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惟賢長老答:這個你就不要著相,要因機施教,在名句上不要執著,那就是辯才,因機施教就叫辯才。懂文學的人來問,你要跟他說內行話,要通達文學;一個做生意的人來問,你要有商業知識;一個科學家來問,你就要懂科學知識。要隨他的知識、他的科學、他的文學、隨他本身的專門學問去解答,除了你要懂他的以外,在中間加以佛學。如何革除內心的疾病、如何洗心、如何淨化心靈,來達到清淨?就要運用這個方式,這叫靈機應變,因機施教,方便攝教,而自己在這中間運用自如,無所沾滯,這就叫做空、空境。

你就不要像他一樣的在名句裡鑽,懵懵懂懂地去鑽,那樣要不得。從這方面來講,做一個菩薩要通達五明,彌勒菩薩講過的,菩薩於五明中求,要通達五明: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各方面都包括了。所以當個菩薩不是那麼簡單的,菩薩當於五明中學,要通達五明的學問,那麼這樣子來問難,你就可以因機施教,就可以將就他的話以佛法來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