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急於求成,越難以成功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說身心浮動的人好比滾動的石頭,滾動的石頭無法長出苔蘚,從而也很難成為堅固不移的磐石。

現代人在為人處世往往缺少耐心,在一個地方住太久了就開始厭倦,讀書讀久了也不耐煩,工時間不長就計劃著跳槽。

你們看莊子描述的大鵬鳥,它在飛到九萬里高空之前,都要有靜待大風的耐性。

人在做事之前,也需要沉潛下來,培養自己的氣度、學問、能力,將自己修煉得像大海一樣深廣,這種修煉必定是一個寂寞而孤獨的過程,但也唯有耐得住寂寞和孤獨,方能在養深積厚,一飛沖天。

凡事欲速則不達,越是急於求成,越難以成功。但人們總認為等待太耗費時間和生命,不是在等待中失希望,就是被等待耗盡了理想,消磨了鬥志。

如果說成事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等待。在等待中養精蓄銳,靜待時機到來。

有時,即使有實力,也不一定能做成事,因為成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即恰當的時機和位置,以及貴人相助。

所以,著急也沒有用。因緣沒有成熟,須要靜待成熟的時機。

現在的人為什麼這麼著急要取得成果呢,無非是因為功利心太重,就連佛門中的修行,也時常有人問和尚怎樣才能盡快出成果。

和尚只告訴他們,用三年時間修來的智慧,可能遇到一件事就垮了;用三十年時間修來的智慧,才有可能應對萬事。就像樹木一樣,三年的木材能用來傲什麼呢?若是長足了三十年,三百年,那境界自然就不同了。

求快不求深,成不了大器。如果急於求成,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那麼很可能就會被眼前的利益所束縛,失去大志,如此一來,所取得的成就也只可能是淺薄的成就。

成功是沒有直達電梯可乘坐的,要做成大事業,一定要一步步來。否則,即使你憑藉運氣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你自身的修養、能力和智慧不夠,也守不住這些成果。

所有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如果每一步不能實實在在地踩出腳印,路也就不會成形。

在做事的時候,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以為可以花最小的力氣,得到最大的成果,也不要幻想著一步到位。

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即使啟程的時候慢一點,行進的過程中慢一點,只要是切實地在前進,沒有走彎路,這就比胡亂前進要好得多。

慢慢來,不用著急,一心急,事情反而做不好,結果浪費更多的時間。

古人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是很朴素的真理,只有多花點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

可惜如今的人,往往渴望快速成功,所以很多人都產生了投機取巧的浮躁心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欲速而不達,不僅賠上了更多的力,也賠上了養深積厚的時間。

人們常說成功太高,難以企及,實際上只是因為耐不住成功之前的卑微和寂寞。

付出了一點努力,立刻就要求見到成果,立刻就想要成功,這是很多人身上都有的毛病。這樣的人,會在失敗的時候怨天尤人,而不是從自己身上找敗因。

昔趙州和尚年過八十,道行深厚,卻仍然不辭辛勞,外出行腳,這可以說是對自己境界的一種無止盡的追求。今人與之相比,實在汗顏。

沒有付出足夠的努力,不要去挑剔結果;沒有把身上的毛病看清楚,就不要忙著去抱怨別人、抱怨命運。面對人生路上的困境和挫折,不要心浮氣躁,恨不得馬上解決掉,要沉得下心來,冷靜地去面對。

有時候,困難之所以很大,看似不可克服,是因為我們還不強大,能力還不夠,所以要沉下心去修煉自己。

眼前每一件不起眼的工作,是否都用心對待;身處荊棘中的每一步,是否都耐心隱忍地走過;看不到未來的處境下,是否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每一次難堪的困境,是否都咬緊牙闖過去了——這些都需要大家去捫心自問。

在原地踏步的時候能保持冷靜、理智和自信,看清周圍的形勢,並安下心來磨練自己的本事,涵養自己的器量,這是改變睏頓處境的關鍵。