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忍。每當被辱境到來之時,無法迴避,無法抵抗,只好堅強起來,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裡感到煩惱,難以忍受,很是痛苦。

第二、力忍。對於辱境到來,不與它計較,用最大力量,退一步、讓三分,把它壓下去。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心念佛名號,借佛號的威力,把忿恨之心緩解、安定下來,猶如以石壓草。日常最好佛號不斷,因佛號若斷則嗔心易起。

第三、緣忍。當辱境現前,以智慧迴光返照,修因緣觀。回想為什麼自己無故受辱、挨打、挨罵,必有前因方生今日之果。若無緣無故受侮辱,大都是前世因緣感招的惡果,今生隨業受報。若能作受報想,作還債想,心中自然就將難忍受的辱境逆來順受了、心甘情願不生嗔恨心了。

第四、觀忍。當辱境發生,用空觀智慧來照察了知身心世界,一切諸法本來無我可得,我既然是無有的,哪裡還有什麼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這就是能空的我相與所空的辱境,二者既然完全是空的,所以中間的辱相,當然也是不可得的。這樣觀空,萬惡的瞋恚心就無處發生了。

第五、慈忍。菩薩每逢辱境到來時,不但不生嗔恨心,反而發大慈悲心,哀憐憫念:「此人實在愚癡可憐,無理取鬧,妄生枝節。現在對我毀辱,我能忍受以德報怨。如果對待別人任意毀辱,定受果報,種下被人毀辱的惡因。更嚴重的甚至發生人命傷殘,受到法律制裁,將來亦遭因果報應。」因此菩薩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覺悟過來,知過必改,斷惡修善重新作人。

緣忍、觀忍和慈忍又統稱為理忍。

菩薩修行發菩提心,一定要經過三難妙行的大關。

一、難行能行。人們做不到的難事,菩薩能做到。

二、難舍能舍。人們舍不得的生命、錢財,菩薩能舍得。

三、難忍能忍。人們忍受不了的逆境、惡緣,菩薩能忍受。《無量壽經》講「清淨如水,忍辱如地」。當受到外界的羞辱時,內心卻能像大地一樣安然承受。心不被外境所動,這需要很深的定功和心淨如水的智慧。萬事成功於忍。真的學佛人若能將逆境惡緣看作是諸佛菩薩化身成就我們忍辱波羅蜜的,讓我們從凡夫直入佛地,通過身邊的人示現善惡因緣來磨練我們的嗔心,以成就我們的道業。若能如此想,感恩尚恐不及,何來怨恨!古德講「轉煩惱成菩提,化火湯為清涼」即為此意。

純印老人推己與人的菩薩精神,無不以眾生為本,但願有緣眾生,能以她為榜樣,乘純印法船,在難得的人身、難生的中土、難聞的佛法均得之際,修學佛法,覺悟人生,明瞭宇宙人生事實真相,舍假求真,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蒙佛接引回故鄉,了脫輪迴之苦。

境緣無善惡,得失在自心。

理事本無礙,覺性化六塵。

彌勒菩薩忍辱偈:

老拙穿袖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憑它自幹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沒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純印老人示現的忍辱,亦將道業精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精進,在忍辱中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