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與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薩的方便行。這個般若思想,是佛為大乘根基宣講的。《大般若經》與我們東土華夏有緣。玄奘法師在翻譯之後就曾說,能夠翻譯完成《大般若經》六百卷,這就是與東土有緣,因為東土的人具備大乘根基。我們應該繼承祖師先賢們的遺志,既然已經進入佛門,走上了學佛的光明道路,就應該繼承般若精神、發揚般若精神。同時在發揚的過程中,要與人生實際相結合,與生活相結合,使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般若智慧。般若的精神是淡泊寧靜的,般若的精神是安詳柔和的,般若的精神是慈悲喜舍的,般若的精神是大智無我的。只有淡泊寧靜,才可以無私無慾;只有安詳柔和,才可以抑止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欺詐;只有慈悲喜舍,才可以使人間充滿仁愛;只有無我智慧,才能做到大公無私。所以,般若精神於我們人生是相當重要的。

一、以般若精神來指導人生

在般若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大家應該塑造一個怎樣的人生呢?那應該是:

(一)理智的人生

這個理智的人生,要做到明因識果。明白因果道理是我們學佛的基本準則,也是佛教道德建立的基礎。佛教道德之所以超過世間的一般道德,就是緣於有因果方面的認識。我們的認識思維要基於因果,行為上也要以因果律為指導,這樣就是很理智的。必須具足正見與禪定,要有正知見,要有定力。有正見就可以去除邪見、惡見。惡見就是不善良,處處損人利己,以損人為前提。實際上,世間很多人都是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損人就損到自己,這是因果道理,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邪見包括「常見」和「斷見」,也包括撥無因果。所以,用般若指導的人生,就是理智的人生,充滿智慧,不是無明癡暗。

(二)淨化的人生

淨化是什麼呢?淨就是清淨,乾乾淨淨的。這個乾乾淨淨不單是表現在行為舉止上的莊嚴和藹,而且是在內心裡沒有污垢,是要把內心打掃乾淨。這一點,依佛教的指導思想,就要奉行三皈、嚴守五戒十善,這是作為佛教徒的基本行為準則。你們在座的在家弟子,不管老居士、新居士都是受了三皈五戒的。既然受了戒,就必須嚴格遵守,嚴格約束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做到意業清淨、口業清淨、身業清淨,不自欺欺人,這樣就能徹底淨化自己內心。我們經常說,「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如何莊嚴?就是以淨化心靈為莊嚴,心靈淨化則身業、語業隨之淨化,人群也得到淨化,國家就安定,國土就莊嚴。這是般若思想指導的人生——淨化的人生。

(三)積極的人生

積極的人生,表現在大乘菩薩的大悲精神,具足四宏誓願、四無量心、六度四攝之方便行。「四宏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大家不要輕視這個「四宏誓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都是依據這個「四宏誓願」而修行、而證果。

「四宏誓願」在菩薩戒中,就代表菩薩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聚淨戒的具體條文,在居士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瑜伽菩薩戒(四重四十三輕)裡都有具體說明。

「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饒益有情戒,以悲心饒益一切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是攝律儀戒,要斷煩惱,必須要止惡行善,要守戒。「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攝善法戒。

所以「四宏誓願」包括三聚淨戒,也包括了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是相當重要的。那麼這個誓願就是以大智慧為先導、以利他為前提。這是積極的人生。所以學佛並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

(四)奮進的人生

什麼是奮進的人生呢?為了這個度眾生而成佛的目標,只有奮鬥,只有前進,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夠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百折不回。這就是奮進的人生。

所以在般若精神指導下的人生,應該是理智的人生、淨化的人生、積極的人生、奮進的人生。

二、依般若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般若的人生觀,也包括人生的價值觀,要把般若作為人生價值的標準。

一般的人生只顧眼前,不顧未來,因為他的內心被六塵境界所染污,心不能主宰,就做了物質的奴隸。就一般世人說,是什麼人生?是沉迷的人生、是懵懂的人生、是墮落的人生。這一點我們佛教徒不予傚法。

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的人生是建立在般若智慧的基礎上的。就我們的宇宙觀來講,是認識到了諸法性空,萬法沒一個常恆不變的實體。就我們的人生觀來講,了解一切現象,諸法因緣生。由因緣法,一是可知道萬法變化不實,二是可以明白因果道理而止惡行善,三是可明白生物與生物、生物與自然環境、法與法之間是互相聯繫的。這樣,在我們的思想認識上,空間就廣闊,時間就長遠,對像就廣大,心胸也就廣大了。我們依因緣生法就曉得,無論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生物之間,還是人與宇宙之間,這一切的一切息息相通。有了這個觀點,人與人之間、人與生物之間、人與宇宙之間就能打成一片,營造一種大和諧——人我一體、物我一體,這就是大平等、大和諧。大家想一想,我們從歷史的古今流變來看,就必須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生物間、人與宇宙間的平等和諧。這樣,我們的生活就安寧,世界就安定,和平就可以永遠維持。

基於般若而建立的人生觀、宇宙觀就與一般人不同了。我們具備了這個人生觀、價值觀,就會把自己投入到救度眾生事業中去。過去有個弟子問釋迦牟尼佛:「一滴水怎樣才能不乾枯呢?」佛就告訴他:「要把這滴水投入到大海中去,與大海水相融合,就永不乾枯。」這是一個很好的譬喻。

我們學大乘、學般若,就是要以大悲大願,把我們這個生命投入到整個眾生界中去,與每個眾生息息關聯、打成一片。這就是菩薩事業、成佛作祖的事業。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我們的人生價值就無可比擬,在修養方面也可得到成就,自己與眾生同時解脫得自在。那麼在人間的效用呢,就是安定和平。從長遠來看,對後世的效用,就只有向上增進,直到菩提。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我們有了奮發的精神,就可以不斷地前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為這中間有菩提心,菩提心裡面就有般若智慧、有大悲心方便,這個精神是偉大的。有了這個精神的指引,我們就有奮起的精神,就有無我的精神,就有大無畏的精神,對於眾生就只會有同情和悲憫,不會生起嗔恨,也不會引起爭鬥,心懷大願,一切行持都是為了眾生。這就是我們應該培養的法身慧命。

在《大智度論》裡,有以下這麼很好的兩段。

有人問佛:眾生這樣剛強難調,煩惱重重,你要度他,他要惱害你,你怎樣對待呢?佛就告訴他:佛菩薩的心胸是廣大慈悲,佛菩薩對於眾生視若兒女。一個母親,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兒女呢?兒女在撫養階段難免要拉屎拉尿,難免要在父母身上打鬧,難道你做母親的,就不要這個兒女了嗎?會把他拋棄嗎?你還是要撫養他,逐步地教育他,使他能夠長大成人。

大家想一想,佛說的這個話,具備多大的悲心呀!佛菩薩視眾生若兒女,對於剛強難調的眾生、暴惡的眾生,我們應當按照佛陀的指示去做,不然,你就不能修方便行。當然在做的過程中,要因機施教,要像觀音菩薩一樣,現三十二應身而為說法。這是權巧方便。

在《大智度論》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一群商人在外經商。一天晚上,他們沒找到旅館,就宿身在樹林中的一棵樹下。樹林中同時還棲著一群白鶴。深夜時分,一個商人起來點火吸煙,不慎引起大火,整個樹林迅速燃燒起來。此時,其他商人們都在沉睡,而旁邊鶴群中的鶴王被驚醒,它發覺大火熊熊,火光沖天。這怎麼得了呢?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群商人和自己的子孫被燒死。它發現在一個比較遠的地方有個大水池,就急中生智的飛去將水盛在自己翅膀上面,再飛回以此水澆火。如此往返不計其數,火依然在燃燒。最後,鶴王被累趴在地,但它還是再三掙扎著想飛去取水。此情此景,感動了帝釋天。帝釋天也化為一隻白鶴來問它:你為什麼這麼賣力,不怕累,不怕死,只顧弄水來救火呢?它說:我沒想到自己,此時我只想救這些商人和我的子孫,盡管我力量小,可還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它說了這話以後,帝釋(我們一般講的玉皇大帝)非常感動,就馬上以神力興雲作雨,把那場火熄滅了。

佛就告訴弟子們:我在過去生中,三大阿僧祇劫,經過了若干生死。其中鶴王救火,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段事蹟。

這段故事很動人的!大家想一想,在五濁惡世中,在這個人心混亂、極為動盪的時代,人心向惡的多、向善的少,我們如何對待呀?那就必須要有般若智慧,根據大悲大願的精神、無我的精神、無畏的精神,盡我們的力量為眾生奉獻一切,乃至生命。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典型。

過去,我在讀《大智度論》的時候,每每讀到這段,我就很受感動。在解放初期的大風大雨之中,這對我的志向就起了一種堅固的支撐作用。如《楞嚴經》中的偈云:「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說到偈子,如果你們去大足寶頂朝山,就可以看到石壁上有這樣兩首偈子。

一首是:

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因此苦,退失菩提心。

另一首是:

熱鐵輪裡翻觔斗,猛火爐中打倒懸,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這偈子是誰刻上去的呢?就是南宋修建大足寶頂聖壽寺創刻大足寶頂石刻的那個僧人,叫趙智鳳。這個石壁修建成功,前後經過七十年。在當時的深山老林之中,交通極為不便,要把米糧一點點背上去,把各種材料一點點背上去,那真是不容易呀!背上去以後,把廟修起來,接著又搞石刻。你們想,在深山老林是多麼不容易呀!為什麼他要搞石刻?就是想讓正法久住。在中國,有很多石窟,如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還有北京房山石經,就是把大藏經刻到石頭上然後再藏到山洞裡面,工程很艱鉅、很浩大!為什麼這些祖師要這樣做?就是怕到了末法時期佛法被摧殘、遭厄運,所以必須要這樣做。摧毀,你摧毀不到深山老林裡去,你摧毀不到深山的石洞裡去。你們看,這些石窟都保存下來了,而且保存得很好,大足的寶頂石窟和北山石窟都保存得不錯。保存下來就是正法住世,佛教就住世間。這是祖師們的苦心,給我們把法寶留下來,也使我們中國的最優秀的傳統文化保存下來,功德很大。

大足石刻前後經歷了七十多年才修建成功,靠的就是這兩首偈中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沒有這個精神,就不能創造這個偉業,我們中國就沒有這樣燦爛光輝的文化。現在盡管有些石刻不是我們出家人在管理,很多人借石刻、借佛教維持生活,有些人還在譭謗佛教(他沾了佛教的光,還在譭謗佛教),但我們先不去過問他,那是根基問題。總的來說,我們的法寶能保存下來,佛法能長住世間,都是靠的這種大無畏的菩薩精神,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因此,我們學習般若後,就要有個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在人生過程中,要利用這寶貴的時光,來創造無窮的價值,就像佛陀說的,把我們這一滴水投入到大海中,把我們個人生命投入到眾生群體生命中,就可以創造價值。

三、結合「八正道」以淨化心靈

般若攝(總攬、涵蓋)「八正道」。「八正道」是佛初轉法輪時就開始宣說的。最初佛在鹿野苑講法,講的是「四諦」、「八正道」。「四諦」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苦集滅所修道聖諦,簡稱「苦集滅道」。「苦、集」是講世間的因果現象;「滅、道」就是解脫世間的因果現象。眾生由於煩惱和業而受苦,要想解脫達到涅槃彼岸,就必須按照正確的道路修行,也就是修「八正道」。「八正道」包括了佛教徒修學的共同道路,通於「戒、定、慧」三學。

「八正道」與我們人類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死傷幾百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傷千萬人以上,更是悲慘。英國有個歷史學家叫威爾斯,寫過一部書名為《世界史綱》。當時這部書已經翻譯到中國,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我在年輕時就讀了這本書。威爾斯對大戰之中和之後人們所遭受的犧牲痛苦,很嘆惜、很哀傷。他就說人類要和平、要避免戰爭發生,就必須要有宗教思想作指導,而且必須是有理智的宗教。這裡他提出了「理智的宗教」,那就只有佛教,佛教是理智的宗教。他還特別指出了「八正道」。他說,八正道不單是佛教徒應該走的一條共同的道路,也應該是一般人、各種人應該遵循的道德標準。假使人人都能行八正道,世界就不會有戰爭、混亂,就能保持和平穩定。這就是英國歷史學家威爾斯,在《世界史綱》的末尾部分作結論時寫的。

我在這裡介紹一下這本書,是想說「八正道」不單是學佛的人要遵行,一般人都要遵行,把它作為人生的準則、道德的準則和淨化人生的標準。這很重要!

「八正道」的內容是什麼呢?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現在我簡單地解釋一下。

正見。我們應該有個正確的、合理的見解。一個人見解不正確、不合理,以之指導思想和行動,那就是暴惡的、混亂的。所以佛法講,必須要斷除我見、斷除邪見(邪惡之見)。所持見解必須含有智慧、順於正道,其中心思想就是要了解因緣生法和性空無我的道理。懂因果法則就不會亂來,懂無我就可以徹底消除自私自利的觀點。做人要有這個真知灼見。

正思維。思維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思維作用、抉擇作用,包括思想、理論、方法,包括認識、分析、綜合判斷。但是一般人的思維不正確,就是來源於不正確的見解。執常、執斷、撥無因果、自私狹隘,所想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處處有門戶之見,由此而製造矛盾,這就是不正確的思維。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不正確的思想。一個人的行為,必須有正確的思想作指導才能做好事,不然就要做壞事了。

正語。語言要真實。佛陀遠離一切戲論,佛語是真語、實語、如語、不異語、不誑語。我們要奉行「正語」,就是要在言語方面保持清淨,不說謊話,不打妄語,對人要真實;不說粗惡話、帶髒字、罵人;不說挑撥離間的話,使人們不和(人與人不和,家庭與家庭不和,集團與集團不和);不說庸俗、下流、卑劣語。正語,就是說真實語、說正直語、說柔軟語、說和合語,這是標準。這樣就可以達到語言清淨,即口業清淨。

正業。即正當的行為。我們的一舉一動,行、住、坐、臥,行為舉止要正當,對於一切人、對於一切生物不殘殺、不暴虐、不偷劫、不淫亂。這就是正確的行為。世界的混濁就是由於難以消除殺、盜、淫。你們大家看一看,許多人五毒俱全,貪污腐化、殺人放火、坑矇拐騙、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無惡不作,結果害自己、害家庭、害社會,這就是行為不正確,其結果是遭受災厄,自食苦果。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相報,如影隨形。

正命。我們必須要正確地生活,要以正法而活命,不要以邪法而活命,不要欺騙。如果在勾心鬥角中、在互相傾軋中來活命,就失掉了人生價值。有一種人堪為衣冠禽獸,看起來像個人,戴著人的帽子,穿著人的衣服,實質上他的內心不乾淨,外在生活行為不正當,人面獸心,盡管是人,造的卻是三惡道的業,已經落入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盡管他自己不覺得,但有慧眼的人可以觀察到這一點。可怕呀!可怕得很!所以,要以正法而活命,更不能學那些外道,譬如那樣功、這樣功、那樣教、這樣教,那不是正法,而是邪法,學不得!我們學的是般若法門,具有最高的智慧,是無漏清淨法,是利益眾生法。

正精進。什麼叫精進?「精」,就是專精,保持純一不雜,一個目標就是學法、度眾生、成佛,稱為「精」;「進」呢,就是奮鬥不息,不管遭遇什麼苦難、什麼挫折都不退道心,只有向前不會退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叫做「進」。合起來叫「正精進」。玄奘法師到印度求法,他發誓只能前進,決不後退,只有向西,不回頭向東,玄奘法師求得大法就是因為有這個精神。在「三十七菩提分」(又叫「三十七道品」)裡面叫「四正斷」(或「四正勤」),即已生善法令增長,未生善法令發生,已生惡法令消滅,未生惡法令不生。這就是「正精進」,我們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正念。念就是念頭。由念頭才能組成思維,構成思想。我們佛教徒就是要保持善念、正念、淨念。保持善念,就不起惡念;保持正念,就不起邪念;保持淨念,就不起染污念。正念相續不斷,就是正思維、正觀察,就可以保持「定」的功夫,達到正定,由正定就可以產生正慧,觀察事物就很明確。

我們佛教徒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正念」呢?經典裡講到了「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第一義天、念戒、念佈施。這很重要啊!這是我們學佛人正念的標準,能夠保持正念,就可擯棄消滅一切世俗之念。

世俗之念念什麼呢?念六塵境界,念財、食、名、色、睡,這對於人有什麼好處呀?追求六塵、追求五欲境界,只有造業、害人、害己,不會上進,只有墮落。

我們學了佛,就與他有區別了。區別在於時常保持正念,念念不忘佛法僧,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戒律,念念不忘佈施。那個惡念啦、邪念啦、染污念啦,它就沒有空子可鑽。大家要注意這個問題。所以祖師常講,怎樣才能開悟呢?你必須時常提起你的念頭,提起念頭就是要保持正念。拋棄這個念頭,那就不能保持正念,就墮入世俗。你怎麼開悟?怎樣能夠成道嘛!

正定。定就是禪定,就是止觀,印度語又叫禪那、舍摩他,即是「定」。有定力可以產生智慧,可以正確觀察,抉擇事理。

剛才只是簡略地介紹了「八正道」的基本內容。到現在大家就可以了解,「八正道」與做人的道德是密切相關的。真正要做個人,不能離開「八正道」。那個英國歷史學家能夠見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他還是很有慧眼的。

「八正道」就包括了「戒、定、慧」三學。正語、正業、正命包括在戒裡面,其中包括了五戒十善、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正見、正思維包括在慧裡面;正念、正定包括在定中;正精進通於三學。我們履行「八正道」,也就是修了「戒定慧」三學,佛法整個經、律、論三藏十二部教典都是在開顯「戒定慧」三學,經藏就是定學,律藏就是戒學,論藏就是慧學。

四、修方便般若以慈悲為本懷

修方便般若就是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就是說我們修慈心是發自本心,不去分別對像,不用世間人的眼光分別貧富貴賤、高低上下、男女老少。「無緣」就是無分別心。對各種層次、各種階級不加分別,對一切眾生都要施以安樂,不使他們受痛苦,叫「無緣大慈」。若有上面那些分別叫有緣,而不能叫「無緣」。

「同體大悲」就是視眾生如自己,我與眾生同一體,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眾生的安樂就是我的安樂。《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指出,要修「自他換」。什麼叫「自他換」呢?把他人當成我自己,不要區別自與他。「同體大悲」就是這種精神。在儒家也講:人飢猶己饑,人溺猶己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講的仁愛與佛家講的慈悲,境界不一樣。佛家的境界更寬廣——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等如恆河沙界裡的眾生都包括在內,對像寬泛無量,目標無上高遠,不是一般普通所講的仁愛可以比擬的,因為世間愛是有一定界限的。

有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能很好地修方便般若。密宗《大日如來灌頂經》講「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有菩提心,有大悲心,還要廣行方便。方便是體現在行動上,所以佛經裡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要處處與人方便,不要為難人,不要煩惱人,不要擾亂人,這就體現了慈悲精神。菩薩拔度苦厄,廣行方便,利益眾生,這就是方便般若。

五、介紹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

「人生佛教」是太虛大師20世紀30年代在縉雲山提出來的。為什麼提出「人生佛教」呢?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來自佛教外部對於佛教誤解的壓力。世間一般人往往把佛教與「迷信」相提並論,迷信是崇拜神鬼嘛!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這樣,認為佛教只是講鬼神的、講來世的;另外,世俗人認為學佛人是消極的、保守的。殊不知佛家精神是積極的、救世的。這種誤解,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存在。

另一方面從佛教內部來講,佛教內部不振作。由於歷史的傳統因素,作為僧眾(也包括其他四眾弟子)只是注重在山門內作佛事、超度死人。好像說到佛教就只是與作佛事、超度死人有關係,成了死人的佛教了,成了端公道士做道場那麼一種形式化的佛教了。這是一個很值得引起注意的現象。另外,山門內與山門外不相聯繫,不問世間的事情,逐步走向孤立化、保守化。這樣一來,佛教本身力量就薄弱了,佛教真理就不能順利傳播,佛教的大乘救世精神就不能發揚,同時也引起了世間人的誤解,甚至引起一部分世俗人對佛教的攻擊,和對寺廟僧人的迫害。過去歷史上的「三武一宗」是這樣子,二十多年前的「文革」也是這樣的。

以上是一些背景情況。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住世的時間並不長,只活了59歲,不足60歲。太虛大師學識很淵博,為了佛教,奮鬥了一生。他早年在普陀山閉關三年,除了閱讀藏經和禮佛以外,還博覽群書,廣閱了當時的中外名著。他在閉關期間因讀《大般若經》而開悟,獲得了很高的智慧,從此能夠判攝佛法,提出了佛教「八宗平等」的理論見解,這是很不容易的。過去的宗派之間,總是互相發生矛盾,你攻擊我,我攻擊你。太虛大師提出的「八宗平等」,思想很圓融,契合佛心。過去空宗反駁有宗,有宗反駁空宗(其它宗派也有類似的情況),自相破斥、互相摧殘,這是要不得的。

他曾經遊學歐美,回國以後,由於僧制不能整頓,就轉過來弘揚佛法,大力辦教育,並創辦了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他在遊歷歐美時,在巴黎曾籌備創辦世界佛學苑。他的雄心壯志就是要把佛法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在國內辦的幾所佛學院,在造就僧才上是很成功的。假如沒有太虛大師當年辦教育、辦佛學院培養的一批佛教人才,那麼今天從宗教政策落實以後的這二十年以來,就不會有佛教的復興。沒有人才,佛教元氣就要斷盡。可以說佛教今日的復興,就是太虛大師當年辦學的功勞!現在老的僧人已不多了,太虛大師的學生已不多了。所以趙朴老在上海舉行的「漢語系佛教教育座談會」上再三呼籲:我們佛教面臨的嚴峻形勢是缺乏人才,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趙朴老奉行的是太虛大師的遺志,把培養人才當做中心任務。

這次我到成都來,看到文殊院管委會是以青年僧人組成的班子,他們能夠維持正常的叢林秩序,並推動了各項工作,這是值得安慰的。我希望這些青年僧才,能夠健康成長,繼承老一輩的事業,把這個班子接下來,紹隆佛種,弘揚正法。

太虛大師個人生活簡朴,並不像有些人傳說的那樣,因為我親近了他大概有十年時間,耳濡目染了他的教誡和個人生活。他老人家生活很簡朴,經常穿一件灰布衣服,一天三頓飯都很簡單,早晨吃稀飯饅頭和一點鹹菜,中午兩菜一湯。另外,居士們供養的錢財,他全拿出來做好事,周濟貧困學生,供養他的食品也完全交出來分給大眾。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他的學術思想是偉大的,融攝佛法,提倡「八宗平等」。我們在漢藏教理院讀書的時候,就開設有各個宗派的課程,並設專人授課。聘請的老師也來自各個宗派,有講中觀般若的,有西藏來的活佛,也有漢地的老師,有講小乘的,也有講大乘的。

除了這些課程以外,還設有國學、史地、科學等。圖書室還訂有全國新書和各種報刊雜誌,供學僧們課餘閱讀。當時,除了正課以外,還請許多名人到縉雲山參觀,有政治界的、經濟界的、文學界的,如馬寅初、巴金、老舍、郭沫若、冰心等,這些人都曾被請上過講檯。不管他們知見如何,但這使學僧們充實了見聞,擴大了眼界,以期達到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融通。

1947年太虛大師在上海圓寂。在圓寂的前四天,他把《人生佛教》一書交給了趙朴初居士。趙朴老後來曉得,太虛大師是要他繼承他的遺志。這個話是趙朴老親自講給我聽的。趙朴老提倡「人間佛教」,就是繼承了太虛大師的遺志。太虛大師圓寂以後,經過火化,共得到五彩舍利子三百多顆,還有舍利花,另外最奇特的是,他的心臟沒被燒化,燒成了堅固體,且上面掛滿了舍利。這是大師德行的體現!這是大師空前的成就!震驚了中外!因為這個關係,過去反對他、誹謗他的人都懺悔!

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精神是什麼呢?就是以人乘為主,兼修菩薩行。他在《人生佛教》裡講:我們做一個人,要做個完人,完人以後要做個超人,超人以後還要做個超超人。從人乘到佛乘,就是完成這麼一個過程。完人,就要遵守五戒十善,要明因識果;超人,就要寧靜淡泊,要身心解脫;超超人,就要具大悲、大智、大無畏,修菩薩行,這樣才能成佛。所以,他的理論是做一個完人,進一步做個超人,再進一步做個超超人。佛菩薩就是超超人,也就是最偉大的人。這一點,並不是一般的神秘化,而是人格化。他有幾首詩。

一首是: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另一首是:

如果發願學佛,先須立志做人,三皈四維淑世,八德十善嚴身。

學佛首先要做人,進一步做菩薩,欣樂菩薩行。他給我們講過今菩薩行、菩薩學處。他自稱太虛菩薩,並有首詩:

我今學修菩薩行,我今應證菩薩名,願皆稱我以菩薩,比丘不是佛未成。

他說,我學的是菩薩,不是比丘,也不是佛。我是學的菩薩,當然是出家菩薩。有關具體內容,要看他於1944完成、於1947年出版的一本書,叫做《人生佛教》。

六、介紹趙朴初老居士的「人間佛教」

從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我們中國佛教的復興沒有趙朴老是不行的!趙朴老為人為教費盡心力。他青年時就皈依了三寶,同時參加了民主革命,以後同周總理一起搞過慈善工作,救人救世,賑災救苦。他是虔誠的三寶弟子,恭敬信仰三寶,對佛教是很忠誠的。他提倡「人間佛教」就是繼承了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

「人間佛教」內容是怎麼樣的呢?趙朴老在1983年提出了「一個思想,三個傳統」。

「一個思想」就是說,佛教要適應時代,現在就要適應社會主義的時代,不能與社會脫離,不能與時代脫離。這就是「一個思想」。

那「三個傳統」指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要做到「農禪結合」的傳統。一方面要修行、要參禪念佛,保持佛教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要自力更生、要勞動,與勞動結合。唐代百丈禪師就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禪師作為一個楷模,他活到老都還在勞動。那麼我們現在更要進行勞動。在現代社會要自力更生、自給自養,不要依賴。勞動同時要不忘修行,這叫做「農禪結合」。

第二,要重視「學術研究」的傳統。關於學術研究的重點思想,他提出,佛法是最高的哲理,佛教的內容含攝很深,在優良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進行學術研究,就是要發揮佛學的哲學性、文化性,具體講,就要發揚佛教真理。我們的藏經不只是擱到藏經樓作陳列、作展覽的,我們要讀經、要學經、要研究,關鍵是學了以後還要弘揚,要把弘揚佛法的真理作為我們唯一的事業,這很重要!

近百年以來,中國漢地佛教很缺乏研究,這一點要注意。我到文殊院來,有師父給我介紹,文殊閣修好後將來要充實圖書、設備,要開辦講座,也要供內部和旅遊者閱覽。研究佛教文化,突出佛教的哲理性、文化性。我覺得這點很好,應該這樣做!能這樣做,就可以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佛法的真理一得到廣泛傳播,世間的邪知邪見,這種道門、那種道門,比如「法lun功」之流,它就沒市場了。

第三,發揚「增進國際友誼」的傳統。在國際上,要努力傳播佛法的真理,為增進國際友誼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歷代高僧大德,像晉代的法顯和唐代的玄奘、鑒真等,他們傳播中國佛教到國外,與東南亞佛教相融合,增進了友誼,傳播了佛教文化,維護了國際間的和平。我們要學習這些高僧,這是我們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另外,對國內來說還要增進民族團結。中國有五十多個少數民族,我們就要搞好接待工作,以增進民族間的友誼,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文化的交流。

趙朴老提出的「一個思想,三個優良傳統」,緊密結合了時代精神,很偉大、很崇高、也很切合實際。這就是「人間佛教」思想的基本內容。

另外,關於佛教自身建設問題,朴老提出五項基本內容,一是信仰建設;二是道風建設;三是教制建設;四是人才建設;五是組織建設。這些都很重要、很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