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時才顯現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開悟後,每天都在溪邊搖櫓過渡,然後有一天來了夾山禪師,夾山禪師懂得很多,然後兩人就對起機鋒,對話到一半,夾山禪師輸了,然後理屈詞窮,又想著在想話來對。結果被船子和尚一個竹竿打下水,夾山不會游泳,在溪水裡就亂噗咚,一折騰出水面,問他,「說,說。」夾山剛要說,船子和尚就把他頭在壓下水裡。如此反覆兩次。就這樣子,夾山就開悟了。

開悟了什麼?夾山本來很懂得教理,所以和船子和尚對話,機鋒逞口雄。但是夾山的機鋒都是思維的東西,一落水後,嚇了一跳。這些思維的道理,佛理,全部都用不上了。所以船子和尚再要他說說,他說什麼呢。就這麼開悟了。

這個和德山棒臨濟喝一樣的。嘴皮功夫好的人,遇到德山禪師,德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幾棒子打下來。看你平常思維的東西都跑哪裡去。

學佛要記得,你要能抓的住一樣東西。比如你生病時,你的三藏十二部,滿腹文采,能不能用的上。你遇到危難時,落入水時,遇到災難,你的教理漫天能否用的上。那唯有什麼?平常的功夫。平常學佛人,一句觀音菩薩能用的上,就好了。

危難時,一句觀音菩薩就能用上了。你看,修行不用多語。但要對觀音菩薩有信心啊,這個信心不是看書看來的,如果看書能看出信心來,博士教授早就解脫了。信心是修行出來的,是經過事情磨難,磨練出來的。要經常念觀音菩薩,念《普門品》,然後危難時,不用思維,不用腦袋想,自然就「觀音菩薩」出來了。這時候就很難起作用。

這個很關鍵。教理研究解決不了生死,但信心就能。一個老太婆,大字不識,只會觀音菩薩,他就能了生死。不要小看,信心和文化程度無關,和一個人善根有關係。當然在你信心很足時,就可以研究教理了。或者說,教理的研究,是為了增加我們的信心。

危難時,顯現修行的真假,否則文字功夫是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我們有信心時,文字功夫也是很好的,可以通過文字功夫,把信心傳播出去,這也是好事。有信心時,你也可以多深入經藏。平常時,要記得多念觀音菩薩,到危難時,才能想起這個聖號。要是平常沒有念,危難時就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