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我們來看這一段。一般無論是大經還是小經,它在結構上、組織層次上都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剛才念的這一段就是《心經》的序分。正宗分就是從下面「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直到「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是屬於主要概述的正宗分。從「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以來,這是屬於流通分。大概是這麼一個劃分。

序分開宗明義,這裡沒有像一般經典出現六種證信,直接開門見山,指出說法的人是觀世音菩薩。在悲心利他的層面建立的名號是「觀世音」,觀照世間求救的聲音給予救度——觀世音;從側重於自利解脫的層面來說,是「觀自在」。

這個名稱也不是隨便安立的,他指點一切修般若的行人,你常常要觀自在。這個「自在」就是本源心性、實相真如,觀自性在不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心都往外面跑。如果你能夠觀照當下這個心,念茲在茲,不往外面跑,也就有一點小自在了。他是要告訴我們「觀」,天台家會講「一心三觀」——空、假、中,那我們要反觀,不要心跑到外面去。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有世間的般若,屬於世間的聰明智慧,也有聲聞的般若,有緣覺的般若,都是比較淺顯的。那觀世音菩薩所修的是深邃的,超越凡夫、二乘的,乃至於權教菩薩的般若波羅蜜。這個深般若就是對諸法本質特性的現量的把握,是要離開心意識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所以就照見,智慧是照,像太陽光一樣的,一照全都呈現出來。不是用心意識去分析的、去概括的,那不是照。般若要有一種照的特點,照是要見,見就不是一般的模棱兩可、模模糊糊的,而是了了見——徹證,這個見就是一覽到底,好像我們看一個池塘,連池塘的底部是什麼,你都能清清楚楚。那說明觀自在菩薩的智慧,觀照般若的力量非常大。

照見什麼呢?「五蘊皆空」,這句非常重要。「五蘊」是指我們當人的生命——色、受、想、行、識。那為什麼這五種用蘊來表達呢?「蘊」就是蘊藏、積聚的意思。我們的妙真如性、如來藏性為什麼不能呈現出來?就是色、受、想、行、識,有時候叫五陰,給它遮蔽了。遮蔽之後我們就把這個身心認為是真實的,這一真實的就是身見我執了。

他就會執著這個幻相,貪戀、造業,一切為身體的慾望服務,由這裡生起了一個很強的我和我所有的觀念。滔天之下,我們眾生都被這個五蘊給迷惑了,認為我們的身心是真實的。但觀世音菩薩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都是緣起法,叫緣起無自性。緣起無自性,當體不可得。

所以般若系經典常常用比喻,比如《金剛經》六種比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比如「五蘊」中的色蘊,「色蘊」就是我們身體,四大構成的這個身體,「色」它是空的,了不可得的,是一種幻相。所以就用一個比喻,如露,如朝露,朝露就是早上的露水,陽光一出來,這個露水就蒸發了。所以我們的這個色殼子——色身就像露水一樣,很危脆,很快我們就會衰老、疾病、死亡。

比如我們的「受蘊」,「受」就是領納、接受外境,感覺到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想蘊」,我們天天思想,妄想,「想」是心裡取那個相。還有「行蘊」,我們的遷流不息的行蘊。這三者就像水泡,如泡。水泡就是水被風一吹生起的泡沫,你一看好像是有一個東西,但你拿手一碰,什麼都沒有了,當體空寂。

還有我們的「識蘊」,這是指第六識,執著法塵,係緣法塵,給與各種的分別,是好、是壞、是善、是美。它就像影子,也是了不可得的,當體即空的。

這個概念,對於我們生起智慧的登堂入室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五蘊皆空」。如果你還執著五蘊都是真實的,有一個真實的我,我要擁有一切,你一輩子就被憂患、痛苦所籠罩了。當你了解當下五蘊皆空的時候,就能夠契入到真如自性。契入真如自性就能夠「度一切苦厄」,「度」就是超脫、離開一切的苦難、痛苦。

我們很多的痛苦就是由於執著五蘊的真實而出來的,你了解緣起性空,不再去貪戀執著了。「空」就能夠破我執,乃至於破法執。那這個身見我執就是見思惑,令我們在三界分段生死,輪迴不休。變易生死無明煩惱。

如果你能夠照見五蘊皆空,這裡面,五蘊裡面沒有一個我,五蘊的法也當下了不可得。人法二執破掉,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的苦因苦果當下就能離開,這就是度自己以及其他一切眾生的兩種生死的大患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