耳。聖人亦有權實。可知。二方便有餘者。若約此土。出三界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游居。但離分段。未免變易。但盡見思。未除別惑。故名有餘。有九人生於此土。謂藏二乘。通三乘。別三賢。圓十信。若約淨土。則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極樂同居。圓離二死。圓斷五住。九人之中。純是菩薩。雖有聲聞。而非定性。但斷同惑。名曰聲聞。由其別惑未盡。且名方便有餘土耳。三實報無障礙者。由於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塵剎互含。四十一位菩薩之所游居。身能現土。土亦現身。不違法性。稱性莊嚴。且如華嚴法界安立海也。四常寂光土者。即如來所證三德秘藏。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乃清淨法身所居。約智名身。約理名土。身土一如。非有二相。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遍周別異界中。以別異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各論九品者。同居以見思二惑分九品。方便以塵沙惑分九品。實報寂光以無明分九品也。初總標竟。

△二別顯。

【解】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鈔】此是同居土往生相也。見思者。見乃五利使。思乃五鈍使。五利使者。一謂身見。即妄認四大為身。二邊見。謂斷常二邊。不了此身本來無我。故起二邊之見。三邪見。撥無善惡因果等。四戒取。謂雖不撥因果。然而非因計因。不達正因。即牛狗等戒。乃至佛弟子執著戒相。不了我空。亦戒取攝。五見取。謂非果計果。即四禪四空無想等。以為涅槃。五鈍使者。謂貪瞋癡慢疑也。皆稱為使者。乃心所使也。八識為王。此乃王之所使也。此乃總論。若別論。則約三界歷四諦。則有八十八見惑。思惑約九地。則有八十一品。當看法數。此非所要。故不錄之。若論豎出三界。必要惑盡。此則橫出三界。帶業往生也。或散或定者。散。即名字位。定。乃觀行位也。三輩。謂上中下。九品。即三三共九品也。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淨土。

【鈔】事一心不亂者。我執空。不為見思所亂。見思任運先落者。證入相似位也。行人意在念佛。無意斷或。法執細故後斷。我執粗故先落也。則生方便淨土者。從此同居薉土。橫超極樂方便淨土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鈔】理一心不亂者。從事一心不亂。親見中道實相。不為二邊法執所亂也。無明者。愚癡也。愚於二邊。不達實相。故曰無明若破一品。則入初發心住。若至四十一品。則證圓等覺。皆分證位。則生實報莊嚴淨土者。謂從此同居薉土。橫超極樂實報淨土也。亦分證常寂光土者。約所證論。名常寂光土也。即此土馬鳴。龍樹。智者。永明。是其人也。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鈔】上上實報者。實報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登圓妙覺。究竟三德秘藏也。前三土皆言往生。此則言是者。前是因位。無明未盡。乃至等覺皆有生。所以文殊普賢善財等。皆發願求生。今是果位永斷無明。故曰則是也。往生四相竟。

△二不退四義。若論不退。但有三種。今多一畢竟不退。為顯佛號功德。佛界緣起功德。不可思議也。又三種不退。四教皆通。然有縱有奪。若論縱議。四教各三。若奪而論之。藏通二教。但有位不退。別十向則證。行不退。登地則證念不退。圓初住則圓證三不退。則與淨土門中帶業往生者。齊也。

【解】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鈔】念不退者。謂念念流入覺海。亦名同生性。同證法身故。破無明顯佛性者。謂以中觀智。破根本無明。顯三種佛性。法身顯。乃正因佛性。般若證。乃了因佛性。解脫得。乃緣因佛性。又名三心圓發。三德圓證。開佛知見。

【解】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鈔】行不退者。謂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也。塵沙亦破。塵沙。乃二乘法執。以此法執。障於化道。化道多故。猶如塵沙。故修假觀。正破此惑。此惑盡故。道種智成。故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也。

【解】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

【鈔】位不退者。若論此土。則要見思惑空。證二乘果。不墮凡夫之地。名位不退。今念佛門中。挾帶無量劫來善惡二業。從此同居薉土。橫超極樂同居淨土。七寶池中。蓮華化生也。永離退緣者。謂常見佛。永離念退緣。常聞法。永離行退緣。常與補處俱。永離位退緣。故後文雲。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故為圓證三不退也。下文正判較此位力用也。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鈔】此別顯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也。一經於耳。經者歷也。畢竟因斯度脫者。如佛世一老人也。塗毒鼓。乃波斯匿王所有。用以出征。鼓上塗毒。陣上鳴之。自軍有解毒法。彼軍則無。聞聲皆喪。此喻證果不虛。食少金剛。決定不消。喻佛種不虛也。第二別明力用竟。

△三較判力用有三段。初指出力用。二正判力用。三較量力用。此三段之意。如官家斷案。先審定其過。二乃案律治罪。三則較其輕重。好令人心伏。若如此斷。乃成不可改鐵案。不然。則成瞎眼官也。

【解】復次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

【鈔】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乃指出其人也。祇者。始也。謂不斷上三土力用。但判同居土中。始帶業往生。證位不退者也。即張鐘馗等也。皆與下。指出經中所示二種力用也。一者皆與補處俱。經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二者亦皆一生必補佛位。經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當詳讀後注。非但張鐘馗等。乃至鸚鵡八哥等。亦如是也。此如審定其過也。

【解】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根據了了)。

【鈔】此乃正判力用也。謂第一上善俱會。乃橫生四土義。第二一生補佛。乃圓證三不退義。既橫生四土。圓證不退。則圓轉五濁。圓斷五住。圓修萬行。圓建立眾生。圓自在莊嚴。一切圓義。自在其中。當細看後注。帶業往生者尚然。況上三土也。此非但往生者如是。乃行人念佛時。念念成就如是功德也。此乃要解眼目不可不知也。此如案律問罪。

【解】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從來未經道徹如此)。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鐵案)。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鈔】此較量力用也。文有二節。初與教中較量。二與宗門較量。千經萬論。不出五時。五時中唯有華嚴。法華。明一生成佛。華嚴成佛。看後文自知。法華則龍女一人。淨土則非是算數所能知之。故曰所未曾有也。較彼頓悟正因者。乃與宗門較量。溈山文雲。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上句明不能橫生上三土。下句顯不能圓證三不退。夫頓悟。則非漸悟也。正因則非邪因也。漸悟尚少。況頓悟。又況頓悟正因佛性。就便頓悟佛性。也僅為出塵階漸。始入名字位中。何若念佛橫生四土也。生生不退者。非但今生不退。要保生生不退。始入觀。行相似等位。而能成佛有期。何若七日功成。一生淨土。則便圓證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語者。力用不齊也。第三較判力用竟。大科第四明力用竟。

△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願王)奧藏。法華(成佛)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鈔】教者。聖人被下之慈訓。相者。教中所詮法相。教海汪洋。非此所要。恐繁不錄。但隨文消釋。打通關節耳。大乘菩薩藏攝者。觀經疏玄義雲。大乘方等教攝。二藏明義。菩薩藏收。(文)夫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言西方。信非藏通。橫生四土。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又非別教。可知是圓頓大乘。無問自說。乃十二分教中無問自說教。徹底大慈。乃無緣大慈加被攝持。末法者。佛法有三時。謂佛滅度後五百年為正法。又一千年為像法。又一萬年為末法。此正當其末法也。多障者。五停心觀雲。多障有情念佛觀。正治業障報障煩惱障也。大無量壽經云。當來經法滅後。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梵雲阿伽陀。此雲普去。謂普治一切病。故云總持。一句佛號。普治娑婆四土諸病。故曰總持。絕待圓融者。唯佛界為緣起。故曰絕待。三根普攝。故曰圓融。華嚴奧藏者。後文雲。華嚴所稟。卻在此經。故曰奧藏。法華秘髓者。經云。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此則念佛者。無一不成佛者。諸佛心要。即此一念心性。萬行司南。亦此一念心性。故曰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也。司南。即指南針也。法界本無盡。故嘆述莫盡也。第五教相竟。解經科中。第一五重玄經竟。

△二正解經文。

○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解中判爾時下三十八字為別序六方佛為流通與古不同故科釋之)。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蓋序必提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係非小。後人不達。見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

【鈔】序正流通三分。創自道安法師。前代講演。但隨文消義。未敢分判。後道安在襄陽。始三科分釋。科者。段落。眾心不肯。唐玄奘法師。東傳親光菩薩佛地經論。亦分三分。初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後人稱彌天高判。今古同遵。分經雅合於親光。後皆遵之。此三名下。明分科意。有三段。初明三科之要。二故智者下。引證。三蓋序必下。責今也。此因三科分文。與古不同。故首明三科皆要。智者。乃天台智者大師。名智顗。字德安。姓陳。潁川人。母孕時。夢五色彩煙縈懷。及誕。光明燭室。目有重瞳。臥必合掌。坐必向西。十八歲出家。誦法華經。詣光州大蘇山。禮慧思大師。思一見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今復遇矣。即示普賢道場。顗於此行法華三昧。誦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寂然入定。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得一旋陀羅尼。後講法華等經。坐脫於石城寺。壽六十七歲。講法華經二十八品。初品。為序分。方便品。至十七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名正宗分。從後盡經。名流通分。又一時者。謂初次講在陳朝禎明元年。於金陵光宅寺講。二次在隋朝開皇十三年。於荊州玉泉山講。跡本二門者。謂前十四品。乃跡門開權顯實。跡者。乃如來示現成佛之跡。開權顯實。謂開三乘之權教。顯一乘之實理。後十四品。乃本門開近顯遠。本者。乃如來塵點劫根本成佛之實事。開近顯遠。乃開如來之近壽。顯本地之遠壽也。各分三段。謂自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為跡門正宗。法師品。至安樂行品。乃跡門流通。自湧出品。至彌勒菩薩已問斯事。佛今答之。為本門發起序。從佛告阿逸多。至分別功德品偈。為本門正宗。此後盡為流通。蓋序下。責後人之不達也。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

【鈔】此二序。各具四名。謂通序。別序。證信。發起。經後序。經前序。自序。他序也。通序者。諸經皆用六種成就。謂如是。乃信成就。我聞。乃聞成就。一時。乃時成就。佛。乃主成就。舍衛國。乃處成就。千二百等。乃眾成就。言成就者。此六種缺一不可。故曰成就。諸經皆具。故曰通序。又名經後序。阿難尊者集經時序入故。又名證信序。謂有此六種。信是佛說。若無六種。便是外道經也。又名自序。謂佛臨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示雲。如是我聞等。故曰自序。言別序者。別在一經故。又名經前序。在正說之前故。又名發起序。發起因緣故。又名他序。經家序入故。

△初中二。初標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

△今初。

【鈔】於中有經文。有疏義。先消經文。消文之法。詳略隨宜。疏中意在於要。故刪詳取要。今為學者略取佛頂文句。以為梗概。若欲詳者。當閱全文。恐繁不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鈔】佛頂文句雲。如是者。指法之辭。通指下文之言。亦信順之義。大凡信者則言如是。不信者則言不如是。今言如是。即顯信順也。我者。阿難自稱。此非外道妄計之我。亦非凡夫妄執之我。乃深達八自在我也。聞者。耳根發耳識。能達音聲現量體性也。一時者。機應相符。說聽終竟。總名一時。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在者。示跡此間行住坐臥。總名為在。舍衛國者。或云室羅筏城。梵音楚夏不同。此翻豐德。亦翻聞物。謂國豐四德。多聞。解脫。財寶。五欲。故曰豐德。以此四德遠聞他方。故曰聞物。祇樹給孤獨園者。祇陀太子之樹。給孤長者之園也。此消經文。

△疏中分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解】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

【鈔】標者。表顯也。信順者。謂順於信心。則言如是也。又有偏真信順。即真信順。次第信順。圓頓信順。今乃圓頓信順也。師承者。承。謂承受。謂親從佛聞也。又從化佛聞。從應佛聞。從報佛聞。從法佛聞。機感者。謂時無實法。東西正朔不同。故但標機感。又分四教機感。教主者。四教說法之主也。說經處者。謂化佛則同居處。應佛則方便處。報佛則實報處。法佛則寂光處。問。舍衛國。乃同居土彈丸之地。何得通論四土。釋迦乃化身。何得通論四佛。阿難。乃有學聲聞。何得通論四教耶。答。即此舍衛國。便是寂光淨土。即此化佛。便是法佛。即此阿難。便是法身大士。但眾生業感未盡。所見不同耳。故像法決疑經云。一切大眾所見不同。或見娑羅林地。悉是土砂草木石壁。或見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是三世諸佛所游居處。或見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在蓮華台。為千百億釋迦說心地法門。或見身同虛空。遍於法界。無有分別。又正法念處經。明三阿難。一阿難陀。此雲歡喜。持小乘藏。二阿難跋陀。此雲歡喜賢。持雜藏。三阿難娑伽。此雲歡喜海。持佛藏。阿含經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蓋指一人具四德。持四法門耳。空王佛所同時發心。方便示為傳法之人。何所不能也。又如是我聞等。具四悉檀。三世諸佛經初。皆安如是我聞等。佛佛道同。不與世諍。世界悉檀。大論雲。舉時方令人生信。為人悉檀。對破外道阿歐二字。不如不是。對治悉檀。(阿歐。此雲有無。謂外道經書前。皆安阿歐二字。標其所計不出有無二見。部內所言。不出所計也)信順者。信則所聞理會。順則師資道成。第一義悉檀也。此總標竟。

△二別釋。

【解】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悟此者少)。

【鈔】總標中雖具四教。而別釋唯約圓頓。刪繁取要故也。實相妙理者。即現前一念心之自性。即辯體中雲。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乃至能說所說等。無非實相正印。若在此中。則能信所信。能聞所聞。能感所感。能住所住。亦無非實相。故首提曰實相妙理。亦實性。實體。實力。實作等。一一皆實也。古今不變名如者。如者。不變義。實相之體。非古非今。然而古亦實相。今亦實相。不為古今所變。譬如虛空。非明非暗。然而明亦虛空。暗亦虛空。不為明暗所變。故強名曰真如也。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者。能念實相心。所念實相佛。能求實相信願。所生實相土。能所同一實相。本自無非。強名曰是。小字批雲。悟此者少。真實不多也。世人但知實相無念。而不達無所不念。又但知實相無生。而不達無所不生。今依此無所不念故念佛。無所不生故求生也。

【解】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

【鈔】實相離戲論。故非凡夫之有我。又非二乘之無我也。阿難不壞假名者。有三種我。謂我見。我慢。及名字我。阿難但壞我見。我慢。不壞名字我。故仍然稱我。耳根發耳識者。有二種耳根。謂浮塵根。即外之粗相。乃第八識疏相分。二勝義根。即內之細相。乃第八識親相分。耳識依此勝義根發也。親聆圓音者。謂親聞於佛也。親聆。乃耳識見分。圓音。乃耳識相分。托佛本質自變相分。乃親所緣緣。故曰親聆也。如空印空者。見分無相故如空。相分無生故亦如空。二分唯是一心。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故曰如空印空也。

【解】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

【鈔】時無實法者。無實體可指也。但依色心等法假立。即此無實之實。即實相也。又長短無定。循業發現。如三更之夢。已辦二十年事。洞中七日。世上已過千年。延促不定。故曰無實。以佛之教。弟子之資相扣。從如是我聞。至作禮而去。總名一時。

【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

【鈔】疏中略釋在字。今補出。佛頂文句雲。行住坐臥。通名為在。在。即是住。今當以住釋在。有四住。謂天住。梵住。聖住。佛住。佛為能住。四法為所住。法為能住。舍衛國等乃為所住也。

【解】舍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雲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嘆。施餘未布少地。故併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鈔】中印度者。即中天竺。名義集雲。舊云身篤。或云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此雲月邦。謂聖賢御物。如月照臨。故謂印度。波斯匿者。此雲勝軍王。軍馬勝餘國故。祇陀。此雲戰勝。謂匿王出兵得勝時生。故云戰勝。給孤長者布金買園者。王舍城有長者。名珊檀那。須達多長者與之為友。一日為兒娉婦。至其家。見其忙亂異常。因問其故。珊檀那雲。明晨請佛齋僧。今預辦其供耳。須達雲。何者名佛耶。珊檀那雲。汝不知耶。淨飯王太子悉達。雪山學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三明。及八解脫。十八不共。十力。四無所畏。有一千二百五十弟子。現在城外竹園精舍說法。須達聞佛。身毛皆豎。歡喜踴躍。睡不安枕。忽睹天亮。便起出城。行之不遠。天忽黑暗。遂疑雲。莫非妖邪惑我耶。忽聞空中有神告曰。汝善自前行。莫得遲緩。前行一步功德。勝過七車七寶佈施。須達前行未遠。見如來金色晃耀。巍巍堂堂。在竹園林外經行。忽見一人。繞佛三匝。禮佛三拜。須達亦繞佛三匝。禮佛三拜。佛為說法。即證初果。便請世尊來年至舍衛國說法。佛雲。來年已受瓶沙王請。復請後年。世尊應許。復問舍衛城外。可有園林茂勝。遠離憒鬧。可容我千眾處所否。須達雲。但願世尊不棄。自當辦之。須達回國。沿途宣告。以至本國。遍想無好處所。唯太子園可容千眾。園林茂好。圍一由旬。但太子非賣園人。來日至太子所。為說買園之事。太子戲之曰。汝以金佈滿園地。我便賣之。須達果如其言。以金布地。布之將完。太子聞說須達布園以至將終。太子遂異。親至園所。見金遍滿。唯剩一小角。遂問須達曰。汝未佈滿。我園不賣也。須達曰。非謂不布。乃籌量用金多少耳。太子見須達並無一念退志。遂問其因。須達稱讚如來功德。智慧。相貌威神。不可思議。我已請佛後年至國說法。故我買園。供佛及僧。太子感嘆不已雲。既然如是。汝我二人共成此舉。此未布餘地。及一切樹木。作我所施。故並雲祇樹給孤獨園也。經文初標法會時處竟。

△二引大眾同聞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

【鈔】引大眾同聞者。謂非一人獨聞。故引大眾同聞。六種成就。此乃眾成就也。聲聞有二種。一小乘聲聞。謂聞佛四諦音聲而悟道者。二大乘聲聞。法華雲。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菩薩者。正雲菩提薩埵。此方好略。故但云菩薩。此翻覺有情。有二釋。若約自行。謂雖然覺悟。而情念未盡。故曰覺有情。若約化他。則謂覺悟有情也。此三眾。總攝如來七眾弟子。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此七眾。又分大乘小乘。則有十四眾。十四眾中。又各分四眾。一發起眾。謂發起玄化者。二當機眾。謂聞法得益者。三影響眾。謂帶果行因者。四結緣眾。結緣成種者。如法華經。大通智勝佛。王子覆講。即彼時發起眾。聞法得道。即彼時當機眾。聞法未度。而世世相值。即彼時結緣眾。彼佛既爾。今佛亦然。四個十四。則有五十六眾。故曰大眾同聞也。

【解】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鈔】此明列眾所以也。問。聲聞乃小乘何意先列。菩薩乃大乘何意在次。故云聲聞居首者。云云也。出世相故者。謂剃除鬚髮。圓頂方袍。表出世間賢聖幢相故也。常隨從者。此一千二百。先得道者。常隨於佛。表師德故。佛法賴僧傳者。將來佛法二寶。賴僧寶以弘傳故。菩薩居中相不定者。菩薩有出家菩薩。有在家菩薩。有此土受生菩薩。有他方應來菩薩。故相不定也。不常隨者。菩薩以利生為務。此方有益則隨。此處無益則不隨。表中道者。聲聞欣涅槃。天人樂生死。菩薩不偏。故表中道也。天人列後表世間相者。聲聞表出世相。今即表世間相。品雜者。其中天龍八部。多是菩薩應世也。外護職者。聲聞為內護。天人為外護也。

△初聲聞眾又三。初明類標數。二表位嘆德。三列上首名。

△今初。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鈔】與者。共也。釋論以七一解共。謂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也。約四教。則藏一七一。謂同感佛時。同鹿苑處。同別解脫戒。同一切智。同無漏正見。同道品。同涅槃。通二七一。分利鈍故。別無量七一。自行化他故。圓一七一。發心畢竟二不別故。大者。梵雲摩訶。此雲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通內外典。識解多。故言多。出九十五知見上。故言勝。今言大者。即攝多勝。千二百五十人者。本是法身大士。跡來輔佛行化。引凡入聖。先示作愛見外道。欲引乳入酪。又示作三藏一千二百五。引酪入酥。又作方等般若一千二百五。引酥入醍醐又作法華一千二百五。今引染歸淨。又作淨土一千二百五也。

△疏中分二。初明類。二標數。初又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解】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

【鈔】具足戒者。具足三諦戒也。智度論有十種戒。謂一不缺戒。若犯根本。缺壞不任。不犯則名不缺。二不破戒。若犯僧殘。如器殘破。不犯則名不破。三不穿戒。若犯舍墮。如器穿漏。不犯則名不穿。四不雜戒。念破戒事。名之為雜。不念則名不雜。五隨道戒初果隨順諦理。自然無犯。六無著戒。二乘見思已盡。無所染著。七自在戒。菩薩化他妙用。得自在故。八智所讚戒。菩薩篇聚無虧。常為智者所讚。九隨定戒。住定現儀。任運常靜。自然無犯。十具足戒。用中道。慧遍入諸法。無戒不備。此十戒。前六。乃二乘真諦戒。七八。乃菩薩俗諦戒。九十。乃諸佛中諦戒也。出家人者。真諦戒具足。出同居之家。俗諦戒具足。出方便之家。中諦戒具足。出實報之家也。總標竟。

△二別釋二。初釋比丘三義。二釋僧居六和。

△今初。

【解】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鈔】一缽資身者。常行乞食以資身命。無所蓄藏者。唯乞法食以資慧命也。專求出要者。出同居。出方便。出實報。出寂光也。正慧觀察者。三觀正慧也。破煩惱惡者。破五住地惡也。不墮愛見者。愛。即思惑。見。即見惑。有同居見思。方便見思。實報見思也。魔有四種。謂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梵雲羯磨。此雲作法。謂登壇受戒。白四羯磨已。四魔皆怖也。

△二釋僧居六和。

【解】僧者。具雲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鈔】天竺大小乘分門。則理和事和。則皆分大小也。又有四種僧。一無漸僧。謂破戒者。二啞羊僧。不解法律者。三清淨僧。七方便人。四真實僧。已入聖位者也。初明類竟。

△二標數。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

【鈔】迦葉。此雲大龜氏。姓也。三弟兄。一優樓頻螺迦葉。此雲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二伽耶迦葉。山名。即像頭山。在王舍城外。在此山學道故。三那提迦葉。此雲河。在河邊學道。以河彰名。三人在迦葉佛時。共立剎柱。故今結為弟兄。初為事火外道。後遇佛化。而證道果。師資者。師為聖匠。徒稟天資也。舍利弗。此雲身子。又云鶖鷺。目連。此雲采菽氏。婆羅門姓也。耶舍。即耶舍長者子。再加憍陳如等五人。則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此乃言其大數耳。當看釋迦譜。或妙珍集等。茲不具錄。經文初明類標數竟。

△二表位嘆德。

皆是大阿羅漢。(之位。其德為)眾所知識。

【鈔】眾所知識者。初為愛見眾所知識。出家時。為藏教眾所知識。方等時。又為四教眾所知識。般若時。又為三教眾所知識。法華涅槃時。唯圓教眾所知識。非但是同居眾所知識。亦是方便實報眾所知識。究竟本是寂光眾所知識也。

△疏中分二。初表位。二嘆德。

△今初。

【解】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淨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

【鈔】文分三段。初羅漢三義。復有下。明三種羅漢中大。又本是下。乃開跡顯本釋大也。初段中亦含三義者。前比丘乃因名。今羅漢乃果號。因果相稱。因既具三。故果亦含三。又羅漢分六即。佛乃究竟大阿羅漢。故十號中有阿羅訶。亦究竟比丘也。慧解脫羅漢者。緣空直入。但證無學。因中修性念處觀。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脫者。帶事兼修。具三明八解。因中修共念處觀。能破五通外道。無疑解脫者。通達三藏四圍。天文地理。因中修緣念處觀。能破圍陀外道。亦名三種念處。念處。即四念處觀。性念處。謂但修四念處。七科道品。斷惑證真而已。不修諸禪定。共念處。謂諸禪三昧。與四念處共修。故具足三明八解脫也。緣念處。謂又能通世出世法。能決眾疑。故能破圍陀外道。外道亦分三種。謂小中大。一切智外道。乃小外道。但假稱一切智人。神通外道。但得有漏五通。圍陀外道。乃大外道。通達天文地理。四圍陀典。兼得五通也。圍陀。此雲智書。有四種。故曰四圍陀也。開跡顯本者。若約現跡。則聲聞眾。若約本門。實不可量。如須菩提。乃青龍陀佛示現。故曰本是法身大士示作也。表位竟。

△二嘆德。

【解】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鈔】轉輪者。約喻為名。而有金銀銅鐵四輪。輪王亦有四王。喻佛有法報應化四佛。輪有四教法輪也。從佛轉輪者。或從化佛。轉生滅四諦。或從應佛。轉無生四諦。或從報佛。轉無量四諦。或從法佛。轉無作四諦。或頓轉。或漸轉。或秘密轉。或不定轉。或現佛形。或現菩薩等形。或人間轉四種四諦。或天上轉三種四諦。謂通別圓。或在方便轉二種四諦。謂別圓。或在實報寂光。轉一種四諦。廣利人天者。天有四種。一世間天。諸國王等。二生天。三界諸天。三淨天。即二乘。四義天。即菩薩。此等大士。或在人中。或在四天。發起如來四益。廣利一切。故為四土大眾真善知識。聞名曰知。見面曰識也。經文二表位嘆德竟。

△三列上首名。

長老舍利弗(此雲身子)。摩訶目犍連(大采菽氏)。摩訶迦葉(大飲光)。摩訶迦旃延(大文飾)。摩訶拘絺羅(大膝)。離婆多(星宿)。周利槃陀伽(繼道)。難陀(喜)。阿難陀(慶喜)。羅睺羅(覆障)。憍梵波提(牛呞)。賓頭盧婆羅墮(不動利根)。迦留陀夷(黑光)。摩訶劫賓那(房宿)。薄拘羅(善容)。阿[少/兔]樓馱(無貧)。如是等諸大弟子。

【鈔】舍利弗。此雲身子。又云珠子。以母彰名。以母女中聰明。聰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曰珠子。身子者。母形身好。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父為作名。名優波提舍。此翻論義。論義得妻。因論名子。標父德也。舍。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曰舍利弗。弗。子也。

○摩訶目犍連。大采菽氏者。姓也。又翻萊茯根。乃古仙人所食。因以命族。名拘律陀。拘律陀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名焉。同名者多故。故舉大也。

○摩訶迦葉。大飲光者。又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災湧。能映餘光使不現。故言光波。迦葉身光亦能映物。又翻大龜氏。姓也。先代學道。靈龜負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名畢缽羅。畢缽羅樹名。禱樹得子。以樹為名。付法藏經言。毗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時有貧女。匈得金珠。倩匠為薄。金師歡喜。治瑩佛畢。立誓為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恆金色。心恆受樂。最後身。托摩竭提國。尼拘律陀婆羅門家。貧女。即紫金光比丘尼也。

○摩訶迦旃延。大文飾者。又翻扇繩。又云好肩。亦名柯羅。柯羅。此雲思勝。

○摩訶拘絺羅。大膝者。舍利弗舅。由來論勝姊。姊懷孕。論則不勝。知所懷者智人。寄辯尚爾。況出胎也。即棄家往南天竺。讀十八大經。無暇翦爪。世人呼為長爪梵志。學訖還家。問甥所在。人云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歲。聲震五天。彼沙門者。有何道術。誘我姊子。徑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語佛雲。一切法不忍。佛問。汝見是忍不。此墮兩負處。若我見忍。前已雲一切不忍。若我不見忍。無以勝佛。即低頭。得法眼淨。

○離婆多。雲星宿者。父母禱星宿而生。又云離越。又云假和合。釋論雲。夜宿空亭。見二鬼爭尸。告其分判。設依理枉理。俱不免害。故隨實答。大鬼拔其手足。小鬼取其尸補之。食竟。拭口而去。其因煩惱不知誰身。遂疑此身。若我本身。眼見拔去。若他身者。復隨我行。逢人即問。汝見我身不。眾僧雲。此人易度。語云。此身本是他遺體。非己有也。即得道。故云假和合。

○周利槃陀伽。雲繼道者。此兄弟二人。兄名繼道。西域風俗。母孕時還娘家。遂生於道。故取名繼道。槃陀伽。雲小繼道。乃弟也。

○難陀。雲喜者。乃孫陀罹難陀。孫陀羅。此雲好愛。亦云端正。乃妻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若人眾中有不識者。謂言佛來。摩竭提國有裸形外道。大聰明。國人號為智者。共身子論義結舌。善心生。欲於佛法出家。見難陀色貌殊偉。嘆曰。短小比丘。智慧難概。況堂堂者乎。難陀即度出家。

○阿難陀。雲慶喜者。或云歡喜。或無染。如來成道時生。王大歡喜。白飯王奏雲生兒。舉國欣慶。因名慶喜。阿難隨佛入龍宮天上。見龍女天女。心無染著。故曰無染。

○羅睺羅。雲覆障者。往昔塞鼠穴六日。今在母胎六年。故言覆障。耶輸有娠。諸釋皆嗔。何因有此。欲治欲殺。惡聲盈路。寶女劬毗羅證之小差。因焚火坑發大誓言。我若為非母子俱滅。若真遺體。天當為證。抱子投坑。火變為池。蓮花捧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後佛還國。耶輸令羅雲奉佛歡喜丸。羅雲以幼稚之年。於大眾中。徑持上佛。耶輸以此息謗。謗由子有。故言覆障。

○憍梵波提。雲牛呞者。亦云牛王。因前世輕弄沙門。出一惡言。五百世為牛。牛若食後。恆事虛哨。餘報未夷。時人稱為牛呞。

○賓頭盧頗羅墮。云不動利根者。不動。名也。利根。姓也。或翻重幢。婆羅門凡十八姓。此居其一。

○迦留陀夷。雲黑光者。顏容粗黑故。又黑色光耀。異於常黑。夜行乞食。人見驚駭。故佛禁夜行。

○摩訶劫賓那。雲房宿者。父母禱房星而生。又與佛同房而宿陶師家。故云房宿。

○薄拘羅。雲善容者。或云偉形。或云大肥盛。色貌端正。故言善容。

○阿[少/兔]樓馱。雲無貧者。亦云如意。賢愚經云。弗沙佛末法中。時世饑饉。有辟支佛行乞空缽無獲。貧人見而悲悼。白言勝士。受稗米飯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變相。後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闇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用腳。取之無盡。九十一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

【解】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呞尊者。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壽命第一。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鈔】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者。謂德臘俱長俱老也。有三種長老。謂耆年長老。法性長老。作長老。今乃耆年法性二種。故曰德臘俱尊也。

○身子尊者智慧第一者。在母胎日。智寄母口。八歲登座。論議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云第一。又一切智第一。道種智第一。一切種智第一。言第一者。乃各舉一德。引諸偏好耳。

○目連尊者神通第一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徹無礙。故名神通。而有六種。一如意通。亦名神足。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無漏通。前五。外道凡夫鬼神皆具。第六。唯聖人有。言第一者。如降龍。燒善法堂等。故言第一。

○飲光尊者傳佛心印。頭陀行第一者。王荊公。問佛慧泉禪師曰。拈華示眾。出自何典。泉答曰。藏中不載。公曰。餘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雲。梵王至靈山。以金色缽羅華獻佛。舍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迦葉。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頭陀。正雲杜多。此雲抖搜。謂能抖搜塵勞故也。而有十二行。一住阿蘭若處。(此雲寂靜處)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節量食。六過中不飲漿。七著糞掃衣。八但三衣。九塚間坐。十樹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臥。迦葉年老。不舍頭陀。佛憫其老。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讚。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曰頭陀第一。

○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義第一者。迦旃延。南天竺婆羅門種。梵語婆羅門。此雲淨裔。乃梵天苗裔。善解契經。阿含雲。有外道執斷見。問曰。我見人死不還。云何說其受苦。故知無他世。答雲。如罪人被駐。寧得歸否。又問。若生天上。何故不歸。答雲。如人墮廁得出。寧肯更入廁否。又天上一日。當此百年。生彼三二日。未遑歸心。設有歸者。而汝已死。寧得知之。如是種種妙說。故云論議第一。

○大膝尊者答問第一者。由精勤故。得妙辯才。觸問能答。故云答問第一。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者。離婆多。又云離越。坐禪入定。心無顛倒。意不散亂第一。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僅持一偈者。根本律中雲。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辯才無盡者。有四辯才。一義無礙辯。二法無礙辯。三詞無礙辯。四樂說無礙辯。義持第一。即義無礙辯才也。

○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者。身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儀容第一。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者。白飯王之子。故為佛堂弟。有八不思議。一不受別請。二不受佛故衣。三見不非時。四不生欲心。五法不再問。六知佛入定。七知眾得益。八知佛說法。故為侍者。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故多聞第一。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者。法華雲。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密行者。秘藏之行。乃佛行也。故曰唯佛能知。七方便人所不能知。故云第一。

○牛呞尊者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受天供第一者。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華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啖馬麥。而憍梵波提。獨天上尸利沙園受天供養。故云受天供養第一。

○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者。律雲。樹提長者。以旃檀缽置剎杆頂上。號於眾雲。神力能取者與之。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已。敕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故云第一。

○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者。迦留陀夷。乃摩利夫人之師。教化夫婦同證聖果者。數滿一千。一人證果者無數。故云第一。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者。劫賓那。本是父母禱房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中第四星也。故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壽命第一者。薄拘羅。壽一百六十歲。毗婆尸佛時。以訶梨勒。施辟支佛。自爾九十一劫。無病無夭。由昔持不殺戒急。感五不死。母置熬盤。燒不死。復置釜中。煮不死。又推落水。渰不死。被大魚吞。咬不死。刀破魚腹。殺不死。故壽命第一。

○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者。阿[少/兔]樓馱。乃斛飯王次子。因中為獵師。入古寺內。見佛前燈欲滅以箭剔之。今感天眼之報。觀大千世界。如觀掌果。故云第一。

○此等常隨眾下。乃開跡顯本也。約跡。為常隨眾。約本。則是法身示作。為影響眾。若約得第一義悉檀。又為當機眾。增道損生者。道。即中道法身。即第一義諦。損生。謂破一品無明。增一分中道也。經文初聲聞眾竟。

△二菩薩眾。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此雲妙德)法王子。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彌勒菩薩之名)菩薩。幹陀訶提(此云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鈔】並者。承前文義。非但聲聞與會。菩薩亦所同聞也。文殊師利。又云妙首。又云妙吉祥。生時有十種瑞相。故名妙吉祥。

【解】菩薩摩訶薩。此雲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之稱。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次列。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不可忽過)。

【鈔】文有三。初釋通名。佛為法王下。釋別名。此等下。明得益。初中悲智雙運者。以大道心乃大智。成就有情乃大悲。或理即悲智。名字悲智。乃至究竟悲智。文殊等乃究竟悲智。如文殊三世成佛。例可知也。第二段中佛為法王者。佛是四國之王也。王有三子。菩薩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於真子中。文殊居長。故紹佛家業。名法王子。智慧第一者。表佛根本智故。此經是難信之法。若非第一勇猛根本實智。不能證解。故文殊居初也。彌勒居次者。以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之位。必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嚴淨佛國者。破根本無明。嚴淨常寂光佛國也。不休息等。隨文可知。第三明得益者。以三寶之境。乃菩薩所證三德秘藏。即究竟第一義悉檀。故云圓滿菩提也。經文二菩薩眾竟。

△三天人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解】釋提桓因。此雲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兜。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唯廣大故微妙)。通序竟。

【鈔】能為主者。能為三十三天主也。忉利。此雲三十三。迦葉佛時。有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助修。故感三十三天之報。佛為授記。號無著尊佛。四王。即四王天。在須彌山腰。須彌。此雲妙高。四寶所成。在香水海中間。入水八萬四千由旬。出水高亦然。四王天在山腰四面。四萬二千由旬高。與日月齊。山東面有黃金埵。有持國天王宮殿。山南面琉璃埵。有增長天王宮殿。山西面有白銀埵。有廣目天王宮殿。山北面有水晶埵。有多聞天王宮殿。此四天王。統領八部鬼神。護持世間。故為護世四王也。再上四萬二千由旬至山頂。即三十三天。至此為地居天。夜摩天等。乃空居天也。夜摩。此雲時分。以五欲知時故。兜率陀。此雲知足。以五欲知足故。菩薩居內院。三災不到。外院天人居。有三災。化樂天。變化五欲而娛樂故。他化自在者。奪他五欲而娛樂故。至此為欲界六天。以五欲為界故。色無色者。色界十八梵天。梵者。淨也。以此十八天中。以色蘊為界。無五欲。以禪定為樂故。又名四禪天。無色。乃四空天。以無色蘊。但有受想行識四蘊。故曰無色界。無量諸天者。三千大千世界無量諸天也。十方天人者。十方各有三千世界天人也。八部者。即護法八部也。一提婆。此雲天。二龍。三夜叉。此雲勇健能飛行守天城。四乾闥婆。此雲香陰。以香資身。天之樂神。五阿修羅。此雲無端正。男丑女美。六迦樓羅。此雲金翅鳥。七緊那羅。此雲疑人。似人非人。天之伎神。八摩睺羅伽。此雲大腹行。蟒神也。復有四天王所統八部鬼神。即非人等也。問。天人龍鬼。皆見佛聞法。地獄一道。何其苦耶。答。法華文句雲。夫諸道升沈。由戒有持毀。見佛不見佛。由乘有緩急。然持戒有粗細。故報有優劣。持乘有小大。故見佛有權實。且略判乘戒各為三品。再以緩急四句判之。其義則顯。四句者。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乘俱緩。若戒乘俱急者。持下品戒。戒急。報在人中。持小乘。乘急。以人報身。於三藏教時。見佛聞法。持中乘。乘急。以人報身。於通教大乘。乃至帶方便諸大乘經時。見佛聞法。持上乘。乘急。以人報身。於華嚴法華等教。及諸經中圓見佛聞法。預列為同聞眾者。是也。若持中品戒。戒急。報在欲界天。持小乘。乘急。以欲界天身。於三藏時。見佛聞法。餘如上說。若持上品戒。戒急。加修禪定。報在色無色天等。持小乘。乘急。以色無色天身。於三藏中。見佛聞法。餘如上說。第一句竟。若戒緩乘急者。三品戒皆緩。報墮三途。持小乘。乘急。以三途身。於三藏中。見佛聞法。餘如上說。第二句竟。若戒急乘緩者。三戒急故。受欲界人天。及色無色天身。三乘緩故。佛雖出世。說三乘法。愛著樂報。耽荒五欲。不見佛不聞法。舍衛三億家。及諸不見聞者。三界著樂諸天等是也。第三句竟。若戒乘俱緩者。受三途報。不見佛不聞法也。第四句竟。經中不列地獄眾者。由其戒緩。苦重報隔。佛乘又緩。所以不見不聞。餘經有列者。餘乘急耳。不列無色天者。上戒急故。受天身。著定味。由乘緩故。不見佛不聞法。餘經有列者。餘乘急耳。若得此意。則識列眾來不來義。亦識自己聞經聽法。有緣無緣。三世因果。朗然可識也。經文二引大眾同聞竟。大科初通序已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