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設我」,這個假定,因為他是在因地作為菩薩發願,那時候他還沒有作佛。假如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如果能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號,能生起「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心。

這一願特別要注意: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念十聲阿彌陀佛,好像都能念,但是不僅僅是念十聲能往生,它有一個念佛的心態,這個心態就是具足深信切願。十聲都能念,但是你要具足這個信願的心態,可不容易。那心態是什麼呢?至心信樂。這個「樂」有時候念yào,看從哪個層面說。

首先談至心,至心就是真誠心,不是虛假的。這個其實就蠻難的。我等眾生在這裡,一天到晚有幾念是真實心哪?大部分都在玩假招子,虛偽的心,諂曲的心,心口不一的。

阿彌陀佛的願是真實心裡面出來的,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真實心裡面出來的,只有真實對真實,才能感通,虛假對真實,就絕緣導體。

所以,想去是真的想去,不是口頭上說我想去。不是說阿彌陀佛現前要接引你的時候,你又想到世間很多事情沒有做完,又想到自己的孫子還沒有考上大學,要向阿彌陀佛告幾年假。那你的至心就有問題了。

看這個「至」,是修飾這個心,也修飾這個信。信心是至信,純一的信心,不雜懷疑。樂是至樂,是內心深處生起的大歡喜之心。好像一個窮人撿到一個大元寶一樣的:哎呀,解決了我一生的生計問題!得未曾有,想都想不到,得了一個大便宜,喜出望外。這種心態要出來。

然後才得以發出那種希求、渴望,一往情深哪,萬牛莫挽哪,只有這一念吶!

具足這樣的心態,哪怕「乃至十念」,乃至就是最低限度。這願不是說就是念十聲,乃至就是至少要念十聲,這裡談至多,上不封頂的,念得越多越好的。如果一天念十萬聲佛號,當然阿彌陀佛更高興了。

那古德一般都是三萬起步,三萬、五萬、七萬,都來計算。不要看到這一願:哦,那我一天就念十聲,其他的時間可以搓麻將了。那你的至心成了問題了,你就在找藉口了。很多居士,包括一些出家人,他抽煙。他說,佛的戒律當中沒有製定不抽煙。這不是找藉口嗎?

具足這樣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作為菩薩,我能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取決於這些信願念佛乃至十聲能不能往生這個前提,如果信願念佛乃至十念不能往生,我就不能成佛;這些信願念佛乃至十聲都能往生的話,我才能成佛。

所以,這個願是把眾生能往生作為他成佛的一個先決前提,於是跟眾生的往生這樁事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現在,法藏菩薩已然成佛,也就決定了一切信願念佛乃至十聲的眾生都能往生。如果這個功能沒有,他就不能成佛,現在他已經成佛,那這個條件、這個功能一定存在。

實際上,從佛的立場來看,當法藏菩薩發了大願,又經過無央數劫的積功累德的修行,由行填願,大願滿足的當下,法藏菩薩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阿彌陀佛,叫作自致成佛。當他自致成佛的時候,就在他成佛的境界當中,就已然見證到十方一切眾生只要信願念佛,乃至十聲,全都往生。

因為在佛的境界當中,他超越了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的。那在我們眾生層面,我們有時間的區隔,才建立若已願就若已生,若今願則今生,如果今生還不能發願,那就屬於當願當生的範圍。

《華嚴經》裡面,透顯一個消息,就是這些菩薩在成佛的當下,見證到一切眾生都成佛了,乃至都入涅槃了。在佛自證境界,一切眾生已然成佛。在菩薩的因地,念念當知有無量的菩薩成佛。

所以,這個願就具有著法界的奧秘在裡面。

這條願有一個情況類外,就是「唯除」。唯一除有一類眾生犯了「五逆」的重罪,同時又「誹謗正法」,這兩種罪同時造的眾生,在這之外。但如果他只是造作五逆重罪,沒有誹謗正法,那麼他只要生大慚愧心,信願念佛,乃至十聲,阿彌陀佛也能夠接引他去,這是《觀經》下品下生給我們傳達的信息。

但為什麼誹謗正法沒有辦法呢?他既然誹謗正法,就沒有信心,不會有願力,那就跟這個大願感通不了。感通不了阿彌陀佛的願力的攝受,他就隨自己的業力去流轉。

善導大師對這一願還更慈悲地又加了深一層的詮釋:這只是對抑止門來說。就是這兩種罪太重了,犯五逆重罪,就是在福德的層面就徹底地崩潰了;誹謗正法,在智慧的層面也徹底地崩塌了。那這兩個重罪加在一起,那就是極重。

但如果這兩種罪同時犯了,到臨命終時忽然他一念改悔,那這時候阿彌陀佛會不會接引他呢?那肯定也會接引的,只不過是這種比例太小了。所以從慈悲攝受門來說,阿彌陀佛仍然不舍這一類眾生。

這個十八願大家常常談,說是大願核心,認為很容易,實際上分析起來,還是很不容易的。念十聲很容易,「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八個字,不容易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