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為萬行之本

《禪林寶訓》是一本教內禪淨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書。

本書由北宋妙喜禪師和士圭禪師,在江西古雲門舊址結茅隱居時,二人共同編集而成的。後由祖庵禪師所贈,淨善禪師修茸。共匯錄南嶽下十一世黃龍惠南至十六世佛照出庵等宋代著名禪師之遺訓,共計三百篇。

書中各禪師對於處世之心得及自身修行之體悟,真可謂是和盤托出;其中禪師們對於學道修行的關鍵點更是加以詳細闡明。今天學僧結合自身的體會來談談本書對於修行的關鍵。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修行?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談到修行,難免會有人把它和參禪打坐、念經念佛、佈施供養等事聯想在一起,其實那只是修行的方式,不是它的內涵。

修行是一種心性的歷練,一種內透觀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惡,開發一切善法,達到圓滿、究竟的境界。不論你如何稱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論用何種善法去修行,但要得到的結果相同就可以了。正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那麼修行的關鍵在哪裡呢? 《禪林寶訓》中,遠公謂演首座曰:「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法遠禪師對五祖法演禪師說:「心為一身的主宰,也是修行一切善法的根本。」《頓悟入道要門論》云:「問:從何而修?答:從根本修。云何從根本修?答:心為根本。云何知心為根本?答:《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修行的關鍵在於治心!

我們凡夫因自心不清淨,所以不知不覺造了很多惡業,就像眼睛受到外界物體的遮蔽,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人的心如被煩惱遮蓋,就如天上的月亮被烏雲遮住一樣,光亮無法照耀人間。

我們修習佛法就是要得到智慧。智慧由定而生,心若能專,念不散亂,從事人理,則能開發智慧。比如說,在念佛的時候,即要念得佛心即我心;念經亦要念得文從眼入,言從口出,聲往耳入,理從心得,如在佛前聞佛說法,這才是真智慧。

人心很難定,常聽到有人說:「我有要虔誠拜佛,也有心虔誠念經,可是當我拜佛時,心就想到別的地方去了;當我念經時,明明眼看經文,口也念經文,但心卻不知飛到哪裡去了。」因為心無法專一,心不能專一就會亂,心一旦亂了,內心的思想及所看到的事物就無法分別得透徹清楚,智慧當然不能開通了。

《涅槃經》云:「但治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必須先攝心於定,在定中使身心清淨,將放散在外的心收攝在一處,從而明瞭世間的生滅法相。

人常會懈怠,也因為懈怠而迷失了真心。正因為這樣,我們就要時時刻刻保持心不散亂。平常為人做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得無有過失,更能觀機逗教,引導人向善的路上走,使眾生的身心如同月光一般地明淨。

《禪林寶訓》中,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圓通居衲禪師對大覺懷璉禪師說: 「歷代聖賢修養心性的功夫,總是在妄念未生之前攝伏其心,令其不生;又須在識情未亂之前加以防止,令其不亂。」又云:「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

所謂的憂慮是說賢哲之人非常謹慎,不敢稍微放鬆自己,時時刻刻地防護自己的心念、反觀自性。能這樣,邪妄的念頭自然不會侵入。邪妄的念頭就是慾念、妄念以及人我是非之念。我們若能於心反觀,自然會心無雜念;無雜念就不會分別人我,就不會生出是非。所以說,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但這個「憂」是憂道不憂得,只憂慮是否終身能行於道上,而不煩憂今日是否得到或是擁有。

人如果憂慮自己失去正道,行為自然小心謹慎,而能避免發生錯誤。由此可知,修行之人應專心護道,時時觀照,不令邪妄得人,使之堅固,以先賢治心之道,於惡念未生之前令其不生;對於情緒,也是在未亂之前加以防範,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為根本。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

現時逢末法。修行成就相當不容易,往往許多外緣就讓我們自己找不到南北,不知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因此,我們初學者在「手腳未穩」前,應一心向道,於內觀照,反聞聞自性,不能在外緣上花冤枉功夫。只有這樣,修行才能夠上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